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敷多少度怎麼敷
A. 熱敷的方法
熱敷可以選擇蠟袋,即從醫院買來的理療袋,接通電源,儲存熱量後對身體部位進行熱敷,這是一種方法。
其次,在家裡可以用熱毛巾熱敷眼部,關節等。除此之外用熱水浸泡,如泡腳也是熱敷。建議大家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咨詢醫生,尋求幫助
B. 熱敷時的水溫一般以多少攝氏度為宜
水溫在50-60℃較為合適。
常常用熱水袋。一般在家庭中做乾熱敷非常方便且易行。方法是熱水袋內灌入1/2-2/3的熱水,斜放水袋將氣排出,而後擰緊塞子,用布擦乾水袋錶面的水,倒提起來抖動,檢查無漏水後,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寶寶需要熱敷的部位。使用中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用開水時應加入適量的冷水,使袋中水溫在50-60℃較為合適,並要仔細檢查有無漏水。在給寶寶使用熱水袋後,要隨時觀察,以防寶寶燙傷。如果發現皮膚潮紅時應停止。做熱敷時可根據需要及時換熱水,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常用於解痙、鎮痛、保暖。將冷、熱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內,要求水溫為50℃(以水溫計調節較為准確),然後灌入熱水袋內,灌入量為熱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內空氣,擰緊塞子,擦乾後倒提熱水袋是否漏水,最後裝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於病孩需要部位。無熱水袋時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壺(瓶)代替,只要遇熱水不變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熱時間一般超過20~30分鍾。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濕熱敷法。
對嬰幼兒施熱時,溫度要控制在50℃之內,並應多包一塊大毛巾或放於兩層毯子之間。經常觀察放置熱水袋部位,防止燙傷。如有皮膚紅腫,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在局部塗凡士林保護皮膚。臟器出血,軟組織挫傷、扭傷或砸傷初期(前三天)忌用熱敷。急性腹痛診斷未明前不宜熱敷。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化膿、皮膚濕疹、細菌性結膜炎均禁忌熱敷。
C. 熱敷用多少度
熱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濕」兩種:
一是乾熱敷法。這是用熱水袋熱敷的方法:將60攝氏度~70攝氏度的熱水灌滿熱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將熱水袋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於患部,一般每次熱敷20~30分鍾,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亦可用金屬水壺(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熱的食鹽或米或沙子裝入布袋來代替。
二是濕熱敷法。事先把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輪流取出並擰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側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必須不燙時才能敷於患部),上面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鍾更換一次,總計20~30分鍾。每日可敷3~4次。
D. 濕熱敷的水溫
濕熱敷的水溫在40度就可以,如果度數太高的話,可以引起低溫燙傷,像這個40度剛好比體溫高一點點,還是比較舒服的,太高的話就有點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