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多少公里
①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公里
地球的周長是:約為40075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球體。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氣和氧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氬氣等。
地球內部分為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宇宙中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形成
地球歷史非常久遠。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測量結果,太陽系大約在65±0.08億年前形成,[8]而原生地球大約形成於65±0.04億年前。從理論上講,太陽的形成始於65億年前一片巨大氫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坍縮的質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
其餘部分一邊旋轉一邊攤平,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
星雲假說主張,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於吸積坍縮後剩下的由氣體、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千米的塊狀物。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 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漿組成的「海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球
② 地球離太陽有多少公里
日地距離其最大值為15210萬千米(地球處於遠日點);最小值為14710萬千米(地球處於近日點);平均值為14960萬千米;
這就是一個天文單位,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它確定為149597870千米,並從1984年起用。按此距離計算,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面只需8分18秒。
測量日地距離的方法有好幾種,一種是利用金星凌日(即太陽、金星一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上);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小行星測量日地距離。歷史上就是用前一種方法測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
(2)地球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天文單位計算方法
天文學家利用三角視差法、分光視差法、星團視差法、統計視差法、造父視差法和力學視差法等,測定恆星與我們的距離。恆星距離的測定,對研究恆星的空間位置、求得恆星的光度和運動速度等,均有重要的意義。
離太陽距離在16光年以內的有50多顆恆星。其中最近的是半人馬座比鄰星,距太陽約4.2光年,大約是40萬億千米。
③ 地球一周有多少公里
地球一周是大約為40076公里。(公里一般指千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3)地球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
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
地球各圈層在分布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④ 地球上有多少公里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⑤ 地球一圈有多少公里
地球一圈約為四萬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1980年公布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數據如下:
赤道周長:40075.7km。
子午線周長:40008.08km。
(5)地球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地球是我們居住的星球。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都是海洋,其餘部分則是陸地。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
地球一直在不停地旋轉。正因為地球在轉動,太陽光才能照射到地球的不同位置。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沒照射到的地方就是夜晚。晝夜就是這么產生的。
赤道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一條環繞地球中間的線。可以把它想像成系在地球腰間的一條看不見的腰帶!
⑥ 地球一圈多少公里
地球一圈約為四萬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1980年公布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數據如下:
赤道周長:40075.7km
子午線周長:40008.08km
(6)地球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從宇宙中來看,地球屬於比較亮的星星中的一個,原因是,有非常大一部分的太陽光通過地球表面的水折射了出去。
地球自轉一圈需要23時56分04秒,被人們湊成二十四個小時,每當過去一整年,都會上漲一百零二毫秒,也就是說,兩億年後一天講不再是二十四個小時,而是二十五個小時。
地球上保護生命的重要隱形物質是臭氧。它是氧分子的一種不穩定形態,主要存在於最外層大氣中。臭氧(科學家用O3來表示)可以過濾掉很多紫外線。紫外線能灼傷敏感皮膚並對眼睛造成損害。
⑦ 地球的直徑有多少公里
地球的直徑有12742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所以地球的平均直徑是2×6371=12742千米
地球是一個赤道直徑大,南北極直徑小的不規則球體。
(7)地球有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岩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岩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岩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顯生宙延續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體遍布全球各地,廣泛保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並建立起了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⑧ 地球一圈多少公里
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米。
地球一圈多少公里
地球內部分為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
地球是宇宙中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