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有多少家生產廠家
⑴ 中國有幾家電動車的生產廠家
中國有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家電動車生產廠家。比較出名的有:
1、立馬
2、雅迪
3、愛瑪
4、新日
5、綠源
6、小鳥
7、台鈴
⑵ 我國目前主要的新能源車生產廠家有哪些
我國主要的新能源車生產廠家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江淮,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這些。
⑶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
⑷ 新能源車品牌有哪些
新能源車品牌包括但不限於:
1、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
威馬EX5是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累計銷量超6萬輛,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A級純電SUV累計銷量第一。威馬汽車是新勢力中第一家、也是長期以來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代表性企業,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車企。
2020年8月4日,《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布,威馬汽車排名第70位,名列2020中國新型創新企業50強第43位。連續四年位列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持續領跑中國造車新勢力。
⑸ 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有哪些
【太平洋汽車網】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有特斯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精靈、海馬汽車、寶馬、長安汽車、上汽大通等。新能源汽車不用藉助汽油發動汽車,對環境沒有污染。
精靈(Smart)這是賓士旗下的微型汽車品牌,又叫精靈汽車,還是有一些背景實力的,旗下新能源汽車是smartsmartfortwo2014款ElectricDrive。海馬汽車前身是合資品牌,現在分家變成了純粹的國產品牌汽車,旗下主要新能源汽車是普力馬2016款EV綠驅型。
北汽新能源是北汽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是國內第一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到現在已經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有EH、EU、EX、EV、EC等五大系列車型。
特斯拉汽車公司以電氣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生產的幾大車型包含TeslaRoadster、TeslaModelS、TeslaModelX。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吳彬彬)
⑹ 我國目前主要的新能源車生產廠家請列出
我國現在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廠家,我覺得應該是比亞迪,比亞迪的新能源刀片電池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包括其他幾類車上也都出過新能源汽車,但是比亞迪的汽車技術是領先的。
⑺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品牌
一、特斯拉
全球豪華智能電動汽車知名品牌,第一家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提供尖端技術的空中升級等服務方式和完備的充電解決方案。
特斯拉電動汽車在質量、安全和性能方面均達到汽車行業最高標准,並提供融合最尖端技術的"空中升級"等服務方式和完備的充電解決方案,為人們帶來了最極致的駕乘感受和最完備的擁有體驗。特斯拉公司還為包括豐田和賓士在內的合作夥伴生產提供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部件。
特斯拉公司的目標是逐步普及電動汽車,並相信其每一位顧客在感受極致駕乘體驗的同時,也為推動世界邁向可持續交通貢獻了一份重要力量!此外,特斯拉通過生產儲能設備,推動能源行業清潔化,並讓更多家庭以更低價格享受電能。
二、比亞迪
比亞迪設立中央研究院、汽車工程研究院以及電力科學研究院,負責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以及產業和市場的研究等;擁有可以從硬體、軟體以及測試等方面提供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的專業隊伍,擁有多種產品的完全自主開發經驗與數據積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並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平台。強大的研發實力是比亞迪迅速發展的根本。
除了傳統汽車外,業界期待已久、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F3DM雙模電動車,於2008年12月15日正式上市。這款雙模汽車整合汽車製造、電池技術、電機系統、車載電子技術等多項頂尖的高科技技術,是節能、環保、時尚和科技的典範。2011年10月26日,比亞迪e6先行者電動車正式上市。
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普及的消費元年,比亞迪秦全年銷售14747台,成為新能源汽車年度銷量冠軍,公交電動化也在穩步推進。在此基礎上,比亞迪提出「542戰略」,為後續新能源汽車劃定全新的性能、安全、油耗標准。
三、北汽新能源
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公司)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出資組建的國有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9年11月14日,地處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北汽集團拉開了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序幕,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新能源汽車公司是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資源集約、產業整合的項目管理平台,是北汽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公司經營范圍覆蓋純電動乘用車、混合動力汽車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同時還進行配套充電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等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四、豐田
豐田是世界十大汽車工業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喜一郎1933年在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成立汽車部,1937年汽車部正式從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中獨立出來,成立豐田汽車工業公司。早期的豐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車名噪一時,近來的克雷西達、凌志豪華汽車也極負盛名。TOYOTA在汽車的銷售量、銷售額、知名度方面均是世界三強公司之一。TOYOTA生產包括一般大眾性汽車、高檔汽車、麵包車、跑車、四輪驅動車、商用車在內的各種汽車。
五、寶馬
寶馬集團的悠久歷史始於1916年,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在全球擁有22個生產和組裝廠,員工總數超過10.3萬人。作為當今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高檔汽車及摩托車生產商,寶馬集團幾年來連續創造新的銷售紀錄。2005年,寶馬集團的汽車銷量達1,328,000輛,其中BMW汽車的銷量首次突破110萬輛(1,126,800輛),MINI品牌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達到200,400輛。此外,還售出超過9.75萬輛摩托車。2005年,集團的總收入達466.56億歐元!
