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
① 山西省面積
山西省面積是156700平方公里。
山西,簡稱晉,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介於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市轄區26個、縣級市11個、縣80個。
山西省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絕扮唯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0.1%。山西省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氣候特徵
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並培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氣溫介於4.2~14.2℃之間,總體分布趨勢為由北缺備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於358~621毫米之間,季節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對集中,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內降水分布受地形影響較大。山西省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000餘條,主要特點是河流較多,以季節性河流為主,水量變化的季節性差異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山西省
② 山西省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
山西省的實際面積是156700km²,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介於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
大部分為多山高原,易乾旱。以豐富的煤礦、鐵礦資源及相關的工業而位居重要地位。人口相對稀少,主要以畜牧、種植棉花和穀物為生。戲劇、金屬工藝和陶器很出名。
(2)山西省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擴展閱讀:
山西舊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古並州,春秋時為晉國,戰國為趙地,兼屬韓、魏,秦置太原、河東、上黨、雁門、雲中、代等郡,漢為並州,唐為河東道,宋為河東路及西京道(屬遼),元屬中書省,置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及宣慰使司,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清為山西省。
境內有五台、恆山、太行、太岳、呂梁、中條等山。主要城市還有大同、陽泉、榆次、忻縣、長治、臨汾、侯馬等。京包、京原、同蒲、石太、太焦等鐵路為省內外交通干線。
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西曾發生忻口會戰、中條山會戰等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山西建立了多塊抗日根據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有太原戰役等著名戰役。
③ 中國山西省有多少平方千米
全省總面積為15.669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3%,居全國19位
④ 山西省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
全省總面積156579平方千米,2008年總人口3410萬人,現轄太原、大同、朔州、陽泉、長治、忻州、呂梁、晉中、臨汾、運城、晉城梁喚等11個地級市,共 85個縣,11個縣級市,23個鏈渣察市轄棚茄區.
⑤ 山西有多大面積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中部,東西兩側有太行山、呂梁山,南北兩端是中條山、恆山,黃河流經西南省境。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省城太原是一座重工業城市,其它重要城市有大同、陽泉等。
山西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煤炭之鄉」,鐵、鋁、銅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經濟以能源重化工為主,鋼鐵、重型機械、鹽化工、電力等工業較發達,輕紡。化纖等輕工業也較發達。
⑥ 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
問題一: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位於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於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簡稱並,別稱並州,古稱晉陽,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平均海拔約8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區域輪廓呈蝙蝠形,東西橫距約144公里,南北縱約107公里,總面積6956平方公里,總人口薯缺342萬。下轄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古交市、陽曲縣、清徐縣、婁煩縣,計22鎮61鄉和50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市區面積180餘平方公里,市區人口281萬。郵編:030000。區號:0351。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
問題二:山西省總面積多大 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以西,黃土高原的東部,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段手拍省區為鄰。全省面積15萬多平方千米,人口3268萬(2003年)。2004年末總人口3335.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21.65萬人。簡稱晉,省會太原市。 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因春秋時省內大部分地方屬晉國而簡稱晉。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位於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l°30′-113°09′、北緯37°27′-38°25′。總面積6959平方千米。 2003年,總人口339.8萬人,常住人口327.4萬人。 市人民 *** 駐杏花嶺區新建路。郵編:030082。行政區劃代碼:140100。區號:0351。拼音:Taiyuan Shi。 太原市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太原市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5℃,一月零下6.4℃,七月23.5℃。年降雨量500毫米。
麻煩採納,謝謝!
問題三:山西佔地面積准確的說多大/ 過去山西省的國土面積一直稱「15萬多平方公里」,但到底「多」多少沒有準確答案。省民政廳新測繪編輯印製的《山西省行政區劃地圖集》,第一次詳細地公布出我省總面積為15.6699萬平方公里。另外,地圖集里還首次披露出我省多個有趣「之最」。
這本地圖集詳細列述了我省鄉以上政區名稱及市
、縣、鄉、村等數據,標示出各市、縣、鄉三級行政區法定界限,實現了一市、一縣、一城區、一地圖。其中全省28321個村委會名稱首次被標在地圖上,包括在建的高速公路走向都收列其中。據了解,我省是全國第一個完成行政區劃地圖集的省份。
新的區劃地圖顯示,全省11個市級市中,面積最大的是忻州市,25147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陽泉市,4559平方公里;2004年底,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運城市,491.9萬人;最少的是陽泉市,128萬人。
目前全省人口最少的縣是臨汾市的大寧縣,只有6萬人,永和縣6.3萬人,人口最多的縣是洪洞縣,有72萬人。不足10萬人口的縣,全省有5個,10萬人口左右的縣有10個。另外,城區人口最多的是臨汾堯都區,達74.1萬人。握羨截至2004年底,全省登記在冊人口為3314萬。其中,城鎮居住人口1286萬人。
問題四:山西省各個市的佔地面積大小 ?最大和最小是哪兩個? 忻州市:25154(平方千米)
呂梁市:21140(平方千米)
臨汾市:20301(平方千米)
晉中市:16391(平方千米)
運城市:14183(平方千米)
大同市:14056(平方千米)
長治市:13954(平方千米)
朔州市:10626(平方千米)
晉城市:9425(平方千米)
太原市:6909(平方千米)
陽泉市:4559(平方千米)
附:縣級市行政區劃面積如下
原平市:2550(平方千米)
古交市:1512(平方千米)
永濟市:1208(平方千米)
汾陽市:1170(平方千米)
高平市:980(平方千米)
孝義市:938(平方千米)
霍州市:765(平方千米)
介休市:741(平方千米)
潞城市:614(平方千米)
河津市:593(平方千米)
侯馬市:220(平方千米)
問題五:山西省面積有多少? 山西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古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問題六:山西省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64萬(2015年底)
問題七:山西省實際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東以太行山與河北接壤,北以古長城與內蒙古為界,西、南以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面 積:15.67萬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山西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種120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70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中國前十位的有36種。
