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多少一台
A. 買一台鋼琴需要多少錢
截至2019年10月,一台鋼琴的平均市場價格在9200-9500左右。
立式鋼琴價格便宜,佔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立式鋼琴採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現在的只有1-2米高。
(1)鋼琴多少一台擴展閱讀:
鋼琴保養:
不可把包裝鋼琴用的塑料罩套在上面,或在鋼琴上蓋上一塊塑料布。塑料布或罩子使空氣不流通,琴底下的潮氣進入琴體內,鋼琴長期在這種情況下將會嚴重受潮,容易導致內部機件的不靈活,音色發悶,金屬件生銹,外觀油漆失去光澤,影響鋼琴的使用的壽命。
有的鋼琴主人為了保護鋼琴鍵子,特意做一塊琴鍵罩布,罩布的質地一般都選用比較厚的毛織品,其實鋼琴使用完都要蓋上琴蓋的,沒有必要再放一塊琴鍵罩布。
而且彈好琴後鍵盤上都有一些手汗,蓋上罩布後,罩布起到吸潮的作用,很少有人經常把罩布拿出去曬一曬,長期下去罩布的潮氣勢必會導致鍵孔呢受潮膨脹,鍵皮便容易開膠。
鋼琴上不要放置不必要的裝飾品和雜物,以免雜物掉進鋼琴,使機件發生故障。彈奏時,這些雜物還可能產生共振,影響彈奏。也不要把點燃的火柴頭、煙頭、熱水杯放在鋼琴上,以防燙壞油漆。當然更不能把盛有液體的容器直接放在琴上,一旦容器翻倒,致使液體流入琴內,內部機件膨脹,生銹,將給鋼琴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B. 一台一般的鋼琴大概需要多少錢
一台一般的鋼琴大概需要八千元以上。
鋼琴外文名為Piano,它的全名應叫Pianoforte,意為弱強。由於這件樂器既能發出弱音,又能發出強音,才有了這樣一個極為形象的名字。後來,也許是為了稱呼上的方便,人們將表示強音的forte略去,只保留表示弱音的piano,並沿用至今。
發展歷史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叫做羽管鍵琴。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
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C. 鋼琴需要多少錢一台
一般家庭的1.5-2.5萬之間!演奏會級別的就高的多了,上百萬的!
D. 鋼琴多少錢一台
國內家庭用琴的價格一般在1.5-3萬元之間,這個區間也是國內鋼琴市場消費的主流區間。
中外合資品牌的鋼琴一般一萬八起價,國際品牌獨資產品2萬起價,也有些雜牌琴不到一萬就可以購買
E. 鋼琴多少錢,買一台普通的鋼琴要多少錢
一般立式鋼琴,如果買國產的話,就買國產三大品牌,海倫 星海 珠江。
別買其他雜牌,他們的價位8600-30000以里,都可以看看!
別買二手的,危害挺大!
F. 一台鋼琴大概需要多少錢
鋼琴分為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立式鋼琴比較便宜,佔用的空間小,三角鋼琴還貴一點,佔用的空間大。
如果是初學者建議購買立式鋼琴,價格大概在1w左右,希望可以幫到你!
