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菌種可以接種多少斤玉米芯
A. 怎樣用玉米芯養蘑菇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選擇無霉爛、乾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塊,在石灰水中,即pH值為9~10,浸泡1天,並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銨,1%的過磷酸鈣,然後撈起過濾,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勻。
播種時可採取"三種兩料法"栽培。平菇菌種用種量一般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農膜鋪墊作底,撒上一薄層平菇菌顆粒種,種量是總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層5~7㎝玉米芯料,壓實壓緊,播種一層平菇菌種,可層播、點播、混播。
隨後再鋪上一層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餘的平菇菌種,壓實壓平。最後蓋上新鮮干凈無雜菌的塑料薄膜發菌大約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種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勻,鋪上菌床後,再把剩餘的1/4平菇菌種撒在最上面表面,壓實壓緊壓平,蓋上塑料薄膜。發滿菌需25~30天,就可以進行通風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乾料能產一斤左右的鮮平菇。
(1)一斤菌種可以接種多少斤玉米芯擴展閱讀: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菌種生產技術是食用菌制種,系指用人工方法培養食用菌純菌絲,它相當於農作物的種苗,沒有菌種,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如果菌種不良,也不能取得優質高產。因此,全面掌握制種技術,把好制種技術關,是整個食用菌生產的首要環節。
食用菌制種,系指用人工方法培養食用菌純菌絲,它相當於農作物的種苗,沒有菌種,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如果菌種不良,也不能取得優質高產。因此,全面掌握制種技術,把好制種技術關,是整個食用菌生產的首要環節。
用孢子分離、組織分離、菌絲分離得到的純菌絲轉移到試管斜面的菌種,稱為母種,也叫一級種。從試管母種擴大到廣口瓶、罐頭瓶,稱為原種,也叫二級種。原種擴大培養稱為栽培種,也叫三級種。平菇制種技術,一般普遍採用的固體菌種制種模式,分以上三級,各級菌種的制備,目的是擴大菌絲體,最後用於栽培。
B. 一畝大棚蘑菇需要多少斤玉米芯
種植大棚平菇,一定要選一個有散射光,環境通風的場地來搭建大棚。塑料大棚是最簡易的,但是有時候遇上災害天氣的話一定要記得防止損傷。栽培平菇用的大棚的尺寸在好是15~20米,在管棚的塑料膜上一定要蓋上雙層草簾,用來遮光。還要記得一定要用硫磺,密封後消消毒。
2、培養料配製
平菇的培養料和大多數菌類是一樣的,用1800公斤稻草加上120公斤菜餅,30公斤尿素混合。然後加入過磷酸鈣、石膏粉、石灰。然後將其堆在室外,一邊翻,一邊適量澆水濕透。之後在噴上0.5%的敵敵畏,就可以覆膜一天時間進行發酵,最後將發酵好的肥堆在大棚裡面。
3、平菇選種
想要有好的收成,讓利潤加大的話,就一定要選好培育的平菇原種。盡量從不同單位,引進盡量多株的菌種,然後從中擇優選取。我們可以讓一支母種接出5瓶,然後再22℃恆溫培養,7天檢查1次,這樣就能將壞種剔除了。
4、平菇播種
平菇播種和很多植物不一樣,需要將大棚溫度控制在28℃,然後就要翻格了,保證培養料厚度在18~20厘米之間。上層薄些,但是底部一定要稍厚,也要保證平整。最好是用用麥粒種撒播,然後還要保證平方米的種量有1瓶。最後只要輕拍,讓平菇的菌種和培養料完全接觸。注意在靠門口兩邊的位置蓋上濕報紙保濕。
C. 100瓶平菇菌種要多少玉米芯
