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米太陽的熱量多少焦耳
1. 到達地球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地球大氣上界每平方米面積每秒接受多少的熱量
太陽常數:在地球大氣外,和太陽光線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積上每分鍾所接收到的太陽總輻射能量。其值為8.21焦耳/(平方厘米·分鍾)。 8.21焦耳/平方厘米·分鍾換成每平方米面積每秒約是1368.33333焦耳。。。選A
2. 太陽一秒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是多少焦耳
這需要好好算一下.
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太陽常數,它的定義是:在地球大氣上界,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垂直於太陽光線的1平方厘米面積上,1分鍾內所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太陽常數值為8.24焦/(平方厘米*分).
如果是按每秒每平米計算,還需要換算一下,就是要把8.24乘以10^6,換算成平方米,再除以60,換算成秒.算下來,是1.37×10^5焦/(平方米·秒).
再把這個數字換算成標准煤.
標准煤也叫煤當量.我國規定每千克標准煤的熱值為7000千卡,也就是29306千焦.那麼每噸標准煤就是2.93×10^7×10^3=2.93×10^10焦.
按這個計算,地球上每秒每平方米太陽輻射能量是4.676×10^-6噸標准煤.就是大約4.7克標准煤.
但這只是每一秒鍾的,一分鍾就是280克,一小時就是17千克.
而且這只是一平方米的.剩下的你自己算吧.
3. 求太陽光每秒每平米照射到地球的能量(焦)
即就是太陽常數(表示太陽輻射能量的物理量,即在地球大氣上界,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垂直於太陽光線的1平方厘米面積上,1分鍾內所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太陽常數值為8.24焦/(平方厘米*分)。
所以太陽光每秒每平方米照射到地球的能量為49940000000焦!
4. 太陽光每平方所含熱量多小
太陽光垂直照射時,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每年共獲得4.3×105焦的熱量,用這些熱量給水加熱,可以使多少質量的水從溫度15°C升高到55℃?這些熱量與完全燃燒多少汽油放出的熱量相等?
5. 太陽的熱量是多少
太陽向四周輻射大量的光和熱,輻射到地球大氣層表面的熱量每分鍾1平方厘米約8.23焦耳,地球每分鍾接受的太陽輻射熱只有總量的22億分之一。差不多等於燃燒500萬噸煤所發出的熱量。太陽的光和熱是太陽內部原子核聚變反應產生的,由四個氫原子核合成一個氦原子核的聚變反應,是在太陽核心進行的。太陽為了產生這樣多的光和熱,每秒鍾大約要消耗400萬噸物質,從整個太陽質量來說是微乎其微的。
6. 從太陽接收多少焦耳能能量
准確說是單位時間內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單位為W)
根據太陽常數以及地球半徑,能計算出來。
太陽常數為k=1367W/m^2,意義是地球表面垂直於陽光方向上的一平方米面積每秒接收到太陽能為1367焦耳;地球截面積為
S=π*R^2=3.14*(6370000)^2=1.274*10^14m^2
因此從太陽一秒能接收的能量是kS=1.740×10^17焦耳
7. 正常情況下,太陽光照到1平方米的土地上,是多少焦耳(海平面0m)
太陽在每平方米是1800瓦特的能量輸入,多少焦耳是沒法計算的,因為不知道時間
8. 太陽每天散發出多少熱量
太
陽
的
熱
量
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准確的測算,只能是個粗略的估計
但是我知道——
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表面的熱量每分鍾1平方厘米約8.23焦耳,而地球每分鍾接受的太陽輻射熱只有總量的22億分之一.你自己粗略換算一下吧
9. 在地球與太陽垂直面上,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陽能為1400焦耳/秒·平方米.
以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半徑 R 畫一個球,則這個球的表面積是:
S = 4πR^2
那麼,在這個表面上單位時間內太陽釋放的總能量 E 為:
E = 1400 J/s * S = 5600 J/s * πR^2
再根據質能方程,有:
E = △m * c^2 = 5600 J/s *πR^2
所以,
△m = 5600 J/s * 3.14 * (1.5 * 10^11 m)^2 /(3 * 10^8 m/s)^2
= 5600 * 3.14 * 1.5^2 * 10^22 /(9 * 10^16) kg/s
= 5600 * 3.14 * 1.5^2 * 10^6 / 9 kg/s
∽ 4.4 × 10^9 kg/s
10. 一秒鍾從太陽接收多少焦耳的能量
答案:一秒鍾一平方米的面積上從太陽接收1368焦耳的能量
地球接受太陽的功率:
根據1978-1998年6顆衛星上的觀測平台近20年連續不斷的觀測結果,得出的太陽常數值為1366.1 W/m^2,標准差為425ppm, 0.37%的波動范圍(1363-1368 W/m^2)(Lean and Rind,1998)。20年衛星數據也揭示了太陽常數也存在不同時間尺度的波動。
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決定採用1380W/m^2。
世界氣象組織 (WMO)1981年公布的太陽常數值是1368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