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胸腔穿刺進針多少厘米

胸腔穿刺進針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12-23 21:04:21

❶ 胸積水的症狀及穿刺位置和注意事項

醫學專業資料:

什麼叫胸腔穿刺?我們用消毒過的針刺經皮膚、肋間組織、壁層胸膜穿刺進入胸膜腔,這樣的操作就叫胸腔穿刺。
為什麼要胸腔穿刺?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胸腔穿刺在診斷和治療胸腔疾病中的作用。在肺科的臨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個比較常見,又是方便簡易的一種診斷和治療方法。比如:通過檢查,我們發現病人胸膜腔內有積液,可以通過胸腔穿刺抽取液體,進行各種檢查,找到疾病的原因。如果腔內積液很多,壓迫肺臟或者積液時間過長,其中的纖維蛋白容易機化而發生兩層胸膜粘連,從而影響肺部呼吸功能,這時我們也要穿刺把積液抽掉。必要時還可以注入葯物達到治療目的。如由癌症引起的胸水,我們注入抗癌葯,起抗癌作用。如果胸腔內有過多的氣體,胸膜腔已經由負壓變成了正壓,那麼,也可以通過此項操作進行減壓把氣體抽出來。如果病人存在支氣管與胸膜腔相通的情況,那麼,我們通過穿刺針注射一種藍色的葯品(叫亞甲藍,對人體無害)進入胸腔,那麼,病人在咳嗽時就可以咳出藍色的液體(包括痰液),這時我們就可以確認病人存在支氣管胸膜瘺了。支氣管胸膜瘺是一種由於肺部病變累及支氣管與肺泡和肺胸膜,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病理的通道,是經口腔→氣管→各級支氣管→肺泡→臟層胸膜→胸膜腔的通道。
提到胸腔穿刺,好多病人總覺得害怕。不如針打在屁股上大家容易接受,而是刺入胸腔,胸腔里有心臟、肺臟、不免有些害怕,刺破了怎麼辦,會不會發生危險,醫生應該注意些什麼?病人應該注意些什麼,如何進行很好地配合,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危險可以說幾乎沒有。所以,我們認為,胸腔穿刺是安全的完全不用害怕。
操作者應注意些什麼?這個問題,我們每一個醫生都應該很好地掌握,胸腔穿刺的適應症,操作要領,特別要注意的是進針一定要在肋骨上緣,決不可以在肋骨下緣進行,否則會誤傷沿肋骨下緣走向的血管、神經。認真做好消毒,操作時必須絕對無菌,做好病人的工作,避免焦慮,緊張的思想狀態,取得與醫生的密切配合,在接受操作時必須隨時觀察病人的變化,如咳嗽、臉色蒼白,出汗,心悸,暈厥等等。必要時停止操作,立即卧床休息進行搶救。
病人應注意些什麼?首先患者應有與醫生密切配合的思想准備,消除懼怕,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第二,患者不要咳嗽,事先應該好好卧床休息,如有不適,應該與醫生說明,以便醫生考慮操作時應注意什麼,或者暫停操作。第三,胸腔穿刺結束以後應該靜卧二小時左右。
在肺科急診這一節中提到的氣胸的處理,如果我們碰到一位氣胸病人,經檢查肺被壓縮的情況不嚴重,呼吸也並不感覺很困難,經觀察以後,肺部未繼續被壓縮,即胸腔內氣體未進一步增加。這樣的病人也許不一定進行穿刺插管引流檢管處理。只要用稍粗的針頭穿刺,抽掉氣體,有時反復幾次,肺重新復張,也就達到了治療的目的。
最後提一下肺穿刺,肺穿刺實際上是胸腔穿刺的深入,針頭通過胸膜腔和經過臟層胸膜穿刺入肺。其目的也是兩個,主要是進行肺實質的活組織檢查,抽吸空洞或支氣管腔內的液體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其次通過肺穿刺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如對一些引流不暢空洞中的膿液進行抽吸,必要時注入葯物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肺穿刺的要求高,操作時更應該細心、認真和快速,盡量縮短時間,病人更要密切配合,呼吸應該平穩,不能咳嗽,穿刺前更應該接受詳細檢查,以便醫生能正確地定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所以,只要醫生按操作步驟,認真操作,病人消除恐懼心理與醫生進行密切的配合。胸腔穿刺是很安全的,完全不用害怕。
胸腔穿刺的適應證、禁忌證
適應證:
為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檢查以助診斷;對有大量積液或積氣而產生肺壓迫症狀者,以及膿胸患者須抽液進行治療時;必須向胸腔內注射葯物等。
禁忌證:
(1)穿刺部位有炎症、腫瘤、外傷。
(2)有嚴重出血傾向、自發性氣胸、大喀血、嚴重肺結核,肺氣腫等。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項
(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葯物治療者,應做相應處理後再行此術。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發生。
(3)穿刺應緊貼肋骨上緣進針,以免刺傷肋間血管和神經。並應使針、乳膠管或三通開關、針筒等保持密閉,以免空氣進入胸內造成氣胸。
(4)穿刺要細心,手法應熟練,消毒應嚴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氣胸、血胸或誤傷血管、心臟、肝臟和脾臟。
(5)在穿刺過程中應避免咳嗽。並應隨時觀察患者的變化。如有臉色蒼白、出汗、頭暈、心慌、脈搏變弱,應立即停止穿刺。並讓患者平卧,必要時給氧氣吸入,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或苯甲酸鈉咖啡因等。另根據病情做相應處理。
(6)抽液必須緩慢,如因治療須大量抽液,則應在穿刺針後接三通開關,治療放液不宜過多。必要時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過600ml,以後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體,應立即停止抽液。
(8)須向胸腔內注射葯物時,抽液後接上備好的盛有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許與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確保注入胸腔內
如何選擇胸腔穿刺定位點?
(1) 胸腔穿刺抽液:先進行胸部叩診,選擇實音明顯的部位進行穿刺,可結合X線及B超定位。穿刺點可用甲紫在皮膚上作標記,常選擇:肩胛下角線7~9肋間;腋後線7~8肋間;腋中線6~7肋間;腋前線5~6肋問。
(2) 包裹性胸膜積液:可結合X線及超聲波定位進行穿刺。
(3) 氣胸抽氣減壓: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4~5肋間。因為肋間神經及動靜脈沿肋骨下緣走行,故應經肋骨上緣穿刺以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胸腔穿刺的全過程
1.囑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於椅背上,前額伏於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側前臂上舉抱於枕部。
2.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胸液較多時一般常取肩胛線或腋後線第7~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用蘸甲紫(龍膽紫)的棉簽在皮膚上標記。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覆蓋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
5.術者以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栓轉到與胸腔關閉處,再將穿刺針在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以防刺入過深損傷肺組織。注射器抽滿後,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外界相通,排出液體。
6.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片刻,用膠布固定後囑患者靜卧。