一般原種培養平菇菌種都以棉籽殼或者木屑為主要原料的。玉米芯是作為栽培用料為好。若是使用玉米芯做原種培養基,750ml的菌種瓶使用乾料為0.25市斤每瓶。
100瓶則為25市斤的玉米芯,當然還要加上10%的輔料的。
D. 棉籽殼,玉米芯各一斤袋栽可產平菇幾斤
棉籽殼每斤乾料可產1.2至二斤。玉米芯每斤乾料,1.2至1.5斤。
E. 玉米芯平菇的發酵料是怎麼製作的
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蛋白質飼料短缺、人畜爭糧等矛盾日益突出,玉米作為主要的飼料作物之一,長期被廣泛應用於畜牧養殖中。我國玉米年產量高達2億多噸,其中玉米芯產量約佔10%,達2千萬噸以上。玉米芯可以作為清潔的燃料,玉米芯曬干後可以燃燒,燃燒後不會產生大量的煙,也沒有廢渣,所以玉米芯最算拿去燒也是有價值的。
氮磷鉀復合肥按照80%、4%、15%、1%的比例進行配比,將原料混合均勻後,按照水、料比2:1混合,原料充分潤濕,為了防止發酵過程中其他雜菌滋生,原料中可以混合添加適量的多菌靈。可以廢物利用,比例使用玉米芯經過特殊處理可種植蘑菇,使用玉米芯經過深加工可以做成燃料等等。
F. 平菇菌種的栽培料配方
1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4 斤,硫酸鎂 4 兩,克霉靈 1 兩 ,尿素0.5斤,二氫鉀3兩,玉米面10斤,含水量65% 。2 。棉子殼 100 斤,石灰 1.5 斤,石膏 2 斤,克霉靈 1 兩,高錳酸鉀 1 兩。3 。棉子殼 100 斤,生石灰 3 斤,磷肥 1.5 斤,尿素 2 兩,硫酸鎂 3 兩,克霉靈 1 兩,碳酸鈣 1 斤。4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25 斤,高錳酸鉀 1 兩,克霉靈 1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尿素 3 兩,復合肥肥 3 兩,硫酸鎂 4 兩,碳酸鈣 1 斤,石灰 4 斤,菇豐素 15 克,大粒鹽 1 斤(發酵料添加)。5 。玉米芯 100 斤,夫子 15 斤,米糠 20 斤,克霉靈 2 兩,尿素 5 兩,磷酸二氫鉀 3 兩,硫酸鎂 5 兩,石灰 3 斤,石膏 1 斤,增產素 1 支,大粒鹽 1 斤(發酵料用)。6 。花生殼粉 65 斤,玉米芯 35 斤,玉米面 5 斤,黃豆粉 10 斤,磷酸二氫鉀 5 兩,石灰 3---4 斤,克霉靈 1--2 兩,過磷酸鈣 5 兩,硫酸鎂 4 兩。7 。豆秸粉 50 斤,木屑 30 斤,玉米芯 20 斤, 夫子 13 斤,玉米面 10 斤,石灰 4 斤,克霉靈 2 兩,過磷酸鈣 5 兩,尿素 4 兩,硫酸鎂 5 兩,菇豐素 15 克,碳酸鈣 1 斤。8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10 斤,黃豆粉 10 斤,米糠 5 斤,尿素 5 兩,復合肥 3 兩,硫酸鎂 3 兩,石灰 3 斤,過磷酸鈣 1 斤,克霉靈 2 兩。9 。木屑 87% ,夫皮 5% ,玉米面 5% ,石灰、石膏、磷肥各 1% ,克霉增產靈 0.1% 。10 。豆稈、木屑混合物 80 斤,夫皮 10 斤,雞糞 5 斤,玉米面 5 斤,豆餅 5 斤,石灰 4 斤,磷肥 1 斤,尿素 3 兩,克霉靈殺菌劑 2 兩,碳酸鈣 1 斤,硫酸鎂 5 兩,發酵期15--20天。 平菇栽培料拌料要點: 1 。料要新,不能有發霉、成團、蟲卵等。 2 。主料以復合料為好,養份全、透氣性好,有利於菌絲生長,確保高產。即使是單一的使用一種主料如玉米芯,也要注意料的粗、細。 3 。料、水比例,不同的原料在栽培時加入的水量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據以往的某一經驗一成不變。如棉子皮不脫絨時,料水比在 1 : 1 . 5 ,而脫絨的棉子皮在加水時,料水比在 1 : 1 .3 左右。另外,原料的干、濕程度,原料的顆粒大小都影響拌料時的加水量。再有,質的不同的原料吃水程度也不同,玉米芯原料拌完後 2 小時左右才能吃透水,也就是說,要在拌完玉米芯主料悶 2 小時後,用手緊握一把料,手指間有水珠但不下落即為含水量 65% 。 3 。為達到主料與輔料等混合均勻,要先把主料、夫皮、玉米面、石灰、石膏干拌均勻,再把肥料、微量元素、殺菌劑、增 產劑溶於水中再均勻的加入主料中。一般發酵料在第二次翻堆時加入殺蟲劑。另一個方法是干拌法,把所有的輔料都拌在一起,然後撒在主料的表面,干拌兩遍,再向料堆加清水,省工,快速,均勻.