G. 一台鋼琴大概多少錢
一般家庭選擇是立式的鋼琴,1萬左右的,你就可以考慮珠江牌子的琴,性價比比較高。
如果是想專業一直學的話,里得米勒系列的琴音質很好,一般大家都會選擇這個。
2萬左右的,就可以考慮買yamaha的,品質很好。但是,買鋼琴的時候,彈鋼琴的那個人要去聽,每台琴的音色都會有區別,挑自己喜歡的音色就好了。
講一下鋼琴品牌的大概脈絡。
一,起源在歐洲
鋼琴品牌的起源是在歐洲,1960年之前,鋼琴品牌是歐洲鋼琴一家的天下。主要集中在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捷克,最繁榮的時代是在1880---1930之間。
自從1930年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大蕭條開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之後歐洲鋼琴品牌再也沒能達到那個時代的高度。
1960年之前這個時期,我們中國人所能熟悉的品牌是貝森多夫,貝西斯坦,博蘭斯勒,斯坦威,韋伯,賽樂爾,佩卓夫等。
二,鋼琴品牌成熟發展在美國
1960年開始,美國鋼琴消費市場開始繁榮,從此美國市場成為鋼琴行業的晴雨表。
從1965年開始到1985之間,是日本鋼琴入侵美國市場的大時代,也造就了卡瓦依與雅馬哈兩大日系產品的競爭發展史。在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的鋼琴行業,也只有這兩大日系產品最為耀眼。
韓國鋼琴是1980年開始入侵美國市場的,代表的品牌是英昌與三益。尤其是英昌鋼琴(屬於韓國現代集團),在90年代達到了15萬台世界第一的產量,90年代初期成為韓系鋼琴的最頂峰。
歐洲鋼琴在90年代也曾努力的再次打進美國市場,但由於匯率問題,以及在價格與質量的平衡中,一直無法與日韓系對抗。雖然他們的產品很好,但銷量一直不高。
中國製造也沒有落後,與2000年開始侵入美國市場,目前中國製造的鋼琴佔美國新鋼琴銷售的三分之一。美國市場中,最有代表性的國產品牌為海倫與珠江。
三,中國鋼琴市場
雖然中國鋼琴品牌市場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毫無疑問,目前中國卻是世界鋼琴市場中最大的蛋糕。
中國近代鋼琴起步與1950年,國家政府規劃了東北(諾的斯卡),廣州(珠江),北京(星海),上海(施特勞斯)四個鋼琴製造廠。到了80年代末,中國政府開始對外放開外資經濟,增加了煙台(金斯波格)鋼琴生產基地。從此形成中國五大鋼琴廠。
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社會文化開始繁榮,中國新興中產階級對於鋼琴需求開始爆發。趁著這股春風,加上原產國的勞動力成本飛漲,93年韓國現代集團的英昌鋼琴進駐天津,韓國三益鋼琴跟進,但在上海投資不算順利,後來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印尼生產鋼琴,獲得了轉機。95年開始日本的卡瓦依,雅馬哈相繼進入中國,從此日韓系,迅速佔領了中國的中高端市場。
四,歐洲鋼琴的現狀
歐洲鋼琴在近50年間的發展並不算很順利,翻開歐洲鋼琴這50年的歷史,許多都是關閉,並購的信息,200家的鋼琴企業,目前能在歐洲正常生產的只有二十幾家。而且其中一些企業的產權,或者股權,已經掌握在亞洲企業的手中。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歐洲鋼琴第一流的品質。
這些歐洲知名品牌為了能夠更好生存,開始拉低自己的生產線,並在全球尋找合作人,利用當地企業的低廉勞動力與資金,生產價格更為適宜的產品,以尋求生計。
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原因,西歐的一線鋼琴製造商開始向東歐發展,製造第二集團的產品,例如貝西斯坦Bechstein旗下的波西米亞Bohemia,霍夫曼Hoffmann,以及西米爾Schimmel旗下的Vogel沃格爾,這些國家例如捷克,波蘭,他們的社會制度,行為規范,生產質量都與西歐相接近。(但東歐一些鋼琴產品的配件很有可能是中國製造,在東歐組裝)
另外就是與亞洲的鋼琴企業展開合作,生產品質相對東歐要低一些的子系列產品,製造第三集團的產品,例如,某某品牌的旗下產品。
以上都屬於各種形式的歐洲產品,品質檔次不同,雖然有些亂,但在質量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可很不幸的是,中國目前大部分所謂的歐洲鋼琴,實際與以上的形式沒有半點關系,只是簡單注冊了一個洋名字,中小企業生產而已,也成為了暴利琴與回扣琴的代表,這也引起了德國鋼琴協會借2012年上海樂器展覽,到中國集體打假的事件。
總結:
目前中國的鋼琴市場。國產鋼琴主要是廣州珠江,北京星海,寧波海倫,宜昌長江。韓系產品為天津英昌,印尼三益。日系為宜昌卡瓦依與杭州雅馬哈。德系產品,比較混亂,魚龍混雜,目前市場比較正規一些的是金斯波格,韋伯,艾賽克斯,賽樂爾等,他們的資金合作,產品的設計,生產基地工藝能力,等方式各不相同,但起碼血緣是正規的。
這些產品,珠江,星海在中低端市場優勢很大,日韓系,國產海倫在中高端市場投入很大,另外原裝進口的日系產品,與少量的歐洲原裝產品,占據了中國頂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