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參片小片多少厘米
A. 人參切片質量如何鑒別
1、看看人參的須
一般來講,人參的須要更長一點、更老一點、韌性強一點、疏鬆度高一點,在其上面還有一些小米大小的小疙瘩,那麼,這樣的人參一般都是真的人參,反之,如果參面看起來是又白又嫩的,而且非常脆,那麼,這樣的人參就不是純參。
2、看看人參的蘆
參面是人參的蘆,也就是在人參粗的那一頭上一節一節的,蘆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和雁脖蘆四節,這你可以通過這個來看是否是真的人參,如果不是四節,那麼,這個人參的真實性就有待考證呢,反之,要是是四節我們還是得仔細推敲才行。
3、看看人參的皮
一般真的人參的皮看上去會比較老,呈現出來的顏色是黃色或者褐色,而且緊密有光澤,反之,如果人參的皮是白的,而且是嫩的,那麼,這個人參根本就不是真的人參,這個方式鑒別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想要購買人參的朋友可以嘗試嘗試這種方式。
4、看看人參的紋
你可以看看在人參細的那一頭是否有密而且比較深的螺絲紋,如果有就說明這人參是真的,但是,要是人參的紋看起來淺而且不連貫的話,那麼,這肯定就不是真的人參,這一點我們就需要通過仔細觀察才可以辨別得出來。
(1)紅參片小片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常見人參的不同功效:
1、紅參
是將新鮮人參刷洗、蒸制,進而烘乾製成。紅參葯性偏溫熱,具有補氣溫陽的作用,適用於陽氣虛弱的人食用。
2、白參
是將新鮮的園參經沸水浸燙後,放入糖汁中,然後取出曬干製成,所以白參又稱為糖參,具有健脾益肺的功效,主要適合氣陰不足的人食用。
3、生曬參
是將園參的蘆頭去掉,洗刷干凈後將其放置在40~50℃的環境下烘乾製成。生曬參葯性較為平和,具有補氣生津的葯效,能夠增強人體體魄。
4、活性參
是將新鮮的人參冰凍,析出參根的水分,達到對人參的乾燥化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對人參中的不耐熱物質沒有任何損壞,能充分保留人參中的營養成分與活性物質,可以使人參的保存時間更為長久。活性參葯性平和,具有補氣生津的功效。
B. 紅參切片每片多大最好,用來泡茶喝。
紅敗鬧參泡茶喝,切片越薄越好,這樣能更快的發揮出紅參裡面的功效,而且祥鎮薄片,添一次水,幾乎就沒什麼味察宴罩道了,加一紅參茶每包都是2克的量,很准,沖泡也很方便。
C. 紅參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拉丁名
- 5 英文名
- 6 紅參的別名
- 7 來源及產地
- 8 性味歸經
- 9 功能主治
- 10 紅參的用法用量
- 11 使用注意
- 12 化學成分
- 13 紅參的葯理作用
- 14 紅參葯典標准
- 14.1 品名
- 14.2 來源
- 14.3 性狀
- 14.4 鑒別
- 14.5 檢查
- 14.6 含量測定
- 14.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 14.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 14.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 14.6.4 測定法
- 14.7 紅參飲片
- 14.7.1 炮製
- 14.7.2 性味與歸經
- 14.7.3 功能與主治
- 14.7.4 用法與用量
- 14.7.5 注意
- 14.7.6 貯藏
- 14.8 出處
- 15 參考資料
- 附:
- 1 用到中葯紅參的方劑
- 2 用到中葯紅參的中成葯
- 3 古籍中的紅參
1 拼音
hóng shēn
2 英文參考
ginseng radix rubri,red ginseng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Ginseng Rubra(拉) [中醫葯學名詞審手春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red ginseng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3 概述
紅參為中葯名,出自《增訂偽葯條辨》,是《神農本草經》記載的人參商品之一種[1][2]。為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10年版)記載友薯李有此中葯的葯典標准。
4 拉丁名
Radix Ginseng Rubra(拉)(《中醫葯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red ginseng(《中醫葯學名詞(2004)》)
6 紅參的別名
又名人銜、神草、棒棰[1]。
7 來源及產地
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 C. A.的根[1]。主產吉林、遼寧[1]。
8 性味歸經
甘、微苦,溫[1]。入脾、肺經[1]。
9 功能主治
功在補氣固脫,補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1]。
1.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後虛脫[1]。
2.治肺虛氣短喘促,脾虛食少、倦怠,反胃,久瀉,腎虛陽痿,尿頻,脫肛[1]。
3.治病後津傷口渴,多汗[1]。
4.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崩漏,小兒慢驚[1]。
10 紅參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9g(急救可用至30g),宜文火另煎,單服或沖服;研末服,0.9~1.5g[1]。
11 使用注意
實證、熱證或肝陽上亢,陰虛火動者忌用[1]。反藜蘆,畏五靈脂[1]。
人參商品葯材,因產地、加工方法及野生與栽培的不同,而有野山參、移山參、生曬參、白參、紅參、別直參(朝鮮參、高麗參)等不同名稱[1]。臨床認為野山參、紅參、別直參力量較勝[1]。
12 化學成分
根含皂苷水解後主要產生原人參二醇、原人參三醇和齊墩果酸,前兩類皂苷是人參的有效成分,後一類皂苷的生理活性不強[1]。好遲還含揮發油,其中低沸點部分為β欖香烯,系人參特有香氣的來源,揮發油中還含二十碳烯酸[1]。又含胡蘿卜甾醇、多種糖類和人參三糖、氨基酸、有機酸以及膽堿、膽胺、維生素B1、B2、C等[1]。