❷ 胸腔穿刺要注意什麼

操作者應注意些什麼?這個問題,我們每一個醫生都應該很好地掌握,胸腔穿刺的適應症,操作要領,特別要注意的是進針一定要在肋骨上緣,決不可以在肋骨下緣進行,否則會誤傷沿肋骨下緣走向的血管、神經。認真做好消毒,操作時必須絕對無菌,做好病人的工作,避免焦慮,緊張的思想狀態,取得與醫生的密切配合,在接受操作時必須隨時觀察病人的變化,如咳嗽、臉色蒼白,出汗,心悸,暈厥等等。必要時停止操作,立即卧床休息進行搶救。
病人應注意些什麼?首先患者應有與醫生密切配合的思想准備,消除懼怕,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第二,患者不要咳嗽,事先應該好好卧床休息,如有不適,應該與醫生說明,以便醫生考慮操作時應注意什麼,或者暫停操作。第三,胸腔穿刺結束以後應該靜卧二小時左右。
在肺科急診這一節中提到的氣胸的處理,如果我們碰到一位氣胸病人,經檢查肺被壓縮的情況不嚴重,呼吸也並不感覺很困難,經觀察以後,肺部未繼續被壓縮,即胸腔內氣體未進一步增加。這樣的病人也許不一定進行穿刺插管引流檢管處理。只要用稍粗的針頭穿刺,抽掉氣體,有時反復幾次,肺重新復張,也就達到了治療的目的。

