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資訊 »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怎麼停頓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怎麼停頓

發布時間: 2022-11-25 14:38:50

『壹』 《黃琬巧對》譯文

黃琬巧對文言文翻譯:
黃琬小時候就聰明。祖父黃瓊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皇太後詢問他日食的情況。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又不知道當時的情況。黃琬當時7歲,在旁邊,說:「為什麼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黃瓊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黃琬說的回答皇太後,覺得黃琬與眾不同並十分喜愛他。

黃琬巧對文言文原文: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選自《後漢書·黃琬傳》)

『貳』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 詔什麼意思

詔是指皇帝命令。「太後詔問所食多少」在這里指太後召見他問日食了多少。

出自《黃琬巧對》,原句: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翻譯:黃琬小時候就聰明。祖父黃瓊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太後召見他問日食了多少。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又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2)太後詔問所食多少怎麼停頓擴展閱讀

《黃琬巧對》琬年七歲,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譯文:黃琬當時七歲,在旁邊,說: 為什麼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 黃瓊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黃琬說的回答皇太後,覺得黃琬與眾不同並十分喜愛他。

黃婉的回答巧在沒拘泥於固定的思維,而是開動腦筋,在考慮問題時換了個全新的角度。將日食剩下的比作剛出來的月亮。那麼開始時的日食情況就給人以想像空間。

這個故事說明人的思維不能拘泥與固定的格式,看問題要從多重角度發掘問題、分析問題,這運用到你的學習中就是要放開思維、開動腦筋,在考慮問題時不妨換個角度。

『叄』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的停頓

太後詔 問 所食多少
太後 詔問 所食多少

『肆』 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翻譯

「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的翻譯:黃瓊思索他應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出自《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原文為: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黃琬的介紹

黃瓊早年因父蔭獲授太子舍人,五府又共同徵辟,他都不應。永建年間,征拜為議郎,遷尚書僕射,進位尚書令,出任魏郡太守。建和初年,遷太常。歷任司空、太僕、司徒、太尉等職,遍歷三公,後因得罪大將軍梁冀而被罷免,復任大司農。梁冀被誅殺後,再次出任太尉,封邟鄉侯,因災異被免。官至司空。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的節選

祖父瓊,初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後瓊為司徒,琬以公孫拜童子郎,辭病不就,知名京師。時司空盛允有疾,瓊遣琬候問,會江夏上蠻賊事副府,允發書視畢,微戲琬曰:「江夏大邦,而蠻多士少。」琬奉手對曰:「蠻夷猾夏,責在司空。」因拂衣辭去,允甚奇之。

『伍』 黃琬巧對斷句

黃琬巧對斷句如下: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原文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黃琬當時七歲,在祖父身旁,說:"為什麼不說日食後剩下的太陽,就像初升的月亮呢?"黃瓊大為驚訝,立即按照黃琬的話回答太後的詢問,認為黃琬與眾不同,因此非常喜愛他。

『陸』 求十篇文言文

一《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日:「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日:「請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魚也( )

2、用「|」標示下面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只標一處)。

(1)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2)安知魚之樂?

(3)我知之濠上也。

3、莊子堅持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參考答案】

l、(1)固然(2)本來

2、(1)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2)安知/魚之樂? (3)我知之/濠上也。

3、莊子認為魚很快樂,表現了他愉悅的心境。是他內心愉悅的外化。
二 《不死之葯》
有獻不死之葯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葯,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葯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殺。

