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貴州的山大概有多少平方米

貴州的山大概有多少平方米

發布時間: 2023-02-02 21:23:16

Ⅰ 貴州的山有哪些

下面講幾個出名的,望樓主有用。
1、梵凈山,中國佛教第五大名山。梵凈山的原始生態保存十分完好,1986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為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單位,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梵凈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榮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以及2010年度的「中國十大避暑名山」,是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是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
2、韭菜坪 海拔2906米 韭菜坪是世界最大的連片喀斯特地區,位於威寧、水城、赫章交界處,海拔2906米,也是貴州的最高點。韭菜坪的韭菜花、日出、雲海、怪石、飛瀑流泉等,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是探險旅遊的好去處。該景區距六盤水市中心城區約60公里,主峰海拔2900.3米,為貴州最高峰,夏季涼爽、冬季積雪。素有"貴州屋脊''之稱,登上山頂、望眼四周,烏蒙磅礴的氣勢盡收眼底。因而有"不到韭菜坪、枉看貴州山"之說。

3、黔靈山顧名思義是黔中靈山,又被稱為「黔南第一山」,它以其山幽林密、湖水清澈而聞名全國;黔靈山自古以來就是貴陽市著名的旅遊和朝拜聖地,它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構成,每一個景區都有著其獨特魅力,綜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貴陽著名的風光秀麗的城市公園。
4、
雷公山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東南部,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縣城28公里。區內生物資源豐富,生態優美。各類生物近2000餘種,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3種,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禿杉,是中國特有一類保護樹種,且是全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強的一處,是中國亞熱帶唯一的天然禿杉研究基地。
它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而且是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產和中華民族的絢麗瑰寶,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稱為「當今人類保存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地,是人類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理想王國,是世界十大森林旅遊勝地之一。
5、
斗蓬山位於貴州省地跨都勻、麻江、貴定三縣境,面積約10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961米,是苗嶺山脈的南段主峰,為黔南境內第一高峰。斗蓬山因形如巨大斗篷而得名,山體岩石由泥盆系白雲岩和石英砂岩構成,經過千萬年的剝蝕,形成如今峭拔聳秀,巍峨奇峻的山勢。
這里有麻江縣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植物300多種和動物100多種,這里峰巒重疊,溝壑深幽,樹繁林密,溪潭交錯。作為稀有的原始次生林區,植被完好,尚有五人環抱不攏的千年古樹以及珍貴的楠木、水杉、紫木、香樟等。山中的野生動物繁多,經常有熊、豹、野豬、大青猴等出沒。密林中的溪流,是大猊〈娃娃魚〉、水獺的棲息地。山中盛產多種中葯材和野生花卉。山麓一帶的清塘茶屬高山雲霧茶系,香醇爽口,回味持久。在斗蓬山最清幽的山巔深處,有一「天池」,面積20餘畝,水質清純,終年年不幹渴 。自然分為幾處出水口流泄,形成幾條溪河的源頭。同一「天池」水,分別注入長江和珠江水系,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西南地區僅此一個天池。
6、飛雲崖,亦稱飛雲洞,位於黔東南自治州黃平縣城東北12公里處,佔地約0.5平方公里,湘黔公路旁,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正統八年(1443)始建月潭寺,曾多次遭受自然損毀,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及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先後兩次毀於戰爭。後經歷代增修擴建,遂形成一組宗教建築、民族建築和園林建築相間的別具特色的古建築群,贏得了"貴州第一古剎"、"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譽。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盛贊之曰:"天下之山,聚於雲貴,雲貴之秀,萃於斯崖。"在貴州名勝中,飛雲崖是文獻記敘和遊人題詠最多的一處,至今還保留著豐富的詩文、聯語、摩崖、碑碣,故人們又將其譽為貴州的"文化富礦"。這里每年農歷四月八日還有盛況空前的民族聚會(會期三天),會期各種民族歌舞、鬥牛、賽馬等節目異彩紛呈,民族風情十分濃郁。
7、大婁山,是中國雲貴高原上的一座山脈。大婁山位於貴州省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呈現向南東凸出的弧形。大婁山西起畢節,東北延伸至四川,在貴州境內的一段長約300公里,寬約15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相對高度常達500米,是烏江水系和赤水河的分水嶺,也是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界山。
8、烏蒙山 是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上主要山脈之一,東北-西南走向。烏蒙山北起雲南、貴州兩省邊界,南至雲南昆明境內,全長250公里。烏蒙山主峰韭菜坪位於貴州六盤水和赫章縣交界地區,海拔2900米。六盤水境內烏蒙山區設有國家地質公園。
烏蒙山是金沙江和北盤江的分水嶺。位於貴州高原西北部和滇東高原北部,東北——西南走向,系由斷層抬升形成的年輕山地,大部分由上古

