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多少厘米
1. 怎麼樣才能在沙漠里找到肉蓯蓉
在沙漠里找到肉蓯蓉,要先找到梭梭、白梭梭等植物。
肉蓯蓉,是列當科肉蓯蓉屬植物。
別名寸芸、蓯蓉、查干告亞。
肉蓯蓉,是高大草本,高40至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
莖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至4枝,下部直徑可達5至15厘米,向上漸變細,直徑2至5厘米。
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5至1.5厘米,寬1至2厘米,生於莖下部的較密,上部的較稀疏並變狹,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至4厘米,寬0.5至1厘米,兩面無毛。花序穗狀,長15至50厘米,直徑4至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較長,與花冠等長或稍長,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連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邊緣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
花萼鍾狀,長1至1.5厘米,頂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長2.5至4毫米,寬3至5毫米。花冠筒狀鍾形,長3至4厘米,頂端5裂,裂片近半圓形,長4至6毫米,寬0.6至1厘米,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干後常變棕褐色。雄蕊4枚,花絲著生於距筒基部5至6毫米處,長1.5至2.5厘米,基部被皺曲長柔毛,花葯長卵形,長3.5至4.5毫米,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驟尖頭。
子房橢圓形,長約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長,無毛,柱頭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長1.5至2.7厘米,直徑1.3至1.4厘米,項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或近卵形,長約0.6至1毫米,外面網狀,有光澤。花期5至6月,果期6至8月。
喜生於輕度鹽漬化的松軟沙地上,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乾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生境條件很差。適宜生長區的氣候乾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為主。寄主梭梭為強旱生植物。肉蓯蓉多寄生在其30至100厘米深的側根上。生於海拔225至1150m的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
2. 蓯蓉是什麼
1、蓯蓉拼音:[cōngróng]。也叫肉蓯蓉。
2、蓯蓉是什麼
肉蓯蓉(學名:CistanchedeserticolaMa),別名寸芸、蓯蓉、查干告亞(蒙語),屬瀕危種。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在內蒙古(阿左旗)、甘肅(昌馬)及新疆有分布。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
每年4月,肉蓯蓉、鎖陽進入生長高峰期,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採的高峰期,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違法者甚至不惜阻撓執法,與執法者發生正面沖突。
3. 肉蓯蓉的挑選技巧
肉蓯蓉的挑選技巧
1、看外觀
肉蓯蓉肉質莖呈長扁圓柱形,長3至15厘米,直徑2至8厘米,下粗上細。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鱗葉菱形或三角形。體重,質硬難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木部約佔4/5,有時中空。氣微,味甜,微苦。以條粗壯,密生鱗葉,質柔潤者為佳。
2、分類
商品有淡肉蓯蓉和鹹肉蓯蓉兩種,淡肉蓯蓉以個大身肥、鱗細、顏色灰褐色至黑褐色、油性大、莖肉質而軟者為佳。鹹肉蓯蓉以色黑質糯、細鱗粗條、體扁圓形者為佳。習慣認為產於內蒙古者為最著。
3、真假肉蓯蓉
近年來,由於葯源緊缺,市場上有以管花肉蓯蓉冒充肉蓯蓉,使用時注意鑒別。
管花肉蓯蓉「呈扁圓柱形、扁紡錘形、扁卵圓形、扁圓形等不規則形,長6~8厘米,直徑4~6、5厘米,表面紅棕色、灰黃棕色或棕褐色,多扭曲,密被略呈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片,上部密下部疏、鱗片先端多已斷落,殘基部寬多在1厘米以上,整個鱗片略呈長叄角形,高約1厘米。體重、質堅硬,無韌性,難折斷,斷面顆粒性,多呈灰棕色,有的外圈呈黑色硬膠質樣。黑褐色點狀維管束眾多,不規則散在,有的有小裂隙﹔聞之氣微,口嘗味甜、微苦。
想鑒別出真正的肉蓯蓉,我們還是要根據肉蓯蓉的外觀形狀和顏色方面來辨別,不過很多第一次購買的朋友們還並不是很了解,首先我們要根據肉蓯蓉的形狀上來觀察,肉蓯蓉的顏色很奇特,微甜有一點點微微的苦感,口味也是最重要的鑒定方法。
肉蓯蓉的保護現狀
保護區
肉蓯蓉為名貴中葯,有經濟價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於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瀕危種。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其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群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僅在巴丹吉林沙漠還有少量野生肉蓯蓉分布。應建立較大面積的以保護肉蓯蓉為重點的梭梭保護區,嚴禁砍伐梭梭,積極發展肉蓯蓉經濟,牧民通過保護梭梭林,科學採挖野生肉蓯蓉獲取經濟收益,讓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類的自覺行為。積極進行人工繁殖,擴大其分布區。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已經退耕還林建立保護區200百萬畝,人造林地40萬畝,專門種植肉蓯蓉。
非法採摘
2015年入春以來,新疆西北部的和布克賽爾縣境內非法採挖肉蓯蓉違法行為呈上升態勢,為有效遏制非法採挖行為,該縣森林派出所聯合當地公安、邊防、林業局、人武部等執法力量,深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採挖肉蓯蓉專項行動。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二十六條之規定:採集野生植物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野生植物採集證,私自採集野生植物的將被處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吃肉蓯蓉的`好處
1、肉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鹼、結晶性的中性物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成分。能補腎陽、益精血,能抑制」陽虛「症狀的出現,防止體重減輕。可有效地預防、治療男子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及女子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疾病。
2、肉蓯蓉能顯著提高小腸推進速度,縮短通便時間,同時對大腸的水分吸收也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從而促進糞便的濕潤和排泄,具有真正的潤腸通便作用。
3、肉蓯蓉還可增強免疫功能。肉蓯蓉多糖對人體淋巴細胞的形成和活性都有顯著的影響,它能增加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4、肉蓯蓉還可調節循環系統,具有如下作用:保護缺血心肌;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保護肝臟,抗脂肪肝。
5、肉蓯蓉中所含有的苯炳醇糖是其他葯物所沒有的成分。它是延緩衰老最有效的成分。肉蓯蓉對人體下腦垂體、性腺、胸腺等部位的老化均有明顯的延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