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蓮多少錢一斤
❶ 半邊蓮干多少錢一斤
半邊蓮,桔梗科半邊蓮屬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10月。半邊蓮栽植後,一年可收割兩季,頭茬在夏季生長茂盛時,二茬在秋季霜降前,收割時用鐮刀剪齊後割取,洗凈泥沙,除凈雜物,直接曬干或烘乾即可。以身干,色鮮、無雜、無霉變、無蟲害、青綠色為最好,其次欠佳。
❷ 中葯的半盞是多少
1斤(500克)=10兩=100錢,因此,1錢=5克,7錢半=7.5×5=37.5克。2810
❸ 公丁香. 鬱金 . 赤芍 .地龍 . 絲瓜絡.哪裡有賣大概多少錢一克啊
以下是中葯每10克的參考價格,單位(元),你自己查吧:
因地方差異有些葯物零售價格亦會有些差別.
蓮心0.40 烏梅0.35 龍葵0.13 黃葯子0.10 麻黃根0.28 草果2.76
石蓮子0.32 石榴皮0.15 天龍3.60 了哥王0.80 浮小麥0.10 草豆蔻0.26
鴉膽子0.32 白芨0.81 絞股藍0.38 山慈菇3.40 訶子0.21 肉豆蔻1.60
芡實0.58 五倍子0.50 女貞子0.18 半枝蓮0.33 白果0.80 皂刺1.23
蓮須2.63 金櫻子0.77 沙苑子0.50 半邊蓮0.30 銀杏葉0.20 京菖蒲1.60
制黃精0.41 益智仁0.76 茺蔚子 冬凌草0.30 淡豆豉0.18 石菖蒲0.49
炒黃芩0.92 蒼術0.38 橘皮0.14 佛手1.56 地骨皮0.24 白薇0.20
炒黃連4.80 厚朴0.45 青皮0.16 木香0.18 銀柴胡0.92 青蒿0.10
炒黃柏0.25 枳實0.19 枳殼0.33 萊菔子0.14 胡黃連1.18 天葵子0.49
生黃芩0.85 紅花1.22 鬱金0.48 炙沒葯0.72 澤蘭0.15 苦參0.19
川黃連4.34 桃仁0.97 元胡0.68 炙乳香0.54 莪術0.23 龍膽草0.65
生黃柏0.21 炒香附0.17 烏葯0.13 雞血藤0.12 三棱0.29 紫草1.26
知母0.46 石見穿0.17 五靈脂0.39 留行子0.20 桑白皮0.19 炙百部0.34
天冬0.81 劉寄奴0.37 姜黃0.24 川牛膝0.33 炙紫菀0.23 白前0.12
麥冬0.85 徐長卿1.64 蠶沙0.10 淮牛膝0.52 炙冬花0.84 前胡0.63
玄參0.25 川楝子0.12 穿山甲15.40 烏賊骨0.58 丁香1.70 吳茱萸1.40
南沙參0.45 桔核0.31 土元1.08 降香0.47 蓽茇0.90 花椒0.81
北沙參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蘇木0.27 胡椒1.60 小茴香0.36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蘆巴子0.20 炮姜0.41 熟附片0.33
川斷0.27 生杜仲1.06 菟絲子0.70 補骨脂0.16 高良姜0.35 乾薑0.38
寄生0.20 鎖陽0.22 蛇床子0.40 肉蓯蓉2.33 白附子0.46 肉桂 0.50
槐角0.15 藕節0.15 荊芥炭0.24 生地炭0.94 血餘炭0.70 藕節炭0.24 茜草0.71 桑螵蛸1.80 椿根皮0.25
槐米0.50 小薊0.15 地榆炭0.26 柏葉炭0.40 陳棕炭0.20 茜草炭1.38 艾葉0.08 毛冬青0.50 苦楝皮0.18
側柏葉0.11 大薊0.24 生地榆0.16 佛手花1.00 綠萼梅2.70 玳玳花1.60 貢菊1.80 雞骨草0.39 忍冬藤0.26
赤小豆0.16 赤茯苓0.29 拳參0.26 厚朴花1.00 玫瑰花1.00 月季花1.00 凌霄花0.69 貓爪草0.90 絡石藤0.19
冬瓜子0.17 茯苓皮0.12 漏蘆0.16 炒內金0.65 建曲0.18 焦麥芽0.14 焦山楂0.15 炒杏仁0.55 旱蓮草0.12
冬葵子0.18 冬瓜皮0.18 薴麻根0.27 紅曲米0.16 神曲0.20 炒谷芽0.14 生山楂0.13 桔梗0.45 仙鶴草0.16
胖大海1.35 桔葉0.11 瓜蔞子0.52 百合0.41 生白術0.74 生白芍0.38 生甘草0.36 黨參0.75 生黃芪0.98
板蘭根0.42 桔紅0.20 瓜蔞皮0.65 石斛1.36 炒白術0.74 炒白芍0.40 炙甘草0.39 太子參1.08 炙黃芪0.62
貫眾0.18 桔絡1.78 薤白0.24 五味子2.13 山葯0.76 丹參0.35 生地0.48 生首烏0.48 生梔子0.35
桑葉0.19 山豆根1.23 香櫞0.31 山茱萸1.18 天花粉0.45 路路通0.20 熟地0.48 炙首烏0.56 炒梔子0.38
菊花1.00 射干0.80 柿蒂0.16 砂仁2.10 茯苓0.48 薏仁0.27 當歸0.36 益母草0.11 金銀花0.92
葛花0.33 青果0.45 八月札0.32 白蔻仁1.00 豬苓1.68 澤瀉0.60 川芎0.55 金錢草0.25 連翹1.20
炙遠志2.41 木蝴蝶0.49 野菊花0.34 地丁0.20 紅藤0.10 魚腥草0.28 法半夏1.84 牡丹皮0.54 蓮子0.62
酸棗仁2.10 穿心蓮0.13 白蚤休3.10 公英0.43 敗醬0.32 大青葉0.32 姜半夏2.04 赤芍0.36 扁豆0.26
柏子仁1.00 玉竹0.32 決明子0.21 生大黃0.27 火麻仁0.15 象貝母5.57 膽南星0.93 海藻0.20 垂盆草0.27
大腹皮0.15 石韋0.31 土茯苓0.32 制大黃0.39 郁李仁1.20 平貝母 制南星0.58 昆布0.26 地耳草0.28
豨薟草0.21 蔓荊子0.49 佩蘭0.30 檳榔0.34 扁蓄0.13 白鮮皮0.38
石楠葉0.10 葶藶子0.10 鉤藤0.33 木通0.17 瞿麥0.13 地膚子0.15