13 葯理作用
人參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有明顯的抗疲勞作用[1]。其中所含的某種皂苷對小鼠有鎮靜、安定及鎮痛作用[1]。人參有抗應激作用,能提高機體對各種有害 *** (如溫度或氣壓的過高、過低,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微生物,放射線或移植癌等)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的正性作用[1]。人參皂苷可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保護心血管系統[1]。人參皂苷有促性腺激素,促進動物生長的作用[1]。所含多糖部分具有降血糖作用[1]。人參能促進肝細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質及脂質的生物合成,促進骨髓中血細胞脫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形成,對神經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1]。人參還有抗腫瘤、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1]。
14 紅參葯典標准
14.1 品名
紅參
Hongshen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RUBRA
14.2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r ginseng C.A.Mey.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採挖,洗凈,蒸制後,乾燥。
14.3 性狀
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扁方柱形,長3~10cm,直徑1~2cm。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痕;上部有時具斷續的不明顯環紋;下部有2~3條扭曲交叉的支根,並帶彎曲的須根或僅具須根殘跡。根莖(蘆頭)長1~2cm,上有數個凹窩狀莖痕(蘆碗),有的帶有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艼)。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14.4 鑒別
(1)照人參項下的[鑒別](1)項試驗,除澱粉粒糊化輪廓模糊外,其他特徵應相同。
(2)照人參項下的[鑒別l(2)項試驗,應顯相同的結果。
14.5 檢查
水分不得過12.0%(附錄ⅨH 第一法)。
14.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14.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03nm。理論板數按人參皂苷Rg1峰計算應不低於6000。
時間(分鍾) 流動相A(%) 流動相B(%) 0~35 19 81 35~55 19→29 81→71 55~70 29 71 70~100 29→40 71→60 14.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分別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b1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中含人參皂苷Rg10.5mg、人參皂苷Re0.3mg、人參皂苷Rb10.5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4.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l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適量,加熱迴流3小時,棄去三氯甲烷液,葯渣揮干溶劑.連同濾紙筒移入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飽和正丁醇50ml,密塞,放置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30分鍾,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置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4.6.4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人參皂苷Rgl(C42H72010)和人參皂苷Re(C48H82O18)的總量不得少於0.25%,人參皂苷Rb1(C54H92023)不得少於0.20%。
14.7 紅參飲片
14.7.1 炮製潤透,切薄片,乾燥,用時粉碎或搗碎。
14.7.2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溫。歸脾、肺、心、腎經。
14.7.3 功能與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
14.7.4 用法與用量3~9g,另煎兌服。
14.7.5 注意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14.7.6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防蛀。
14.8 出處
D. 紅參有啥用有哪些營養價值
紅參具有補氣滋陰、益血的功效,對於身體虛欲脫的人來說比較合適,可以起到復脈固脫的作用,同時還能改善內分泌功能,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但實熱症和感冒發燒的病人不宜服用,高血壓病人也要謹慎使用。
紅參是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成葯,應用非常猜滑廣泛,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但大多數人對該葯的功效及禁忌並孫兆嘩不清楚,即使是已經服用該葯的病人,對其認識也不多。那紅參的功效和作用又分別是什麼和哪些禁忌呢?
