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大小多少厘米
① 烏木的樹種
陰沉木實為炭化木,主要由於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樹木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質災害,如河流井游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容而將樹木沖入河流,深埋於河床的泥沙之中;或地震、山體滑坡造成樹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經大自然長達數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磨蝕造化,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其質地堅實厚重,色彩烏黑發亮,斷面柔滑細膩,耐腐朽抗蟲蛀,渾然天成。所以四川人稱之為「烏木」,東北人稱之為「浪木」、「沉江木」,西方人則稱之為「東方神木」。
陰沉木並不是一個樹種,而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的多種樹木的集合名稱。其種類繁多,經鑒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紅椎、母生、櫟木、荷木、格木等。烏木木質堅硬,多呈褐黑色、黑紅色、黃金色和黃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紋細膩,打磨得法有的可達到鏡面光亮。歷史上陰沉木一般用於棺材或工藝品的製作,極少用於傢具的製作。陰氣過重在今天也仍為大忌。
曾有不少人在市場上糊炒陰沉木,實際上有價值的陰沉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色深而發亮,密度大造型好形體大,與烏木主要區別:陰沉木為一大類木材,木材已碳化,除了黑色外,尚有黃金色和黃褐色等。 2011年12月2日,四川省眉山市洪川鎮桐梓崗村8組發現了巨型烏木,這根烏木長13.8米,最大直徑1.4米,最小直徑1.3米,重約23.8噸。縣政府接到市上電話後,迅速對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了核實。隨即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由縣文體和影視出版局牽頭,縣國土資源局、縣林業局等相關部門配合,組織人力對這根巨型烏木進行保護性挖掘。
據挖掘工作現場負責人周小龍介紹,整個挖掘工作從12月5日開始,每天有1台挖掘機和21名工人參與現場挖掘,經過近5天的挖掘終於將這根烏木挖出來了,下一步將用機械和車輛把烏木運回縣城。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地一塊名為楊柳田的莊稼地已被挖出了一個長約14米、深約5米大坑,一根樹身筆直、表皮烏黑的巨型烏木正靜靜地躺在裡面,七、八個工人正忙著給這根烏木拴上繩索,准備用機械把它拖離出來。
「我從事烏木挖掘已經4年多了,還從未見過保存這么完好,體形這么巨大的烏木。這根烏木表皮木質呈絲狀,顏色泛黃,細聞有一股淡淡地楠木清香味,可以基本斷定這是一根楨楠烏木。」現場工作人員劉王岳明告訴記者,「這根烏木長13.8米,最大直徑1.4米,最小直徑1.3米,重約23.8噸。」
整個挖掘過程吸引了上百名群眾的圍觀,大家相互交頭接耳,對出土的巨大烏木嘖嘖稱奇,當地村民周玉珍告訴記者:「自從這里挖到了烏木,周邊的群眾是一撥接一撥的來到工地看稀奇,每天不下500人。」
洪川鎮桐梓崗村72歲老人余在祥說:「我們這里雖然地處丘區,但活了這么大歲數,還從未看見這一帶有如此大的樹木,更未看到過有這么大的烏木!」據了解,這根烏木很有可能是四川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千年烏木。 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12日,四川內江市資中縣蘇家灣鎮9個漁民在碼頭水底打撈起18件黑色木頭。經過專業人員鑒定,這些黑色的木頭初步確認為陰沉木(烏木),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一共有18件,其中最大一件長約12米,直徑超過1.2米。
政府的態度很明確,烏木屬於國有,漁民沒有資格擅自處理烏木。於是,政府立即對這批烏木進行了保護。接下來,還將對蘇家灣鎮烏木凼附近的烏木儲量進行勘探並實施保護。在烏木被吊起的過程中,9名漁民情緒激動,甚至出現了兩度阻止吊裝烏木的行為。
對此,參加打撈烏木的其中一個漁民謝照忠說:「我們現在的想法就是,如果打撈出來的木頭是『文物』,那麼我們願意捐給政府。但是在打撈的過程中,每人的投入約1萬元,共計花費9萬多元。包括租用兩艘大船、三艘小船還有聘請潛水員等。如今政府要將這些木頭吊走,卻沒有補償的措施,我們不能接受。」 「千年碳化為陰沉,長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樹木,多年歲月靈性足。」這是古書中對烏木的描述。
2014年3月26日,重慶市渝中區儲奇門,20名力哥抬著一根5.8米長、身如黑炭的大樹在儲奇門馬路上前行。路人驚嘆:「這是很值錢的烏木啊!」12點11分,記者趕到現場發現,原來這根烏木就是此前本報曾報道過的那根紅椿木,也就是重慶市民習慣叫的春芽樹。