威靈仙0.39 木瓜0.39 海風藤0.34 合歡皮0.14 萆解0.18 馬齒莧0.26
防已0.74 狗脊0.13 伸筋草0.10 海桐皮0.35 虎杖0.12 白頭翁0.13
千年健0.25 五加皮0.14 桑枝0.11 老鸛草0.15 鴨跖草0.20 秦皮0.20
代赭石0.28 紫石英0.56 龜板7.70 鹿角霜2.10 石決明0.38 生龍骨0.57
海浮石0.44 花蕊石0.14 別甲4.60 水牛角3.20 煅龍骨0.89 生牡蠣0.06
陽起石0.15 磁石0.32 玳瑁12.00 生石膏0.14 煅牡蠣0.13 珍珠母0.18
六月雪0.13 谷精草0.37 制川烏0.92
墓回頭0.41 密蒙花0.14 制草烏0.92
牽牛子0.12 木賊草0.10 雷公藤0.12
生麻黃0.11 蘇梗0.10 蘆根0.29
炙麻黃0.14 蘇葉0.18 淡竹葉0.20
桂枝0.14 蘇子0.24 枇杷葉0.45
荊芥0.12 白芷0.28 天麻片5.50
防風1.40 香薷0.15 地龍1.60
薄荷0.29 細辛2.7 刺蒺藜0.55
羌活1.07 炒蒼耳0.10 葛根0.29
獨活0.23 藁本0.30 柴胡0.45
秦艽1.46 辛荑0.51 升麻0.25
蛇蛻4.20 蟬蛻2.65 夜交藤0.14
蜂房5.10 僵蠶0.84 茯神0.40
烏梢蛇3.59 牛蒡子0.36 合歡花0.49
透骨草0.30 白芥子0.20 藿香0.44
竹茹0.19 夏枯草0.39 南沙參0.45 桔核0.31 土元1.08
茵陳0.16 舌蛇草0.47 北沙參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通草0.66 茅根0.30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川斷0.27 生杜仲1.06 菟絲子0.70
寄生0.20 鎖陽0.22 蛇床子0.40
仙靈脾0.24 枸杞子0.60
仙茅0.49 靈芝片0.81
巴戟天1.20 骨碎補0.15
❹ 請問那位朋友知道現在的五味子多少錢一斤啊
五味子 五味子是益氣養五臟的良葯,久服無副作用。該葯有護肝、促進肝臟合成蛋白和肝細胞再生的功能,並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可使血清ALT明顯下降,但停葯後ALT會出現「反跳」,一般須用葯半年以上。一般不單用,往往同其他護肝葯組成復方制劑。
五味子6g,40元左右
蓮心0.40 烏梅0.35 龍葵0.13 黃葯子0.10 麻黃根0.28 草果2.76
石蓮子0.32 石榴皮0.15 天龍3.60 了哥王0.80 浮小麥0.10 草豆蔻0.26
鴉膽子0.32 白芨0.81 絞股藍0.38 山慈菇3.40 訶子0.21 肉豆蔻1.60
芡實0.58 五倍子0.50 女貞子0.18 半枝蓮0.33 白果0.80 皂刺1.23
蓮須2.63 金櫻子0.77 沙苑子0.50 半邊蓮0.30 銀杏葉0.20 京菖蒲1.60
制黃精0.41 益智仁0.76 茺蔚子 冬凌草0.30 淡豆豉0.18 石菖蒲0.49
炒黃芩0.92 蒼術0.38 橘皮0.14 佛手1.56 地骨皮0.24 白薇0.20
炒黃連4.80 厚朴0.45 青皮0.16 木香0.18 銀柴胡0.92 青蒿0.10
炒黃柏0.25 枳實0.19 枳殼0.33 萊菔子0.14 胡黃連1.18 天葵子0.49
生黃芩0.85 紅花1.22 鬱金0.48 炙沒葯0.72 澤蘭0.15 苦參0.19
川黃連4.34 桃仁0.97 元胡0.68 炙乳香0.54 莪術0.23 龍膽草0.65
生黃柏0.21 炒香附0.17 烏葯0.13 雞血藤0.12 三棱0.29 紫草1.26
知母0.46 石見穿0.17 五靈脂0.39 留行子0.20 桑白皮0.19 炙百部0.34
天冬0.81 劉寄奴0.37 姜黃0.24 川牛膝0.33 炙紫菀0.23 白前0.12
麥冬0.85 徐長卿1.64 蠶沙0.10 淮牛膝0.52 炙冬花0.84 前胡0.63
玄參0.25 川楝子0.12 穿山甲15.40 烏賊骨0.58 丁香1.70 吳茱萸1.40
南沙參0.45 桔核0.31 土元1.08 降香0.47 蓽茇0.90 花椒0.81
北沙參1.06 荔枝核0.14 水蛭5.18 蘇木0.27 胡椒1.60 小茴香0.36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覆盆子1.40 蘆巴子0.20 炮姜0.41 熟附片0.33
川斷0.27 生杜仲1.06 菟絲子0.70 補骨脂0.16 高良姜0.35 乾薑0.38
寄生0.20 鎖陽0.22 蛇床子0.40 肉蓯蓉2.33 白附子0.46 肉桂 0.50
槐角0.15 藕節0.15 荊芥炭0.24 生地炭0.94 血餘炭0.70 藕節炭0.24 茜草0.71 桑螵蛸1.80 椿根皮0.25
槐米0.50 小薊0.15 地榆炭0.26 柏葉炭0.40 陳棕炭0.20 茜草炭1.38 艾葉0.08 毛冬青0.50 苦楝皮0.18
側柏葉0.11 大薊0.24 生地榆0.16 佛手花1.00 綠萼梅2.70 玳玳花1.60 貢菊1.80 雞骨草0.39 忍冬藤0.26
赤小豆0.16 赤茯苓0.29 拳參0.26 厚朴花1.00 玫瑰花1.00 月季花1.00 凌霄花0.69 貓爪草0.90 絡石藤0.19
冬瓜子0.17 茯苓皮0.12 漏蘆0.16 炒內金0.65 建曲0.18 焦麥芽0.14 焦山楂0.15 炒杏仁0.55 旱蓮草0.12
冬葵子0.18 冬瓜皮0.18 薴麻根0.27 紅曲米0.16 神曲0.20 炒谷芽0.14 生山楂0.13 桔梗0.45 仙鶴草0.16
胖大海1.35 桔葉0.11 瓜蔞子0.52 百合0.41 生白術0.74 生白芍0.38 生甘草0.36 黨參0.75 生黃芪0.98
