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船員申報平台電話是多少
① 海船船員證書在哪裡可以辦
法律分析:第一次辦理海員證需要(基本安全證書-就是別人常說的四小證復印件,還要填寫1份申請材料,身份證復印件,白底2寸彩照2張)就可以,不需要什麼畢業證,也不需要服務簿,工本費10元,個人不可以換。學校,中介,船公司可以換。
申辦船員證首先要經過海事局組織的培訓考試,然後才能申辦。假如是申請辦理海員證、服務簿可以持個人身份證去當地海事局申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
第五條 申請船員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在船實習、見習人員年滿16周歲)但不超過60周歲;
(二)符合船員健康要求;
(三)經過船員基本安全培訓,並經海事管理機構考試合格。
申請注冊國際航行船舶船員的,還應當通過船員專業外語考試。
第六條 申請船員注冊,可以由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向任何海事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附送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船員注冊申請之日起10日內做出注冊或者不予注冊的決定。對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應當給予注冊,發給船員服務簿,但是申請人被依法吊銷船員服務簿未滿5年的,不予注冊。
② 請問山東海事局更改船員信息電話是多少
展開全部
建議咨詢山東海事局政務中心。
③ 在哪申報國內船員換班
在中國海事綜合服務平台
船員電子申報系統(海船船員業務模塊)正式啟用,全國所有海船船員業務將使用該系統辦理。
④ 江蘇海事局電話號碼
江蘇海事局各部門電話號碼如下所示:
(4)海船船員申報平台電話是多少擴展閱讀
江蘇海事局的主要職能:
一、貫徹和執行國家水上交通安全、航海保障、船舶和水上設施檢驗、環境保護、海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有關多邊與雙邊國際條約,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並監督執行。
二、管理或負責規定區域內國際航行船舶和國內航行船舶的船舶登記,以及船舶法定配備的操作性手冊與文書審核簽發工作;負責轄區內外國籍船舶管理工作和審理外國籍船舶(包括港澳地區船舶)進入本轄區未開放水域或港口的申請,並按規定程序上報審批;負責口岸的海事管理工作。
⑤ 福建海船船員評估成績在哪個電話查詢
去福建海事局的船員電子申報系統,或者微信關注幸福船員都能查詢的。
⑥ 海事局24小時咨詢電話
海事局24小時咨詢電話:
1、中國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10-65293479
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11號
2、上海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21-66076659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90號(海事大廈)
船員考試中心:021-58401153
地址:浦東新區豐和路1號港務大廈南樓18-19層
3、山東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532-58761560
船員考試中心:0532-58761661
地址:青島市巫峽路21號
4、天津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22-58876823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解放南路369號
船員考試中心:022-58870034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新港新民街202號
5、長江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27-82765342
船員考試中心:027-82765305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1525號
6、江蘇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25-83520114
船員考試中心:025-83579799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238號
7、福建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591-88331207
地址:福州市西二環南路116號
8、遼寧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411-82624490
船員考試中心:0411-65856257/6273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長江路25號
9、浙江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571-88372705
船員考試中心:0571-88372701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葉青兜路1號
10、河北海事局
船員管理處:0335-5366930
船員考試中心:0335-5366820
地址:秦皇島市開發區秦皇西大街76號
⑦ 廣州海事局電話
廣州海事局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香路7號2樓
電話:(020)8235 & 4172
⑧ 全國海事局船員申報系統電子平台
歡迎點擊下圖進入海事局船員申報系統電子平台!
