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資訊 » 積雪多少是如何定義的

積雪多少是如何定義的

發布時間: 2023-01-03 00:52:03

Ⅰ 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下雪的降水量用「雪量(snowfall)」來衡量:雪量是根據氣象觀測者,用一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氣象上對於雪量有嚴格的規范.如同降雨量一樣,是指一定時間內所降的雪量,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准.下面列出各等級降雪量的降雪等級標准(12小時):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水量但小於0.1毫米;
小雪:大於等於0.1毫米,小於0.25毫米;
中雪:大於等於0.25毫米,小於3.0毫米;
大雪:大於等於3.0毫米,小於5.0毫米;
暴雪:降水量大於等於5.0毫米.
另外衡量雪大小還有一個詞:積雪深度,單位為厘米.
假定雪層均勻地分布在積雪地面上時,從雪層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間的垂直深度,叫積雪深度.觀測積累積雪深度的資料,掌握各地積雪深度的變化情況,對國民經濟建設和軍事上都有一定作用.
雪量與積雪深度沒法直接換算,大致上1毫米的雪量能積到1厘米的深度的樣子.

Ⅱ 降雨量和降雪量的定義和測量方法

降水量(包括降雨量、降雪量):一定時段內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降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累積的深度 .單位是:毫米或升/平方米
降雪量是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

Ⅲ 降雪量怎麼定義的

降雪量是氣象觀測人員用標准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化成水後,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表示.
量降雪量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後將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測量,以毫米為單位;另一種是用專用儀器稱重,然後換算成毫米單位.結果都一樣.
注意:降雪量和積雪深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積雪深度是通過測量氣象觀測場上未融化的積雪得到的,取的是從積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為單位;而降雪量是得融化以後再測.
在天氣預報中,不同強度的降雪主要以降雪量來衡量,一般有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四個級別: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mm(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mm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2.5 ~5.0m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5.0 ~10.0m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 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 10.0m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在很多地方,有時降雪量會遠大於10毫米,因此很多地方和預報也參照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這兩個等級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這兩個概念.
大暴雪: 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mm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mm以上的降雪過程.
好吧,我承認我網路的.

Ⅳ 下雪量多少多少毫米是什麼意思

降雪量遠大於10毫米,增加大暴雪和特大暴雪等級。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mm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mm以上的降雪過程。

降雪量指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如此計算,97.7毫米降雪量約為1.5米厚的積雪。

雪量根據氣象觀測者,用一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氣象上對於雪量有嚴格的規范。

如同降雨量一樣,是指一定時間內所降的雪量,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准。在天氣預報中通常是預報白天或夜間的天氣,這主要是指12小時的降水量。


(4)積雪多少是如何定義的擴展閱讀


降雪量,實際上雪融化成水的降水量。發生降雪時,須將雨量器的承雨器換成承雪口,取走儲水器(直接用雨量器外筒接收降雪)。觀測時將接收的固體降水取回室內,待融化後量取,或用稱重法測量。

當氣象站四周視野地面被雪覆蓋超過一半時要觀測雪深,觀測地段一般選擇在觀測場附近平坦、開闊的地方,或較有代表性的、比較平坦的雪面。測量取間隔10米以上的3個測點求取平均;積雪深度以厘米為單位。

在規定的觀測日當雪深達到或超過5厘米時需要測定雪壓。雪壓以克/平方厘米為單位。雪量越大積雪越深嗎?不一定,受到氣溫和地溫的影響,降雪量大的地方積雪不一定最深。如果地溫較高,前期降雪容易融化,積雪深度將比地溫低的地區小。

Ⅳ 降雪量和積雪深度計算是什麼

降雪量和積雪深度計算分別是:

「降雪量」是氣象人員用標准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融化成水後,再用量杯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與「積雪深度」相比,「降雪量」更加標准、更加准確。因為每次降雪的雪花含水量可能不同,溫度條件也可能不同,這就可能造成相同的降雪量出現不同的積雪深度,所以目前氣象部門主要用「降雪量」來衡量一次降雪過程的雪量大小。

