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❶ 餘姚面積多少
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82.58萬人
❷ 餘姚的總面積和市區面積分別有多少大
土地總面積200.52萬畝,將居民點、工礦、交通用地算作市區的話,佔地為14.97萬畝,占總面積7.5%。
耕地77.03萬畝,占總面積38.4%;林地71.84萬畝,占總面積的35.8%,水域15.62萬畝,占總面積的7.7%;牧草用地為0.14萬畝,特殊用地(國防、園林等)0.15萬畝,未利用地區10.9萬畝,占總面積的5.6%。
(2)餘姚面積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餘姚地處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總時數2061小時。年平均氣溫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歷史極端最高氣溫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47毫米,由於海陸位置和地形影響,降水分布自東南向西北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
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每秒2-3米。夏秋間多台風和熱帶風暴,冬季四明山區有積雪。境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
地形地貌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
總面積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
餘姚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
❸ 餘姚是什麼地方在那裡
餘姚市位於浙東寧波平原,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縣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縣接壤,西連上虞縣,北毗慈溪縣,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東西極距58.5公里,南北極距79公里。總面積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巒起伏,間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全市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牟山湖為境內最大海跡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米,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米。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陽光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年平均氣溫16.2°C,日照2061小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越。山區溪流眾多,水力資源較為豐富,可開發小水電約2萬千瓦,已開發9414千瓦。姚南山區螢石、高嶺土和花崗岩資源豐富,有開發價值。蕭甬鐵路橫貫中部,杭甬公里穿越境北,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南部山區地勢險要,為浙東戰略要地。
餘姚歷史悠久,境內河姆渡古文化遺址證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類定居,繁衍生息。秦時建縣(一說漢建)。東漢建安五年(200)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一。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餘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一度升為姚州。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元元貞元年(1295)又升為餘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復縣。1911年11月8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餘姚「光復」。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新中國建立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南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1985年7月16日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全市共轄14 個鎮、1個鄉、6個街道,人口82.59 萬。
❹ 餘姚簡介
餘姚市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北瀕杭州灣,南屏四明山,西連杭州市,東接寧波港,全市共轄 14 個鎮、 1 個鄉、 6 個街道,總面積 1527 平方公里,人口 82.59 萬。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長山青虎灣崗海 拔 979 米 ,中部為姚江沖積河谷平原,北部為錢塘江、杭州灣沖積平原, 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稱。
餘姚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日照 2061 小時,平均溫度 16 度。
餘姚經濟發達,改革開放以來 , 餘姚一直躋身於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 2004 年 ,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252 億元 , 財政收入 35.3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00 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國內 2000 多個縣市中名列第 19 位。
❺ 餘姚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餘姚市位於浙江省寧紹平原,東經120至121度,北緯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9′、北緯30°30′。
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紹興市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
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
總面積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
餘姚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
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
並有眾多湖塘水庫。
餘姚地處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
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總時數2061小時。
年平均氣溫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
歷史極端最高氣溫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
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於海陸位置和地形影響,降水分布自東南向西北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
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每秒2-3米。
夏秋間多台風和熱帶風暴,冬季四明山區有積雪。
境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
餘姚北部全境為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 *** 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變幅大,杭州灣為中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9.8米,餘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黃家埠2.5米、小曹娥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