❸ 胸腔穿刺的方法,跪求

穿刺部位
旋叩診為實音及呼吸音明顯減低處,一般常選腋後線與肩胛下角線之間第7~9肋間,也可在腋中線第6~7肋間穿刺
現多作B型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及進針深度,並應注意參照X線檢查結果及查體情況。
包裹性積液及少量積液者,則必須於X線檢查及B型超聲檢查標記定位後穿刺或超聲引導下穿刺。

氣胸穿刺術穿刺部位
參照胸部透視或拍片結果,穿刺點取第2~3肋間鎖骨中線處,或第4~5肋間腋前線處。
如為張力性氣胸,病情危急無法作X線檢查時,可按上述部位直接作診斷性穿刺。
操作步驟
術者戴口罩和無菌手套,助手協助打開胸穿包。按無菌操作常規消毒鋪巾,以1%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選定的穿刺點沿肋骨上緣垂直進針,緩慢推進並注葯,預計接近胸膜時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時可輕回抽,如抽出液體,證明已進入胸腔內積液處,記住進針方向及深度後拔針。
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與穿刺針連結的乳膠管先用血管鉗夾住,准備穿刺。
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沿肋骨上緣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後以注射器連接膠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時固定好穿刺針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夾閉膠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腔。
膿胸患者在抽膿液後,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膿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潔時為止。而後可注入適當的抗生素。
抽液完畢,拔出穿刺針,蓋以無菌紗布,膠布固定。囑患者卧床休息。
抽出的胸液,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送檢。

注意事項1
1.術前應向患者闡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過程,以消除其顧慮,取得配合。對精神緊張者,可於術前半小時給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鎮靜止痛。
2.嚴重肺氣腫、廣泛肺大泡者,或病變鄰近心臟、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積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3.穿刺部位的胸壁組織有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不宜在該處穿刺,待感染控制後或避開感染部位進行穿刺。
4.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
5.穿刺針應沿肋骨上緣垂直進針,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損傷肋骨下緣處的神經和血管。
6.局部麻醉應充分,固定好穿刺針,避免刺破肺組織。夾緊乳膠管避免氣體進入胸腔。
注意事項2
7.穿刺抽液量 抽液不可過多過快,嚴防負壓性肺水腫發生。以診斷為目的者,一般為50~100ml;以減壓為目的時,第一次不宜超過600ml,以後每次不要超過1000ml。創傷性血胸穿刺時,宜間斷放出積血,隨時注意血壓,並加快輸血輸液速度,以防抽液過程中突然發生呼吸循環功能紊亂或休克。
8.穿刺中患者應避免咳嗽及轉動,必要時可事先服用可待因。術中如發生連續咳嗽或出現頭暈、胸悶、麵包蒼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應,應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針。讓患者平卧,必要時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0.3~O.5m1。
注意事項3
9.需要向胸腔內注入葯物時,抽液後接上備好盛有葯液的注射器,將葯液注入。
10.抽液後患者應卧床休息,繼續臨床觀察,必要時復查胸透,觀察有無氣胸並發症。
疑為化膿性感染時,助手用無菌試管留取標本,行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檢查腫瘤細胞,至少需100ml,並應立即送檢,以免細胞自溶。
2010年胸膜腔穿刺術評分標准(臨床醫師實踐技能)
項目 得分
【適應征】(15分)
1.診斷性穿刺,以確定積液的性質。
2.穿刺抽液或抽氣以減輕對肺臟壓迫或抽吸膿液治療膿胸。
3.胸腔內注射葯物或人工氣胸治療。
【禁忌症】(5分)
出血性疾病及體質衰弱、病情危重,難於耐受操作者應慎用。
【准備工作】(10分)
1.向病人說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顧慮及精神緊張。
2.器械准備:胸腔穿刺包,手套、治療盤(碘酒、乙醇、棉簽、膠布、局部麻醉葯)、椅子、痰盂。如需胸腔內注葯,應准備好所需葯品。
3.胸腔穿刺同意書簽訂。

