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認購證是什麼多少錢
1. 第二代股票認購證現在可以買多少價格一張
第二代股票認證現在1000元一張。
2. 股票認購權證是什麼
認購權證是從股票上漲中獲利。當股票跌落至認購權證執行價以下時,投資人可以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為初始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認購權證將過期作廢,發行公司賺得了權證的發行價。反之,當股票價格上漲超過執行價時,權證的認購權將被執行,發行公司有義務以執行價將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
例如:投資者以1元購入某隻股票1000份的認購權證,行權價為10元,行權比例為1;當該股票市場價格下跌到10元以下時,可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是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1000元。反之,當股票市場價格上漲至10元(該投資者的成本是行權價10元+權證購買價1元共11元)以上時,發行公司將以10元價格將1000股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投資者獲得相應的差價收益。
根據買或賣的不同權利,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又稱為看漲權證和看跌權證。
認購權證持有人有權按約定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買入標的證券,認沽權證持有人則有權賣出標的證券。
認購權證的價值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而上升,認沽權證則隨相關資產價格下降而上升。
說得這么復雜,那認購權證是什麼意思?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你手中花了50塊錢買了100股甲股票的認購權證,行權日是8月1日。行權價格是5元。行權比例為1比1。就是說,到8月1日這天,你有資格用5元/股的價格買該股票100股。
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8元,別人買100股要花800元,而你這天則可以用500元就買100股,假如當初你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50元,那麼你一共花了550元,你當然合算了。如果你真買,這個行為就叫行權。
但是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4元,你當然不會用5元/股的價格買,那麼你手裡的100股認購權證就是廢紙。你肯定選擇放棄行權了。但是,你會損失50塊錢。
上面說的是認購權證的意思。還有一種權證是認沽權證,指你在行權日可以以約定價格出售某一股票。
3. 93年認購證最後漲多少錢一張
93年認購證這邊查詢到目前市場價在300元(±100)這個價位段浮動。
一、認購證方式的出現
1993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鄭重其事地提出,新股的發行,原則上必須採用先買認購證然後搖號抽簽再由中簽者購買的辦法。緊接著,中國證券委又發布了《關於1993年股票發售與認購辦法意見》,對股票認購證的發售作了具體部署,規定每張認購證只能使用一次,收費只限於印製與銷售成本,一股不得超過2元。家採用無限量發售申請表方式發行社會公眾股的上市公司。
二、股票認購證書的發行故事
股票認購證於1992年1月10日在上海發行,每張30元。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種紙板會帶來什麼,郵局和銀行的員工也經常擔心這張認購證30元就能賣出去(當時的收入,30元可不是個小數目)。為了完成任務,對很多大型國企領導和銀行郵局內部員工進行了考核(當然,市場上流傳著另一個版本,上海十大區銀行分行行長在會上被暗示認購證可以帶來好處,所以敢於動員銀行內部員工購買)。紙片,眾所周知,當他們醒來時,認購證抽獎就結束了。他們可以認購股票。於是認購證的價格一飛沖天,黑市的最高價也漲到了8000元。股票上市後,利潤將達到1萬到3萬元。這是10,000%的增長。
股票認購證是授予權證持有人在特定期限內以行權價格購買相關股票的權利。股票認購證是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初期發行股票的主要方式,充分體現了當時新股發行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由於成本高、周期長,被無紙化配送所取代。當時發行的股票認購證和實體股票是中國股市的縮影。股票認購憑證包括:認購憑證、認購申請表、提款清單、號碼清單、定期存單、提前還款憑證等。
4. 93年上海股票認購證連號100張,價值多少錢
93年上海股票認購證,現在網上標價5—10元,連號100張,價值500—1000元錢。參考價格:http://book.kongfz.com/12570/117819033/
5. 股票認購證價格
92年,好像沈陽發行過基金的認購證,當時認購證的價格是10元/張,保存到現在,品相完好的話,個人認為也就在百元上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