(7)新能源汽車有多少家生產廠家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2016年9月8日,財政部曝光了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意圖騙補國家財政補貼超10億元,個別企業已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
⑻ 我國目前主要新能源生產廠家有哪幾個
國產汽車在近幾年有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在和領域有了進步,給合資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是在轎車領域還是有一定的不足。在的大潮之下,國產汽車同樣是沒有落後,很國產品牌都推出了很多款的新能源汽車了,並且也出現了很多的新的品牌,那麼,在眾多的品牌中哪些品牌比較有優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介紹: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強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並控股,聯合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平台。
北汽新能源已形成輻射全國的產業布局, 大大增強了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主要推出的車型有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車等。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積累,北汽新能源已掌握整車系統集成與匹配、整車控制系統、電驅動系統三大關鍵核心技術,旗下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車等多款產品已投入市場或示範運營。
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介紹:比亞迪秦
眾泰汽車創立於2003年,是一家以汽車整車及發動機、模具、鈑金件、變速器等汽車關鍵零部件為核心業務的民營企業。總部位於浙江永康,眾泰汽車是中國首批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企業之一,是國內首家獲得工信部頒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公告目錄的企業,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曾創造了 「六個」第一。眾泰汽車目前擁有眾泰汽車、江南汽車兩大自主品牌,產品覆蓋轎車、SUV、MPV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集團始終堅持國際化思路,密切關注和跟蹤國際汽車界的發展動態,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保持車型、工藝技術和加工、檢測設備的先進性。堅持高起點入門、全方位整合、優化汽車與汽車零部件互動式發展。始終以「謙和誠信、創新務實、追求卓越、回報社會」為企業宗旨,通過提供高品位、高性價比的汽車產品和服務,致力於創造讓客戶快樂的汽車復合基地。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了,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個品牌在汽車市場上也是比較常見的,相信很多消費者對這幾個品牌旗下的車型也是有挺說過,這幾個品牌旗下的車型相對來說在汽車市場上的銷量也是不錯的。國產汽車崛起不是不能的事情,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國產汽車以這個速度發展的話相信很快就可以超越合資車。
⑼ 新能源汽車廠家有哪些
有的來自傳統汽車產業——前吉利汽車副總裁、前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沈暉創辦威馬汽車,他有著「中國真正實盤操作過全球汽車產業與全球並購的第一人」之稱;
寶馬「i8 之父」畢福康、前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前寶馬設計副總裁葉稟煥組隊開創拜騰汽車。
他們有的來自互聯網——創辦理想汽車的李想是汽車媒體汽車之家創始人;
創辦蔚來汽車的李斌是易車創始人;創辦小鵬汽車的何小鵬是 UC 的聯合創始人。
(9)新能源汽車有多少家生產廠家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12年,深圳坪山區獲批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依託這塊「國字型大小」金字招牌,近300家新能源企業扎堆坪山,形成了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示範效應突出的新能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成為支撐「創新坪山」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 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
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類,即: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在美國通常將新能源汽車稱作「代用燃料汽車」。
2016年4月,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將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設計了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為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凝聚各界智慧共識,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即日起公眾可為自己喜愛的號牌式樣投票。
⑽ 中國新能源車有幾個品牌
5個。
1、小鵬(2014年成立,第二大股東為阿里)。
2、蔚來(2014年11月創建,第二大股東是騰訊)。
3、理想(2015年7月創建,美團為理想最大股東)。
4、威馬(2015年12月創建)。
5、哪吒(2014年創建,第二大股東為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