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月見草一平方多少株合適
A. 月見草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月見草是一種耐寒抗旱的美麗植株,月見草小苗的種植養護好壞直接決定了月見草以後的長勢,所以在月見草小苗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我們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夜間草小苗裝盆的時候我們要先再盆裡面施加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基肥,肥料的厚度大概再2公分左右就足夠了,然後放入月見草小苗,但是要注意把肥料和月見草小苗的根部分開,否則會出現燒根的現象。盆中的土壤可以選用肥沃的園土和腐殖土混合,上盆後要進行澆水工作,等到小苗長出葉子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進行除草工作,因為小苗的葉片和雜草長的比較類似,所以我們在除草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傷害到月見草小苗。月見草小苗的生長過程中要注意好水肥的管理,一般3天左右澆一次水,澆水量不能過大隻要保持盆土的濕潤環境就可以了,適當的施加一些磷鉀肥來促進月見草小苗枝葉的生長。
B. 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
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
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美麗月見草是一種原產自北美的植物,除了外表美麗之外,美麗月見草的價值也很高,很多地方都有栽培美麗月見草,下面為大家分享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1
1 、播種
美麗月見草每1g種子有10000餘粒,自播能力強,發芽適溫18~25℃。露地播種春秋皆宜,保護地播種可周年進行,每1m2苗床撒播種子0.3g。將播種地施少量基肥深翻,按照1。5m寬做成平畦,耙平踏實,小水灌透;種子摻2倍細沙充分混合,均勻撒播,覆蓋沙土或蛭石3~4mm,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後25天左右,即見其幼芽發出,再1月後即可移栽;並對需移栽的幼苗遮蔭1周左右,經過2次摘心控制高度促進分枝後,做為定植(工程)苗等待出圃。
2、分株
分株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將根際或地下莖發出的萌櫱芽切下單獨栽植,形成新的植株,分別澆透水;或在春秋季節對多年生長的'老株全部挖起,地上部分修剪剩餘10cm左右,分株栽植,摘心養護管理同播種育苗,生長迅速,1月左右即可成苗。
3、扦插
扦插繁殖於5~6月份最佳,用泥炭和珍珠岩按照2:1比例混合成扦插基質,鋪設8cm厚度即可。剪取頂芽保留3~4節,或將健壯嫩枝截成8~10cm的插穗,扦插在基質中,做全光照噴霧處理,7~10天即可生根,20天後即可移栽,摘心養護管理同上。
美麗月見草的繁殖方法2
美麗月見草的功效與作用
1、供人觀賞
美麗月見草的花形很獨特,像杯盞一樣,開放的時候花香濃郁,能引來大量的蝴蝶,其景觀特別美麗,另外美麗月見草多是叢生存在,大片栽培時能創造出濃郁的田園氣息,觀賞價值特別高。
2、治經期腹痛
美麗月見草對女性的經期腹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平時大家可以把美麗月見草提取出的油脂與玫瑰或者茉莉的油脂調和,製成精油,直接塗抹在小腹部位,然後輕輕按摩,就能緩解經期腹痛,也能減輕小腹腫脹的感覺,經常使用對滋養皮膚也有很大的好處。
3、治皮炎