點擊進入《《《船員申報系統電子平台
以智惠民 水上暢行
——海事監管服務信息技術運用亮點掃描
加快海事「三化」建設,助力交通先行發展。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海事人堅持創新驅動,探索向科技要安全、要資源、要效益的新路子,激發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服務新動力,創新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服務模式,踐行水上交通安全發展新理念。
頂層設計:智慧成網 暢享一站式服務
古詩有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最高層次上統攬全局,才能將所有細節盡納眼底。
經過周密醞釀與細致籌備,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於2011年發布了《海事信息系統頂層設計》,明確了智慧海事的總目標為:對內協同管理、對外提供「一站式」服務。按照頂層設計,他們成立了中國船舶動態監管中心,推廣應用海事協同管理平台和綜合服務平台。
「以前海事系統的各項業務都各自獨立,查驗船員信息、船舶信息、通航信息等,都要登錄不同的平台查詢,一個行政相對人有很多個賬戶。通過應用這兩個平台,我們搭建了各項業務高速互通的網路,實現了各個業務部門和各地海事部門橫向、縱向聯通,每個行政相對人只需擁有一個賬戶,一次登錄,便可『一站式』辦理所有業務。」部海事局信息處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兩平台」已集成接入了航運公司安全管理系統、海事法制管理系統等10餘個應用系統,累計注冊用戶2萬餘人。
「海事信息系統頂層設計」就像一張高速公路網,打通各類海事業務應用中的「信息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激發海事信息資源的綜合效能,達到了「1+1>2」的效果。
AIS信息服務平台:天涯變咫尺 便利觸手可及
「我在家裡就能知道他的船在哪裡航行,是否安全,放心多了。」說起AIS信息服務平台,海嫂張靜的臉上微笑自然綻放。
互聯網時代,對政府部門來說,掌握數據進行分析,並提供公共服務才是王道,海事概莫能外。2015年2月4日,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自主研發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IS)信息服務平台正式上線運營。這是中國首個免費對外開放的實時查詢船舶動態的官方平台,也是海事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發揮專業優勢,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便民惠民的一項新的成果。
AIS信息服務平台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建設的AIS岸基網路系統為基礎,採用當前最新的大數據處理技術,通過基於S57標准電子海圖數據的OGC海圖切片服務,集成了中國沿海及內河AIS船舶信息、船舶勞氏數據信息、港口基本信息、潮汐預測信息、氣象信息等綜合數據,具有沿海數據覆蓋范圍廣、數據更新頻率高、數據准確等優勢。初步估算,AIS信息服務平台掌握日均船舶數量3.5萬艘的動態數據,由於權威可靠的數據來源,該平台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
AIS信息服務平台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它讓遠在天涯海角的船舶信息,近在眼前,使得船舶調度更加精準。「以前,電煤船都會按照作業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航行。如今,有了AIS信息服務平台,這種操作模式正在漸漸發生改變。」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樓於海舉例說,通過AIS信息服務平台,電煤船在港口出發前,通過查詢目的港的實時船舶動態,了解到目的港滯港船舶較多,如果按照正常作業計劃,到了以後會滯港,影響正常作業。於是,調整航行計劃,採取經濟航速,既避免了滯港又節約了成本。
受益的不只限於航運企業,還有港口企業。港口企業通過AIS信息服務平台能准確掌握船舶的一舉一動,便於合理安排調度和管理。
AIS信息服務平台提供的船舶實時定位功能,給保險公司、海事法院等相關單位也帶來了便利。比如,針對船舶肇事逃逸等行為,海事法院部門可以對其進行精確定位。AIS信息服務平台在應急處理中同樣可以大顯身手。船舶在航行過程中,如果突發意外事故或者應急情況,該平台的實時定位和歷史軌跡回放等功能就會大顯神通,幫助救援。
口袋工程:將幸福裝入船員口袋
「有了海事局的『幸福船員』微信和APP客戶端,真是方便多了,只要帶著手機,就能把所有東西放進口袋裡,既可以查看個人培訓、考試、發證信息,還能查詢相關服務機構、培訓機構、體驗機構信息,就連氣象信息也有,還能隨時查詢各類法律法規,管理規定。」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輪機長朱曉亮曾感慨地說。
船員口袋工程是海事部門「互聯網+」在船員管理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通過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O2O等技術為船員提供服務,為海事許可、監管和服務提供一體化的平台。
