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費用 » 老豆腐一斤放多少水多少石膏

老豆腐一斤放多少水多少石膏

發布時間: 2022-12-14 08:47:41

1. 7斤黃豆打豆腐用多少石膏粉

7斤黃豆打豆腐用50克石膏粉。7斤黃豆打豆腐要50克石膏粉左右,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據天氣變化、水質、豆漿溫度和濃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石膏的使用量。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並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數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燒好的石灰。

豆腐功能

用石膏做豆腐,農村是比較常見的。主要程序跟做鹵水,醋水,甜樹葉子豆腐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用石膏代替鹵水,醋水,甜葉汁而已。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

南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則相對發黃,比較老。南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而北豆腐是用鹽鹵作為凝固劑的。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硬豆腐,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

一般在80%到85%之間。北豆腐又稱鹵水豆腐,顧名思義它的成型劑是鹵水,相比南豆腐質地要堅實一些,但切面不如南豆腐細滑。隨著食品市場的豐富,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選擇。

2. 石膏豆腐做法

熟石膏與干黃豆的比例是3:100。石膏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黃豆 300克、清水 適量、熟石膏 9克。

1、第一步將黃豆泡發10小時。

3. 做豆腐十斤豆子用多少石膏

取黃豆5公斤,去殼篩凈,洗凈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 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30克。

十斤要放大約100g-150g左右

4. 做豆腐一斤干黃豆配多少水

做豆腐一斤干黃豆配2到3斤水。

一斤黃豆可以做約3斤的鹵水豆腐、3.5斤的石膏豆腐、4斤的內酯豆腐。

豆腐製作工藝

傳統豆腐生產工藝過程,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軟化,浸泡後的大豆磨漿,然後過濾將豆渣分離獲得豆漿,蒸煮豆漿,再加入凝固劑等使大豆蛋白質膠凝成型得到豆腐。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成型——成品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比1至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至2.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至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並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6%為宜。採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後的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漿。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除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煮漿溫度應達到100℃,時間5min左右。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漿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經過點腦後,蛋白質網路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至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

5. 一斤黃豆用石膏能做出幾斤豆腐點豆腐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一般都是一斤水豆腐應用7克到13克左右的鍛燒好一點的石灰粉。一些有耐心的大師傅根本就不必須稱熟石膏的量,而是先將膩子粉融解以後,隨後緩慢的倒進豆槳之中,一邊倒一邊攪勻,當看到豆槳之中發生黃豆大小的顆粒凝結物的時候就可以終止到石膏水了,這樣就能夠做出來的好吃的豆腐了。而熟石膏最好應用煮熟以後的,這種熟石膏做出來水豆腐更好吃。做豆腐的方法:最先選擇一斤質量非常好的大豆,將里邊的壞子、干癟癟的大豆去除,然後放入冷水之中泡浸8小時做,再將水份控干,放進冷水6斤,碾成豆槳。豆槳磨好以後濾出豆漿渣,隨後上鍋煮開。煮豆漿的時候一定要不同類型的拌和,並不斷將出現的泡沫塑料、殘渣濾出來,不斷燒開3次就可以。然後等豆槳溫度製冷到90℃的時候就可以逐漸點豆腐了。將備好10克左右的鍛燒好一點的膩子粉用100克的冷水融解,緩慢的倒進豆槳之中,並不斷地拌和。

有高蛋白食物,低熱量,降血脂,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是生和熟均可,老少皆適宜,健康養生養生、延年益壽的美食上品。生石膏和生石膏全是同一種,它們主要成分都是一樣,全是碳酸氫鈣。生石膏是把生石膏通過一道道工藝流程生產加工,是生石膏的一種加工品,將生石膏放進爐子中,經過長時間的煉燒,再煉燒的過程當中添加實驗試劑,因此生石膏比生石膏更為牢固,功效更高。一般做豆腐用的是生石膏,能夠很好的讓豆腐可以凝結成形,但生石膏不可以過多,不然對人體健康有會有傷害,人體的代謝功能都不錯,生石膏它包含一些補鐵劑,假如攝入過多,也會導致一部分人發生鈣鹽沉積,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石。