美麗月見草對人類的皮炎和蕁麻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起到抗過敏和止癢的作用,具體用法是把月見草油與洋甘菊或者廣藿香混合,然後直接塗抹在皮炎或者生有麻疹的部位上,按摩到完全吸收,就能起到很好的消炎和止癢作用,另外把月見草油與姜精油調合後塗抹並按摩關節,對關節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C. 月見草在播種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美麗月見草種子活力十分堅強不屈,在朝陽的小山坡、草坪乃至馬路邊都能生長發育,播種的時間也比較隨便,但是為了更好地讓其更強的出芽,大部分狀況下能挑選四月上、中下旬或十月中、中下旬播種。在我國領土面積較為大,全國各地的氣候、溫度等狀況也存有一定的差別。
因而在播種美麗月見草的情況下,要依據本地的詳細情況靈便的調節。美麗月見草在適合的情況下播種,能夠合理地提升其出芽率,可是要想讓植株更強的生長發育,還需要照料到它的習性,接下來看看播種月見草時需要留意的吧。
功效與作用
美麗月見草不僅植株形狀唯美,花瓣嬌艷欲滴,還具備非常高的功效與作用,無論是自身栽種用於賞析,或是用於造就經濟價值都不容易令人心寒,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其更強的發展,在栽種和照顧的全過程中,一定要用科學研究的方式。
D. 美麗月見草介紹 美麗月見草功效
美麗月見草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其實美麗月見草就是夜來香,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種植物。
美麗月見草,別名:夜來香、待霄草、粉晚櫻草、粉花月見草,拉丁文名:Oenotheraspeciosa,英文名:eveningprimrose(晚櫻草),是月見草的一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莖常叢生,因它在傍晚見月開花,且天亮即調謝,故名月見草,但美麗月見草白天也會開放,花朵如杯盞狀,引來粉蝶翩翩飛舞,甚為美麗。叢生狀種植,營造出別樣的自然園林風情。
播種秋季或春季育苗,種子播種後,土壤要保持濕潤, 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它的適應性強,耐酸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微堿或微酸性疏鬆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土壤太濕,根易得病。
美麗月見草適應性廣泛,對土壤要求不嚴,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病蟲害少、生長郁閉快、抑制雜草生長等特點,
不僅栽培養護管理簡便,養護成本低,觀賞效果極佳,還具有葯用價值,是優良的節約型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
美麗月見草市場價格並不昂貴,一般盆栽的美麗月見草也只要十幾二十元錢,當然如果花色好點形態美麗且修剪美觀的美麗月見草價格會貴一點,
但都不是很貴,美麗月見草一般採用播種種植,因其生長能力極強,容易存活,也可以選擇播種種植。
美麗月見草不但花色美麗而且在經濟和葯用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美麗月見草原產於美洲一帶,印地安人在數百年前就已發現月見草的醫療價值,將整顆的月見草浸 泡在溫水中,製成湖狀的膏葯治療淤傷並且也將之敷於皮膚表面用來治療皮膚的外傷與皮膚炎。
葯用價值
根入葯,有消炎、降血壓功效。
月見草油是本世紀發現的最重要的營養葯物。種子含油20~30%,油中70%為亞油酸,8~9%為人體必需的γ-亞麻酸。月見草油可治療多種疾病,調節血液中類脂物質,對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等症有顯著療效,還可治療多種硬化症、糖尿病、肥胖症、風濕性關節炎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實驗室內還發現它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臨床上利用月見草油能防心血管阻塞、降低膽固醇這一特性,製作特效葯物,用於防治心血管疾病。
月見草還是布置花壇的良好材料。香月見草的花能提取香精浸膏。月見草油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γ-亞麻油酸(gla),其活性比亞麻油酸高了十幾倍,並且最早利用月見草來治療的疾病是多發性硬化症、異位性皮膚炎、風濕性關節炎。