板蘭根0.42 桔紅0.20 瓜蔞皮0.65 石斛1.36 炒白術0.74 炒白芍0.40 炙甘草0.39 太子參1.08 炙黃芪0.62
貫眾0.18 桔絡1.78 薤白0.24 五味子2.13 山葯0.76 丹參0.35 生地0.48 生首烏0.48 生梔子0.35
桑葉0.19 山豆根1.23 香櫞0.31 山茱萸1.18 天花粉0.45 路路通0.20 熟地0.48 炙首烏0.56 炒梔子0.38
菊花1.00 射干0.80 柿蒂0.16 砂仁2.10 茯苓0.48 薏仁0.27 當歸0.36 益母草0.11 金銀花0.92
葛花0.33 青果0.45 八月札0.32 白蔻仁1.00 豬苓1.68 澤瀉0.60 川芎0.55 金錢草0.25 連翹1.20
炙遠志2.41 木蝴蝶0.49 野菊花0.34 地丁0.20 紅藤0.10 魚腥草0.28 法半夏1.84 牡丹皮0.54 蓮子0.62
酸棗仁2.10 穿心蓮0.13 白蚤休3.10 公英0.43 敗醬0.32 大青葉0.32 姜半夏2.04 赤芍0.36 扁豆0.26
柏子仁1.00 玉竹0.32 決明子0.21 生大黃0.27 火麻仁0.15 象貝母5.57 膽南星0.93 海藻0.20 垂盆草0.27
大腹皮0.15 石韋0.31 土茯苓0.32 制大黃0.39 郁李仁1.20 平貝母 制南星0.58 昆布0.26 地耳草0.28
豨薟草0.21 蔓荊子0.49 佩蘭0.30 檳榔0.34 扁蓄0.13 白鮮皮0.38
石楠葉0.10 葶藶子0.10 鉤藤0.33 木通0.17 瞿麥0.13 地膚子0.15
威靈仙0.39 木瓜0.39 海風藤0.34 合歡皮0.14 萆解0.18 馬齒莧0.26
防已0.74 狗脊0.13 伸筋草0.10 海桐皮0.35 虎杖0.12 白頭翁0.13
千年健0.25 五加皮0.14 桑枝0.11 老鸛草0.15 鴨跖草0.20 秦皮0.20
代赭石0.28 紫石英0.56 龜板7.70 鹿角霜2.10 石決明0.38 生龍骨0.57
海浮石0.44 花蕊石0.14 別甲4.60 水牛角3.20 煅龍骨0.89 生牡蠣0.06
陽起石0.15 磁石0.32 玳瑁12.00 生石膏0.14 煅牡蠣0.13 珍珠母0.18
生麻黃0.11 蘇梗0.10 蘆根0.29
炙麻黃0.14 蘇葉0.18 淡竹葉0.20
桂枝0.14 蘇子0.24 枇杷葉0.45
荊芥0.12 白芷0.28 天麻片5.50
防風1.40 香薷0.15 地龍1.60
薄荷0.29 細辛2.7 刺蒺藜0.55
羌活1.07 炒蒼耳0.10 葛根0.29
獨活0.23 藁本0.30 柴胡0.45
秦艽1.46 辛荑0.51 升麻0.25
蛇蛻4.20 蟬蛻2.65 夜交藤0.14
蜂房5.10 僵蠶0.84 茯神0.40
烏梢蛇3.59 牛蒡子0.36 合歡花0.49
透骨草0.30 白芥子0.20 藿香0.44
竹茹0.19 夏枯草0.39 南沙參0.45 桔核0.31
茵陳0.16 舌蛇草0.47 北沙參1.06 荔枝核0.14
通草0.66 茅根0.30 淫羊藿0.24 炒杜仲1.07
川斷0.27 生杜仲1.06 菟絲子0.70
寄生0.20 鎖陽0.22 蛇床子0.40
如果以後要買別的葯,可以看看~ ^_^
❺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相信大家對半邊蓮並不是太熟悉,半邊蓮是一種草本植物,半邊蓮也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1
一、半邊蓮的功效
【葯用部位】:全草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歸心經;肺經;小腸經
【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毒蛇咬傷;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濕疹;足癬;跌打損傷;濕熱黃疸;闌尾炎;腸炎;腎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種癌症。
【附方】:
1、治毒蛇咬傷:鮮半邊蓮一、二兩,搗爛絞汁,加甜酒一兩調服,服後蓋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兩次。並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於傷口周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2、治疔瘡,一切陽性腫毒:鮮半邊蓮適量,加食鹽數粒同搗爛,敷患處,有黃水滲出,漸愈。(《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3、治乳腺炎: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葯》)
4、治無名腫毒: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嶺南草葯志》)
5、治跌打扭傷腫痛:半邊蓮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過濾,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然後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濃縮成一斤,裝瓶備用。用時以葯棉放在葯液中浸透,取出貼於患處。《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二、半邊蓮的作用
1、抑菌、抗腫瘤