1.給加括弧字的解釋選擇正確的一個,填入括弧中
(因)奪而食之(因為,於是)( ) 可(食)之(吃,食物)( )
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同"悅",勸說)( )臣(故)食之(原因,所以)( )
2.翻譯句子
有獻不死之葯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加括弧詞說明中射之士的意思是_____;而謁者的理解是_______.謁者回答:"可食".謁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而中射之士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射之士最終能逃過一死,除了他能言善變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哪一點打動了楚王的心,從而放過中射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於是 吃 勸說 所以
2.翻譯句子
有獻不死之葯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
有人給楚王獻長生不老 的葯,傳遞人拿著葯走入宮中。
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大王殺死一個沒有罪的臣子,就證明有人在欺騙大王。
7.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加括弧詞說明中射之士的意思是 中射之仕能吃么;而謁者的理解是這個東西可以吃嗎?謁者回答:"可食".謁者的意思是可以給大王吃,而中射之士的理解是中射之士我可以吃。
8.中射之士最終能逃過一死,除了他能言善變外,最重要的是因為哪一點打動了楚王的心,從而放過中射之士? 殺了中射之士 就說明不死葯是假的 會被人說成是糊塗的大王容易被人騙 影響自己的威嚴
三《黃琬巧對 》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1、 解釋:①詔 ②奇
2、翻譯:①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②即以其言應詔
3、選擇:「瓊以狀聞」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①黃瓊因此聽說了這情況;②黃瓊把這情況報告皇上;③黃瓊把這情況讓皇上聽到。
4、理解:黃琬說的日食後的樣子到底是怎樣的
答案:1. ①皇帝命令;②認為與眾不同2①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但又不知怎樣說清; ②就按照黃琬說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彎月。
四《曹植聰慧 》
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時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1、解釋:①顧 ②悉 ③將 ④諸 ⑤援
2、翻譯:善屬文 ;②奈何請人 ;③太祖甚異之
3、理解:「可觀」的意思是什麼?
答案:1.①只②都③帶領④眾⑤提、拿;2.①善於寫文章;②為什麼要請人?③曹操認為他很與眾不同。3.值得一看,意為曹植寫的辭賦相當有水平
五《楊億巧對》
寇萊公在中書。與同事戲作對子:「水底日為天上日」,未有對,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因請其對,大年應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稱為好對。
1、解釋:①為 ②應聲
2、翻譯:會楊大年適來白事
3、理解:楊大年對的對子好在哪裡?
答案:
1.①是②緊接著(對方)剛停的話音
2.適逢楊大年正好來報告事情
3.①對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六《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求索。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1、解釋:①孤 ②明 ③廬 ④笞
2、翻譯:①豬主怪其不還,行求索
答案:1.①年幼失去父親②精通③屋,此指書舍④用竹鞭打
2.豬的主人對承宮沒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尋找。
七《桓榮勤學不倦》
桓榮初遭倉卒,與族人桓元卿同飢厄,而榮講誦不息,元卿嗤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榮笑而不應。及為太常,元卿吧曰:「我農家子,豈意學之為利若是哉!
1、解釋:①初 ②厄 ③嗤 ④應 ⑤及
2、翻譯:①而榮講誦不息
②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
答案:1.①好②專心③臨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極
2.①多次派太監拿了寫的給王著看
②又拿了寫的問王著(好不好)
③(書法)本已經很好了。
八《為人大須學問 》
唐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問。朕向為群凶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古人雲『不學業,牆面,蒞事惟煩。』不徒言也。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
1、解釋:①向 ②暇 ③比 ④四海
2、翻譯:①躬親戎事 ②不徒言也 ③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
3、唐太宗認為不讀書的後果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答案:1.①早先②空閑③近④全國
2.①親自參加戰爭②不是空話③回想年輕時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錯了。
3.蒞事惟煩。
九《讀書五失 》
清袁文清嘗雲:「予少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而不敢望,其失懦而無立;纂錄故實,一未終而更端,其失勞而無功;聞人之長,將疾趨而從之,輒出其後,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學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1、解釋:①擇 ②望 ③懦 ④立 ⑤功 ⑥長 ⑦輒
2、理解:①上文「纂錄故實」中的「故實」,應理解為
②「一未終而更端」中的「更端」,應解釋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答案: ①選擇②嚮往③軟弱④確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優點⑦往往
2.①往事②換個開頭③基礎。
十《顏回好學 》
顏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1、解釋:①慟 ②對 ③亡
2、翻譯:①門人益親 ②弟子孰為好學?
答案:①極悲傷②回答③同「無」
.①學生更加親近(我)②(你的)學生中誰是最愛好學習的?
http://wenku..com/link?url=BDNbkLEwKvB_l--3BA--