2010年胸膜腔穿刺術評分標准(臨床醫師實踐技能)
【操作方法】
1.病人體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雙手前臂平放於椅背上,前額伏於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側前臂置於枕部。(5分)
2.穿刺點定位:(15分)
胸腔穿刺抽液:先進行胸部叩診,選擇實音明顯的部位進行穿刺,穿刺點可用甲紫在皮膚上作標記。常選擇①肩胛下角線7~9肋間。②腋後線7~8肋間。③腋中線6~7肋間。④腋前線5~6肋間。
包裹性胸腔積液,可結合X線及超聲波定位進行穿刺。
氣胸抽氣減壓:穿刺部位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4~5肋間。
3.消毒:分別用碘酒、乙醇在穿刺點部位,自內向外進行皮膚消毒,消毒范圍直徑約15cm.解開穿刺包,戴無菌手套,檢查穿刺包內器械,注意穿刺針是否通暢,鋪蓋消毒孔巾。(10分)

2010年胸膜腔穿刺術評分標准(臨床醫師實踐技能)
4.局部麻醉:以2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在穿刺點肋骨上緣作自皮膚到胸膜壁層的局部麻醉,注射前應回抽,觀察無氣體、血液、胸水後,方可推注麻醉葯。(10分)
5.穿刺:先用止血鉗夾住穿刺針後的橡皮膠管,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膚,右手持穿刺針(用無菌紗布包裹),沿麻醉部位經肋骨上緣垂直緩慢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後表示針尖已進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由助手鬆開止血鉗,助手同時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抽吸胸腔液體,注射器抽滿後,助手用止血鉗夾緊膠管,取下注射器,將液體注入盛器中,記載並送化驗檢查,抽液量首次不超過600ml,以後每次不超過1000ml.
若需胸腔內注葯,在抽液完後,將葯液用注射器抽好,接在穿刺針後膠管上,回抽少量胸水稀釋,然後緩慢注入胸腔內。
氣胸抽氣減壓治療,在無特殊抽氣設備時,可以按抽液方法,用注射器反復抽氣,直至病人呼吸困難緩解為止。(20分)
2010年胸膜腔穿刺術評分標准(臨床醫師實踐技能)
6.術後處理(10分)
(1)抽液完畢後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穿刺部位,以膠布固定,讓病人靜卧休息。
(2)觀察術後反應,注意並發症,如氣胸,肺水腫等。

❹ 奶牛常見的穿刺術有哪些

奶牛常見的穿刺術有瘤胃穿刺術、腹腔穿刺術、胸腔穿刺術。

1.瘤胃穿刺術

主要是用於瘤胃臌氣時放氣、瘤胃內病料的採集和瘤胃內葯物的注射。

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在左肷部瘤胃較突出的部位,常用套管針放氣。奶牛站立保定,在左肷部剪毛消毒,用手術刀將皮膚切一小口,將套管針快速垂直刺入瘤胃,進針大約10厘米,左手固定套管針,右手拔出針芯,放氣時不能過快,防止腦貧血休剋死亡。可以通過放氣針取病料和注射葯物。拔針時應按壓腹壁貼近胃壁,快速拔除針頭,術部用碘酊消毒。

2.腹腔穿刺術

主要用於放出腹水和往腹腔內注射葯物。

穿刺方法:部位,在奶牛右側臍帶部位向後10厘米左右。站立保定,術部剪毛消毒,用20號針頭垂直刺入3厘米,刺入後如有液體流出或搖動針柄無阻力,則說明刺入腹腔。注意刺入不要過深,防止刺入腸道。

3.胸腔穿刺術

用於檢查胸腔中液體的性質,排除胸腔中的積液或注入葯液。

穿刺方法:部位一般在左側4~5肋間,胸腔靜脈上方5厘米左右。術部剪毛消毒,術者將術部皮膚向前拉動,然後將套管針沿肋骨前緣垂直刺入4厘米,如果有液體則自行流出,拔除針頭後用碘酊消毒。注意進針時針頭末端是封閉的,防止進氣形成氣胸。

