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碼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❶ 35的腰圍是多少尺碼。
1、35的腰圍是2尺8。
2、尺碼對照表
26碼=1.9尺腰27碼=2尺腰 28碼=2.1尺腰29碼=2.2尺腰
30碼=2.3尺腰31碼=2.4尺腰32碼=2.5尺腰33碼=2.6尺腰
34碼=2.7尺腰36碼=2.8尺腰38碼=2.9尺腰40碼=3.0尺腰
(1)35碼的腰圍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
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❷ 35的腰圍是多少
35碼是英寸的表達方式,對應的市尺是2尺65男褲標准尺碼對照表:拓展資料:牛仔褲是沒有35碼,到後面數字比較大的都是雙數形式出現。
腰圍的尺寸單位有英寸,厘米和市尺,其對應的換算公式如下:
1,市尺換厘米:根據1米=3尺、100厘米=3尺、1厘米=0.03尺的換算公式,即一尺等於33.3厘米。
例如:93厘米換算成尺也就是93除以33.3厘米約為2.8尺。
2,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
例如:93厘米換算成英寸也就是,93厘米除以2.54厘米約為37英寸。
(2)35碼的腰圍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測量腰圍的正確方法:
備用材料:捲尺。
1,脫掉或拉高你的上衣,脫掉你的衣服或者拉高到你的胸下,為了得到一個精確的測量,你需要脫掉擋住你腰部的多層次衣服。
2,找到你的腰身。用你的手指找到胸腔以下臀部以上的位置。你的腰身是在兩條骨頭中間有肉的地方。這也是你全身最狹小的地方。
3,開始測量,站直並慢慢的呼氣,把捲尺的尾端放在你的肚臍上並把它繞這你的腰身纏一圈。捲尺應該和地板平行並且在不戳疼你身體的情況下緊緊地貼著你的腰身,看捲尺上0和捲尺繞腰身一圈結束的地方,交匯的那點就是你腰圍的位置。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將捲尺放在髖骨上部和胸腔下部中間的地方,這時候不要過分地吸氣也不要過分的透氣,保持正常的呼吸狀態,在貼身的衣服處丈量,這樣准確性更高。
有別於女性的肥胖是以皮下脂肪為主,困擾男性的脂肪大多集中在腹部,因此肥胖的男性除了是全身肥胖外,有很高比例都是中廣身材。
❸ 35碼的褲子腰圍是多少厘米
35碼的褲子腰圍是93厘米。
一般褲子的尺碼單位是英尺,並且按照我國實施統一的GB1335-1991《服裝號型》的標准,35碼的腰圍就是2尺75,換算成厘米就是93厘米。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❹ 褲子35是多大尺碼 褲子35對應的尺碼
1、男裝35的褲子是180/86A碼的。
2、男裝35的褲子對應的腰圍是2尺65,即90厘米,對應的臀圍是110厘米,褲長是109厘米,膝圍是49.6厘米的。
3、測量褲子尺寸時的注意點: 大部分人的腰最細部位,就是服裝里測量的腰圍,往下慢慢變大直到髖關節。這種變化的比率每個人是不大相同的。有的人變化大有的小,所以,就服裝測量里來說的同樣腰圍的人,髖關節部位的周長不一樣大。
❺ 35碼的褲子腰圍是多少厘米
35碼的褲子腰圍是93.324厘米。計算方法:35-7=28碼,28除以10=2.8尺,2.8*33.33=93.324厘米。「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
腰圍(WC),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1(cm);女性: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
所測人群的腰圍只要在公式計算的正常范圍內,體重指數幾乎都在正常范圍,腰圍低於或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百分數和與之相應的體重指數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數也基本相符。結論:公式能較正確地計算出中國成人正常腰圍值,既准確又方便、實用性優於體重指數,能夠監測對早期預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