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扇直徑30厘米長多少寬多少
『壹』 常見的摺扇扇骨尺寸和方數是多少
扇骨(股)是以檔來劃分的。一般分為九檔、十一檔、十二檔、十三檔、十四檔、十六檔、十八檔、二十檔、二十二檔、二十四檔、三十檔乃至四十檔不等。所謂的檔,即扇骨的數目。扇子兩端的兩片骨為大骨,大骨間的若干骨為小骨,大、小骨數目之和即為此扇的檔數。
扇骨規格有八寸(28.3厘米)、九寸五(31.7厘米)、一尺(33.3厘米)、尺一(36.7厘米)、尺二(40厘米)等。
九檔、十一檔扇多為日式扇(講究用紫檀、象牙等名貴材質制骨),在清末民國年間十分流行,尤其受到文人的青睞。九檔扇,又稱「九根蔥」。日式扇大、小骨粗細相仿,大骨最寬處為10至12毫米,最窄處為7毫米,長度在31至32厘米。
十二、十三、十四檔扇骨較少見, 多流行於明末清初。其特點是方頭,寬骨(指大骨),長度在一尺左右。
十六檔扇骨是清代至民國年間的最常見規格。扇骨長30厘米左右,稱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寬度基本一致,最寬處2厘米左右, 尺寸適中,展開後呈140度角。這個流行規格,俗稱「九五加十六」,即尺寸九寸五、檔數十六。同時流行的還有十八檔,並延續之1949年之後。
二十檔、二十二檔、二十四檔幾種規格的扇骨尺寸較小,長度在16厘米至24厘米之間,俗稱7寸扇。女式「坤扇」,扇骨短、窄,多在三十檔以上,展開後可形成180度角。舊時全棕杭扇最多達六十檔。
(1)摺扇直徑30厘米長多少寬多少擴展閱讀:
式樣
扇骨的式樣由簡而繁,花樣層出不窮。下面介紹幾種典型款式。
直式方頭扇
造型極簡潔,為一長而窄的梯形,是最早出現的式樣。用名貴材質如象牙、紫檀、烏木等做扇骨時,多選用此種式樣,以求充分利用材料。民國年間的直式方頭扇有「仿古雅扇」之稱。
和尚頭
此款式也叫圓頭或大圓頭,早在明代就已流行。每根扇骨底端都要做成圓片,且大小不等,依次排列疊成球體,大骨外再補鑲球面形成圓球,球內鑲玉、翡翠等名貴飾物,外形光滑圓整,如同光頭而得名。這種式樣多見於十六檔以下的大扇。因工藝難度較大,和尚頭扇骨一般較同等材質的扇骨價格要高。
螳螂腿
此款式扇骨因大骨上面較粗、下面很細,形狀頗似螳螂腿而得名。竹質扇骨大多採用這種式樣。木質扇骨柔韌性差,易在扇骨束腰處折斷,故不採納。螳螂腿扇骨最大的特點是輕便適手。
波折式
大小扇骨均做成波折式,相鄰兩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錯,看似層層波浪,動感十足。此種式樣多見於十六檔竹骨大扇。
細梢式
秋扇的特有款式。插入扇面的骨梢尖細,露在外面的部分寬而圓轉。平展後扇骨排列嚴密,不露縫隙。材質有竹、棕竹、烏木、象牙、玳瑁等。
尖頭式
明代稱之為「尖根」,即聚頭處的形狀如削尖的矛頭。這種式樣多見於十六檔竹骨大扇。
日本式
日式扇骨通常為九檔、十一檔。其特點是大骨窄,小骨與之相仿。扇面側面露於扇骨之外。
其它
除上述基本式樣外,還有一些花式造型,如魚尾式、葫蘆式、如意式。
『貳』 七寸的扇子有多長多寬
七寸的扇子大概長度為23cm,寬度更加方數不同寬度也不同。10寸為1尺,一寸約為3.33厘米。
扇子是多種多樣的,從是否可以折疊的角度來看,扇子可以分為屏扇和摺扇兩種,前者在原始社會已經存在。製作工藝相對而言復雜的摺扇,在我國卻不是很早就出現的。
宋時摺扇使用最廣的名稱是「折疊扇」,當可理解不過是早期名稱「疊扇」的引申、演變罷了。
即使在宋代,摺扇仍有許多名稱,並未統一。例如,《高麗圖經》卷二十九稱為「摺扇」,《夢粱錄》卷十三稱為「折揲扇」,《癸辛雜識》稱為「聚扇」,以及還有的稱為「聚頭扇」、「聚骨扇」等等。
《在園雜志》記載,中國古代所用之扇,要數紈扇歷史最早。至於近代人所用的摺扇,又叫撒扇。永樂皇帝喜歡這種扇卷舒方便。後來由宮中傳出,很快就風行全國,普遍使用了。
《宋史》記載,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國僧侶嘉因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覲見了宋太宗,獻上檜扇二十二枚,蝙蝠扇二枚珍貴的禮物。此檜扇與蝙蝠扇是指就是摺扇。
最初,明宮中也不過使用竹骨繭紙薄面摺扇而已。後來朝廷定製,每年多造重金摺扇進獻御前。這種摺扇,一面命待詔學士書寫端楷詩詞文句,另一面由畫苑畫師繪上工緻畫圖。