問題八:陝西省的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1]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2]
山西行政區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64萬(2015年底)。轄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
⑦ 山西省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山西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山西省下轄11個省轄市、11個縣級市、81個縣、25個市轄區,常住人口3718.3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81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4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089.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988.3億元。
山西省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0.1%。山西省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
(7)山西省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擴展閱讀
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氣溫介於4.2—14.2℃之間,總體分布趨勢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於358—621毫米之間,季節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對集中,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內降水分布受地形影響較大。
⑧ 山西多大面積
問題一:山西省總面積多大 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以西,黃土高原的東部,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鄰。全省面積15萬多平方千米,人口3268萬(2003年)。2004年末總人口3335.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21.65萬人。簡稱晉,省會太原市。 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因春秋時省內大部分地方屬晉國而簡稱晉。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位於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l°30′-113°09′、北緯37°27′-38°25′。總面積6959平方千米。 2003年,總人口339.8萬人,常住人口327.4萬人。 市人民 *** 駐杏花嶺區新建路。郵編:030082。行政區劃代碼:140100。區號:0351。拼音:Taiyuan Shi。 太原市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太原市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5℃,一月零下6.4℃,七月23.5℃。年降雨量500毫米。
麻煩採納,謝謝!
問題二: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位於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於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線的交匯處。簡稱並,別稱並州,古稱晉陽,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平均海拔約8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區域輪廓呈蝙蝠形,東西橫距約144公里,南北縱約107公里,總面積6956平方公里,總人口342萬。下轄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古交市、陽曲縣、清徐縣、婁煩縣,計22鎮61鄉和50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市區面積180餘平方公里,市區人口281萬。郵編:030000。區號:0351。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
問題三:山西佔地面積准確的說多大/ 過去山西省的國土面積一直稱「15萬多平方公里」,但到底「多」多少沒有準確答案。省民政廳新測繪編輯印製的《山西省行政區劃地圖集》,第一次詳細地公布出我省總面積為15.6699萬平方公里。另外,地圖集里還首次披露出我省多個有趣「之最」。
這本地圖集詳細列述了我省鄉以上政區名稱及市
、縣、鄉、村等數據,標示出各市、縣、鄉三級行政區法定界限,實現了一市、一縣、一城區、一地圖。其中全省28321個村委會名稱首次被標在地圖上,包括在建的高速公路走向都收列其中。據了解,我省是全國第一個完成行政區劃地圖集的省份。
新的區劃地圖顯示,全省11個市級市中,面積最大的是忻州市,25147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陽泉市,4559平方公里;2004年底,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運城市,491.9萬人;最少的是陽泉市,128萬人。
目前全省人口最少的縣是臨汾市的大寧縣,只有6萬人,永和縣6.3萬人,人口最多的縣是洪洞縣,有72萬人。不足10萬人口的縣,全省有5個,10萬人口左右的縣有10個。另外,城區人口最多的是臨汾堯都區,達74.1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省登記在冊人口為3314萬。其中,城鎮居住人口1286萬人。
問題四:山西省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64萬(2015年底)
問題五:山西的所有城市名稱?各面積多少? 地級市 總面積(kO) 總人口(萬人)
太原市 6,988 420.16
盯同市 14,176 331.81
陽泉市 4,452 136.85
長治市 13,864 333.46
晉城市 9,490 227.92
朔州市 10,700 171.49
晉中市 16,408 324.94
運城市 14,106 513.48
忻州市 25,472 306.75
臨汾市 20,275 431.66
呂梁市 21,095 372.71
問題六:山西省實際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東以太行山與河北接壤,北以古長城與內蒙古為界,西、南以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面 積:15.67萬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山西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種120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70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中國前十位的有36種。
問題七:中國山西的地理面積是多少 全省總面積為15.669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3%,居全國19位。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西側的山地黃土高原,省境四周大部為山河環繞,東和東南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接壤,西和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連。全省平面輪廓似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介於北緯34°34.8′--40°43.4′之間,長約550公里,最大距離為615公里;東西介於東徑110°14.6′--114°33.4′之間,寬約300公里,最大距離為380公里.
問題八:陝西省的山西省的面積有多大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1]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2]
山西行政區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下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總人口3664萬(2015年底)。轄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
問題九:誰知道山西省各個地市的土地面積是多少? 忻州最大,陽泉最小。
忻州:25472平方千米
呂梁:21095平方公里
臨汾:20275 平方千米
晉中:1.64萬平方千米
長冶:13864平方千米
運城:1.3萬平方千米
朔州:1.06萬平方千米
晉城:9490平方千米
太原:6988平方千米
大同:6956平方千米
陽泉:4451平方千米
⑨ 山西省面積有多大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山西省是中國內陸宏空鋒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蔽晌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虧頃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
⑩ 山西省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
山西面積:156700平方千米
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數春配行政區,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薯指北與內蒙古森埋毗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