船員口袋工程是一項綜合的船員信息化服務工程,實現了從「網上海事」到「指尖海事」的提升。該工程包括移動服務平台、自助服務平台、遠程教育培訓平台和遠程考試平台,其中移動服務平台提供簡訊、微信、APP應用等服務,自助服務平台為船員提供自助式信息查詢、准考證列印、證書申請、任解職手續辦理、繳費等服務。遠程教育培訓平台是通過電腦和手機終端為船員提供遠程教育和培訓。遠程考試平台是通過在基層海事站點安裝遠程考試終端,實現船員考試隨到隨考。
雖然船員每天的工作都是與冰冷的江河湖海和鋼筋鐵板打交道,但是通過口袋工程,他們感受到了海事部門最質朴的關懷。船員口袋工程真正擊中船員業務辦理中的「痛點」,大大提升船員幸福指數。目前海事船員簡訊、微信用戶已達56萬,共計發送各類服務信息350萬條。
電子口岸查驗系統:查驗手續 一「網」搞定
海事部門作為口岸查驗部門,承擔著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船舶進出口岸暢通等重要職責。傳統的口岸查驗模式,需要船舶代理攜帶船舶證書、文書、船上人員證件、貨物等資料到各查驗部門申報。為完成一艘船舶的進出口岸手續,船舶代理往往需要往返於碼頭和查驗機構,申報時間長、成本高,很容易造成因手續辦理時限長,船舶不能按計劃進出港,進而影響港口泊位使用效率和口岸通關效率。
這一狀況隨著天津海事局牽頭開發的「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電子查驗系統」開通成為歷史。這個系統以天津電子口岸為平台,將海事、海關、檢驗檢疫和邊檢四家口岸查驗單位獨立的查驗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實現了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查驗「網上申報、遠程列印」的.功能。
據天津市船舶報檢協會測算,這一無紙化電子查驗系統,僅在天津口岸每年可為船舶公司節約運營成本約9000萬元,為港口增益約3600萬元,為代理企業節約約360萬元,累計效益約1.3億元。
各地海事部門為提升口岸查驗效率,推出的創新舉措還有很多。如今進出南沙港的國際航行船舶通關只需要2分鍾,這是南沙自貿區建設以來,南沙海事處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
南沙海事處積極協助推動「國際船舶進口岸審批」業務「單一窗口」上線運行,爭取上級支持落實國際航行船舶登記特殊政策,協助完善南沙自貿區網站欄目、口岸管理信息「三互」合作機制等項目建設。目前,該海事處海事口岸管理工作已與南沙自貿區的「單一窗口」實現對接,完成船舶進出口岸申報許可和查驗、海運危險貨物申報審批和核驗流程信息化工作。
智能終端:將執法行為「曬」在陽光下
江蘇鎮江征潤洲海事處執法人員在定易洲錨地巡查時發現一艘名為「溧水機XXX」的船舶涉嫌超載運輸。海事人員登輪檢查,但該輪船主拒絕出示證書。執法人員隨即通過「海事通」對船名進行核實,發現海事信息系統內並無這艘船舶。執法人員再次對該船船名位置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發現在「溧水機」後面隱約被除去了「1」這個數字。經核實船上的《航行日誌》,確定了其船名,「海事通」當場驗證得到證實。在鐵的證據和事實面前,該船主承認因超載運輸貨物,為逃避執法人員檢查而塗改船名的事實。
「海事通」是江蘇海事與有關單位合作研發的一款移動辦公執法終端,是海事執法智能終端的重要組成,也是網格動態監管模式的重要硬體支撐。「海事通」具備強大的現場綜合查詢功能,不僅可以查詢船舶基本數據、船舶簽證情況、在港船舶動態、重點跟蹤船舶查詢、滯留船舶查詢等各項業務數據,而且可以查詢海事相關法律法規,為現場執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如今「海事通」已經走向全國海事系統。海事工作人員在海事搜救現場、行政執法和證據搜集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海事通設備,及時記錄和傳輸現場實況,克服了過去單純用語言無法全面正確描述事件的缺陷,保證了執法信息傳遞的准確及時,推動執法管理活動的快速化和扁平化。
張家港海事局海巡艇「0872」巡航時發現F2黑浮、F4黑浮損壞,FB61紅浮發生位移,海事執法人員立即用配備的「海事通」拍照功能進行了拍攝,並附文字說明後通過「網格部件異常」欄目將該事件迅速報告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又及時通過流轉系統採集將相關信息報送至上海航標處,由於圖像、文字信息直觀、清晰,航標部門很快就成功修復和歸位了航標,為維護水上交通秩序提供了保障。
智能終端除了「海事通」,還有海事執法記錄儀,執法人員的一言一行、與行政相對人有接觸的一切活動,海事執法記錄儀都實時、准確記錄,有效增加了執法的透明度,保證執法公開、公平、公正。
執行現場巡航任務的江蘇海事局海巡艇「06862」行至萬方碼頭,發現加油船「恆達8」正在為「金穗」輪供應燃料油。按照相關管理規定,供油作業需向海事部門報備後方可實施。以往現場檢查時,遇到類似情景需要向指揮中心核實,如今,有了全程執法信息化,海事執法人員只需打開隨身攜帶的「海事通」終端,進入管理系統,就能在線核實。在核實該項作業的報備記錄後,執法人員便錄入檢查結果,隨後收起「海事通」,繼續巡航。這段過程,被其肩上的海事執法記錄儀一一記錄,這些實時、准確的內容會自動上傳到伺服器,進行備案。