❺ 進行胸腔穿刺時,進針部位

指導意見:
胸腔穿刺抽液穿刺點可用甲紫在皮膚上作標記,常選擇:肩胛下角線7~9肋間;腋後線7~8肋間;腋中線6~7肋間;腋前線5~6肋問。包裹性胸膜積液:可結合X線及超聲波定位進行穿刺。 氣胸抽氣減壓: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4~5肋間。因為肋間神經及動靜脈沿肋骨下緣走行,故以上穿刺都應經肋骨上緣穿刺以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❻ 氣胸和胸膜腔積液應分別在何處進針

一、胸腔積液

胸腔積液

正常情況,胸膜腔內有5~15ml液體起潤滑作用,若液體增多,稱為胸腔積液,簡稱胸水

胸水的病因

①胸膜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升高:充血性心衰、縮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靜脈或奇靜脈阻塞

②胸膜通透性增高:胸膜炎(結核、肺炎)、風濕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胸膜腫瘤(惡性腫瘤轉移、間皮瘤)、腦梗塞、膈下炎症

③胸膜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腎病綜合症、急性腎炎、黏液性水腫

④壁層胸膜淋巴引流障礙:癌性淋巴管阻塞、發育性淋巴管引流異常

⑤損傷:損傷導致的血胸膿胸乳糜胸

⑥醫源性:葯物、放射治療

漏出液

原因:液體漏出所致

外觀:清澈透明、無色或淺黃色、不凝固

比重:<1.018

蛋白質定性:陰性

蛋白質定量:<30g/L

葡萄糖定量:與血糖相近

白細胞計數:<500×10^6/L

滲出液

原因:炎症所致體液滲出

外觀:稍混濁、草綠色或棕黃色、可凝固

比重:>1.018

蛋白質定性:陽性

蛋白質定量: >30g/L

葡萄糖定量:低於血糖水平

白細胞計數:>500×10^6/L

漏出液常見原因

充血性心衰、縮窄性心包炎、上腔靜脈阻塞、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急性腎炎、腹膜透析、黏液性水腫、葯物過敏

滲出液常見原因

胸膜炎、膈下感染、胸膜惡性腫瘤、肺梗塞、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氣胸、胸部手術等

結核性胸水與腫瘤性胸水

結核性胸水:pH < 7.3、CEA正常、ADA>45 U/L、LDH>200 U/L

腫瘤性胸水:pH>7.4 、CEA>20、ADA 25~45 U/L、LDH>500 U/L

二、氣胸

病因

1. 自發性氣胸:

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常發生於無基礎肺部疾病的健康人,多見於瘦高的男性青壯年

繼發性自發性氣胸:繼發於某些疾病,由於病變引起細支氣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皰破裂而發生氣胸,如COPD、肺結核、肺癌、肺膿腫等

2. 外傷性氣胸:

3. 醫源性氣胸:

類型

閉合性氣胸:單純性氣胸

開放性氣胸:交通性氣胸

張力性氣胸:高壓性氣胸

臨床表現

誘因:持重物、屏氣、劇烈活動,大部分人無明顯誘因

胸痛:突感一側胸痛,針刺樣或刀割樣,持續時間短

呼吸困難:一過性胸痛後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可伴刺激性咳嗽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外突弧形的細線條形陰影,稱為氣胸線,線外透亮度增高,無肺紋理,線內為壓縮的肺組織

CT檢查:胸膜腔內出現極低密度的氣體影,伴不同程度的肺萎縮

氣胸容量大小的判斷:當肺門水平側胸壁至肺邊緣的距離為1cm時,約占單側胸腔容量的25%,2cm時約50%。≥2cm時為大量氣胸,<2cm時為小量氣胸

治療

穩定型小量氣胸→保守治療

小量氣胸(<20%)→胸腔穿刺抽氣

不穩定型氣胸→胸腔閉式引流

❼ 胸腔穿刺術

胸膜腔穿刺術是臨床常用的基本技能,對胸腔積液的診斷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通過胸膜腔穿刺術對胸腔積液進行一般性常規檢測,包括性狀檢測、生物化學檢測、細胞形態學檢測以及病原微生物學檢測,以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尋找引起積液的病因;另一方面,胸膜腔穿刺術還能起到臨床治療作用,抽出胸膜腔的積液和積氣,減輕積液和積氣對肺組織的壓迫,使肺組織復張,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等症狀;抽吸胸膜腔的膿液,進行胸腔沖洗,治療膿胸;胸膜腔給葯,可胸腔注入抗生素或者抗癌葯物等。