烏蒙山風光(8張)
生界的石灰岩組成,長250千米。平均海拔約2080米。山間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殘丘峰林、溶蝕窪地、石灰岩溶蝕盆地、灰岩槽狀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廣布。有牛欄江、小江、橫江、普渡河、南盤江和北盤江等河流。烏蒙山對沿四川盆地南緣或貴州高原斜坡向西、南推進的冬季寒風越了阻擋作用,對雲南氣候有一定影響。烏蒙山總面積達近4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盤江峽谷和碧雲洞溶洞群兩個園區及韭菜坪、金盆天生橋、阿勒河、盤縣三疊紀古生物化石群落、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等5個特色景區。公園以喀斯特遺跡和地貌景觀為主要特色,以良好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為載體,融合了悠久的夜郎文化、紅色文化、礦業文化、古城文化、少數民族風情和中國傳統山水文化,具有很大的科學價值和自然人文價值.
2005年9月,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設立。總面積為388平方公里的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東經104°18′—105°43′,北緯25°19′—26°55′之間。
毛老頭從這地方走過。所謂【烏蒙磅礴走泥丸】。

Ⅱ 貴州省總面積是多少

貴州省總面積為:17.6167萬平方公里。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 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 。全省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8%。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2)貴州的山大概有多少平方米擴展閱讀:

貴州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和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棲息繁衍,現已發現黔西觀音洞、盤縣大洞等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40多處。

觀音洞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被正式命名為「觀音洞文化」。大量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等文物還表明,貴州具有悠久的開發歷史。

春秋以前,貴州黔東北地區屬於荊楚,其餘地區泛稱南蠻。戰國、秦漢時期,夜郎國崛起於中國西南部,貴州成為夜郎的中心。宋代,「貴州」作為地名始見於文獻。

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布政使司,貴州正式建立行省。抗戰時期,貴州成為支持全國的大後方,大量機關、工廠、學校內遷,對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解放貴陽,貴州的歷史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Ⅲ 貴州省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貴州總面積176167萬平方公里。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總面積176167萬平方千米。

簡介。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

Ⅳ 貴州到底有多少座山

截止2022年1月,共收集到貴州有258座山。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省會貴陽,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面積17.616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56.21萬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轄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畢節、銅仁等6個地級市,黔東南、黔南、黔西南3個民族自治州。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

位置境域: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8%。最東部為黔東南州天柱縣地湖鄉,最西部為畢節市威寧縣玉龍鄉,最南部為黔西南州興義市洛萬鄉,最北部為遵義市道真縣陽溪鎮。

Ⅳ 貴州國土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貴州面積:176167平方千米。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轄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銅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觀音洞舊石器遺址被正式命名為「觀音洞文化」,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Ⅵ 貴州省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

17.6萬平方公里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8%。
貴州人口增長速度繼續減慢。2007年底全省總人口為3955.30萬人,自2000年以來貴州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連續六年持續下降。年末常住總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達到3931.1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42萬人。其中,女性人口為1906.99萬人,男性人口為2024.13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14∶100。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7.8%。
從調查情況看,貴州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向老齡型轉變的速度加快。0~14歲少年兒童人口比重為27.0%,15歲~64歲人口比重為66.1%,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6.9%。與上年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6個百分點。這反映了貴州人口向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轉變的速度正在加快。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成份個數僅次於雲南和新疆,居全國第三位。世居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滿族等16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7.9%。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