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怎麼種電話多少
❶ 白芷是很常見的中葯材,使白芷高產量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春播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但由於產量低、質量差,一般不使用。秋季播種:秋季播種不宜過早或過晚,或早於夏季高溫。否則如果在當年冬季生長迅速,第二年大部分種植珠會抽薹開花,其根不能入葯,但不遲於秋分。由於秋分後降雨量減少,氣溫變低,白芷播種後長時間不能發芽,影響生長和產量,應在8月初和9月初播種。白芷種子播種在淺溝中,行距30-35厘米,深度1.5-2厘米。種子均勻撒在犁溝里,覆土,壓平,壓制,每畝種子1-1.5公斤。
白芷不適合連作,但對前作的選擇不嚴格。一般作物可以在麥茬地和玉米地種植。收獲後可及時施5000公斤土壤肥或環肥犁耕。晾乾後,再翻過來,然後耙平,做成高壟,寬1-2m,高16-20cm。脊面要光滑。白芷高產栽培技術,做好這些工作,不用擔心質量浸種播種去籽翅,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晾乾,播種。按行距30厘米左右,株間距15-20厘米,穴深6-10厘米。播種後,給洞澆水。播種後15-20天。條播行距30厘米,播種均勻,覆土,其餘同穴播。現場管理越冬管理苗出來後,在越冬前疏鬆土壤,澆一次凍水。山東大部分地區不覆蓋也能安全越冬。
❷ 白芷怎樣種植才能高產
按其生長特性選好地,每667米2施廄肥或堆肥2500~5000千克,肥地可少施,施後深耕30厘米,日曬一段時間後再耕一次,然後耙細整平,作寬1~2米平畦,南方多做高畦。畦整好後即可播種,一般採用直播,不宜移栽,因移栽後根多分叉,主根生長不良,影響質量和產量。
生產上常在秋季播種。上面已經提到,播種期的早晚對幼苗生長影響很大,也影響到來年抽薹的多少。播種過早,苗期長,苗長得大,營養也充足,第二年抽薹率就高。如播種過遲,氣溫下降,出苗和幼苗生長都很緩慢,幼苗瘦弱,易受凍害,第二年抽薹率低或不抽薹,但產量低。各地因氣候條件不同,適宜播種期也不同:華北地區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四川在9月上中旬;浙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浙南天氣較暖和可稍晚,浙西、北天氣較涼可提早到9月份。春播於3~4月間,但產量和質量較差。
可穴播也可條播:穴播,按行株距35厘米×15~20厘米開穴,深5~6厘米,每穴播10多粒;條播,按行距35厘米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下,後蓋薄土,壓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穴播每667米2用種量約0.75千克,條播1.5千克。播後15~20天出苗。出苗後加強田間管理。
(1)科學管理
① 間苗 於第二年早春返青後,苗高約5厘米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條播每隔約5厘米留1~3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間苗,每隔10厘米留1~3株或每穴留3~5株;苗高約15厘米時定苗,每隔12~15厘米留1株或每穴留1~3株,去掉過密的小苗和生長過旺、葉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春播則留大苗除小苗。
② 中耕除草 每次間苗都應結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淺松表土,以後逐次加深。次數視土壤干濕程度和雜草生長情況而定,植株長大封壟後就不宜再中耕除草。鬆土時注意勿傷主根。如發現個別植株提早抽薹應及時拔除。
③ 追肥 一般追肥3次,常在間苗、定苗後和封壟前進行。可用人糞尿、腐熟餅肥或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後可逐次加濃加多。封壟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鉀肥,如過磷酸鈣、磷銨、草木灰、氯化鉀等。施後隨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進生長。播種當年一般不施肥,以控制幼苗生長。
④ 灌溉與排水 播種後如土壤干應澆1次水,7~8天後再澆1次,保證畦面濕潤,有利出苗。以後根據土壤干濕情況決定是否澆水。施肥後也應結合澆水。北方在入冬前應澆一次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爛根。
(2)積極防治病蟲害 白芷的病蟲害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 斑枯病 主要為害葉部。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400~500倍液噴霧防治。
② 黃鳳蝶 以幼蟲為害葉片。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3次,或用青蟲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億個)500倍液噴霧防治。
(3)留好種 選用抽薹率低的種子。留種方法有以下兩種:
① 原地留種 在挖收白芷時留部分植株不挖,第二年即可抽薹開花結籽,管理同下。
② 選苗留種 在挖收白芷時選主根直,中等大小無病蟲害的根作種,另行種植。按行株距85~100厘米×35厘米開穴,斜栽,每穴栽1根,覆土約5厘米。9月份出苗後注意中耕除草施肥。第二年返青後及時中耕除草施肥,5月抽薹後培土防倒伏,7月份種子陸續成熟。當種皮呈黃綠色不老不嫩時採收,選第一級枝上結的種子,分批剪下種穗,掛通風處陰干,後脫粒,裝袋置通風乾燥處存放。種子不宜久藏,隔年陳種易喪失發芽力。
北方留種,常把種根砂藏於地窖里,第二年春再栽到地里,6月上旬抽薹開花,8月種子陸續成熟。管理及采種基本同上。
❸ 怎麼種植白芷
1、種子培育
白芷種植技術在主要採用種子播種的方式,還可以採用移栽的方式,一般用來當少數白芷種植方式,白芷的種植技術可分為兩大類。由於地區的差異,各個地方的種子品種也各不相同,像北邊種子培育多選那些根條較細長,沒有根須的健康白芷用來培育種子,南方多選只有一條主根的白芷來培育種子。
等到白芷成熟,如果移栽的話就需要把植物的葉子摘掉,每棵白芷的距離最少要有60厘米左右進行種植。如果採用播種的方法,就需要等到七月份左右,這時候的白芷培育的種子成熟,北方的果皮會變黃白色,南方的果皮會變黃綠色,採摘的種子晾乾,去除雜質即可。