半邊蓮50{bf}以上煎劑是採用平板挖溝法,它對福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非常好的抑製作用。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比較多,根據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證明,半邊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2、解痙祛痰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你還了解哪些呢?食用半邊蓮還可以解痙祛痰。半邊蓮中所含的紅花素具有較強的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的作用,並且還有較好的.祛痰功效。因此我建議大家在生活中,適當的食用半邊蓮對身體健康是有很幫助的。
3、調節免疫功能
我們平時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了解的不多,因此不知道它還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吧。半邊蓮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伴刀豆球蛋白A誘導的平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專家給葯1周後可以明顯的提高平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由實驗得出,半邊蓮對調節免疫功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服用半邊蓮的注意事項
1、食用禁忌
虛證水腫忌用。寒證、脾胃虛弱忌用。
2、毒副作用
半邊蓮煎劑口服,長期應用未見明顯毒性反應。半邊蓮針劑肌內注射時,少數病人有頭暈、汗出等反應。半邊蓮鹼注射給葯過量時,可致心動過速、傳到阻滯、驚厥、嘔吐、血壓下降、呼吸麻痹等嚴重反應。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2
一、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1、利水,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2、半邊蓮半邊蓮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的帶根全草。半邊蓮的功效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3、邊蓮的作用是治毒蛇咬傷、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溫疹、足癬、跌打損傷。半邊蓮別名有半邊花、箭豆草、順風旗、單片芽、急解索、蛇利草、細米草、蛇舌草、魚尾花、半邊菊、半邊旗、奶兒草、小蓮花草、綿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積草、白臘滑草、金菊草、金雞舌、片花蓮、偏蓮、瓜仁草、蛇啄草、長蟲草,半邊蓮用葯禁忌是噓症忌用半邊蓮。
二、半邊蓮的葯理
1、利尿(浸液,作用顯著持久),利膽,降血壓(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2、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及多種致病性真菌。
3、止咳、祛痰(興奮呼吸中樞,加強肺呼吸功能,擴張支氣管,解除平滑肌痙攣)。
4、止血,催吐,抗蛇毒,抗腫瘤。
三、半邊蓮的做法
1、半邊蓮兔肉湯
【料配】麵粉250克,凈兔肉225克,蔥末、薑末各2克,料酒3克,精鹽1、5克,味精1克,白糖35克,雞蛋1個。
【葯包】內裝半邊蓮30克。
2、車前草雞骨草蚌肉湯
【原料】蚌肉120克,車前草30克,雞骨草20克,生薑4片,精鹽少許。
【製作】
(1)將車前草、雞骨草洗凈,切碎;蚌用清水養1~2天,去盡污泥,然後用開水略煮,去殼取肉。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1、5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利濕。適用於肝陰虧虛、水濕內蘊而致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小便短少而色黃、大便不爽、口苦口乾等病症。
3、枸杞半邊蓮茶
組成:枸杞30克,半邊蓮25克,白糖20克。
製法:把枸杞洗凈;半邊蓮洗凈,切成5厘米長的段。把枸杞、半邊蓮放入燉杯內,加水 250毫升。置於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鍾即成。
4、半邊蓮糖茶
【配方】半邊蓮25g,白糖20g。
【功效】涼血解毒,利尿消腫。適合因學習緊張、壓力過大造成的肝氣郁結的考生食用。
【製作】
1、半邊蓮洗凈,切成3cm長的段。
2、將半邊蓮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轉用文火煮25分鍾,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❻ 半邊蓮的主要價值
葯用價值
全草入葯,具備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
葯書記載
《綱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塗之。
