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東西長多少公里
❶ 崇明島東西長( ),南北寬( )不等,總面積約1267( )。
崇明島東西長76千米,南北寬13~18千米不等,總面積約1267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沙島。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以南塌北漲為主,在不斷漲塌中逐漸連接多個沙洲而形成一個大島。解放後經過水利建設,加強人工促淤,從1960 年起南塌基本停止,北部和東西兩端仍繼續淤漲,不斷擴展,使崇明島每年增加 500多公頃土地,面積由1954年的六百多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120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❷ 崇明島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崇明島面積:1269.1平方公里。
2010年代,崇明區網站記錄為1370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00公里,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次於台灣、海南兩島為中國第三大島和第一大沙島,主要由長江輸出的泥沙淤積而成。
崇明島的經濟
崇明地處鹹淡水交匯處,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蟹苗和鰻苗最為珍貴。1974至1984年,為全國22個省市提供蟹苗169860.4斤,為外貿部門提供鰻苗12290斤。崇明緊靠呂四、佘山、嵊泗等漁場,水產品種逾百,主要經濟魚類有刀鱭、鳳鱭、銀魚、鯔魚、鯧魚、鰳魚、帶魚、達氏鱘以及蝦、蟹、海蜇等。
❸ 崇明島的地理環境
崇明縣目前由崇明、長興、橫沙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東鄰橫沙島,北伴崇明島。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 ~ 4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背靠長興,北與崇明島遙相呼應,南與浦東隔江相望。島呈海螺形,南北長 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26.8平方公里。目前尚有灘塗資源0米以上20萬畝、-5米以上67萬畝。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❹ 崇明島東西多長
如圖85126米,不過崇明島持續受到長江泥沙堆積,每年增加5平方公里土地,預計在50年後和北邊陸地接壤
❺ 崇明島長寬各多少公里
全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狀狹長如卧蠶
❻ 崇明島南北最窄是多少公里
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 崇明島從長江口兩個沙洲演變成祖國的第三大島,並是中國現今河口沙洲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典型河口沙島。
❼ 崇明島從東到西多遠
崇明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全島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縣屬817平方公里。另外,崇明島東西兩端每年還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❽ 崇明島簡介
崇明島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公園范圍涵蓋整個崇明島,東西長約76公里,南北寬約13~18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
全島面積1225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為中國大陸地區實際管轄之第二大島,面積次於海南島。
崇明島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東瀕東海,南與上海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隔水相望,西、北以長江與江蘇省海門、啟東一衣帶水。
(8)崇明島東西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崇明島於唐武德元年(618年)露出水面,形成江中的兩個小沙洲,稱為東沙和西沙,有江蘇丹陽、句容等地遷來居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唐神龍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鎮於西沙。
北宋天聖三年(1025),續漲出姚劉沙與東沙接壤。建中靖國初(1101),於姚劉沙西北50餘里處漲出三沙。由於有漁鹽之利,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設置天賜鹽場。期間建置沿革、廢立興替,崇明治城的規模演變,資料相對缺乏。直到元代以後,才有了「五遷六建」的記載。
今日之崇明島是長江泥沙所累積出來的。由於長江攜帶的大量泥沙淤積,崇明島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增加土地約487公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崇明島
❾ 崇明島多長多寬
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卧蠶。全島總面積1064㎞²(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²),其中區屬817㎞²。另外,崇明島東西兩端每年還在以143米的速度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