一、適應證

1. 原因未明的胸腔積液,可做診斷性穿刺,做胸水塗片、培養、細胞學和生化學檢查以明確病因,並可檢查肺部情況。

2. 通過抽液、抽氣或胸腔減壓治療單側或雙側胸腔大量積液、積氣產生的壓迫、呼吸困難等症狀;向胸腔內注射葯物(抗腫瘤葯或促進胸膜粘連葯物等)。

二、禁忌證

1. 體質衰弱、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胸膜腔穿刺術患者。

2. 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的患者。

3. 有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出血傾向的患者。

4. 對麻醉葯過敏患者。

5. 穿刺部位有感染。

三、術前准備

1. 術前醫患溝通,與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此項操作的必要性及過程以消除對本操作的顧慮。

2. 了解、熟悉患者病情,明確病變的部位。

3. 術前與患者家屬告知談話,包括手術的目的、大致過程、可能出現的並發症等,並簽字。

4. 器械准備

胸腔穿刺包、無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膚消毒劑、麻醉葯、無菌棉球、手套、洞巾、注射器、紗布及膠布,止血鉗。

四、操作方法及步驟

(一)體位

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置於椅背上,前額伏於前臂上。不能取坐位的患者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舉抱於枕部。

(二)選取穿刺點

一般選取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積液較多時常取肩胛線或腋後線第7~8肋間;也可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檢查來定位。穿刺點可用蘸有甲紫的棉簽或其他標記筆在皮膚做好標記。

(三)操作程序

1. 常規消毒皮膚

以穿刺點為中心進行消毒,直徑15 cm左右,兩次。

2. 打開胸腔穿刺包,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檢查胸腔穿刺包內物品,檢查穿刺針與抽液用注射器連接後是否通暢以及是否有漏氣情況。

3. 助手協助檢查並打開2%利多卡因安瓶,術者抽取2%利多卡因2~3 ml,在穿刺部位由表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麻醉。如穿刺點為肩胛線或腋後線,肋間沿下位肋骨上緣進針麻醉,如穿刺點為腋中線或腋前線則取兩肋之間進針。

4. 將胸穿針與抽液用注射器連接,並關閉兩者之間的開關保證閉合緊密不漏氣。術者以一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另一隻手持穿刺針沿麻醉處緩緩進針,當進針突遇落空感時,打開開關進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以防刺入過深。注射器抽滿後,關閉開關,排出液體至引流袋內,記數抽液量,送檢。

5. 抽液結束後拔出穿刺針,局部消毒,覆蓋無菌紗布,用力壓迫片刻,用膠布固定。

五、術後處理

1. 術後囑患者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時,並觀察血壓等生命體征有無變化。

2. 根據臨床需要填寫檢驗單,分送標本。

3. 做好穿刺記錄。

六、操作中注意事項

1. 操作前應向患者說明穿刺目的,消除顧慮,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時簽好知情同意書;對精神過度緊張者,可於術前半小時給地西泮10 mg,或可待因0.03 g以鎮靜止痛。

2. 操作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有頭暈、出汗、心悸、面色蒼白、胸部壓迫感或劇痛、暈厥等胸膜過敏反應;或出現連續性咳嗽、氣短、咳泡沫痰等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抽液,並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0.5 ml,或進行其他對症處理。

3. 一次抽液量不應過多、速度不宜過快。以檢查為目的的診斷性抽液,50~100 ml即可。以治療為目的的減壓抽液,首次不超過600 ml,以後每次不超過1000 ml。如為膿胸,每次盡量抽盡,疑有化膿性感染時,助手用無菌試管留取標本,行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檢查瘤細胞,至少需要100 ml,並應及時送檢,以免細胞自溶。