6. 自製豆腐豆子和石膏比例多少

豆子與石膏比例為100:3。石膏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黃豆 300克、清水 適量、熟石膏 9g。

1、第一步把黃豆浸泡水中一夜。

7. 四斤黃豆加多少斤水和多少克石膏,可以做出老豆腐呢

大豆這種作物在我國非常受歡迎,食用大豆的方式非常多樣,大豆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可以吃毛豆,成熟的大豆可以送豆芽,做豆漿、豆腐、豆腐、醬油、醬油等等,可以說小大豆真的用光了。我們知道如果你想做豆腐,你需要凝固劑,凝固劑有很多種,不同的地方會有自己製作豆腐的地方特色。今天這里提到的石膏是豆腐凝固劑之一。在中國南方,人們用石膏勾勒豆腐。石膏豆腐含水量較大,口感較嫩。在北方,豆腐通常與鹵水或酸辣醬一起食用,這兩種凝固劑含水量較少,味道更老,但香氣更強。

而石膏最好在煮熟後使用,這樣的石膏可以使豆腐更加美味。將准備好的10克煅燒石膏粉溶解在100克清水中,慢慢倒入豆漿中,並不斷攪拌。當濃縮顆粒出現在豆漿中時,攪拌可以停止。將豆漿倒入事先准備好的模具中,用紗布蓋住,用重物撐起,一般15分鍾左右即可最佳。

8.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還是熟石膏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黃豆這種農作物在我國真的是備受喜愛,黃豆的吃法真的是多種多樣,黃豆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能夠吃毛豆,成熟之後的黃豆能夠發豆芽、做豆漿、豆腐、豆腐腦、醬油、豆醬、千張等等,可以說小小的黃豆真的是被物盡其用了。
做豆腐放多少石膏?
我們知道想要做成豆腐需要凝固劑,而凝固劑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會有自己當地比較有特點的製作豆腐的方法。今天這里所說的石膏就屬於豆腐凝固劑的一種,用石膏點豆腐這樣的做法都在南方地區使用,石膏豆腐的水分比較較大,口感上要更加細嫩。而北方地區多用鹵水或者酸漿點豆腐,這兩種凝固劑做出來的豆腐含水量較少,口感要更加老一些,不過豆腐的香味要更濃些。另外還有內脂豆腐,這種豆腐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豆腐品種,使用的凝固劑是葡萄糖酸-δ-內酯,這種凝固劑的出豆腐量較大,更加細軟。

使用石膏點豆腐需要用多少石膏,這里只能給出一個比較大概的量,因為做豆腐的師傅一般都有自己的方法,石膏的使用量多少要考慮很多的因素,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據天氣變化、水質、豆漿溫度和濃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石膏的使用量。過去常說「一升豆子四兩膏」,有經驗的老師傅做豆腐的時候都是有自己的竅門的。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並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數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燒好的石灰。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根本就不需要稱石膏的量,而是先將石膏粉溶解之後,然後緩慢的倒入豆漿當中,一邊倒一邊攪拌,當看到豆漿當中出現黃豆大小的顆粒狀凝固物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到石膏水了,這樣就能夠做出來好吃的豆腐了。而石膏最好是使用燒熟之後的,這樣的石膏做出來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製作豆腐
這里分享一個比較簡答的家庭豆腐的製作方法,首先挑選一斤品質很好的黃豆,將裡面的壞子、干癟的黃豆剔除,然後放入清水當中浸泡8個小時做,然後將水分瀝干,放入清水6斤,磨成豆漿。豆漿磨好之後濾出豆漿渣,然後上鍋煮熟。煮豆漿的時候一定要不同的攪拌,並不斷將出現的泡沫、渣滓濾出來,反復煮沸3次即可。然後等豆漿的溫度冷卻到90攝氏度的時候就能夠開始點豆腐了。將准備好的10克左右的煅燒好的石膏粉用100克的清水溶解,緩慢的倒入豆漿當中,並不斷的攪拌,等到豆漿當中出現凝結的顆粒物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攪拌了。將豆漿倒入事先准備好的模具當中,覆蓋上紗布,用重物壓上去,一般15分鍾左右就能夠最好了。