美麗月見草今天就介紹到這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 美麗月見草的介紹
美麗月見草,別名:待霄草、粉晚櫻草、粉花月見草,拉丁文名:Oenothera speciosa,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晚櫻草),是月見草的一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莖常叢生,因它在傍晚見月開花,且天亮即調謝,故名月見草,但美麗月見草白天也會開放,花朵如杯盞狀,引來粉蝶翩翩飛舞,甚為美麗。
1、播種方法
美麗月見草種子適宜發芽溫度為15~25度,一般是在春季播種,這個季節更有利於種子出芽。這種花卉不挑剔土壤,能耐酸、耐旱,但最好是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它不宜在過於潮濕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土壤排水性一定要好。
2、挑選種子
美麗月見草通常都是用播種方式種植,播種前要精心挑選種子,這直接關繫到發芽率的高低,最好是選擇成熟飽滿、健康無病害的新種,播種後能大大提高發芽率,讓幼苗生長的更加旺盛整齊
F. 月見草的養殖注意事項 月見草怎麼養
捕說情兌鍛經濟協作刻
G. 美麗月見草的播種量
一般來講,美麗月見草播種每畝用3到5斤種。
對於這樣的一種花卉植物來說,它的播種量還是比較適中的,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本身對於月見草這種花卉植物種植的話,就需要這樣子的播種量的。如果我們播撒的過多的話,就會導致後期成長起來的月見草植株非常的擁擠,這不僅對於它的觀賞性有一定的影響,並且對於本身月見草植株的生長,也會有相應的影響的。因為如果播撒的量過多,會導致植株之間爭奪水分空間等等,所以生長會受到一定的抑制了。而如果播撒的量過少的話,又會導致大片的土地裸露出來,從而對於觀賞性自然也是會有著影響的。
現在的這一個播種的量還算得上是很合適的了,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基本上都出來的這個種植結果也都還是比較好的,現在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情況了。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現在種植的這個美麗月見草,一般來講在一畝地上面播撒3到5斤左右的種子是最合適不過的。
H. 美麗月見草的養殖方法 怎麼養美麗月見草
月見草的養殖方法
I. 美麗月見草的栽培技術
播種秋季或春季育苗。種子播種後,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適應性強,耐酸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微鹼或微酸性疏鬆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土壤太濕,根易得病。地被花卉。柳葉菜科月見草屬,二年生,株高1-1.5m,全株具毛,分枝開展,花黃色,徑約4-5cm,成對簇生於枝上部之葉腋,花期6-9月。耐寒,耐貧瘠,喜光,忌積水。
J. 請問這是什麼花謝謝!
柳葉馬鞭草
柳葉馬鞭草為馬鞭草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直立,葉暗綠色,叢生於基部。莖直立,細長而堅韌。花序頂生,花微小,藍紫色,冠徑60厘米,夏秋開放。柳葉馬鞭草搖曳的身姿,嬌艷的花
色,繁茂而長久的觀賞期,開花植株可高達1.5米,花莛雖高卻不倒伏,花色柔和尤其適合與其他植物配置,最適合作花境的背景材料。
中文學名
柳葉馬鞭草
別稱
南美馬鞭草、長莖馬鞭草
二名法
Verbena bonariensi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花目
亞目
馬鞭草亞目
科
馬鞭草科
屬
馬鞭草屬
分類系統
恩格勒系統,1964
目錄
1形態特徵
2地理分布
3植物栽培
4園林用途