2、播種時間
白芷的播種時間分為春季播種與秋季播種,秋季播種更好一些,這時候的生長環境有利於植株生長。但是各個地區的種植時間也不大相同,北方多在白鷺前後種植,南方種植時間相對較遲可到秋分左右,甚至沿海氣溫下降不明顯可到寒露前十天左右種植。
白芷播種的時候不要太早,否則白芷的生長時間延長會導致下年時候白芷提前進入開花期,使白芷不能夠拿來當作中葯材,也不能夠種植太晚,溫度過低,降低白芷的出芽率。
❹ 白芷是怎麼種植的
1、選地整地:白芷對地要求不甚嚴格,以耕作層深,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溫暖向陽比較濕潤的夾沙土,一般產區均在平原地帶的地方為好。深翻土地,土壤細碎,澆水施入基肥即可。
2、播種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長不良,影響產量和質量。採取穴播和條播,播前畦內澆透水,待水滲下後,拌種後適時播種,用新高脂膜液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3、生長管理:澆水、應保持水分充足,間苗:當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時,進行間苗。根據植株需求適時除草,植株長大封壟,不能再行中耕除草。追肥、白芷追肥在幼苗時期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長,提前抽空開花。噴施葯材根大靈,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
4、病蟲害防治:白芷常見病蟲害有斑枯病、黃鳳蝶、蚜蟲、紅蜘蛛等,防治方法:噴施葯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葯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❺ 如何種植和管理中葯材白芷
白芷用種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通常採用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春播於4月中下旬進行,產量和質量較差。白芷不宜育苗移栽,採用大田直播,移栽的側根多,主根生長不良,質量差。選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收獲後,每667米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深翻30厘米,耙細整平作畦,畦寬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溝深1.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蓋平,壓實,播後15~20天出苗。播種量為每667米 1.5千克。
❻ 怎樣種植白芷
一、處理種子
種植時要挑選沒有病害,分叉的種子,先放在地窖中低溫處理,放兩天後取出,之後在放在沙土中催芽,等長出嫩葉時就可移栽。
❼ 白芷的種植方法及條件
白芷的種植方法及條件:
1 選地整地
白芷宜在平坦土地栽培。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前茬一般多為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 前茬作物收獲後,每畝施腐熟堆肥,或廄肥3000-5000公斤,餅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再進行翻耕,深約25-30厘米,整平耙細,做高畦。一般畦寬1.2-1.5米,高12-20厘米。四川產區一般不作畦。
❽ 白芷要怎樣采種
白芷的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要注意單獨培育。一般在7月挖收白芷時,選主根直而有大拇指粗的另移植作種,按行窩距60~70厘米開穴(窩),每穴栽1株,當年冬季及次年春季進行除草施肥管理。
待6~7月種子陸續成熟,當果皮變黃綠色時連果序分批採收,收後攤在陰涼通風處晾乾,不能久曬、雨淋或煙熏,抖下或搓下種子,除去果梗雜物備用。存放時間不宜太長,第二年即喪失發芽力。
❾ 白芷的種植方法 白芷的種植方法簡單介紹
1、選地整地。白芷環境適應力強,選擇前茬種植過棉花、玉米、小麥等作物的地塊種植即可,在前茬收獲後,將其雜草殘株前茬干凈,再將土壤深翻,利用陽光將其暴曬幾天後,在深翻耙細整平,做高20cm,寬1-2米的高畦,要求畦面平整,畦溝寬30cm左右,在翻耕時可施入適量的基肥,提供植株生長所需。
2、播種。白芷的繁殖方法主要是通過種子播種的方式,最好當年的種子當年播種,如果選擇陳年種子播種,發芽率較低,還有極大的幾率不發芽。每年7月是白芷種子成熟的事情,這時將種子採收後晾乾,去除雜質即可播種。播種可選擇春播或秋播,而播種又可分為撒播、條播或穴播,北方大多機械化操作,所以是撒播和條播,而南方則是穴播,撒播和條播每畝要用種1公斤,而穴播只需0.6公斤。播種後不能立即覆土,要施一些肥料,也可用草木灰覆蓋,在覆土澆水。
3、苗期管理。當幼苗生長到5-6cm時,就要進行間苗,在間苗時適當的去除一些弱苗,培育壯苗,間苗能使幼苗分布均勻,增加植株通風透光性。當幼苗生長到15cm左右時,可以開始定植,定植時每穴留1-2株壯苗,注意去除病苗或弱苗,還有莖干已經出現青白色的也要去掉,減少以後抽基白芷的發生。
4、田間管理。在間苗時要相應的進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幼苗5cm以下時,這時要用手將雜草拔除,以免損害到根系,土壤如果板結,可適當的淺耕2-3cm;第二次在幼苗生長6-10cm時,這時可稍微的深耕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時,鬆土時要除盡雜草。白芷施肥一般是在播種後第二年,這時可結合間苗或中耕進行,每畝施入堆放3000公斤,開溝施入。
❿ 怎樣種植白芷
種植白芷的過程中,選取沒有分叉且健壯無病害的種子,放在沙土中進行催芽處理,播種後保持株行距在15~20公分左右,覆蓋一層土後壓實,當苗高有5公分的時候就要進行除草處理,在雨季的時候要經常排水即可。
1、種子處理
白芷在生長過程中常發的病害主要是斑枯病和紅蜘蛛的危害,主要為侵害葉片,初期為暗綠色,後期逐漸為黑色斑點,會導致白芨的產量大大降低,此時需要用適量的波爾多液或者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噴灑,每隔10天進行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