G. 用玉米芯種植平菇步驟
高效種植玉米芯栽培平菇
據測算,每百公斤玉米芯可產鮮平菇100-150公斤,生物轉化率150%-250%。
【選料與加工】
選當年新鮮且無霉變的玉米芯,放在陽光下曝曬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過篩。
【培養料配製】
參考配方:玉米芯79%、豆秸15%、石灰4%、石膏1%、過磷酸鈣1%、尿素0.3%。配製方法:首先把石灰和尿素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內,水料比 1∶1,料翻拌均勻後,堆悶2小時。堆料發酵。在地上鋪塑料薄膜,堆成寬1.5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堆,從堆頂部隨機向下打幾個穿底洞,然後蓋上塑膜或草簾堆積發酵,1天後測堆溫,若達 60℃以上,保持6小時翻堆,將外料翻到內,內料翻到外邊,然後再堆積,發酵到60℃,維持12-24小時後散堆,發酵即完成。
【裝料與接種】
當料溫降到30℃以下即可裝袋,採用50×2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三層料四層菌種接種法接種,即兩端各一層菌種中間兩層菌種,菌種量按3∶2∶2∶3接種,播種量為料重的10%-15%,把接過種的料袋扎口,向兩側、向上堆積,高度1.5-2米。
【菌絲培育】
播種後2天,料溫開始上升,每天注意料溫變化,2-3天後翻一次堆,6-7天後再翻一次堆,防止料溫升到35℃以上。當料溫升至32℃時,應及時打開門窗,向地面噴水,減少堆積層次,疏散菌袋,使袋內熱量迅速散放,以降低料溫,菌袋料溫最好控制在25℃左右,10天左右將菌袋轉動180度,使底部積水倒滲,以利均勻發菌,20天左右再倒袋一次,把菌絲體生長好的菌袋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被污染的挑出,污染輕的把袋口打開放在陰涼處晾幾天或用石灰粉掩蓋,污染重的移至遠處深埋。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一般經30天左右菌絲即可發滿菌袋。
【 出菇管理】
當料面布滿白色菌絲時,可將袋兩側的扎口解開,袋口向外卷,加強通風,室溫保持14-1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現蕾期切忌噴水,當幼菇出現應少量噴水,長至蠶豆大小時,噴水次數要增加,保持空氣濕度90%,在10-25℃下經5-7天即可收獲。第一茬菇採收後,把殘菇碎片割凈,重噴一次水將料面和原來一樣封起來,保持室內空氣稍乾燥些,促使菌絲生長和積累養分,加強通風透光,第二茬菇形成後進行正常管理。收完2-3茬菇後,可噴施0.2%-0.3%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整個生長期間溫度控制在10-25℃,濕度80%-95%為宜。
【採收】
平菇從種到收需40天左右,菌蓋八成熟時,子實體最重,產量最高。採收時將菇柄握住,旋轉取出,或用小刀從基部整叢割下,不可硬拔,以免損壞料面,影響後茬出菇。整個生長周期可采5-6茬菇。
【平菇一次性爆發出菇新技術 】
所謂平菇爆發出菇新技術,是指通過採用配套技術,在其頭潮菇出菇時,即予以強制性一次性高產出菇。這是對「仿工廠化栽培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和強化,實踐表明,效果很好,可以推廣使用。該技術主要有五個環節。
1、對菌種進行脫毒處理。菌種的無限期保存和連續無限次的轉管生產,將可能發生性狀退化或者自然攜帶病毒病菌等問題,因此,利用尖端分離技術、前期組織分離技術,分離出脫離病毒病菌的純菌絲,然後,通過調配培養基的貧乏與豐富和培養溫度的高與低等生長條件,來達到進一步增強和提高菌種抗性及適應性的目的。栽培生產數量偏少、不值得進行專項脫毒處理時,可以引進脫毒菌種後直接進行生產。
2、調配基料營養。研究發現,基料營養的豐富與否,直接制約著菌絲數量、菌絲強壯程度以及出菇數量等,尤其在菌絲抗性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近幾年基料營養的合理調配已作為一項重要課題來研究,並調配出「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該產品分為兩種用法,即拌料型和噴施型,前者直接拌入基料,後者則直噴菇體,二者結合,一般增產效果為30%左右,是目前增產明顯、效果穩定的科技產品。