4. 避免在第9肋間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損傷腹腔臟器。

七、不良反應及處理

胸膜腔穿刺常會出現一些並發症,如氣胸、出血、血氣胸、胸膜反應以及感染等,必須緊急處理。

(一)氣胸的處理

胸腔穿刺抽液時氣胸發生率為3%~20%。常見原因是在穿刺時氣體從外界進入,如三通活栓使用不當致接頭漏氣。少量氣胸一般不需處理。另一種原因是穿刺過程中誤傷臟層胸膜和肺臟所致。無症狀者應嚴密觀察,攝片隨訪。如有症狀,則需行胸腔閉式引流術。

(二)出血,血胸

穿刺針刺傷可引起胸壁、胸腔內或肺內出血。胸壁皮下出血量一般較少,無需特殊處理。如損傷肋間動脈可引起較大量出血,形成胸膜腔積血,需立即止血,抽出胸腔內積血。肺損傷可引起咯血,小量咯血可自止,較嚴重者按咯血常規處理。

(三)胸膜反應

部分患者在穿刺過程中出現面色蒼白、出汗、心悸、頭昏、胸部壓迫感甚至昏厥等症狀,稱為胸膜反應。多見於精神緊張患者,為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增強所致。此時應停止穿刺,囑患者平卧、吸氧,必要時皮下注射腎上腺素0.5 mg。

(四)胸腔內感染

主要見於反復多次胸腔穿刺者。多為操作者沒有做好無菌操作,操作過程中引起的胸膜腔感染所致。一旦發生應全身使用抗菌葯物,形成膿胸者應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必要時外科處理。

(五)復張性肺水腫

多見於較長時間胸腔積液和氣胸患者。由於抽液、抽氣量較大或過快,肺組織快速復張引起單側肺水腫,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血壓。大多發生於肺復張後即刻或1 h內。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劇烈咳嗽、心悸等,繼而出現咳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甚至出現休克及昏迷。處理措施包括糾正低氧血症,穩定血流動力學,必要時給予機械通氣。

八、胸腔穿刺術相關知識

(一)穿刺前

向患者講明穿刺的目的,介紹操作方法,交代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對於精神緊張的患者,給予精神安慰,消除緊張、恐懼心理。

(二)穿刺中

胸穿時咳嗽易引起肺膨脹,穿刺針易損傷肺組織,囑患者穿刺過程中切勿咳嗽、深呼吸或說話。若患者出現劇烈咳嗽應拔針停止操作。胸穿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防患者過度緊張,出現休克、呼吸困難等症狀;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頭暈、心悸、胸悶、面色蒼白、出汗,刺激性乾咳,甚至暈倒等胸膜反應。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狀時立即停抽液,拔出穿刺針,並協助患者平卧,給予低流量吸氧2~5 L/min,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血壓下降休克表現者,遵醫囑給予0.1%腎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控制抽液、抽氣速度,可避免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及低血壓。第一次抽氣、抽液不要超過800~1 000 ml(交通性、張力性氣胸除外),抽液時間至少應控制在1 h以內。對心功能較差的患者,首次抽氣、抽液量宜更小,600 ml內更安全。如患者在減壓期間出現乾咳、嗆咳提示為復張性肺水腫的早期徵象,應立即停止減壓,一般不至於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和低血壓。一旦發生肺水腫,應立即停止操作,准備相應搶救。肺水腫患者應給予酒精濕化吸氧,遵醫囑靜脈注射氨茶鹼、強心劑和速尿。及時治療肺水腫,避免加重原發病導致意外發生。如考慮液體、氣體較多時應盡量做胸腔閉式引流術,以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三)穿刺後

穿刺完畢,協助患者俯卧於病床,囑其卧床休息2 h左右,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胸部體征的變化,尤其是體溫和呼吸的變化,聽取患者主訴,及早發現各種並發症。

九、操作記錄的書寫要點

操作記錄主要包括:操作日期,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病區、床位號、住院號、以何體位、取何穿刺點,簡要操作過程,操作後患者情況,操作者簽名等。