「積雪深度」是指從積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實際積雪厚度,以厘米為單位。積雪深度就是計算雪堆積了多厚,是通過測量氣象觀測場上未融化的積雪得到的,是一個可以隨著積雪的加深不斷累積變化的數值。測量地段一般選在氣象觀測場附近平坦、開闊的地方,或著有代表性的、比較平坦的雪面。測量過程必須在下雪時定時測量,直至下雪結束。

降雪量的分類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毫米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3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3厘米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6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5~1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5厘米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8厘米的降雪過程。而且在很多地方,有時降雪量會遠大於10毫米,因此很多地方和預報也參照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這兩個等級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這兩個概念。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30毫米的降雪過程;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毫米以上的降雪過程。

Ⅵ 降雪10毫米是指雪的厚度 還是積雪化成水的高度

是氣象觀測人員用標准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化成水後,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

降雪量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如此計算,97.7毫米降雪量約為1.5米厚的積雪。

降雪量同降雨量一樣,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准,也有類似降水量的等級之分。一般都採用24小時降雪量標准。

(6)積雪多少是如何定義的擴展閱讀:

在天氣預報中,不同強度的降雪主要以降雪量來衡量,一般有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四個級別: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mm(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mm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2.5 ~5.0m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5.0 ~10.0m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 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 10.0m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在很多地方,有時降雪量會遠大於10毫米,因此很多地方和預報也參照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這兩個等級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這兩個概念。

大暴雪: 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mm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mm以上的降雪過程。

Ⅶ 天氣預報里雪的厚度是怎麼計算的

降雪量是氣象觀測人員用標准容器將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到的雪化成水後,測量得到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降雪量,在氣象上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它與降雨量的標准截然不同。降雪量是根據氣象觀測者,用一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
積雪深度是通過測量氣象觀測場上未融化的積雪得到的,取的是從積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為單位,是一個可以隨著積雪的加深不斷累積變化的數值。
降雪等級劃分標准及降雪量與積雪深度的對應關系
降雪等級的劃分通常以規定的時間段內降雪融化成水後折算成降水量來劃分的。24小時內,降雪折算成降水量在0.1~2.4毫米時為小雪,在2.5~4.9毫米時為中雪,在5.0~9.9毫米時為大雪,降水量達到或超過10毫米為暴雪。降雪量與積雪深度的對應關系:一般情況下,當降雪落地後無融化時,在北方地區1毫米(是指融化成水)降雪形成的積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區積雪深度有6~8毫米。

Ⅷ 降雪量是怎麼計算的

雪量是根據氣象觀測者,用一定標準的容器,將收集到的雪融化後測量出的量度。簡單的說,降雪量就是指將雪轉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氣象上對於降雪量有嚴格的規定。它同降雨量一樣,是指一定時間內所降的雪量,有24小時和12小時的不同標准,也有類似降水量的等級之分。一般都採用24小時降雪量標准。

(8)積雪多少是如何定義的擴展閱讀

全球

冰岩芯分析結果表明,末次冰期全盛時期(距今2萬年)南極冰蓋氣溫下降10℃,降雪量減少了一半。現階段流域物質平衡觀測和雷達測高結果指出,大陸冰蓋中心區域雪積累率在增加。雖然還有其它地區也發現隨著 溫度 升高降雪量增加,但是全球雪總量是在增加還是減少,目前監測結果還難以定論。從近20多年來NOAA衛星觀測得出的全球積雪面積時間序列上,也未能發現出任何變化趨勢。

中國

全國尺度的雪量變化趨勢與全球平均氣溫成正相關,其年際波動與火山活動相位相反,多雪冬季與厄尼諾一南方波動相同步。CO2增溫將加劇雪量分布的區域差異導致北方平原、盆地積雪日數減少,青藏高原、高山地區和長江中下游降雪量增加。

Ⅸ 降雪量的等級標准(降雪量)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降雪量的等級標准,降雪量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降水量 英文名稱: amount of...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降雪量的等級標准,降雪量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降水量 英文名稱: amount of precipitation;precipitation 其他名稱: 降水深 定義1: 一定時段內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降水, 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累積的深度 。