電子巡航:「智造」虛擬執法員 讓監管高效無死角
在廣東佛山三水海事處河口監管點,海事工作人員老張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新一天的巡航。只見他熟練地操作起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統,按照規定的「電子巡航」步驟,選定、點擊、放大、轉換……幾秒鍾內,轄區水域的實時視頻圖像就在屏幕上自動接力顯示出來。僅僅花了20分鍾,他就完成了當天的巡航任務,而在過去,這至少需要跑5個小時現場才能完成。隨後,老張麻利地填寫完巡航日誌,又投入到下一項緊張的工作當中。
從5小時到20分鍾,這就是電子巡航的神通。
電子巡航,即用虛擬海巡艇在電子巡航平台上對轄區水域實施現場巡航。這項科技監管手段通過整合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無線甚高頻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可將船舶航行的動態信息實時顯示在海事監管人員面前。
「電子巡航為我們『智造』了3300多名虛擬執法人員,全天候不間斷地按照指令做好水域監管,發現異常自動預警,像3300多名『哨兵』。」廣東海事局科技信息處處長王繼洪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任何一艘在廣東海事局管轄的水域內航行、停泊和作業船舶,它的靜態數據,如船名、船長、起止港、運載貨物;它的動態數據,如位置、速度、航向、航跡;它的關聯交通數據,如碼頭靠泊、錨地錨泊、航道船舶航行秩序情況;它所在區域的水文數據,如風力、風向、能見度、潮汐情況,均能在海事局指揮中心和各分中心實時動態顯示和存儲,並能隨著船舶的航行自動在各轄區VTS分中心之間傳輸。
現在,海事系統正在全面推進電子巡航的廣泛應用,以利用電子手段為船舶提供更優質海事服務並有效減少水上事故發生。通過電子巡航,他們解決了長期困擾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的難點:解決了無法實時動態掌握轄區所有船舶信息的難點,做到了如指掌;解決了派船派人卻沒有目的巡航的難點,做到了精準登輪檢查;還做到了能夠在應急救助時對事故船快捷了解,並調動所有應急人力和物力資源打出組合拳,迅速有效地救助。
北斗衛星導航:厘米級精度征服用戶
懸於夜空的北斗七星,千百年來為華夏子孫指明著季節與方向,如今,一顆新的北斗衛星繞行在地球上空,用更加精準的定位延續著「北斗」這一名稱自古以來的使命。它不僅是中國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它一躍躋身國際行業標準的前茅,造福全球。
2014年11月,在倫敦召開的IMO MSC 94次會議上,全體成員一致通過認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全球海事無線電導航系統組成部分,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取得了進駐國際海事領域的「通行證」,與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獲得了同樣的國際地位。
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共同組織下,北斗海事國際標准推進與實施工程順利開展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為用戶提供全天候與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能廣泛應用於船舶航行導航、水上交通管理、船舶遇險搜救和港口作業與物流等領域,提高海事作業效率,並確保航行安全。
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信號監測評估表明,北斗系統服務性能不僅滿足指標要求,在部分地區服務性能更優於10米。在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等地區,定位精度可達7米,而在東盟國家等低緯度地區,定位精度可達到5 米左右。東海航海保障中心進一步研究建設的北斗導航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北斗CORS系統),甚至可以將三維定位精確到厘米級。「在這之前,我們的定位都只能精確到米,像碼頭升降、船舶靠泊、海底管道鋪設和海上鑽井平台建設這些工程在作業時,精確到米級的定位容易產生比較大的誤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進柱介紹說,「實現厘米級的定位服務,打破了國外導航系統的技術壟斷,為一些精度要求高的工程提供自己的定位服務。」在洋山港E航海平台中的高精度船舶定位、中國自主建造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站樁定位等現場,北斗CORS系統都大顯神通,證明了自己的雄厚實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產業提升,標准先行」。國際海事組織對北斗系統作為全球海事無線電導航系統組成部分的認可,正表明我國智慧海事建設的高要求和高水平,預示著插上科技信息翅膀的海事事業正越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