預定在每年農歷5月1日進呈,以備皇上在5月5日端午節分賜給嬪妃宮女。這種重金摺扇,釘鉸眼線,都用精金製作,每扇價值五金。
這種習尚,在明代宮廷中,日盛一日。明永樂帝開始主導摺扇潮流,他命令內務府大量製作,並在扇面上題詩賦詞,分贈於大臣。一時摺扇大貴,成為一種時尚。
文人雅士學著互贈題詩詞字摺扇,表喻友情別意。手持摺扇,成為當時生活中高雅的象徵。摺扇一旦流行,久盛不衰。在清代,摺扇之隨處可見,簡直登峰造極到有泛濫的嫌疑。
明清時,在摺扇生產地--江南一帶,出了很多名士,他們的風流才情,與摺扇有著絲絲縷縷的關系。
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柔情和氳氤的美境;通過以摺扇為媒介,流傳於皇宮、府第、閨室、民間、海外。而摺扇也因了這些美畫佳句身價百倍。
而且,扇業者都愛追趕時髦,在扇骨扇面雕刻字畫,還愛從《紅樓夢》一類小說女主人公中取名,以致正統文人覺得有失雅馴,受到一些人的指斥。
這已是清中葉的事,此外,《香祖筆記》還記載,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京制扇骨最精有李昭、李贄、蔣誠三人。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思考後填充。
摺扇在引風納涼方面的作用,遠不如蒲扇直截了當,但無論團扇,還是摺扇,都是在實用基礎上的進步,是對生活美化的裝點。它是掛在時代腰間的奢侈品。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必然會遺忘摺扇的時代,摺扇之被重新拾起,已脫離其扇風的本意,而變成某種完全情緒化或曰文化的東西。在今天,摺扇已成為中國的摺扇。
(2)摺扇直徑30厘米長多少寬多少擴展閱讀
製作:
相傳製作摺扇歷史最久遠的,是杭州的芳風館。這家世代制售摺扇為業,因此致富。在杭州城內購置一處別墅,花木竹石,十分精幽。
《在園雜志》的作者在杭州代掌府政時,曾經造訪其家。座間詢問主人制扇之法,主人拿出一柄小巧摺扇,說,這叫「百骨扇」,傳世已經數代了。
數一數,扇骨果然有一百之多。但一點兒不顯得扇骨多而厚大。顏色古潤蒼細,的確是傳世古物。聽主人講,這種扇,當時已經不能仿造了。即使仿造出來,效果也十分不佳。
《白下瑣言》記載,南京造作折紙扇骨素有盛名。當時制扇業多聚居通濟門外。用杭連紙的扇面叫面,用京元紙的叫蘇面,比較好。
當時三山街綢緞廊一帶,業扇者不下數十家。張氏慶雲館最為有名。這家制扇,楷磨光熟,紙料潔厚,很遠地方的客商都趕來購買。只是價格較高,而且時樣短小,要想求購舊時那些老粽竹、櫻桃紅、湘妃竹等類扇骨長而腳方的樣式,多半尋覓不到了。
此外,蜀扇也早享盛名。談遷《棗林雜俎》中「川扇」條記載,明亡時,錢謙益曾將蜀扇贈送給清豫親王多鐸,可知蜀扇亦為當時天下珍品。
近代成都制扇業者不多,只是川中榮昌、隆昌等地有制摺扇業者,產品銷成、渝等處。
『叄』 一般的摺扇尺寸是多大的
一般的摺扇尺寸是7-9寸。
男士:一般選擇9寸以上的摺扇,這樣的摺扇和男士的體格,身材相配。
女士:一般適合7寸,8寸的摺扇,這種摺扇精美小巧,有些做工也非常細致,由於女士的手一般要比男士的小一些,把玩這種摺扇剛剛好。
(3)摺扇直徑30厘米長多少寬多少擴展閱讀
摺扇選材:
摺扇選用材料,越選越精,極奇窮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種木料的。工藝則有螺鈿的,雕漆的,漆上灑金的,退光洋漆的。還有鏤空邊骨,內藏極細小三十二張牙牌的。有鏤空通身,填滿異香的。
更有空圓釘鉸中,藏著極小骰子的。這些摺扇骨,都刻有各種花樣,備極奇巧。還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狀,更有些扇骨釘鉸藏在裡面,外表一點兒痕跡也看不出來。至於扇面,有白紙三礬的,有五色繽紛的,有糊香塗面的,有捶金的,有灑金的。
『肆』 一把摺扇,圓心角135°,扇骨長30厘米,扇面寬度為20厘米,求扇面的面積
摺扇半徑 r=30+20=50 (cm)
面積:S=S摺扇 - S扇骨
= (3.14*50^2-3.14*30^2) * (135°/360°)=1884 cm^2
『伍』 6寸摺扇尺寸多少厘米
6寸摺扇尺寸約20厘米。
六寸直徑等於20厘米。1寸=3.333厘米,所以6寸=6x3.333=19.998厘米。直徑約15cm。1寸約合2.54厘米,所以6寸直徑在15厘米左右。1英寸等於2.54厘米,6英寸乘以2.54厘米=15.24厘米。所以,六寸直徑等於15.24厘米。
基本介紹
