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表跟近視多少度有什麼聯系
❶ 視力表對應近視度數
視力表的數值和相應的度數不是完全對應的,大部分人都是在近視的基礎上合並一部分散光,或者遠視合並一部分散光。視力表5.0表示基本沒有什麼度數,4.9相當於50度左右的近視,4.8相當於100度近視,4.7相當於150度近視,以此類推。
國內使用的視力表有:國際標准視力表、視力表對數視力表、蘭氏(Landolt)環視力表。從功能上分有近視力表、遠視力表。配鏡前專業驗光的時候,眼科醫生常常會根據國際標准視力表才判斷屈光不正人士具體的視力情況。
使用視力表測量視力時,被測者應距視力表5米(如不滿可利用鏡面反射),1.0及以上是正常視力。一般是從視力表較低的水平往高水平辨別,直到不能辨認這樣來測定;不過實際操作時由於整個群體的視力水平還算不錯,為了節省時間會有一些施測者喜歡從最難的開始讓測試者辨別。
視力表和近視度數不是完全對應的。要看病人近視多少度,科學方式是散瞳驗光,因為有的人近視200度,視力很差只有0.1,而有些病人近視700到800度,它的視力可能也是0.1,所以視力不代表度數,只能參考。如果視力下降不到1.0,說明視力有問題,但到底多少度,要到專業眼科驗光,驗光後醫生會告知病人近視、散光還是遠視情況,能否通過配眼鏡矯正視力,所以不能完全看視力表視力明確自身度數。
❷ 視力表的視力與度數對照
視力表的視力與度數因人而異。
同一近視度數的人,其裸眼視力也可能並不相同。在近視發生後,遠處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視網膜上的成像就不再是一個焦點,而會變成一個模糊的光斑。
每個人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對這個模糊光斑的解析能力有所不同,就會出現不同人的近視度數一樣,但他們的裸眼視力卻不同,比如有的孩子近視200度,但裸眼視力仍然有0.6,有的孩子同樣近視200度(視網膜上成像的模糊程度和前者相同),但裸眼視力只有0.3。
(2)視力表跟近視多少度有什麼聯系擴展閱讀
在佩戴框架眼鏡前,孩子的大腦會被迫處理近視所帶來的模糊圖像,而當孩子佩戴框架眼鏡進行視力矯正後,大腦就「不願意」再去辨認摘下眼鏡後的模糊圖像了,這就是裸眼視力「變差」的原因。
而事實是裸眼視力並沒有降低,而是大腦不願再去適應了,就好像人們從游泳池走出之後會覺得自己變重了,實際上體重並沒有改變,而是人體已經適應了水的浮力而已。
視力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心理物理學指標,受到屈光度、視網膜解析能力、大腦辨識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近視後也不會因為戴眼鏡導致裸眼視力越來越糟糕,孩子一旦出現近視,就要在正規醫院進行配鏡,幫助矯正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