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
『壹』 古代一尺等於現在的多少米
商代,一尺合今0.1695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0.1991m ;
秦時,一尺約0.231m ;
漢時,一尺大約0.2135——0.2375m ;
三國,一尺合今0.242m ;
南朝,一尺約0.258m ;
北魏,一尺合今0.309m ;
隋代,一尺合今0.296m ;
唐代,一尺合今0.307m ;
宋元時,一尺合今0.2768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0.311m。
(1)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尺,chǐ、chě。從屍從乙。乙,所識也。
尺骨,以人體小臂長為尺。
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規矩事也。
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
寸,十分也。禾部曰。十發為程。一程為分。十分為寸。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參考資料:網路----尺
『貳』 古代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不同的時代一尺對應的長度都不同,以下是具體長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2)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密 度 換 算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
API度=141.5/15.5℃時的比重-131.5
1磅/英加侖(lb/gal)=99.776千克/米3(kg/m3)
1波美密度(B)=140/15.5℃時的比重-130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
1磅/美加侖(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
『叄』 古代一尺是多少厘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時,一尺約23.1c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三國,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約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3)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碼的由來:英皇亨利一世在位時,曾親自組織有關人員討論一碼(yard,縮寫為yd.,合一英尺,約91.4 cm)到底應該定為多長,大臣們為此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在一旁聽得不厭煩的大英皇帝一急之下,顧不上尊嚴,一拍大腿,伸手指著臣下道:笨蛋,一碼就是從我的鼻尖到我的食指尖之間的長度。碼就是這樣在一氣之下隨便地定下來的。
英尺的由來:英尺(foot,縮寫為ft.等於12英寸,1/3碼,0.3048 m)在英文中的本意是「腳」。實際上,一英尺就是一個成年男子一隻腳的長度。由於腳的長度因人而異,在使用時有必要規定一個標準的腳長。
到了16世紀,德國人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解決了此事。他們在一個禮拜日,讓從教堂里走出來的16個男子站在一起,然後將其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除以16,求出一個平均的腳長。這就是使用的英尺。
『肆』 古時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古時候的一尺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是有區別的。如在周代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厘米。秦漢時期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2厘米。隋朝時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9.6厘米。宋時相當於現在的27.68厘米,明清時期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31.1厘米。
『伍』 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1尺=33.3333333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一尺等於十寸。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
(5)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於十寸。)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米,今三尺等於一米。
長度單位的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陸』 古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cm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時,一尺約23.1c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三國,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約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據《呂氏春秋·季夏紀·古樂篇》記載,中國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鍾」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鍾尺。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後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現代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現代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代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代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柒』 古代的一尺是多高
古代的一尺是多高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時,一尺約23.1c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三國,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約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尺是我國古代沿用下來的,常用計量單位之一。尺跟現在人們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換算是,1米等於3尺,1尺等於33.33cm。1尺8等於多少cm時,可以用1.8*33.33=59.99cm的換算方式,得出1尺8等於59.99cm的換算結果。
1尺等於33.33cm是現代人使用的數據,古代的一尺並不等於現在的33.33cm,古書中描述人物形象時,講身高八尺或七尺男兒。如果按現在的換算公式算是話,身高八尺就是2米67,身高是一般人不可想像的。按三國時期的尺碼算,身高八尺,是現在的1米89左右,那時候的1尺只相當於現在的24.2cm。
『捌』 古代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1、古代「尺」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時,一尺約23.1cm;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三國,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約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e;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8)中國歷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1、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據《呂氏春秋.季夏紀.古樂篇》記載,中國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鍾」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鍾尺。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後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
2、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玖』 古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cm
古代的一尺在各個時期都有所不同,比如:商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6.95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秦代的一尺是現在的23.1厘米,漢代的一尺是現在的21.35-23.75厘米,三國時期的一尺是現在的29.6厘米等。古代的一尺是現在的多少cm原始人類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現代計量技術的出現,古代度制演變反映著歷史的變遷。
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是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左右。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和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