範文:2014-11-20,患者余××,男,43歲,呼吸科28床,住院號×××××。患者取坐位,以右肩胛線第7~8肋為穿刺點,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覆蓋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後,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點部位的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塞轉到與胸腔關閉處,穿刺點緩慢進針,當穿刺有明顯落空感時,轉動三通活塞轉到與胸腔相通,順利抽出黃色液體。共抽出200 ml,分別送檢胸水常規檢查,腫瘤細胞檢查等。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片刻,用膠布固定後囑患者靜卧。操作順利,患者無不適主訴,安返病房。操作者簽名。

十、結果判讀

胸膜腔穿刺術是臨床常用的基本技能,對胸腔積液的診斷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通過胸膜腔穿刺術對胸腔積液進行一般性常規檢測,包括性狀檢測、生物化學檢測、細胞形態學檢測以及病原微生物學檢測,以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尋找引起積液的病因;首先通過胸水的常規檢查可以確定胸水是滲出液還是漏出液,再推測其可能的原發病。滲出液和漏出液的鑒別見表1-6-1。如為漏出液,可能為胸膜毛細血管靜水壓增高所致,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以及上腔靜脈或奇靜脈受阻等;也可能是胸膜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所致,主要見於,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腎病綜合征,黏液性水腫等。如為滲出液,主要為胸膜毛細血管滲透壓增加所致,主要見於胸膜炎症,如結核性,化膿性胸膜炎;結締組織病;胸膜腫瘤(原發性胸膜間皮瘤或轉移癌);肺梗死等。另一方面,胸膜腔穿刺術還能起到臨床治療作用,抽出胸膜腔的積液和積氣,減輕積液和積氣對肺組織的壓迫,使肺組織復張,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等症狀;抽吸胸膜腔的膿液,進行胸腔沖洗,治療膿胸;胸膜腔給葯,可胸腔注入抗生素或者抗癌葯物等。

【小結】

胸膜腔穿刺術是臨床常用的基本操作,對胸腔積液的診斷及治療有重要的價值。一方面,可通過胸膜腔穿刺術對胸腔積液進行一般性常規檢測,包括性狀檢測、生物化學檢測、細胞形態學檢測以及病原微生物學檢測,以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尋找引起積液的病因;另一方面,胸膜腔穿刺術還能起到臨床治療作用,抽出胸膜腔的積液和積氣,減輕積液和積氣對肺組織的壓迫,使肺組織復張,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等症狀;抽吸胸膜腔的膿液,進行胸腔沖洗,治療膿胸;胸膜腔給葯,可胸腔注入抗生素或者抗癌葯物等。

❽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項 (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葯物治療者,應做相應處理後再行此術。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發生。 (3)穿刺應緊貼肋骨上緣進針,以免刺傷肋間血管和神經。並應使針、乳膠管或三通開關、針筒等保持密閉,以免空氣進入胸內造成氣胸。 (4)穿刺要細心,手法應熟練,消毒應嚴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氣胸、血胸或誤傷血管、心臟、肝臟和脾臟。 (5)在穿刺過程中應避免咳嗽。並應隨時觀察患者的變化。如有臉色蒼白、出汗、頭暈、心慌、脈搏變弱,應立即停止穿刺。並讓患者平卧,必要時給氧氣吸入,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或苯甲酸鈉咖啡因等。另根據病情做相應處理。 (6)抽液必須緩慢,如因治療須大量抽液,則應在穿刺針後接三通開關,治療放液不宜過多。必要時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過600ml,以後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體,應立即停止抽液。 (8)須向胸腔內注射葯物時,抽液後接上備好的盛有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許與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確保注入胸腔內

❾ 怎樣診斷性胸腔穿刺有哪些方法

診斷性胸腔穿刺術,最常用於胸腔積液的病因診斷,胸腔積液分析對懷疑或確診的惡性腫瘤的診斷和分期非常重要。胸腔穿刺具體步驟包括:1.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前臂放在椅背上,額頭趴在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側前臂上舉抱枕。氣胸者可採取坐位。


結核性胸膜炎是結核菌由近胸膜的原發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經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診斷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和細菌培養等為診斷的必要措施,胸膜反應是指因診斷或治療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過程中,患者出現的連續咳嗽、頭暈、胸悶、面色蒼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應。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1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0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