二、紅參禁忌
若出現紅參有實熱症,或氣盛、身熱等症狀,則不能服用。當感冒發燒時,由則行於會出現心悸,病人也要避免吃紅參,否則會對血液循環造成不良影響。紅參如果突然間有喘證或濕熱淤滯症,就應該避免濫用。此外,患有高血壓的病人由於是肝陽上亢,因此也要禁用,否則容易導致腦血管意外。
E. 紅參有什麼用怎麼吃拜託了各位 謝謝
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褲段虛損,食少,飢和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①《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1、燉煮:紅參或白參在食用時常伴有苦味,如果將人參和精瘦豬肉、雞、魚等一起烹燉,可消除苦味,滋補強身。 2、蒸服:將紅參切成約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燉30分鍾即可服用。 3、沖茶:將紅參或干參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沖泡,悶蓋5分後即可服用。 4、熬粥:將紅參切成爛純盯薄丁片,早餐熬粥時放少許,大補。 5、嚼食:將紅參切成薄丁片,取2~3片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甘涼可口,是最簡單服用方法。 6、磨粉:將人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
F. 怎麼辨別真假紅參片
1、普通紅參的鑒別:紅參的感官特徵通常是人參蘆、體完整,全長6~17cm,體(主根)長5~
10cm,直徑0.5~
2cm,表面淺紅棕色、紅棕色或深紅棕色,對光而視有半透明感;亦有的不透明,顯暗黃色斑塊。上端"肩"部鈍圓,與蘆頭(根莖)相接。蘆頭較短,上有莖痕可辨,下端有2~3條支根。體上部可見環紋,體表有皺紋、縱溝及細根痕。參須已除去。質硬而輪派脆,折斷面平坦、光亮,角質樣,紅棕色;中間色稍淺,外周色較深。氣微香而特異,味先微苦而後甘段團。
2、邊條紅參的鑒別:形態、色澤、半透明角質樣等與普通紅參相似,以蘆長、體長、腿長("三長")為其獨具特徵。由於原料參栽培年限較長(7~9年),體的上半部色澤較深且較粗糙,肩部橫紋顯著,整體具備"有皮有肉"之特點(參見本章第一節),支根2~3條。
3、精製紅參的鑒別:蘆短、質實、色深、有壓制痕跡等特點。其表面積較普臘燃賀通紅參縮小40%以上,密度增加1倍(由0.8g·cm-3增至1.6g·cm-2)。單支呈不規則長稜柱形,有明顯壓痕,長9~16cm,蘆較短(經縮蘆工序,一部分"縮"入肩部),有修剪後的支根2~3個。表面紅棕色,有光澤,肩部色較淺,有環紋;體表有細縱皺紋,無抽溝、黃皮、破疤。質硬而脆,斷面平坦、光亮、細密、無孔隙,角質樣。皮層、髓部可辨。
G. 請問紅參有何功效,長啥樣
紅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栽培品(習稱「圓參」)經蒸制後的乾燥根。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0cm,直徑1~2cm。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握攜返細根痕,上部有斷續的不明顯環紋;下部有2~3條扭曲交叉的支根,並帶彎曲的須根或僅具須根殘跡。根莖(蘆頭)長1~2cm,上有數個凹窩狀莖痕(蘆碗),有的帶有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丁})。質隱賀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人參,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須根細長;根狀莖(蘆頭)短,上有莖痕(蘆碗)和芽苞;莖單生,直立,高40~60厘米。葉為掌狀復葉,2~6枚輪生莖頂,依年齡而異:l年生有3小葉,2年生有5小葉12枚,3年生23枚,4年生3~枚,5年生以上4~5枚,最多的6枚;小葉3~5,中部的1片最大,卵形或橢圓形,長3~12厘米,寬1~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細尖鋸齒,上面沿中脈疏被剛毛。傘形花序頂生,花小;花菩鍾形,具5齒;花瓣5,淡黃綠色;.雄蕊5,花絲短,花葯球形;於房下位,2室,花柱1,柱頭2裂。漿果狀核果扁球形或腎形,成熟時鮮紅色;種子2,扁圓形,黃白色。
(中葯作用
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多於秋季採挖,洗凈;園參經曬干或烘乾,稱「生曬參」;山參經曬干,稱「生曬山參」,蒸制後,乾燥,稱「紅參」。
紅參: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段飢。功效:溫補。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長於振奮陽氣,適用於急救回陽。
白參(糖參):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後曬干。功效:性最平和,效力相對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
生曬參:性較平和,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可生津,適用於扶正祛邪,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參須:以紅參須為多見,性能與紅參相似,但效力較小而緩和。
