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資訊 » 投資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麼算

投資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10-16 06:06:52

㈠ 投資增加100萬元,使國民收入增加了1000萬元,求此時邊際消費傾向計算題

投資增加對國民收入的邊際效應等於1-mpc的倒數,此處1-mpc=1/(1000/100)=1/10 故而mpc=0.9。

邊際消費傾向是消費增減量與可支配收入增減量之比值,表示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可支配收入時消費的變動情況。它是與「邊際儲蓄傾向」相對應的概念。

拓展資料

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不同,平均消費傾向是總消費與可支配總收入的比率。

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MPS)之和為1,即MPC+MPS=1。

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消費者對於某一或某一類產品,消費額的變化與消費者收入變化的比值。邊際消費傾向被用於描述由於收入變化,導致消費者對某產品的消費額的變化幅度大小。

凱恩斯的邊際消費傾向理論,能夠較好地解釋當前消費不振的原因之一:貧富差距過大,財富過於集中。當然也解釋了奢侈品消費欣欣向榮的原因,有錢人真不少。

邊際消費傾向總大於0而小於1。

例如:某消費者收入100元,對A產品原消費額20元。

①當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對A產品的消費額增加到了40元(增加了20元)。則其邊際消費傾向為(40-20)/(200-100)= 0.2 > 0

②當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對A產品的消費額減少到了0元(減少了20元)。則其邊際消費傾向為(0-20)/(200-100)= -0.2 < 0

③當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對A產品的消費額保持在20元(變化0元)。則其邊際消費傾向為 0

④當他的收入增加到200元(增加了100元),對A產品的消費額增加到了140元(增加了120元)。則其邊際消費傾向為(140-20)/(200-100)= 1.2 > 1

邊際消費理論是凱恩斯主義的一部分,《西方經濟學》中有它的標准解釋,邊際消費代表的是增加的消費占你增加的收入的百分比。邊際消費長期較低會產生流動性過剩的情況。

舉例說明:

假如你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突然增加了500RMB,而你其他的開銷還是如往常一樣,你決定把這多出來的500RMB中400RMB用於購買一套西服。那麼邊際消費為0.8(400RMB/500RMB)。

㈡ 一國新增投資為1000美元,邊際消費傾向為0.8,計算增加的總收入是多少

Y=C+I=c0+0.8Y+I
可得,Y=5c0+5I
△Y=5△I=5000
即總收入增加5000

㈢ 若自發投資量從600億元增加到700億元,則均衡國民收入從8000億元增加到8500億元,求投資乘數那位大能解

投資乘數是指投資增加後使國民收入增加的倍數。

設投資乘數為K,△I為投資增量,△Y為國民收入增量,

則有 △Y/△I=K

8500-8000/700-600=K

K=5

拓展資料

投資乘數是指政府在運用財政政策使國民收入達到均衡時的投資增加可能帶來的國民收入增加的倍數。投資乘數可以用收入變數對投資變數的比率來表示。投資的增加之所以會有乘數作用,是因為各經濟部 門是相互關聯的,某一部門的一筆投資不僅會增加本部門的收入,而且會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增加其他部門的投資與收入,最終使國民收入成倍增長。

投資乘數理論,普遍理解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可以被利用的情況下,投入一筆投資可以帶來數倍於這筆投資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資乘數理論是關於投資變化和國民收入變化關系的理論。

按照J.M.凱恩斯自己的定義,投資乘數是這樣規定的:「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之增量將k倍於投資增量」。這里的k就是所謂投資乘數,如果寫成數學式子,可以用ΔI表示總投資量的增量,用ΔY表示所得之增量,則可以得到公式ΔY=kΔI。

凱恩斯對投資乘數的規定很清楚,他是在問:「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之增量將」是多少?這里總投資量的增加在前,所得之增量在後。

一切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定之上的,因此理論的運用也必須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為分析建立在投資乘數理論之上的財政投資政策的有效性,我們有必要探討投資乘數的理論假定。