首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熟石膏,什麼是生石膏?
生石膏和熟石膏都是同一種,它們的組成成分都是一樣,都是硫酸鈣。

熟石膏是將生石膏經過一道道工序加工,是生石膏的一種加工產品,將生石膏放入火爐中,經過長時間的煉燒,再煉燒的過程中加入試劑,所以熟石膏比生石膏更加堅固,作用更大。

一般做豆腐用的是熟石膏,可以很好的讓豆腐能夠凝固成型,但熟石膏不能過量,否則對人體有會有傷害,人體的代謝功能都很好,熟石膏它含有一些鈣劑,如果攝入過多,會導致部分人出現鈣鹽沉積,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石。
做豆腐可以選用以下兩種:
一 《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
《鹵水豆腐》
是用結晶氯化鎂水溶液點制的,俗稱鹽鹵豆腐,鹵水豆腐口感偏於綿軟,吃起來軟硬適中,因為它的含水量較少,鹵水豆腐吃起來比較有豆香味,顏色看上去有點白中偏黃,鹵水豆腐質地比較老,俗稱老豆腐,當然每個區域都有不一樣的飲食文化,像南方常常的豆腐大多是用鹵水來製作豆腐的,比如四川,這些豆腐大多被用來火鍋、湯鍋、等 美食 中。這也是民間俗語中說道: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2《鹵水豆腐方法》
《石膏豆腐》
相比較鹵水豆腐,石膏豆腐相對於要少一些工序和細節,上面已經講過石膏的成分,下面直接將做法以及比列介紹如下:

熟石膏與干黃豆的比例是3:100。石膏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黃豆 300克、清水 適量、熟石膏 9克。

1、第一步將黃豆泡發10小時。

2、泡發後將黃豆和磨成豆漿。

3、用紗布將打好的豆汁濾出。

4、豆漿汁倒入鍋里,使用中火煮,鏟子要不停的攪動。

5、然後將豆漿汁,熟石膏和水拌勻,放旁邊半小時。

6、半小時後攪拌成絮狀,放入模具中。

7、模具蓋好,接著用准備好的重物壓住。

8、耐心等待10個小時,時間到後拿出,用刀切塊,這樣石膏豆腐就已經完成了。

以上是《鹵水豆腐》及《石膏豆腐》的詳細製作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放生石膏還是熟石膏?

在咱們農村,到了下半年,黃豆豐收了,過年時大家都會拿出上十斤黃豆,打二三十斤豆腐來給家人們過年期間吃。

磨豆腐,做霉豆腐,在冬天也很重要的,七星老農過去每到十一月半的時候,就與鄰居們合夥打一桌豆來霉焯水,濾幹了之後來霉豆腐吃。

後來七星老農乾脆一邊種地,一邊磨豆腐賣,那時候我加工豆腐乾時,一般都是用熟石膏粉,也就是說把生石膏買回來以來,放到灶空里,加一點釘塊柴去焚燒,大概燒三四個小時以後就不用加柴了,再把火灰堆在石膏上,讓它們慢慢去燒就行。

石膏燒好了以後,第二天就把它們輕輕從灶空里掏出來,放到撮箕里錘碎,然後再放到粉碎機里去打碎打成粉。

據七星老農過去燒石膏的經驗得知,我那時候10黃豆放一兩七錢石膏粉就夠了,石膏燒得最熟時,全熟石膏粉10斤黃豆可以放三兩七錢石膏,七成熟的石膏粉1斤黃豆只能放8一9克了,石膏燒得越熟放的更多,性能更穩定,石膏越生越不能多放,容易造成豆腐跑桌,沒有產量的,。

至於說到磨豆腐能不能放生石膏粉,七星老農本人沒有試驗過,但是估計也能放,不過如果你使用生石膏磨豆腐,它有兩個致命的弱點。第一點就是生石膏使用份量少,調水後有點刷不開,刷不勻稱,第二點生石膏粉性子烈,很難掌握好,一不小心多使了1克石膏粉,可能會導致你的豆腐老了,沒有產量,豆腐老了不好吃了是吧。