摺扇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緊頭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折疊的扇子;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
關於中國摺扇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公元五世紀的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建康(今南京市),《南齊書》上說:褚淵以腰扇障日。腰扇據《通鑒注》上的解釋即折疊扇。
相傳製作摺扇歷史最久遠的,是杭州的芳風館。這家世代制售摺扇為業,因此致富。在杭州城內購置一處別墅,花木竹石,十分精幽。
《在園雜志》的作者在杭州代掌府政時,曾經造訪其家。座間詢問主人制扇之法,主人拿出一柄小巧摺扇,說,這叫「百骨扇」,傳世已經數代了。數一數,扇骨果然有一百之多。但一點兒不顯得扇骨多而厚大。顏色古潤蒼細,的確是傳世古物。
『陸』 扇形面積
(1):
L=60°πR/180°
R=3L/π
設內切圓半徑為r
則R-r=2r
即3L/π-r=2r
則r=L/π
所以C=2πr=2L
(2):
S折=120°π*30^2/360°-120°π*(30/2)^2/360°=225π(cm^2)
S扇=π*15^2=225π(cm^2)
所以S折=S扇
所以風量一樣大
『柒』 書畫的扇面大小是多少
書畫扇分為摺扇和團扇,不知指的是哪種
摺扇根據扇骨的長度和數量決定了其大小,一般標準的9.5寸18方,直徑在53.3左右,扇骨長31cm左右,如下圖。
團扇也是根據直徑的不同,大小也不同,還有異形的團扇,大小尺寸都有所不同。
『捌』 書畫扇主要有哪些種類
書畫扇主要有兩大種類:一是團扇,二是摺扇。
團扇。
團扇又稱紈扇。「紈」是指一種細密的絹。扇形如一輪滿月,因此稱「團扇」。
團扇出現於羽扇之後、摺扇之前,盛行於西漢至宋代的1000多年間。宋代以後,它又與摺扇並駕齊驅,深受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
團扇就造型而言,以圓似明月的居多,其他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
蕉葉形、梧桐葉形、海棠形、馬蹄形、梅花形等也較常見。
團扇的扇面通常是用白色細絹綳制,適宜於寫字繪畫。在團扇上題詩作畫,最為興盛是在唐宋時期。當時,富紳階層人士為附庸風雅,能設法覓得一柄名人題詩或畫扇,則引以為無上榮耀。若遇機會得與文學之士相聚,多有以扇求書畫者。
摺扇。
摺扇又稱「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折疊扇」、「聚頭扇」。《南齊書?劉祥傳》記載:「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腰扇即折疊扇。
摺扇本以男式為主,扇式較長,一般在30厘米左右,扇面縱長18厘米以上,展幅闊約55厘米。摺扇的扇面一般以紙料為主,也有用絹和夾紗的。紙料以細膩牢韌、久用不裂為佳。較高檔的扇面往往採用細潔綿韌的宣紙為面,牢固軟熟的皮紙為襯,光滑細薄的竹料連史紙為芯。
摺扇
『玖』 寬39cm,高21cm的摺扇是多少寸
摺扇的尺寸,不是以打開時的大小度量的,而是以扇骨的大小而論的。「九寸扇」的尺寸為:扇骨長約30厘米,大骨寬度為2厘米。
摺扇的尺寸最常見的是7寸、8寸、9.5寸、1尺等,一般稍小尺寸的摺扇女士用的比較多,例如「盛風蘇扇」的檀香扇基本在7、8寸這樣。大於9.5的基本是男士使用的。9.5寸是31.6厘米,一寸大約為3.3厘米。
所以說,「寬39cm,高21cm的摺扇是多少寸」請以上面的標准重新量一下。
『拾』 美人肩摺扇詳細尺寸
美人肩摺扇常見的是9寸。
摺扇的長度單位是寸。一寸是3。33厘米。現在常見的摺扇尺寸多為9寸,95寸。具體長度可以看圖,我拿了幾把不同尺寸的扇子做了對比。10寸(一尺)的摺扇一般稱為武扇,因為用這樣的大扇子的人在古代一般是身材高大的武將使用的。95寸以下則稱為文扇,文人所用。
到現在,摺扇的長度如何選擇呢?想像一下一個人手持摺扇,那摺扇的大小肯定要和人的身材協調,這樣看起來才比較和諧。男性一般選擇9寸以上的摺扇,女性一般適合8寸大小的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