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險交多少錢怎麼算
① 個人失業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
一、具體標准要看所在城市的具體政策 ,以下是以北京為例2021年失業保險繳費標准(基數+比例)
自2021年5月1日起 ,農民合同制工人與城鎮職工同等繳納失業保險費 ,同等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農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助政策停止執行。
1、繳費基數
個人委託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失業保險月繳費金額做了調整: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26541元 ,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5308.2元 ,月繳納失業保險費265.41元。
2、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3613元 ,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722.6元 ,月繳納失業保險費36.13元。
3、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人員 ,按照下限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216.78元、失業保險費7.23元。
2、繳費比例
用人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統一按照城鎮職工的繳費比例繳納失業保險費。在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期間 ,本市失業保險費率為1%。
本市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的比例由8:2調整為5:5。即 ,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5% ,個人繳費比例為0.5%。
三、領取條件
1、失業前所在單位及個人已參加失業保險;
2、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3、進行失業登記 ,並有求職要求;
4、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四、領取流程
1.市人力社保局官網平台(http://rsj.beijing.gov.cn)
點擊首頁左上角個人登錄→統一身份認證登錄→失業保險金申領
2.「北京人社」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人社」→微服務→辦理服務→失業保險金申領→統一身份認證登錄→申領
3. 「北京人社」APP
點擊首頁左上角「我要辦」→失業保險金申領→統一身份認證登錄→申領
② 失業保險單位交多少
失業保險單位按照本單位應參保職工上年度月均工資總額的1.5% ,繳納失業保險費。
職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資的0.5%繳納失業保險費。繳費工資基數無法核定 ,按照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職工繳費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計算保險費數額 ,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繳費基數 ,即明確繳費的范圍。如企業所得稅的基數是企業所得額。有關規定看,失業保險費的繳費基數一般為工資 ,單位為工資總額 ,個人為本人工資。二是費率 ,即繳費義務人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比例。定率徵收失業保險費是失業保險制度建立以來一直採用的做法 ,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第四十六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③ 失業保險金交多少
我認為你所問的失業保險金交多少問題,我們可以使用以下法律知識來解決。失業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負擔,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失業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失業保險的繳納方法:本市最低工資×3%,其中用人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按月繳納。
④ 失業保險個人繳納金額計算方法
失業保險個人繳納金額計算方法
我們購買的社保當中,有些保險費用是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的,而有些則是由勞動者個人與單位通過承擔的。失業保險就屬於其中的後者。那麼失業保險個人需要交多少錢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失業保險個人繳費計算公式: 失業保險繳費基數*個人失業保險繳費比例。
失業保險金繳納比例分別是: 單位按本單位當月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繳費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為扣繳。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城市規定,農村戶口職工可以不用繳納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繳費基數: 繳費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和單位職工人數確定繳費基數。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工資總額,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額。單位工資總額按照國家有關工資政策予以認定其構成和計算方式。它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收入。
在確定繳費基數時,各地可以根據情況統一規定各單位以哪一個時期的工資總額和工資額為繳費基數。如:可以上一年度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平攤到本年度各個月份,每月按相同數額徵收;可以上月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按實際發生數確定徵收數額;對工資總額不易認定的,可由負責征繳的機構參照當地工資水平和該單位生產經營狀況核定繳費基數。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方法應與單位相一致。
上述工資總額,包括了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資部分,但農民合同制工人個人不繳費,合同期滿不再續訂或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支付給一次性生活補助。這樣規定,主要考慮農民合同制工人流動性較強,且離開原單位後可以回鄉務農,有一定生活保障,應與城鎮失業人員有所區別,採取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的辦法較為可行。對農民合同制工人採取不同辦法,既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也與尚不具備城鄉一體、待遇統一的現實相適應,這是對失業保險制度的一項重要政策。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非農業職工失業後享受失業保險金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失業保險金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一般需要根據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與繳費比例來確定一個勞動者自己應該繳納多少的失業保險費。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勞動者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的具體數額是不同的。更多失業保險方面的知識,你可以到網站進行具體了解。
;⑤ 失業保險個人繳費一般交多少
失業保險是五項社會保險之一,由單位跟員工共同繳納。失業保險金繳納比例分別是:單位按本單位當月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繳費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為扣繳。
繳費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和單位職工人數確定繳費基數。
