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定煮米要多少水
Ⅰ 蒸米飯時怎麼判斷加多少水呢有沒有統一的方法
許多新手學煮飯碰到的第一個難點便是蒸米,蒸米沒有什麼很大的方法,重要便是加水流量的難題,一碗米飯是就是軟,徹底看著你是多少水。電飯鍋蒸米飯,如果要蒸出去硬軟適度的米。必須加的水流量在超出稻米部位2公分上下的水。也就是你的中拇指伸進到蒸米的水裡,恰好到你中拇指第一個手關節處。
假如喜歡吃稍微軟公司一點的稻米,那麼就多加上一些水,依據自身的口味去調整。將稻米清洗干凈,先倒入適當的水。拿手來做精確測量,一定維持手指甲整潔。隨後豎直扎究竟,檢測的情況下能夠見到手指頭在哪兒。然後開始精確測量,放進去。如下圖燜的米大概是手指頭第一個骨關節一多半。
Ⅱ 用電飯煲煮米飯放多少水
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使用電飯鍋來做飯,它也是屬於比較常用一種電器,這種電器操作起來簡單,但是在做飯時候水一定要控制好,要不做出來的飯就很難吃。那麼煮米應該加多少水呢?一起了解下吧。03
注意:由於大米產地以及每個人口味的不同,所以放水量也是沒有辦法統一的,這個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蒸出來的米飯太干,還可以往鍋裡面加少量的水,再蓋上燜一會兒。如果是過稀,一樣可以對它再悶上半小時再吃。
Ⅲ 蒸米飯到底該加多少水為宜
放多少比較合適呢,根據總共需要的飯量來確定。
如果放一碗米的話,會蒸出來2碗米飯,一個人吃夠了。
如果兩個人吃的話,可以放2碗米,這樣就有4碗飯了。
然後倒入適當的水,把米洗干凈,俗稱淘米
把水倒進電飯鍋,然後拿個舀米飯的木勺子,把米攪一攪,洗干凈,然後把水倒掉。
米淘干凈以後,放入適當的清水。
①一般情況下,水量的多少根據米的多少來確定。
②水和米的比例為1:1比較合適,也就是一碗米一碗水這樣,如果兩碗米,那麼就放兩碗水。拿印米的那隻碗來印一下水。
③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確定水的用量,不管多少米,反正只要水比米稍微高出1.5cm~2cm(1.5~2厘米)左右,也就是大概一指頭左右,用眼睛大概瞅一瞅就行啦。
④這個完全是憑經驗來的,每個人的經驗不同。
⑤由於大米產地以及每個人口味的不同(不同地區、國家、品牌),水的用量也略有所不同。
⑥一般來說,剛開始第一次的時候可能會失敗。不要灰心,慢慢再試試。或咨詢一下有經驗的人。
⑦如果蒸出來的米飯太干,可以加少量的水,再繼續燜一會兒。或者過稀,可以就這樣再悶半小時再吃。或者先將就著吃,吸取經驗,下次再蒸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或增加水的用量,慢慢的你就會很有經驗啦!
注意事項:
然後把電飯鍋內膽四周的水擦乾凈
要不然可能會有觸電的危險。
然後,把內膽放到電飯鍋裡面,蓋上蓋子。
插上電飯鍋的電源
按下電源鍵開始蒸米飯。
如果電源接入沒有問題的話,電飯鍋的指示燈就會亮起。大約需要半個小時到40分鍾左右米飯就可以蒸好。
米飯蒸熟以後電飯鍋會自動跳閘到保溫狀態
再稍等大約10分鍾片刻就可以開始吃啦。
Ⅳ 煮米飯時要加多少水才可以
蒸米飯一份的量,
用水需要一份半。
也就是一倍半左右。
壓力鍋或者電飯鍋都可以。
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
稍微調節一下即可。
Ⅳ 煮米飯要放多少水
米和水的比例是1_1.2-1.4。
1、米不要淘太多次
淘米次數1-2次,洗去表面的灰塵即可。如果淘米次數太多,還連搓帶洗,很容易造成大米中水溶性營養素的流失。
2、合理的加水量
若煮白米飯,米和水的比例是1_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較合適。如果是大米裡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糧,則要適當多加水,因為粗糧很「吃水」。
3、飯好以後不要急著拔插頭
一般情況下,當電飯煲「跳閘」,就說明米飯已經熟了,但這時候不要急著拔插頭,讓它處於保溫狀態5分鍾,拔完插頭後讓米飯繼續燜5分鍾,這樣蒸的米飯吃起來口感更好,而且還不容易粘鍋。
(5)怎麼確定煮米要多少水擴展閱讀:
大米飯營養物質的含量:
每100克大米飯營養含量:熱量116大卡、碳水化合物25.86克、脂肪0.33克、蛋白質2.6克、纖維素、0.3克、鉀25毫克 、鈉147毫克。
米飯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飯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米飯中的要高,但米飯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
Ⅵ 煮米飯要放多少水合適
煮米飯時大米和清水的比例大概為1:1.2。
可以按照一碗米,一碗半的水來煮。也可以將手指插入鍋底,水量超過米面1個手指節即可。
煮米飯放水小技巧:
我們在加水的時候,把食指放到飯鍋中,水位高於大米一個指關節,就可以了,這樣的水分是最佳的,要是怕弄不好,也可以按照一碗米,一碗半的水份配比,要注意的是要同一個碗。
此外,煮米時,放的水量高出米面1.5至2厘米左右比較合適,可以用食指測量,加水時將食指放入米水裡,指尖接觸到米的表面,水位達到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既不稀也不幹,軟硬適宜。
煮好米飯的竅門:
1、淘米一定要用涼水,用水量和淘洗次數盡量要少,以除去米糠等雜質為好,不要用力揉搓或者過度攪拌,洗米水要很快倒掉,因為米中含有一些溶於水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多淘洗會使表層的營養成分隨水流失。
2、剛洗好的米不宜馬上上鍋,可加適量的熱水浸泡10-15分鍾。因為米的結構緊密,水吸附和滲透倒里層需要較長時間,煮熟浸漲的米粒比沒有浸漲的米粒更省時,並且浸漲的米粒內外受熱均勻,米飯香軟可口。
Ⅶ 煮米飯時放多少水為好
煮米飯放水的方法
1、一般煮米飯時水和米的比例大概在1:1.2左右,這樣的比例更適合特別適合全家人食用。
2、還有一個放水特別簡單的方法,把手掌輕輕地平放在米的上面,只要水量沒過手指的就可以。
3、由於大米的產地和品種不同,吸水量也就不同,所以放水量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煮米飯的小技巧:
1、洗米的時候不要過於清洗,應該說現在的米都很乾凈的,過於的清洗會導致大量的營養流失,煮出來的米飯也不會那麼香。
2、先把洗好的米在冷水中浸泡60分鍾左右。讓米粒充分地吸收足水分,這樣煮出來米飯顆粒飽滿。
3、如果是用陳米來煮飯,只需加入少量的鹽或熟花生油,這樣煮出來的米飯顆粒晶瑩剔透飽滿,米香四益。
4、在蒸米飯的時候按米和食用醋1000克:35克的比例加入鍋內一起煮,這樣煮出來的米飯不會酸反而會更香呢,並且剩飯在常溫下放1-2天都不會便餿。
5、發現剛煮好的飯夾生時,馬上往鍋內滴幾滴白酒進去,再用文火蒸一會兒即可。此方法只適用蒸飯使用。
6、在開始煮飯之前往鍋內加入少量食花生油,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更具光澤,並且更加柔軟香甜。
7、如果煮的米飯太干,就往鍋內加少量的水再燜一會兒,如果煮出來的米飯太稀,也一樣再悶上半小時再吃,當然這樣多少會影響口感的。
Ⅷ 做米飯的時候,怎麼判斷放多少水合適呢
需要加的水量在超過大米位置2厘米左右的水。一般來說,不管放多少米,加水都是超過「米平面」這么高,不是用的米越多,加的水就更多。這是最常見兩種大米蒸煮方法,當然每個人對於熬粥或者蒸米的喜好乾,濕程度不同,也希望酌情添加水量,多做幾次,掌握自己喜好口感即可。
蒸米之前先要浸泡15分鍾,蒸熟之後電飯煲不拔電悶15分鍾。這樣做出的米飯口感最好,別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這可是廚師做主食的秘方。如果您家裡的米已經是陳米,沒關系,陳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經過前三道工序後,我們在鍋里加入少量的精鹽或花生油,記住花生油必須燒熟的,而且是晾涼的。
另外還要看你吃的米的吸水性和電飯煲的煲膽情況怎麼樣,煮過一兩次就能把握了,我試過一種東北大米,最後調到要1:1的水量,才不會太粘。當然主要還是要靠個人的口味,軟硬,因為有的人喜歡比較軟一點的飯,而有的人喜歡吃很硬,一粒粒的飯,注意這個,沒具體的量,只有每一次煮飯的體驗,前後去差別。(這個方法很適合砂鍋或者是石鍋去蒸飯,砂鍋和石鍋蒸出來的米飯口感是相當不錯的,把泡發後的大米放在砂鍋或石鍋里,然後按照1:1的比例加水,蒸8-10分鍾就可以了。)
Ⅸ 煮米飯需要放多少水
水量的多少根據米的多少來確定,一般米和水的比例是1_1.2到1.4。
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較合適,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確定水的用量,不管多少米,反正只要水比米稍微高出1.5厘米-2厘米左右,也就是大概一指頭左右,用眼睛大概瞅一瞅就行啦。如果是大米裡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糧,則要適當多加水,因為粗糧很「吃水」。
Ⅹ 煮米放多少水比較合適
一般情況大米與水的比例為1:1到1:1.5之間,也就是說大米和水可以一樣多,也可以水稍多,建議不要超過1:1.5。可根據具體情況和個人喜好調整大米和水的比例。
如果沒有具體的測量器具,可以在電飯煲中讓水沒過大米1厘米左右就可以。也可以用手指去測量水的多少。如:煮米飯一般是將中指探進水裡,以一個指關節高度為標准。水平線剛好到第一個指關節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是以米的平面為底,不是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