3、重視栽培環境的消殺處理。栽培棚外,可在清理環境的基礎上噴灑多菌靈或石硫合劑及敵敵畏等葯物,而栽培棚內,則使用如百病去無蹤、殺病靈等葯物進行預防性用葯,如發現菇體有病害出現時,則根據病原菌品種及發生程度等,使用黃菇一噴靈、蘑菇殺病靈等予以抑制或殺滅,達到既防除病害,又確保產品綠色的目的。
4、盡量延長發菌時間。延長發菌時間,就可使菌絲更多地分解和吸收基料營養,積蓄更多的生物能量,為爆發性出菇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出菇是以菌絲的數量為基礎的,而菌絲數量則是以基料營養及其發菌時間的長短為前提的,在相同條件下,如果延長發菌7天以上,則可獲得20—30%的增產效果。
5、實施噴肥。噴施食用菌三維營養素,可有效解決營養不全的問題。使用方法:每一噴霧器水中兌入1袋,調水溫在25—32℃,當菌蓋直徑2厘米左右時,即可直噴,連噴3遍,即可達到增產目的,並能大幅度提高菌蓋的厚度,增強其韌性。
H. 平菇生產一般密度是每平方米多少袋每1萬袋用玉米芯做主料要多少人工(裝袋\接種\採摘等)
平菇生產一般的密度應該是每平米60-70斤原料為宜,最多不要超過100斤,袋子有大小,不知你的袋子可以裝多少斤原料。一般10000斤原料需要200-250個人工左右。
I. 平菇玉米芯栽培如何產量最高,發酵,熟料,還是先發酵再蒸熟產量高
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新技術
目前,棉殼價格不斷上漲農村很多玉米芯被浪費,江蘇省濱海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玉米芯,經多年試驗每百公斤玉米芯可產鮮平菇100-150公斤,
生物轉化率150%以上。最好選用當年新鮮無霉變的玉米芯,放在陽光下曝曬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過篩。 配方:玉米芯950斤、石灰20斤、石膏10斤、過磷酸鈣10斤、尿素3斤、菇大壯3袋、克霉增產靈1―1.5斤。玉米芯950斤、平菇專用肥1袋
、平菇轉潮王150克、菇大壯3袋、石灰20斤、克霉增產靈1-1.5斤。配製方法:首先把石灰在料里拌勻,其餘放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內,水料比1∶1.2,
料水翻拌均勻後,堆悶12小時或堆料發酵。在地上鋪塑料薄膜,堆成寬1.5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堆,從堆頂部隨機向下打幾個穿底洞,然後蓋上塑膜或草簾堆
積發酵1天後測堆溫,若達60℃以上,保持6小時翻堆,將外料翻到內,內料翻到外邊,然後再堆積,發酵到60℃,維持12-24小時後散堆,發酵即完成。 裝料與接種。 當料溫降到30℃以下即可裝袋,採用22×4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三層料二層菌種接種法接種,即兩端各一層料,播種量為料重的15%,把接過種的料袋扎口,然後在兩端各打3―4個通氣眼. 菌絲培育。 播種後2天,料溫開始上升,每天注意料溫變化,3--5天後翻一次堆,8--10天後再翻一次堆,防止料溫升到35℃以上。當料溫升至32℃時,應及
時打開門窗通風,向地面噴水,減少堆積層次,疏散菌袋,使袋內熱量迅速散放,以降低料溫,菌袋料溫最好控制在25℃左右,10天左右將菌袋轉動180度,使底部積
水倒滲,以利均勻發菌,20天左右再倒袋一次,把菌絲體生長好的菌袋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被污染的挑出,污染輕的把袋口打開放在陰涼處晾幾天或用石灰
粉掩蓋,污染重的移至遠處。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一般經25天左右菌絲即可發滿菌袋。
出菇管理。 當料面布滿白色菌絲時,可將菌袋加強通風,室溫保持14-1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現蕾期切忌噴水,當幼菇出現應少量噴水,長至
蠶豆大小時,噴水次數要增加,保持空氣濕度90%,在10-25℃下經5-7天即可收獲。第一茬菇採收後,保持室內空氣稍乾燥些,促使菌絲生長和積累養分,加強通風