《生草葯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嶺南采葯錄》: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中國葯植志》:治血吸蟲病腹水。
《福建民間草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陸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蠍傷。
《南寧市葯物志》: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中國葯植圖鑒》:煎服治風濕性神經痛,頭暈。 ①治寒齁氣喘及瘧疾寒熱:半邊蓮、雄黃各二錢。搗泥,碗內覆之,待青色,以飯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鹽湯下。(《壽域神方》)
②治毒蛇咬傷:一半邊蓮浸燒酒搽之。(《嶺南草葯志》)二鮮半邊蓮一、二兩,搗爛絞汁,加甜酒一兩調服,服後蓋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兩次。並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於傷口周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③治疔瘡,一切陽性腫毒:鮮半邊蓮適量,加食鹽數粒同搗爛,敷患處,有黃水滲出,漸愈。(《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④治乳腺炎: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葯》)
⑤治無名腫毒: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嶺南草葯志》)
⑥治喉蛾:鮮半邊蓮如雞蛋大一團,放在瓷碗內,加好燒酒三兩,同擂極爛,絞取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約一、二十分鍾吐出。
⑦治時行赤眼或起星翳:一鮮半邊蓮,洗凈,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時換一次。二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眼皮上,用紗布蓋護,一日換葯兩次。
⑧治跌打扭傷腫痛:半邊蓮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過濾,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然後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濃縮成一斤,裝瓶備用。用時以葯棉放在葯液中浸透,取出貼於患處。
⑨治黃疸,水腫,小便不利:半邊蓮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調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⑩治單腹臌脹:半邊蓮、金錢草各三錢,大黃四錢,枳實六錢。水煎,連服五天,每天一劑;以後加重半邊蓮、金錢草二味,將原方去大黃,加神曲、麥芽、砂仁,連服十天;最後將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錢,連服半個月。在治療中少食鹽。(《嶺南草葯志》)
⑪治濕熱泄瀉:半邊蓮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葯手冊》)
⑫治痢疾:生半邊蓮二兩,水煎和黃糖服。
⑬治盲腸炎:半邊蓮八兩,加雙料酒適量,搗爛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許,外敷患處。
⑭治急性中耳炎:半邊蓮擂爛絞汁,和酒少許滴耳。(⑫方以下出《嶺南草葯志》)
⑮治晚期血吸蟲病腹水、腎炎水腫:半邊蓮一至二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葯》)
⑰治由血防846或鏈黴素引起的眩暈等:半邊蓮一兩,配墨旱蓮、白芷、車前草、女貞子、紫花地丁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葯》)
❼ 半枝蓮的售價非常高,但是農民卻不喜歡種植,這是為什麼呢
天地萬物,在有要求人手上都是寶,但若沒要求,即便是金子也有可能僅僅一抔草芥。農村田地里除開糧食作物,也有許多山野菜和草葯等綠色植物,這種綠色植物里也許有一種便是珍貴的草葯或花草植物,農民只需了解並賣給需要的人,就可獲得一筆不必成本的收益。聽說半枝蓮便是在其中一種,既然這樣,農民為何不專業種半枝蓮來賣呢?刺楸覺得該現象有欺詐的可能。
家有餘糧,心裡不急,種糧食作物再不掙錢,但至少有糧食作物吃,而若都跑去種半枝蓮,在供過於求時,最終也許只有當柴窯。半枝蓮不會太難栽種與對生長環境並沒有什麼要求的前提下,若大規模栽種半枝蓮的情況下,中葯批發市場便是那樣大空間,就很非常容易發生消費者保護情況,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便會導致先種者得錢,跟風者不賺錢乃至賠本。因此,了解市場行情得人在天然的半枝蓮有貨的前提下,也不會去栽種半枝蓮。懂中葯材得人也不栽種這類中葯材,那樣不太充分了解市場得人更不會去積極栽種田頭地尾的雜草了。
❽ 在農村的山上,有哪些值錢的中草葯
農村有很多的大山,遠遠望去,山上都是鬱郁蔥蔥的,長有很多的植物,大部分的植物都是不值錢的野草。但有一些野草非常的值錢,那麼大家知道在農村的山上,都有哪些值錢的野草嗎?