一國經濟是在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條件下運行的。如果沒有閑置勞動力,投資不能實際發揮作用,隨著投資不斷支出,貨幣收入成倍增加,會引起通貨膨脹。

必須有一定的存貨可以利用。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如果某些產品存貨不足,只能用勞動替代資本或抽調其它生產部門的存貸。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是有限的。用勞動替代資本僅限於生產設備不足的情況,只要最重要的物資供應不足,乘數的作用就會發生障礙。

如果從消費品部門抽調存貨,投資的增加則會引起消費的縮減,從而使就業的增加發生困難。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在增加投資後,如果發現物資供給不足,便可從國外進口,或減少出口。

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沒有把握從國外取得足夠的信貸,也無法影響世界市場價格,那麼增加投資以後,既不能增加進口,又不能靠減少出口來彌補國內的產品短缺,投資的乘數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

收入要既分解為儲蓄,又分解為消費。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消費,邊際消費傾向為1,投資乘數為無窮大;相反,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儲蓄,邊際消費傾向為零,投資乘數為零。

㈣ 如何計算投資增收比

投資佔比:投資/收入的百分比。

財務方面:在財務方面,投資意味著買證券或其它金融或紙上資產。估價是估計一項潛在的投資的價格值得與否的方法。投資的類型包括房地產、證券投資、黃金、外幣、債券和郵票。之後這些投資也許會提供未來的現金流,也許其價值會增加或減少。股市裡的投資是由證券投資者來執行。

(4)投資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麼算擴展閱讀:

中國的股市相比於國外的市場:

第一,因為缺少成熟的以做空和杠桿為工具的對沖機制,無法實現像海外對沖基金投資這樣的絕對回報。

第二,由於監管的缺乏,中國股市的內幕交易問題嚴重,無內幕消息的個人投資者在股市交易中處於明顯的劣勢。

第三,由於公司上市機制的不合理性,股市往往成為上市公司圈錢的渠道而缺少長期投資的價值。最後,因為國內財務審計公司缺少獨立的監管,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進一步增加了股市長期投資的風險。

㈤ 假設某經濟社會儲蓄函數s=0.25-1000,當投資從300億元增加到500億元時,求均衡的國民收入增加多少

s=0.25y-1000
邊際儲蓄傾向=0.25
所以
邊際消費傾向=0.75
投資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1/0.25=4
投資增加=500-300
收入增加=投資增加*投資乘數=200*4=800
儲蓄函數是指儲蓄與決定儲蓄大小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影響儲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儲蓄函數主要反映收入與儲蓄之間的依存關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儲蓄隨收入的變動而同方向變動,即收入增加,儲蓄增加,收入減少,儲蓄減少。
拓展資料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是一國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生產部門,有農業、工業、建築業和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繼續的運輸業、郵電業及商業等。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GNP,即國民生產總值)。
計算
從社會總產值中扣除物質消耗後的剩餘部分就是國民收入,國民收入(價值形態)=社會總產值-已消耗生產資料價值,或是國民收入(實物形態)=社會總產品-已消耗生產資料。
國民收入是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等的總和。 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內涵
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的增加。在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國
民收入的價值量和使用價值量同社會投入的勞動量成正比。投入的勞動量愈大,國民收入的價值量和使用價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物質形態上的國民收入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國民收入增長得就越快。在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為一定的條件下,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愈高,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當社會勞動資源已得到較充分的利用、經濟的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的階段時,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是增加國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
生產資料利用的節約。這意味著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消耗了的生產資料的減少,從而使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增加。節約生產資料可以用同量生產資料生產更多的社會總產品,從而使得同量社會總產品中,國民收入所佔的比重相對增大。在這3個決定因素中,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國民收入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各方面當事人之間進行的。再分配則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在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之間、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各部分人之間進行的。一般來說,國民收入再分配是藉助於稅收、價格、保險費、國家預算等經濟杠桿進行的。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後,按其最終用途分為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分別用於積累和消費。

㈥ 如果邊際儲蓄傾向為0.2,投資支出增加40億美元,國民收入將增加多少 求過程

將導致均衡收入gdp增加200億元

gdp增加值

=投資額×投資乘數

=60×(1/0.3)

=200

例如:

因為整個社會經濟增量分為儲蓄增量與消費增量,所以邊際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1.