1999年,中國政府頒布《失業保險條例》,把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失業保險覆蓋城鎮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繳納失業保險費。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2%,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1%。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需要滿足三方面的條件: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已經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失業保險待遇主要是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按月發放,標准低於最低工資標准、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繳費年限確定,最長為24個月。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患病,還可領取醫療補助金;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其遺屬可領取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此外,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還可接受職業培訓和享受職業介紹補貼。
法律依據:依據《失業保險條例》,把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失業保險覆蓋城鎮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繳納失業保險費。單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2%,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的1%。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需要滿足三方面的條件: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已經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失業保險待遇主要是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按月發放,標准低於最低工資標准、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繳費年限確定,最長為24個月。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患病,還可領取醫療補助金;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其遺屬可領取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此外,失業者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還可接受職業培訓和享受職業介紹補貼。
⑥ 失業保險怎麼交,每年交多少
法律分析: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一繳納失業保險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失業保險條例》第六條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一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失業人員數量和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適當調整本行政區域失業保險費的費率。
⑦ 失業險交30元每月是多少
關於失業金一個月多少錢,可參考以下數據:
1、職工繳納失業保險滿1年不滿5年,每月可領取1212元;
2、職工繳納失業保險滿5年不滿10年,每月可領取1239元;
3、職工繳納失業保險滿10年不滿15年,每月可領取1266元。
根據《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失業保險金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確定,具體為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水平。具體可以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查詢當地失業保險每月發放標准。
一、失業保險金每月交多少錢
領取失業保險金的1-12個月,失業保險金按本人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的45%計發;之後的12個月,按本人失業前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的35%計發。失業保險金不得低於待遇領取地所在地級以上市月最低工資標准80%。
被保險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其失業前累計繳費時間確定:
1、累計繳費時間1年以上不滿2年,可以領取3個月失業保險金;
2、累計繳費時間2年以上不滿3年,可以領取6個月失業保險金;
3、累計繳費時間3年以上不滿4年,可以領取9個月失業保險金;
4、累計繳費時間4年以上不滿5年,可以領取12個月失業保險金;
5、累計繳費時間5年以上的,其超過5年的部分,按照每滿一年增發一個月失業保險金的辦法計算,確定增發的月數。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拓展資料:失業保險的申請方法?
各地失業保險的申領流程不太一樣,具體請以當地最新政策法規規定為准。以石家莊市失業保險管理處工作流程為例,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與待遇審核流程為:
(一)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
(1)失業人員持本人本人證明以及原單位開具的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填寫《失業保險金申領登記表》等材料自60日內到市失業保險管理處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登記;
(2)市失業保險管理處根據個人繳費記錄情況,核定失業保險待遇、標准、期限等;
(3)將審核結果通知失業人員,發放《企事業單位職工失業登記證明書》;
(4)失業人員持《企事業單位職工失業登記證明書》到指定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申領手續和求職登記手續,參加就業培訓;
(5)失業人員按月進行領取失業保險金登記;
(6)失業人員每月持卡到指定銀行領取失業保險金。
法律依據:
《失業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⑧ 失業保險單位交多少
失業保險是五項社會保險之一,由單位跟員工共同繳納。一般情況下,失業保險金繳納比例分別是:單位按本單位當月職工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繳費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為扣繳。繳費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上年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和單位職工人數確定繳費基數。
拓展資料: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用人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及國家財政補貼等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失業保險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並通過專業訓練、職業介紹等手段為其再就業創造條件的制度。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之一。
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安置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等方面,其中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個項目。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進而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的制度。
基本種類
失業保險待遇中,醫療補助金是失業人員患病就醫時在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領取的補助,標準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一般包括每月隨失業保險金一同發放的門診費和按規定比例報銷的醫療費兩部分;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其家屬可以領取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參照當地在職職工的規定;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是為了鼓勵和幫助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再就業而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費用,一般說來職業介紹的補貼支付給職業介紹機構,由他們為失業人員免費介紹職業,而職業培訓的補貼的支付辦法則不同,有些是直接發給失業人員、有些則是失業人員培訓後報銷,還有的是對培訓失業人員的培訓機構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