岩黃連
岩黃連也是一種價格堪比黃金的珍貴葯材,價格高達上萬元一斤,為什麼它的價格那麼高呢?看它的名字,也就知道了這種植物一般會生長在懸崖絕壁上面,想要採集它就要下到懸崖去,而在以前,並沒有好的採集工具,所以成本非常的高,做成的葯材就很稀少,價格也就越來越高了。現代經過研究發現,岩黃連對肝臟的病症有特殊的療效。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農村比較值錢的幾種野草,不知道大家都見過嗎?如果還知道其他值錢的野草,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其他讀者一起分享討論。
❾ 白花蛇舌草與半枝蓮的功效和作用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半枝蓮也是重要的葯材,那麼你們知道白花蛇舌草與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嗎?下面我給你分享一下白花蛇舌草與半枝蓮功效與作用吧。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是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毒蛇咬傷,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半枝蓮黃芪消症丸,四金化瘀排石湯,半枝蓮補虛祛濕湯。
1、半枝蓮治吐血,咯血:鮮半枝蓮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密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半枝蓮治咽喉腫痛:鮮半枝蓮八錢,鮮馬鞭草八錢,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3、半枝蓮治一切毒蛇咬傷:半枝蓮,洗凈搗爛,絞汁,調黃酒少許溫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4、半枝蓮治癌症:半枝蓮,蛇葡萄根各一兩,藤梨根四兩,水楊梅根二兩,白茅根,鳳尾草,半邊蓮各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葯)。
5、半枝蓮消腫,止痛。治跌打,刀傷,瘡瘍。《南寧市葯物志》
6、半枝蓮清熱,解毒,法風,散血,行氣,利水,通絡,破瘀,止痛。內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冶毒蛇咬傷,癰疽,疔瘡,無名腫毒。《泉州本草》
7、半枝蓮治肺膿瘍:半枝蓮,魚腥草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葯)。
8、半枝蓮治肝炎:鮮半枝蓮五錢,紅棗5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9、半枝蓮治熱性血痢:半枝蓮二兩,煎服(廣西葯植圖志)。
10、半枝蓮清熱解毒。治癌見到改善症狀的效果;闌尾炎,肝炎。(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11、半枝蓮破血通經。《南京民間葯草》
12、半枝蓮治胃氣痛:干半枝蓮一兩,和豬肚或雞一隻(去頭及腳尖,內臟)。水,酒各半燉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13、半枝蓮治淋巴結核:半枝蓮二兩,水煎服。或半枝蓮,水龍骨各一兩,加廋豬肉適量,煮熟,吃肉和湯。
14、半枝蓮治背癰:鮮半枝蓮根搗爛外敷。要留出白頭,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兩,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膿。排膿後,用根搗汁滴入孔內,並用紗布包紮,一天換二次。
15、半枝蓮治毒蛇咬傷:鮮半枝蓮,觀音草各一至二兩,鮮半邊蓮,鮮一包葉各四至八兩。水煎服。另取上述鮮草洗凈後加食鹽少許,搗爛取汁外敷。(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葯)。
16、半枝蓮治跌打損傷:半枝蓮搗爛,同酒糟煮熱敷(廣西葯植圖志)。
17、半枝蓮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半枝蓮,鹿茸草,一枝黃花各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18、半枝蓮治痢疾:鮮半枝蓮三至五兩,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19、半枝蓮治蛇頭疔,淋巴腺炎:鮮半枝蓮一至二兩,調食鹽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葯)。
20、半枝蓮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傷,血痢。《廣西葯植圖志》
21、半枝蓮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鮮半枝蓮一兩,洗凈,煎湯,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半枝蓮的食用方法
半枝蓮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半枝蓮用葯禁忌:血虛者不宜,孕婦慎服半枝蓮。
1、半枝蓮用於癌瘤取半枝蓮1兩,水煎兩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
2、半枝蓮用於肺癌,常與蜀羊泉、尋骨風、魚腥草等配合應用;
3、另有用半枝蓮、白英各1兩,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肺癌,對改善症狀亦有一定效果。
4、半枝蓮用於胃腸道癌症,常與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八月禮、半邊蓮等同用。
5、據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觀察,用葯後部分患者有近期症狀的改善,但尚未見有根治療效。
6、半枝蓮原用於毒蛇咬傷及瘡癰腫毒等症;近年來在臨床上用於肝炎、肝腫大、肝硬化腹水、癌腫及吐血損傷出血等症。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半枝蓮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半枝蓮主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瘰癧;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血淋;水腫;腹水及癌症。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利白花蛇舌草尿。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闌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證明,白花蛇草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抑製作用,實乃“清熱解毒”之良葯。
白花蛇舌作用
抗腫瘤作用在體外(相當生葯6克/毫升)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製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製作用亦較強。曾用浸膏於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實驗性治療,皆無明顯抗癌作用;0.5~1克生葯/毫升在體外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藍試管法),但作者認為此屬非特殊性的。