野山參:無溫燥之性,大補元氣,為參中之上品,但資源少,價值昂貴,很少用。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
葯物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
H. 人參分多少種哪種比較好俗稱的草參是什麼
人參主要分三大類 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在我國,食用人參已有很長的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里就將它列為上品。唐朝時人們就開始從朝鮮購入野生人參。廣州市葯材公司質管部副主任陳學鵬中葯師向記者介紹說,中葯材行業在經營中是按人參的品質情況及產地和生長環境不同,把人參分為野山人參、園參和高麗參3個品種。各種參裡面按照加工方法還可以細分為生曬參、紅參和糖參等。現在最好的人參為正官莊人參。 園參 人工種植的人參一般稱為「園參」。 產地:它是人工種植的人參,多在我國吉林一帶栽種,因此又叫「吉林參」。據考在距今大約250年的清朝,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將小枝野生人參移植栽種,逐漸發展為采其種子種植,並將人工種植的人參稱為「園參」。它的採挖時間在9月間,一般挖掘的園參都有5~7年,因為過早挖取的話,人參漿水不足品質不佳。按製法的不同,園參又可分為紅參、糖參等多種。 紅參:把鮮參洗凈,剪去小枝根,蒸2~2.5個小時,取出烘乾或曬干,製成仿虧紅參。紅參又分為兩個種類。其中形態較好,蘆長、身長、側根長的是「邊條紅參」。其他的是「普通紅參」。功效:溫補。 糖參:將洗凈的鮮參放在沸水中浸煮至六成熟左右,撈出用竹針在參身周圍刺孔,放在盆中,倒入糖漿,浸糖24小時後沖去表皮糖漿,再曬干或用火緩緩焙乾。功效:性平和,可以直接吃,功效不如紅參。 高麗參 產地:和國產的人參為同一品種,只是因為產於朝鮮和韓國,故而得名。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是伍大晌韓國參。採挖時通常要選擇6年以上、漿水足、身長的參條。高麗參也按製法腔鋒不同分為紅參和白參兩種。 紅參: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功效:溫補。 白參: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然後曬干。功效:性溫和。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須根細長;根狀莖(蘆頭)短,上有莖痕(蘆碗)和芽苞;莖單生,直立,高40~60厘米。葉為掌狀復葉,2~6枚輪生莖頂,依年齡而異:l年生有3小葉,2年生有5小葉12枚,3年生23枚,4年生3~枚,5年生以上4~5枚,最多的6枚;小葉3~5,中部的1片最大,卵形或橢圓形,長3~12厘米,寬1~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細尖鋸齒,上面沿中脈疏被剛毛。傘形花序頂生,花小;花菩鍾形,具5齒;花瓣5,淡黃綠色;.雄蕊5,花絲短,花葯球形;於房下位,2室,花柱1,柱頭2裂。漿果狀核果扁球形或腎形,成熟時鮮紅色;種子2,扁圓形,黃白色。
I. 紅參的作用與功效
紅參是人參的熟製品,除具有補元氣、補脾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外,其葯性更溫,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的特點,更長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益氣攝血。從保健強身角度來說,紅參則是氣血不足且偏陽虛者的補益佳品,凡出現經常怕冷、手腳不暖、眩暈倦怠、四肢乏力、易疲勞、氣短喘促、時感胃中寒冷、長期腹瀉前碧悄、失眠多夢、 陽痿尿頻等表現,都可選用紅參進補。
①《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②《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③《葯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慧渣,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9)紅參片小片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紅參是中葯的一種,屬傘形目、五加科植物。紅參是人參的熟用品,有大補 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功效。紅參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參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等工序加工而成。
長8到18厘米。表面棕紅色 ,半透明,有大縱皺紋,環紋不明顯,有枝根痕,根莖上部土黃色,頂慧臘端有蘆碗,習稱「油盞頭」。
本品特徵:質堅,體重且脆,氣香,味微苦。紅參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紅參是參的熟用品,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