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號童鞋內里是多少厘米
1. 寶寶鞋23碼是多少厘米
童鞋23碼如果是歐碼,鞋子內長為14cm。
嬰童鞋又叫寶寶鞋,是專門為0-12歲年齡段的人而設計的,並依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腳的生長發育特點而設計適合他們穿著的鞋子,講究輕巧。透氣、舒適、適合腳型健康生長等特點。嬰童鞋三大製造基地泉州、廣州、溫州。
童鞋選購
幼兒學步期舒適、合腳、防滑的平底嬰兒鞋是最佳選擇。較大學步期寶寶的鞋子以能完全包住腳的包鞋為優(最好包到腳踝),此外還須考慮支撐性與防滑性,且為了保護腳,鞋面會比嬰兒鞋顯得略硬一些,因而整體來說,學步期的鞋子會比嬰兒期的鞋子重些。
2. 童鞋23碼內長多少polliwalks童鞋怎麼選碼
童鞋22碼/23碼鞋內長為14,適合腳長為14厘米的小孩鞋
測量寶寶的腳丫子內長可以通過腳踩在白紙上,用筆點出前後最長點,兩點距離為腳長
polliwalks童鞋是美碼,建議測量腳丫子內長之後再進行選碼
3. 鞋子上。什麼22碼23碼。到底都是多大號啊!
22碼23碼在童鞋裡是一樣的碼,是指腳長(腳跟到腳指的長度)是14cm。
14碼是中國鞋碼,22碼23碼是歐碼。具體如圖所示:
(3)23號童鞋內里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鞋碼,通常也稱鞋號,是用來衡量人類腳的形狀以便配鞋的標准單位系統。
我國實行的鞋碼標準是1998年出台的《鞋號》(GB/T3293.1-1998)國家標准。
目前世界各國採用的鞋碼並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長、寬兩個測量。長度是指穿者腳的長度,也可以是製造者的鞋楦長。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地區,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的鞋,例如兒童、運動鞋,也有不同的鞋碼定義。
國際標准ISO標准 ISO 9407推薦的Mondopoint鞋碼系統基於腳寬和平均腳長,以毫米為基本單位。
香港常用美式和歐洲的鞋碼編制,一般香港男人穿42-48號(歐洲碼)鞋,女人則穿36-40號(歐洲碼)鞋。
通常來說,腳的長度決定了鞋號,但若是腳版較寬(大於9.5cm)或是腳版較厚的,則要加半碼。例如腳長29.5-30.0厘米,就該穿46號(歐洲碼)鞋。腳長27.5厘米,就該穿43號(歐洲碼)鞋。
4. 童鞋尺碼對照表是什麼
童鞋碼號與尺寸對照表是這樣的,僅供參考:
腳長女/男):12cm/12.5cm 選鞋內長(女/男):13cm/13.5cm 中國碼(女/男):16碼/17碼
腳長(女/男):13.5cm/14cm 選鞋內長(女/男):14.5cm/15cm 中國碼(女/男):19碼/20碼
腳長(女/男):14cm/14.5cm 選鞋內長(女/男):15cm/15.5cm 中國碼(女/男):20碼/21碼
腳長(女/男):15cm/15.5cm 選鞋內長(女/男):16cm/17cm 中國碼(女/男):22碼/23碼
腳長(女/男):15.5cm/16cm 選鞋內長(女/男):16.5cm/17cm 中國碼(女/男):23碼/24碼
腳長(女/男):16cm/16.5cm 選鞋內長(女/男):17cm/17.5cm 中國碼(女/男):24碼/25碼
腳長(女/男):16.5cm/17cm 選鞋內長(女/男):17.5cm/18cm 中國碼(女/男):25碼/26碼
童鞋碼數多在21-32,其中國內童鞋的尺碼與國外進口童鞋的尺碼是不一樣的,國外進口童鞋碼數的內長會比國內的偏大一點,所以要計算鞋子的內長,選擇合適寶寶腳長的鞋子。在購買國外童鞋時可以採用(碼數+10)/2 厘米的方法來計算鞋子的內長。在購買國內的童鞋時,可採用碼數-10 厘米的公式計算。
由於不同品牌的童鞋鞋碼有略微的相差,因此鞋子內長也會不一樣,所以在購買童鞋時,不僅僅只是要看鞋碼,還要看鞋子的內長是多少,鞋子的內長對應著寶寶的腳長。
想要知道寶寶的腳長,可以讓寶寶光腳踩在一張紙上,然後用筆垂直緊貼著腳部的輪廓描畫。描畫出來後用尺子量出腳的長度是多少,然後就可以根據腳長來對應童鞋的內長來選購童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