『柒』 黃琬聰慧原文譯文

原文:黃琬幼而慧。祖父瓊,(初)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出處: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後漢書 黃琬傳》

翻譯:黃琬雖然年幼但聰明。祖父黃瓊,早年擔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發生日食,京城看不見(日食)的情況,黃瓊把當地所見報告朝廷。太後下令問日食多少,黃瓊思考如何回復太後,可不知道怎樣來描述(日食的)情況。

黃琬當時7歲,在祖父身旁,說:「何不說日食後餘下的太陽,好像一彎新月?」黃瓊大為驚訝,立刻用黃琬的話回答太後的詢問,於是特別喜愛這小孫子並認為他與眾不。

人的思維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格式,看問題要從多重角度發掘問題、分析問題,這運用到你的學習中就是要放開思維、開動腦筋,在考慮問題時不妨換個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這里。

(7)太後詔問所食多少怎麼停頓擴展閱讀:

黃琬(141年—192年),字子琰。江夏郡安陸縣(今湖北安陸北)人。東漢中後期名臣,尚書令黃香曾孫、太尉黃瓊之孫。早年時即聰慧善辯。後任五官中郎將,因公平選舉而得罪權貴,被誣陷為朋黨,遭禁錮二十餘年。

直到光和末年,才為太尉楊賜舉薦,解錮拜為議郎。遷青州刺史,轉任侍中。中平初年,出任右扶風,征拜為將作大匠,歷任少府、太僕。後出任豫州牧,討平寇賊,安定一州,政績為天下表率,封關內侯。

董卓秉政之時,徵召黃琬入朝為司徒,又遷太尉,進封陽泉鄉侯。因與楊彪一同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而被免職。不久拜光祿大夫,轉任司隸校尉,與司徒王允等共同謀劃誅殺董卓。李傕、郭汜攻入長安,收黃琬下獄,不久即遇害,時年52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琬巧對

『捌』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的意思是:太後召見他問太陽被吃掉了了多少。

出自《黃琬巧對》,原句: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翻譯:黃琬小時候就聰明。祖父黃瓊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太後召見他問太陽被吃掉了了多少。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又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啟示

文言文《黃琬巧對》講述了黃琬聰明、機智過人的故事。啟示人的思維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格式,看問題要從多重角度發掘問題、分析問題,這運用到學習中就是要放開思維、開動腦筋,在考慮問題時不妨換個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這里。

『玖』 黃琬巧對文言文翻譯

《黃琬巧對》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有獎勵寫回答共2個回答
娃娃教育小能手
高粉答主
2021-04-24
教育領域創作者
關注
成為第5541位粉絲
譯文:
黃琬從小就聰明,祖父黃瓊擔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太後召見他問他情況。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當時)年僅七歲的黃琬在旁邊,說道:「為什麼不說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呢?」黃瓊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黃琬說的回答報告太後,並且認為黃琬十分與眾不同,便十分喜愛他。
原文: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選自兩漢黃琬《後漢書·黃琬傳》
文言注釋:
魏郡:古郡名。
建和:漢桓帝年號。建和元年為公元147年。
京師不見: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況)
詔:即「詔書」,皇帝的命令。
以:憑借。
如:像。
為:擔任。
愛:喜愛。
應:回答。
奇:認為與眾不同。
而:並且。
黃琬:東漢人。
辯慧:能說會道且聰明伶俐。

『拾』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翻譯是什麼

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翻譯是太後召見他問他情況。

出處:《後漢書之黃琬巧對》: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譯文:黃琬從小就聰明,祖父黃瓊擔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太後召見他問他情況。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後的詢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後漢書之黃琬巧對》注釋

詔:即「詔書」,皇帝的命令。

以:憑借。

如:像。

為:擔任。

愛:喜愛。

應:回答。

奇:認為與眾不同。

而:並且。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