投資常數=1/(1-邊際消費傾向),而1-邊際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GDP增加=投資額X投資常數

本題中,投資常數為1/0.2=5;那麼GDP增加=60(投資額)x5(投資常數)=300億

(6)投資增加收入增加多少怎麼算擴展閱讀:

因為收入不是被用來消費,就是被用來儲蓄,因此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的和是1,即MPC+MPS=1。邊際儲蓄傾向一般為正數值,但小於1,即0<MPS<1,不過,隨著收入增加,邊際儲蓄傾向呈遞增的趨勢。

例如,有一個家庭的收入增長了1,000美元,並且他們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銀行,那麼其邊際儲蓄傾向就是MPS=400÷1,000=0.4,即40%。

㈦ .根據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如果投資增加150億元,邊際消費傾向為0.8,則收入水平將增加多少

750億元。
計算過程:150/0.2=750.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宏觀經濟學討論的核心。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有短期決定與長期決定兩個研究視野。大多數宏觀經濟學家認為,在長期中,生產要素已經充分就業,一個經濟既定生產要素下的生產能力固定不變,產出取決於技術的進步與要素總供給,價格是伸縮性的,能對供給與需求的變動作出反應;在短期中,生產要素沒有充分就業,一個經濟既定生產技術與既定生產要素下的生產能力相對變化,產量(收入)取決於總需求,許多價格在預先確定的水平上是黏性的。基於這樣的界定,短期國民收入的決定的討論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從封閉經濟與開放經濟兩個層面展開討論。
關於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具體內容有: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總需求分析(一):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1)總需求的構成
(2)總需求與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
(3)消費與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①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②消費函數、總需求與均衡國民收入。
(4)總需求與國民收入水平的變動
(5)乘數理論
2、總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
(1)IS曲線
(2)LM曲線
(3)IS-LM模型:①國民收入與利率的決定;
②自發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和利率的影響;
③貨幣量變動對國民收入和利率的影響。
3、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總需求曲線
(2)總供給曲線
(3)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4)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的影響:①凱恩斯主義總供給曲線;
②短期總供給曲線;
③長期總供給曲線。
(5)短期總供給變動對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凱恩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產生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的,它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經濟的工具。同時,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作為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它為分析各種宏觀經濟問題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分析工具,指明宏觀經濟學中的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等問題均可以運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進行分析。

㈧ 如果投資乘數為5,投資額上升100億元,則國民收入

如果投資乘數為5,投資額上升100億元,則國民收入增加了500億。投資額*乘數,乘數是增加的倍數,有投資的話就是有收入會增加。
國民收入:
即國民收入,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
國民收入(價值形態)=社會總產值-已消耗生產資料價值或國民收入(實物形態)=社會總產品-已消耗生產資料。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
拓展資料:國民收入的增長因素
1.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的增加。在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國民收入的價值量和使用價值量同社會投入的勞動量成正比。投入的勞動量愈大,國民收入的價值量和使用價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2.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物質形態上的國民收入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國民收入增長得就越快。在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為一定的條件下,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社會勞動生產率愈高,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當社會勞動資源已得到較充分的利用、經濟的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的階段時,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是增加國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
3.生產資料利用的節約。這意味著社會總產品中用於補償消耗了的生產資料的減少,從而使國民收入的使用價值量增加。節約生產資料可以用同量生產資料生產更多的社會總產品,從而使得同量社會總產品中,國民收入所佔的比重相對增大。在這3個決定因素中,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國民收入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各方面當事人之間進行的。再分配則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在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之間、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各部分人之間進行的。一般來說,國民收入再分配是藉助於稅收、價格、保險費、國家預算等經濟杠桿進行的。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後,按其最終用途分為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分別用於積累和消費。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5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2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0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8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4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7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1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58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4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