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四尺三開多少厘米
『壹』 繪畫作品4尺的紙長多少厘米,寬多少厘米
繪畫作品4尺的紙一般為四尺全開紙,長為138厘米,寬為69厘米。
我國四尺宣紙規格:
(1)國畫四尺三開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圖畫紙的種類:
1. 弱吸墨紙類
多系竹纖維製成,紙面較光滑,墨浮於表面,不易慢開,所以色彩鮮艷。以牋紙類為主,如澄心堂紙、泥金牋,還有今之洋紙也屬之。
⑴澄心堂紙
為南唐李後主所使用之名紙,與廷圭墨齊名。特性平滑緊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璽」之稱,為弱吸墨紙之上品,差一點的稱玉水紙,次差的稱冷金牋。
⑵蜀牋
據說西蜀傳蔡倫造紙古法,所產蜀牋,自唐以來頗富盛名,如薛濤牋、謝公牋等。據說其地水質精純,故其紙特優。
「謝公牋」以師厚創牋樣得名,因有十色,又稱十色牋。「薛濤牋」則因濤得名,但此種彩色牋紙,雖系遵古法製成,染色易敗,不能傳久,為應酬把玩。
⑶藏經紙
藏經紙乃佛寺用以書寫或印製佛經者,又名金粟牋,有黃白兩種。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蠟牋,今天已很少見,冷光牋雖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見。
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鳥子紙,但價格昂貴,又不能持久,並不實用。
2. 強吸墨紙類
多系木質纖維所制,吸墨性強,表面生澀,墨一落紙,極易漫開,書寫常加漿或塗蠟,光彩不若牋紙鮮明,較為含蓄,以宣紙類為主。
⑴宣紙與彷宣
今日最名貴之書寫用紙便是玉板宣。玉板宣,合桑、短節木頭、稻桿與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製成,吸墨性最強,質地最優。
宣紙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實不產紙,而是周圍諸地產紙,皆以宣為散集地的原因。因為宣紙過於吸墨難寫,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膠礬,還有加漿而成的。
⑵毛邊紙、元書紙與棉紙
紙所用原料,以竹為主,色呈牙黃,質地精良,和我們今天中小學生習字簿所用的機器制毛邊紙有很大的差距。元書紙和毛邊紙近似,但今已無聞。
『貳』 「書法規格」中的「四尺斗方和四尺三開」是什麼意思
四尺斗方尺寸:68厘米乘68厘米。斗方,中國書畫裝裱樣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見方的書畫或詩幅頁。尺幅較小,一般指25—50厘米見方的書畫作品。民間年畫中,把這種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稱作 「斗方」。現年畫中亦有斗方的體式。「斗方」是國畫界的常用術語,一張正方形的畫幅就是斗方,最常見的是69乘69厘米(2市尺見方)的尺幅,它的幅面大小就是4平尺,這種尺幅是用一張四尺整宣(2市尺寬、4市尺長)沿長度方向對開而成的。一尺見方的小斗方,又稱為「小品」。四尺三開:69×46(標准四尺宣紙長度1/3,寬度不變)。所謂幾「開」,指的是紙幅的裁分。對開將紙的長度對裁二份,三開就是將紙的長度均裁三份。明白了這些,紙的幾尺幾開就應該懂得了。其具體數據為(單位:CM)。
『叄』 繪畫4尺是多大
繪畫作品4尺的紙一般長為138厘米,寬為69厘米。
四尺全開:138 x 69厘米,四尺單條:138 x 34厘米
四尺橫批:138 x 69厘米,四尺對聯:138 x 34厘米
四尺斗方:69 x 68厘米,四尺三開:69 x 46厘米
四尺四開:69 x 34厘米,四尺六開:46 x 34厘米
四尺八開:35 x 34厘米。
在中國畫里的尺寸是以我國傳統的市尺為計量單位的。一市尺大概等於33.3厘米左右。
『肆』 四尺三開是多少大
書法里四尺三開摺合厘米為46*69厘米。
即標准四尺宣紙寬度不變,長度為三分之一,四尺宣規格為69*138厘米。
宣紙是一種獨特的中國工藝品,其特點是棉堅韌,玉般光滑,不腐,墨韻變化,享有「千年長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
畫用宣紙上的題字,墨跡清晰、鮮明,脊樑骨和蓄積,氣勢恢弘,濃而不濁,淡而不灰,其字畫,在宣紙上,氣色飛揚,飛揚光明。
(4)國畫四尺三開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宣紙規格(單位:厘米)
三尺全開:100x55三尺單條:100x27
三尺橫批:100x55三尺對聯:100x27
三尺斗方:55x50
四尺全開:138x69四尺單條:138x34
四尺橫批:138x69四尺對聯:138x34
四尺斗方:69x68四尺三開:69x46
四尺四開:69x34四尺六開:46x34
四尺八開:35x34
『伍』 國畫四尺三開是多大
國畫四尺三開是46*69cm,具體對照如下:
(5)國畫四尺三開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代表畫家:
顧愷之
顧愷之(348—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東晉傑出畫家。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 存世作品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
展子虔
展子虔(約550—604年)渤海(今河北河間縣)人,隋代傑出畫家。歷北齊、北周,入隋為朝散大夫、帳內都督。曾在洛陽、長安、揚州等地的寺院畫過許多壁畫。尤以山水成就最高;人物的描法細致,後再用色暈開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極為深致。後人稱他為「唐畫之祖」和「山水畫祖」。傳世作品《游春圖》是中國山水畫中獨具風格的畫體,亦是中國現存最古的卷軸山水畫。
閻立本
閻立本(601—673年)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西安臨潼縣)人,唐代傑出畫家。出身貴族,乃隋代畫家閻毗之子,閻立德之弟。太宗時任刑部侍郎,顯慶初年,代兄做工部尚書,總章元年為右丞相。擅長書畫,最精形似。作畫所取題材相當廣泛。存世作品有《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吳道子
吳道子,生猝年不詳,字道子,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代傑出畫家,畫史尊稱「吳聖」,被後世尊稱為「畫聖」。存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圖》、《孔子行教像》、《八十七神仙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