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汽車機械手多少一台
『壹』 一輛汽車的生產的完整工藝流程是什麼啊需要哪些生產設備
一輛汽車的生產的完整流程包括四個最主要的生產工藝:1、沖壓 2、焊裝 3、塗裝 4、總裝
沖壓工藝:沖壓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操作起來講其實比較簡單,先是把鋼板在切割機上切割出合適的大小,然後在一台沖壓機床進行初始的切割,這個時候一般只進行沖孔、切邊之類的動作,以便於下一操作,在進行簡單的沖孔、切邊後,就會進入真正的沖壓成形工序。
沖壓成形由沖壓機床和模具實現,每一個工件都有一個模具,只要把各種各樣的模具裝到沖壓機床上就可以沖出各種各樣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工件的質量。每一個工序大多都是先經過沖壓成形,然後再經過沖孔、切邊、翻邊等等工序,最後才會成為所需要的工件。
焊接工藝:在汽車車身製造中應用最廣的是點焊。兩塊車身零件焊接時,其邊緣每隔50—100mm焊接一個點,使兩零件形成不連續的多點連接。焊好整個轎車車身,通常需要上千個焊點。
焊點的強度要求很高,每個焊點可承受5kN的拉力,甚至將鋼板撕裂,仍不能將焊點部位分離。另外也大量的採用鉚接的方式加工車身。
塗裝工藝:塗裝對於汽車製造來講有兩個重要作用,第一是對汽車防腐蝕,第二是給汽車增加美觀。塗裝工藝過程比較復雜,技術要求比較高。
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預處理和底漆、噴漆工藝、烘乾工藝等,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化學試劑處理和精細的工藝參數控制,對油漆材料以及各項加工設備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塗裝工藝一般都為各公司的技術秘密。
總裝工藝:總裝就是將車身、發動機、變速器、儀錶板、車燈、車門等構成整輛車的各零件裝配起來生產出整車的過程。現代轎車裝配作業中,藉助計算機和機械手的幫助。但有些工序卻難以讓機械手操作,例如儀錶板、內飾件安裝等,耗費人工最多的地方就是內飾件裝配。
一般的總裝車間主要有四大模塊,即前圍裝配模塊、儀錶板裝配模塊、車燈裝配模塊、底盤裝配模塊。經過各模塊裝配和各零部件的安裝後再經過車輪定位、車燈視野檢測等檢驗調整後整輛車就可以下線了。
『貳』 國產汽車機器人大顯身手,會不會慢慢替代了工人的地位
未來工人一定是會被機器取代的。一種說法是,具備互聯、有序並且能夠實現遠程自我優化等特性,包括生產線上各種機床、刀具和系統都能提供相應的數據。
越是高端工藝的產品製造,越需要精密的設備,包括對環境也有更高的要求,例如無塵封閉空間。這樣的生產車間,自動化越來越高,對人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少。
當前中國處於生產製造大升級的階段,僵屍企業要淘汰,污染嚴重產能落後的工廠要取消,效率過低資源浪費嚴重的車間要砍掉。生產製造正在由工業2.0時代逐漸向工業4.0時代過渡。工業4.0時代,也就是未來工廠的時代,整個生產車間除了機器人就是3D列印機器,到處都是自動穿梭的運輸設備,沒有人或者只有幾個人工參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