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出峰多少cm是怎麼算的
㈠ 出鋒4厘米是什麼意思
出鋒4厘米是書法的筆鋒要四厘米的意思。
書法的筆鋒是力和勢的組合,行筆要沉著痛快,做到穩健輕便重筆勢。這就需要出鋒4厘米,也就是筆鋒要四厘米,才有這個效果。
書法的注意事項:
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濕中有干,干中有濕,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剛力鐵劃銀鉤,柔力行雲流水,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㈡ 毛筆出鋒3.3是什麼意思
出鋒3.3厘米意思是毛筆筆頭的長度是3.3厘米。
毛筆的選用原則是:小筆不可以寫大字,但彈性好的大筆可以寫小字。鋒毫3cm的毛筆介於中號和小號毛筆之間,最適合寫中等字型大小以下的字。
小號毛筆。出鋒在2.1cm左右,鋒徑0.5cm左右,適合寫那種如硬幣大小的小楷。當然,你要寫四五厘米見方的字也行,只是那樣會因壓筆過深貼到筆根而容易毀筆,寫完後很難復原,影響毛筆壽命。
中號毛筆。出鋒不超5cm,鋒徑不超1.2cm,這樣的毛筆通常用來寫核桃大小的字。初學顏柳歐趙楷書者,建議使用這樣的中號毛筆書寫。
保養:
毛筆用完後應立即洗凈餘墨,以免筆鋒粘結,宜掛在筆掛上,以保持筆鋒的彈性。如遇積墨粘結或使用新筆,可用溫水浸泡,不可硬性撕散或用開水浸泡,以免斷鋒掉頭,新筆應裝入紙盒或木盒內,並放些樟腦丸,以防蟲蛀,經常晾曬,防止生霉。
(1)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2)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濕,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數十分鍾。筆保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3)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干,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干為止。所謂「干」,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干,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4)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干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5)洗凈之後,先將筆毫余水吸干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可使余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干,以保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陽光下。保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毛筆
㈢ 出鋒3厘米什麼意思
出鋒3厘米意思是毛筆筆頭的長度是3厘米。
中號毛筆的出鋒都不超過5cm,鋒徑也不超過1.2cm,這樣的毛筆通常用來寫中等大小的字,也就是平時見得多的那種米字格(米字格通常是9cm-12cm見方)的紙適合用的毛筆,這樣大小的筆是最適合初學者的。
出鋒的特點:
毛筆寫字時點畫開頭或結尾處筆的尖鋒顯露於外,出鋒又稱露鋒。出鋒可以體現點畫間和字與字間的呼應,承接關系,能產生「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的效果。露鋒起筆往往以側鋒為主,這種起筆靈活而飄逸。寫楷寫行草皆可使用。
行草書的起筆大都是採用「露鋒」.起筆。此外,收筆時,筆鋒表露在外的叫「出鋒」。它也屬露鋒,如懸針和燕尾等。
㈣ 毛筆的出鋒、直徑、桿長指什麼都有哪些規格
出鋒:是毛筆筆毛露在外面的長度。
直徑:是筆肚那個地方最粗的直徑。
桿長:就是毛筆桿的長度。
寫多大字,需要不同的規格。
依常用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
依筆毛彈性強弱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為寫字毛筆、書畫毛筆兩類。
依形狀可分為:圓毫,尖毫等。
依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4)毛筆出峰多少cm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毛筆的用法及清洗:
1、開筆
用溫水將新筆筆鋒全開或用手指從筆的頂部一點點將毛揉開。 在沒能充分掌握好運筆的力度之前時,開筆至多開至筆毫的二分之一,因為寫漢字無需將筆毫展開到筆毫的三分之二,並且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筆的流暢。
2、潤筆
使用過的筆再次使用前需用清水將筆毫浸濕,然後將筆倒掛數十分鍾,使筆鋒恢復韌性。
3、入墨
為使墨汁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吸干,可用吸水紙輕拖筆毫。
要注意的是:入墨少,筆不能運轉自如,入墨多反而筆的腰部軟漲無力。
毛筆的保養:
使用後要立即洗筆,洗凈後不要裝上筆套,將余水吸干並理順。將筆放在陰涼處倒掛陰干或用筆簾存放,不可將筆暴曬在陽光下。不要放口中舔毛;不要在寫字繪畫外使用;不能在溶劑里使用;筆尖套是在運輸中作為保護筆頭使用的,一旦用筆後就不要再裝上,以防筆毛腐爛和出現脫毛現象。
㈤ 毛筆多長算短鋒、中鋒、長鋒
如果鋒穎區的鋒穎長達1.5厘米至2厘米,這才是書家們所說韻長鋒筆,像這樣的長鋒筆有毫身長的,也有毫身短的。古代書家所謂的長鋒筆,就是鋒穎長而不是筆頭的毫毛長。
毛筆的筆頭是以各種獸毛為原料製成的,質量的關鍵在於毫毛的前尖是否有鋒穎,有鋒穎才能製成優質筆,無鋒穎的製成的筆則是有毫無鋒的劣質筆。
將筆頭用手捻開筆尖前部鋒穎區,捏平後在陽光或燈光下映看,有一截較為透明晶瑩的部分,就是筆鋒,也叫鋒穎,簡稱鋒。
如果鋒穎區的鋒穎長達1.5厘米至2厘米,這才是書家們所說韻長鋒筆,像這樣的長鋒筆有毫身長的,也有毫身短的。古代書家所謂的長鋒筆,就是鋒穎長而不是筆頭的毫毛長。
(5)毛筆出峰多少cm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比如一支筆頭長度可達10厘米以上或者更長,可是用沒有鋒穎的毫毛製成的筆,而筆尖部分很尖銳,像這種尖銳的筆就是部分書畫朋友所說的「長鋒」筆。這就是筆工用刀鋒削成筆尖而不是筆鋒。
有鋒穎的毫是獸類天然長成的,而人工是無法做出鋒穎來的,筆工挑選出有鋒穎的毫毛按比例多少疊製成筆鋒,原料質量的優劣,是保證毛筆質量的基礎 「千萬毛中選一毫「即體現出筆工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選料態度,也體現出精選原料對毛筆質量所起的重要作用。
生產不同品種的毛筆,選用的原料也不同,必須根據生產的品種決定挑選原料,並對每一種原料的毫身及鋒穎長短、顏色、毛桿的粗細和直曲等狀況,都披必須仔細挑選,精工細作才能做出一支上好的毛筆筆鋒。總之毛筆質量的檔次並不是以筆毫長短而論,鋒穎的長短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