2、以毫米為單位。

3、 所屬學科: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 ;大氣(二級學科) 定義2: 在一定時段內,從大氣降落到地球表面的液態和固態水所折 算的水層深度。

4、 所屬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 ;水文、水資源(二級學科) ;應用水文學(水利)(三級學科) 定義3: 一定時段內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降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單位面積累積的深度。

5、以毫米為單位。

6、 在氣象上用降水量來區分降水的強度。

7、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8、 小雨: 雨點清晰可見, 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窪地積 水很慢;屋上雨聲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時內 降水量小於 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於10mm的降雨 過程。

9、 中雨: 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濺;窪地積水 較快;屋頂有沙沙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10、 大雨 :雨降如傾盆,模糊成片;窪地積水極快;屋頂有嘩嘩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11、 暴雨: 凡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50mm的降雨過程統稱為暴雨。

12、 根據暴雨的強度可分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種。

13、暴 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過程。

14、 大暴雨: 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時內降 水量100~250mm的降雨過程。

15、 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於140 mm或24小時內 降水量大於250mm的降雨過程。

16、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mm(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mm的降雪過程。

17、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2.5 ~5.0m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18、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 5.0 ~10.0m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19、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 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 10.0m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20、 降水量測量一般是用口徑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專門的雨量計測出降水的毫米數。

21、如果測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則一般將其溶化成水再進行測量。

22、 按降水的性質劃分,降水還可分為: 連續性降水:雨或雪連續不斷的下,而且比較均勻,強度變化不大,一般下的時間長,范圍廣,降水量往往也比較大。

23、 間斷性降水:雨或雪時下時停,或強度有明顯變化,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但是這個變化還是比較緩慢的,下的時間有時短有時長。

24、 陣性降水:雨或冰雹常呈陣性下降,有時也可看到陣雪。

25、其特點是驟降驟停或強度變化很突然,下降速度快,強度大,但往往時間不長,范圍也不大。

26、如果在陣雨的同時還伴有閃電和雷鳴,這便是雷陣雨。

27、 降水還是氣候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

28、 等級劃分 降雨 小雨:雨點清晰可見, 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窪地積 水很慢;屋上雨聲微弱, 降水 屋檐只有滴水;12小時內 降水量小於 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於10mm的降雨 過程。

29、 中雨: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濺;窪地積水 較快;屋頂有沙沙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30、 大雨:雨降如傾盆,模糊成片;窪地積水極快;屋頂有嘩 嘩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31、 暴雨:凡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50mm的降雨過程統稱為暴雨。

32、 根據暴雨的強度可分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種。

33、暴 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過程。

34、 大暴雨: 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時內降 水量100~250mm的降雨過程。

35、 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於140 mm或24小時內 降水量大於250mm的降雨過程。

36、 降雪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mm(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mm的降雪過程。

37、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 ~5.0m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38、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 ~10.0m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39、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 m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 10.0m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Ⅹ 氣象學是如何定義降雪量什麼是「積雪深度」

「降雪量」是氣象人員用標准容器在12小時或24小時內採集的眼睛溶解在水裡後,用再用杯子測量的數值,以毫米為單位測量。氣象學上,天上雲下的雨(液體)和雪、冰雹(固體)都被稱為降水,降水的量被稱為降水。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水深)。根據從天而降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後蒸發、滲透、無損地堆積在地面上的深度計算。「眼睛深度」是從眼睛表面垂直下降到地面的實際眼睛厚度(厘米)。

每次下雪,含水量不同,溫度條件不同,所以雪的深度也不同。一般來說,當降雪降臨地面後不融化時,北方地區降雪量為1毫米時,可以形成的積雪深度為8 ~ 10毫米,南方地區的積雪深度為6 ~ 8毫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動觀測設備逐漸取代了人工觀測。計量降水感測器可以自動測定降水量。超聲波眼睛深度探測器可以利用超聲波距離測量自動持續觀測眼睛深度,使觀測數據更加准確和連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