抗菌、消炎作用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著,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闌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活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白花蛇舌草的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黃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
①《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飲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②《廣西中葯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③《閩南民間草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④《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⑤《廣西中草葯》:"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白花蛇舌草的臨床作用
①治療小兒肺炎
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葯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癒52例,近愈25例,好轉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②治療闌尾炎
取鮮白花蛇舌草1兩(干品5錢),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症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別腹脹嚴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症狀較重者兼用補液並禁食。治療19例均愈,其中急性闌尾炎12例和闌尾膿腫3例,服葯8~9天,平均於1.9天和3.3天退熱。3.2天和6天症狀體征消失。1例治癒4個月後復發,仍以同樣方法治癒。有報告用鮮全草4兩(干品1~2兩),每日1~2劑煎服;或製成100%的針劑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症6小時1?。治療各種類型闌尾炎(包括急性、亞急性及闌尾穿孔並發腹膜炎)50餘例,一般服葯2~3天臨床症狀消失,1周痊癒出院。其中以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最好。煎劑療效優於針劑。又有報告以煎劑內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30例,對單純性、症狀較輕、發病1~2天入院的單用白花蛇舌草;對症狀較重,有明顯全身和局部症狀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葉。除2例慢性闌尾炎重新入院行手術治療外,均獲痊癒。平均住院4.2天。
③治療輸精管結扎術後副睾郁積症
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葯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副睾郁積症效果更為明顯。初步觀察19例,均曾經多種治療,如精索封閉、理療、糜蛋白酶肌注、止痛劑、新針、中葯及抗菌素、激素等,其中6例曾做過輸精管吻合術,1例曾作一側副睾切除,2例曾作過痛性結節切除,效果都不理想。經加用白花蛇舌草後,10例單純性郁積症中有3例主要症狀基本消失,副睾變軟,觸痛減輕或消失;7例症狀好轉,副睾觸痛減輕;9例合並有精索、副睾炎症者,其中6例好轉,3例無效。認為白花蛇舌草有抑制生精作用,能減輕副睾郁積,又能消除炎症,故能收到治療效果。但對精索粘連及副睾有肉芽腫形成等病例,則療效不佳。
④治療毒蛇咬傷
取本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鍾,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葯時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然後將葯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加用其它中草葯及抗菌素;對於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19例觀察,一般用葯3~6劑即獲痊癒。
⑤治療盆腔炎、附件炎
用白花蛇舌草1.5兩,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3錢,或再加穿破石(萇芝)3錢,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後,4例無效,余均痊癒。
此外,曾試用100%白花蛇舌草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療子宮頸癌,胃癌、肝癌各1例,症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曾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1兩製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症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後的患者,服葯後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
❿ 中葯--半枝蓮
半枝蓮
半枝蓮
【葯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開頭草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辛,涼。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臨床應用】1.用於熱毒瘡瘍,毒蛇咬傷,以及肺癰等症。
半枝蓮用治癰腫瘡瘍,有解毒、消腫作用;用治毒蛇咬傷也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單獨應用,或配合清熱解毒葯同用,既可內服,也可外用,用治肺癰,可配合魚腥草、開金鎖等同用。
2.用於肺癌、以及腸胃道癌症。
本品用於肺癌,常與蜀羊泉、尋骨風、魚腥草等配合應用;用於胃腸道癌症,常與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八月禮、半邊蓮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利尿、祛瘀止血,可用於腹水及損傷出血等症。
【處方用名】半枝蓮(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1.半枝蓮一葯,原名開頭草,別名為狹葉韓信草,一般在開花時采全草入葯。因它的小花交互對生,集成偏側總狀花序,形如牙刷,故俗稱牙刷草。
2.本品原用於毒蛇咬傷及瘡癰腫毒等症;近年來在臨床上用於肝炎、肝腫大、肝硬化腹水、癌腫及吐血損傷出血等症。
半枝蓮的抗癌作用研究