透光,第二茬菇形成後進行正常管理。收完2-3茬菇後,可用補水針注入平菇專用肥、食用菌增產素 、 三十烷醇轉潮王 、二銨或磷酸二氫鉀等營養水。整個出菇生長期間溫度控制在10-25℃,濕度80%-95%為宜。 採收。 平菇從種到收需28--35天左右,菌蓋八成熟時,子實體最重,產量最高。採收時將菇柄握住,旋轉取出,,不可硬拔,以免損壞料面,影響後茬出菇。整
個生長周期可采5-6茬菇。
病蟲害防治。 如發生蟲害可用1000-1500倍敵菇蟲噴霧,並經常用萬消靈噴霧防止細菌性黃菇的發生。
J. 我買的蘑菇菌球直接和玉米芯放在一起嗎
平菇是我們日常吃的蘑菇品種最常見的一種,價格便宜,營養價值好,種植技術也不復雜,有菇農朋友問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其實,平菇種植技術還是比較簡單的,種植方式也有很多種,玉米芯豆腐渣混栽平菇技術也比較簡單,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就可以在家裡種植了!想種植平菇的朋友,而又剛開始起步的菇農可以來看看本篇的文章。會有不錯的收獲。
玉米芯和豆腐渣都是農村的副產品,比較容易獲得,價格低,利用來栽培平菇效果也很好。因豆腐渣和玉米芯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粗脂肪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是平菇所需要的營養,比較適合種植平菇,產量也比較高,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鮮菇 50-75公斤,生物效率可達150%-200%,這樣計算下來,栽培平菇的經濟效益也很可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操作方法。
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玉米芯豆腐渣混栽平菇技術!
1、培養料配比:玉米芯豆腐渣栽培平菇需要配料科學合理,一般用粉碎玉米芯 100公斤加入濕豆腐渣80公斤和白灰6公斤混合而成培育基。
2、拌料裝袋:稱好玉米芯、豆腐渣和白灰後,需要看是拌料,將濕豆腐渣、白灰加水稀釋後倒人玉米芯里拌勻,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拌料好以後,用 50x25x0.05厘米的聚乙稀低壓塑料筒裝料,邊裝邊壓實(每袋裝乾料約1.25公斤左右),兩頭用繩扎緊。
3、滅菌:料裝好後,就需要開始滅菌了,目前的滅菌方法大都是採用常壓滅菌,當面滅菌溫度達100℃後,需要保持8-10小時,停火後再燜8-10小時基本達到了滅菌要求。出鍋後,料溫冷卻到30℃以下接種。接種室要進行 2次消毒。菌袋搬人接種室之前用高錳酸鉀、甲醛(1:3)熏蒸,菌袋搬人接種室之後用霧氣消毒盒消毒1次。
4、菌種選擇:玉米芯豆腐渣栽培平菇的品種選擇也要適合,最好是選擇南京1號、生命1號、ccef89、九平1號等品種,比較適合這樣的栽培,菌絲也可以健康生長,產量也不錯。三級菌種選用菌齡30、40天為宜。
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玉米芯豆腐渣混栽平菇技術!
5、接種方法:這種栽培平菇的接種方法,可以採取料袋兩端和中間扎3個孔接種方法。將菌種掰成花生粒大小的小塊,不宜太碎。接種量為於料重15%左右。此法菌種萌發快,迅速佔領料面,減少雜菌侵染。
6、發菌管理:接種完成後,需要放入培育實中培育,擺放的方式可以擺成行,兩袋接種孑l相對,堆高5-7層,每行間距50厘米。然後控制好溫度,開始培育長菌。要把培育室的溫度控制在15℃左右,最高溫度不能超過25℃,超過要立刻通風降溫,整個培育過程要控制好培育料的溫度在25℃以下,十天後翻堆1次,方法是上下層交換。這樣經過一個月的培育,菌絲基本可以長滿菌袋。
7、雜菌除理:由於滅菌效果、以及在搬運過程中感染雜交等因素,會導致在培育種有雜菌生長,發現後可以用95%酒精、5%甲醛、20%石灰水、5%石碳酸、柴油等殺菌劑之一,用注射器將其注射到雜菌生長處的培養料中,使葯液滲透面積、深度都大於雜菌生長面積,以有效防治雜菌。有的被雜菌污染比較嚴重的菌袋,沒有處理價值,需要挑選出來扔掉到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