1形態特徵編輯
柳葉馬鞭草,多年生草本。株高100~150厘米。聚傘花序,小筒狀花著生於花莖頂部,紫紅色或淡紫色。葉
柳葉馬鞭草(圖1)
為柳葉形,十字對生,初期葉為橢圓形邊緣略有缺刻,花莖抽高後的葉轉為細長型如柳葉狀邊緣仍有尖缺刻,莖為正方形,全株有纖毛,花期5-9月。
在野地里會與一些同屬花為穗狀的馬鞭草科植物雜交,所以常有一些花序介於聚傘與穗狀的中間型態植株出現。[1-2]
2地理分布編輯
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 [1]
3植物栽培編輯
環境
柳葉馬鞭草性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20~30℃,不耐寒,10℃以下生長較遲緩,在全日照的環境下生長為佳,如果在日照不足的環境下栽培會生長不良,全年皆可開花,花期長,
觀賞價值高,以春、夏、秋開花較佳,冬天則較差或不開花,對土壤選擇不苛,排水良好即可,耐旱能力強,需水量中等。[1]
栽培
柳葉馬鞭草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及切根分株,
採用春季播種開花觀賞時間最長。柳葉馬鞭草種子每克約4000粒,發芽率約85%。種子發芽適溫20℃~25℃,播後10天~15天發芽,整個穴盤育苗周
期為40天~45天,1月播種為好,從播種到開花需要3個月到4個月(1月~3月低溫條件下播種育苗,播種到開花則需要4個~5個月)。育苗通常採用
200孔穴盤育苗,便於移栽定植,介質可採用丹麥品氏托普進口草炭土確保苗壯整齊快速。播後45天、真葉達到2對~3對且根系成團時方可移栽。穴盤苗不建議直接下地,因為直接下地初期長速慢,死亡率較高,一般先移到9cm~12cm的營養缽生長2個月後再定植效果最佳。
定植時株行距採用大小壟,大壟間距60cm,小壟間距40cm,每平方米定植6株。定植前要確保土壤條件良好,一般需要先做好澆水、除草、施肥、翻耕、耙平等准備工作。定植後
澆透水,保證土面下20cm的土層保持濕潤狀態。柳葉馬鞭草不用修剪,自然分枝能力強。定植後一個半月到兩個半月開始進入花期,盛花期能夠維持兩個半到三
個月。柳葉馬鞭草非常耐旱,養護過程中要間干間濕,不可過濕。柳葉馬鞭草在最低溫度0℃以上的地區可安全越冬,長江以北地區一般用作一年生栽培。
播種法雖然可以短時間獲得較多的植株數量,但是從播種到開花的時間較長,所以扦插繁殖也是很好的方式,一般在春、夏兩季以頂芽扦插為佳,扦插極容易發根,扦插後約4周即可成苗。切根法是在開春對母本根系進行切割分株。
柳葉馬鞭草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部分沒有觀賞價值的寬葉馬鞭草問題。正常情況下,柳葉馬鞭草是窄葉的,但市面上常見的柳葉馬鞭草種子一般是國內生產的常規種,因為柳葉馬鞭草是蜜源植物,
所以在育種過程中很容易被昆蟲傳粉,造成和同屬的巴西馬鞭草雜交,雜交後種子長成的植株葉片較寬,開花時花序介於聚傘和穗狀中間型態,花期短,花色暗,基
本沒什麼觀賞價值。雜交的寬葉馬鞭草種子有5%左右的比例,該型態的種子育苗期間不能區分寬葉窄葉,只有定植抽出主莖後,從主莖上分枝長出的葉片上才能區
分寬葉和窄葉,所以種子繁殖的柳葉馬鞭草如果想清除寬葉雜株,必須在定植後1個月左右進行。如種植密度較大時(每平方米在16株左右),因寬葉馬鞭草比例
不高,所以可以忽略此項清除工作,開花後基本不影響整體景觀效果。另外,還可以採用頂芽扦插繁殖剔除寬葉馬鞭草,一般在4月~6月選取窄葉馬鞭草的母本進行扦插,1周生根,1個月成苗即可定植。[3]
4園林用途編輯
柳葉馬鞭草由於植株高大,種成盆栽管理上問題很多,例如高大的莖風吹或人為碰撞易折損、開花後運送不易等,以往不太有農民願意種成商品販賣,因為觀光型態的農場盛行,這種生長旺盛數量越多越美的柳葉馬鞭草才得以出頭。[4]
柳葉馬鞭草在景觀布置中應用很廣,由於其片植效果極其壯觀,常常被用於疏林下、植物園和別墅區的景觀布置,開花季節猶如一片粉紫色的雲霞,令人震撼。
在庭院綠化中,柳葉馬鞭草可以沿路帶狀栽植,分隔庭院空間的同時,還可以豐富路邊風景,在柳葉馬鞭草下層可配置美麗月見草、紫花地丁、花葉八寶景天等,效果會更好。
另也外常有人將柳葉馬鞭草誤以為是可食用的香料植物,那是因為與香料植物檸檬馬鞭草名稱很接近的關系,在此要提醒柳葉馬鞭草不是香料植物沒有食用價值,純粹是觀賞作物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