[異名]通經草,紫連草,並頭草(南京民間葯草),牙刷草(江蘇植葯志),小韓信草,水韓信(廣西葯植圖志),小耳挖草(南寧市葯物志),溪邊黃芩,金挖耳(江西民間草葯驗方),野夏枯草,方草兒,半向花,半面花,偏頭草,四方草(浙江民間常用中葯),耳挖草(廣西中草葯),小號向天盞,虎咬紅,再生草(福建中草葯),趕山鞭(成都常用中草葯治療手冊),狹葉向天盞(福建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基原]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
[原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又名:狹葉韓信草。
多年生草本,根須狀。莖直立,四棱形,高15-50厘米,葉對生,卵形或披針形,長約7-32毫米,寬4-15毫米,基部截形或心臟形,先端鈍形,邊緣具有疏鋸齒,莖下部的葉有短柄,頂端的葉近於無柄。花輪有花2朵並生,集成頂生和腋生的偏側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上面及邊緣有毛,背面無毛,花柄長1-15毫米,密被粘液狀的短柔毛,花萼鍾形,頂端2唇裂,在花萼管一邊的背部常附有盾片,花冠淺蘭紫色,管狀,頂端兩唇裂,上唇盔狀,3裂,兩側裂片齒形,中間裂片圓形,下唇腎形,雄蕊4,2強,不伸出,子房4裂,花柱完全著生在子房底部,頂端2裂。小堅果球形,橫生,有彎曲的柄,花期5-6月。生長於池沼邊,田邊或路旁潮濕處。分布江蘇,廣西,廣東,四川,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貴州,雲南,台灣,河南等地。
[栽培]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較好。2:種植:一種子繁殖:四川地區在9-10月播種,播前,整好土地,開1.3米深的溝,在溝上按行距30厘米,深4-6厘米開橫溝,播副約10厘米,做到底平,土松。種子需要伴入混有人畜糞水的草木灰里,使成種子灰,每畝用種子5-6兩,播時,先在溝里施入人糞水,把種子灰均勻撒入即可。二分株繁殖:在夏季收獲後,把老兜挖出,選生長好的,分成小兜,按行距30厘米,株距7-10厘米栽種,淋入畜糞水。三田間管理:種子繁殖的,當苗高一厘米時,澆一次清淡人畜糞水提苗。苗高3-4厘米時,要勻苗,補苗。每隔3-4厘米留苗一株,補苗要帶土移載。勻苗後,中耕除草一次,並行追肥。分株繁殖的,在栽後發出新苗時中除,追肥一次,以後只須拔草鬆土,至九月收獲後及11月各追肥一次過冬。
[採集]開花時採收,去根,鮮用或曬干。
[葯材]乾燥全草,葉片多已脫落,為帶有花穗的莖與枝,長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光滑,質柔軟,折斷面纖維狀,中空,殘留的葉片深黃綠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彎曲,質脆而易脫落,花穗著生在枝端,黃綠色,臭微弱,味微咸苦。產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
[成分]全草含生物鹼,黃酮甙,酚類,甾體。
[葯理]用美蘭試管法篩選實驗,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有輕度的抑製作用,於細胞呼吸器法篩選試驗對上述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於75%。
[性味]辛,平。
1:《廣西葯植圖志》味辛微腥,性平,無毒。
2:《南寧葯物志》甘,平,無毒。
3:《江西民間草葯驗方》性平,味辛微苦,無毒。
4:廣州部隊《常用中葯手冊》微苦,涼。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癧,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
1:《南京民間葯草》破血通經。
2:《廣西葯植圖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傷,血痢。
3:《南寧市葯物志》消腫,止痛,治跌打,刀傷,瘡瘍。
4:《泉州本草》清熱,解毒,祛風,散血,行氣,利水,通絡,破血,止痛。內服主血淋,吐血,鼻出血,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5:廣州部隊《常用中葯手冊》清熱解毒,治癌見到改善症狀的效果,闌尾炎,肝炎。
6:成都《常用草葯治療手冊》治食道癌,胃癌,子宮癌。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宜忌]血虛者不宜,孕婦慎用。
[選方]1:治吐血,咯血,鮮狹葉韓信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密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鮮狹葉韓信草一兩,洗凈,煎湯,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熱性血痢:小韓信草二兩,煎服(廣西葯植圖志)。
4:治痢疾:鮮狹葉韓信草三至五兩,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5:治肝炎:鮮半枝蓮五錢,紅棗5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6:治胃氣痛:干狹葉韓信草一兩,和豬肚或雞一隻(去頭及腳尖,內臟)。水,酒各半燉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腫痛:鮮狹葉韓信草八錢,鮮馬鞭草八錢,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8: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半枝蓮,鹿茸草,一枝黃花各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9:治肺膿瘍:半枝蓮,魚腥草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葯)。
10:治蛇頭疔,淋巴腺炎:鮮狹葉韓信草一至二兩,調食鹽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葯)。
11:治淋巴結核:半枝蓮二兩,水煎服。或半枝蓮,水龍骨各一兩,加廋豬肉適量,煮熟,吃肉和湯。
12:治背癰:鮮半枝蓮根搗爛外敷。要留出白頭,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兩,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膿。排膿後,用根搗汁滴入孔內,並用紗布包紮,一天換二次。
13:治癌症:半枝蓮,蛇葡萄根各一兩,藤梨根四兩,水楊梅根二兩,白茅根,鳳尾草,半邊蓮各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葯)。
14:治跌打損傷:小韓信草搗爛,同酒糟煮熱敷(廣西葯植圖志)。
15:治一切毒蛇咬傷:鮮狹葉韓信草,洗凈搗爛,絞汁,調黃酒少許溫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16:治毒蛇咬傷:鮮半枝蓮,觀音草各一至二兩,鮮半邊蓮,鮮一包葉各四至八兩。水煎服。另取上述鮮草洗凈後加食鹽少許,搗爛取汁外敷。(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葯)。
[臨床報道]用於癌瘤,取半枝蓮一兩,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飲。據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觀察,用葯後部分患者有症狀的改善,但未見到根治的療效。另用半枝蓮,白英各1兩,水煎服,每日一劑,用於肺癌,對改善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