自2014年3月19日市民在南紀門長江邊發現了這段烏木後,經過渝中區文管所的工作人員7天蹲守,終於發現昨日水位下降較多,便用拖車將烏木拉出水面,然後組織數名力哥抬樹上岸。據拖車司機估計,這段烏木重約3噸。
中午的日頭正熱人。20名力哥抬著重約3噸的烏木,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水,臉龐變得通紅。烏木被撈起之後,南紀門長江邊是起點,終點是解放東路渝中區文管所。雖然旅程不是很長,但力哥們一路上歇了好幾次。據記者了解,從昨日上午10點多開始移動烏木,到力哥將烏木抬進文管所,已經是下午1點過了。
趁著力哥們喝水休息的片刻,記者跟其中一位戴著紅邊眼鏡的力哥搭話。這位力哥姓張,他說他是第一次抬烏木,感覺很稀奇。之前抬過類似重量的東西都是工廠里的大機器。說完,他抬起頭舉起礦泉水豪飲,眨眼間半瓶礦泉水就不見了。
為了不把烏木撞壞,力哥們選擇走比人行道寬敞的馬路。路邊偶遇此景的市民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拍照市民笑嘻嘻地說,難得親眼一見珍奇的烏木,可要拍照紀念。圍觀市民杜傳明說,他此前當過淘金工,在河邊看見過烏木。 2014年4月11日,江西省武寧縣船灘鄉船灘村一村民發現4000年以上烏木後,全國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同時社會各界也高度關注。
2014年4月13日,據武寧縣船灘鎮政府人大主席韓忠介紹,船灘河道里的烏木從河床里露出的表皮看,烏木直徑大約1米、長15米左右。發現烏木的消息在全縣傳開後,武寧縣、船灘鎮縣文物相關領導都曾到達現場了解情況。烏木上層已經覆蓋了一層1米左右厚度的沙石,露出水面的沙石形狀長約15米、寬1.3米左右。
為了保護烏木不被河水「傷害」,政府在發現烏木的河床旁邊新開挖了一條長40多米的新河道,引導河水往新河道流,埋有烏木的河床上的水流量很小。
據現場村民反映,縣政府准備把這個烏木收藏到武寧縣展覽館,對於發現者給經濟獎勵,獎金是多少還沒有確定。
據村民介紹,船灘河烏木早些年就有人看過,村裡不少打魚人也曾經發現過,但都沒有把它當回事,也沒有把它和價值連城的烏木聯繫到一塊。因為在農村河床里有個什麼木頭的很正常,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河底下的木頭是個「大財寶」。
據了解,船灘河床里有「天價烏木」的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每天都有上百村民趕到現場看熱鬧,面對這個「天價寶貝」,頭幾天有不少圍觀小孩或老人用手把樹皮撕入懷中。當地警方和政府工作人員日夜守在烏木現場。同時,政府專門提供了一輛麵包車供民警休息和晚上用來照明使用。
2014年4月16日,江西武寧縣政府組織專業人員和機械在該縣船灘鄉船灘村對「千年烏木」進行開挖,使千年古木得以重見天日。挖掘現場,聞訊而來的附近數千名村民紛紛趕到現場圍觀,想一睹千年烏木「真容」。經過數個小時的挖掘,現場共挖出「一長三短」共4段烏木,其中最長的一段烏木長10餘米,直徑約60厘米,3段短的烏木分別長約2到4米,直徑20到60厘米不等。 2014年4月27日,江西省景德鎮浮梁縣林業局接到蛟潭林業工作站的報告,稱在昌江河發現一株烏木。28日,該縣林業局組織人員到達現場調查,經現場了解情況,烏木發現地點是在蛟潭鎮建勝村勝湖組的昌江河裡,是金廬田等村民在昌江河捕魚撒網時意外發現的,大家一商量,每戶出一名人工將烏木打撈出水面,置放在打撈河邊的岸灘上。這是浮梁縣首次發現的罕見大烏木,烏木樹木中空,直徑約1.1米、胸圍3.2米、樹長13.1米。後來浮梁縣有關部門將烏木裝運移送到浮梁縣古縣衙景區內進行保護處理。
經江西省林業科學院野生動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到實地對現場的烏木進行了查看、查驗、取樣、拍照,鑒定為該質量良好的烏木是殼斗科錐木,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 6月28日,廣東惠州市民林先生,從東江撈出了44根疑似烏木的木頭,可木頭剛從江底撈出來,林先生就被人舉報,說他「倒賣古木」,警方根據報警線索,暫扣了林先生撈出來的這批木頭。
林先生是惠州市惠東縣人,平時就愛倒騰木材。去年年底,他聽說,有漁民在東江惠城蘆洲段打漁時,漁網總是被割破,這引起了林先生的好奇心。
經過勘察,林先生等人認為江底可能有烏木。因此,林先生與人合夥出資,雇漁船和吊機等設備,從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將疑似烏木的木頭從江底打撈上來。林先生他們陸陸續續從江底共打撈起44根疑似烏木的木頭,可這木頭剛撈上來,林先生就被人舉報了。
惠城區警方隨即介入調查,出於辦案的需要,警方將林先生打撈上來的44根木頭進行了暫扣。
② 什麼是烏木
4、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很多甚至用烏木做棺材,看重的就是烏木的防腐功能和凈化效果。所以烏木也非常適合做果盒,寶盒,飾品盒等等,不僅精緻美觀,而且有益身心。
四、烏木價格
烏木擁有多種礦物質滲透、采天地之靈氣,因此通常市面上價格不菲。目前市面上體積較大、形態迥異的天然烏木動輒就幾百萬元。據了解,陰沉木目前市場價格極高,一棵重量5噸左右的陰沉木,曾經在外省的市場上賣出過100萬元的高價。
文章所有圖片都是商家的商品,都是實物實拍的,如果你喜歡紅木傢具,可以點擊頭像進入主頁底部獲取聯系方式聯系我們,謝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