做豆腐一斤黃豆放多少石膏,是生的還是熟的?做豆腐一般都是用熟石膏,食用化工店有售,做豆腐腦,每斤黃豆下石膏15克,老豆腐20克。現在人們普遍用內脂的多,豆腐腦每斤豆子下內脂10克,老豆腐:用內脂15克。具體做法如下。

將黃豆篩選洗凈,浸泡6小時,磨漿,嫩豆腐加水8一10斤左右,老豆腐少點。洗漿,燒漿,燒開三個滾,把石膏或內脂放適量水裡化開,待漿在85度時,倒入有石膏或內脂的容器里,如是豆花,蓋上過十五分鍾即可,老豆腐用棉布放在模具里,待漿與水分離時倒入棉布上,四角向內包起,加蓋壓重物瀝干適量的水份即可,打開包布,用刀切成塊即成。

鹵水點豆腐才好吃

每公斤黃豆用煅燒好的熟石膏粉20克左右。黃豆冬天浸泡5小時,夏天2至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浸泡過長時間,豆腐做不好。

石膏點的豆腐會把更多的水包在豆腐中 使豆腐含水多 ,這樣豆腐口感嫩 ,但是豆腐味道淡 ,口感不好。豆腐含水多重量就大,利潤就高, 所以部分商家為了多謀利,就用石膏點 豆腐。

少吃點石膏豆腐是沒事的,但是多吃容易導致結石,因為石膏會有殘留。想謀利,但也要為消費者 健康 著想,所以說做豆腐最好用鹵水,葡萄糖酸內脂次之。

鹵水點的豆腐,製品味道好清甜,彈性韌性都好,但保水性差,豆腐產量低,製作難度大,所以現在多數人都用葡萄糖酸內脂,省工省時,豆腐含水量比鹵水高,利潤大!

豆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我們常見的豆腐有石膏豆腐、鹵水豆腐、內酯豆腐等,在我們北方以前吃的最多的就是鹵水豆腐,但是近幾年石膏豆腐也慢慢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石膏豆腐比起鹵水豆腐要稍微硬一些,石膏豆腐口感更細膩一些。現在很多人喜歡自己動手做 美食 ,那麼在做豆腐時一斤大豆中葯放多少石膏呢?石膏是生石膏還是熟石膏呢?

我有一個親戚家是做豆腐的,聽我的親戚說,做豆腐雖然掙錢,但是卻很辛苦,現在做豆腐的設備越來越先進,很多以前手工做的工作用電就可以完成,在以前為了在早上將豆漿、豆腐、豆腐皮做出來,每天三四點就要起床磨豆子、煮豆漿。因為每個人對豆腐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歡吃稍微硬一些的鹵水豆腐,有的人則喜歡吃更細膩的石膏豆腐,所以每天都要做兩種。做石膏豆腐用的石膏是熟石膏,現在有賣做的熟石膏不用自己將生石膏燒熟,如果想自己做豆腐的,可以去買專門做豆腐的熟石膏,一般大超市都有賣。一般每斤豆子要放10-15克熟石膏,但是很多有經驗的做豆腐老師傅都是根據自己的手感來添加石膏漿,很多老師傅在攪拌豆漿時一邊加入石膏漿一邊攪拌,待有了手感以後便會停止添加。

做石膏豆腐其實並不難,只是步驟比較繁瑣。做豆腐前要先將大豆浸泡3-5個小時,一般夏天浸泡3個小時,冬天浸泡4-5個小時,浸泡好的豆漿按照一斤加3斤水的比例將豆子磨成豆漿,家裡有豆漿機的可以用豆漿機榨豆漿。炸好的豆漿去掉豆腐渣後放入鍋中煮沸,一邊煮要一邊將上面的泡沫撇干凈,在豆漿煮到90-100度後,按照每斤豆子添加10-15克石膏粉的比例將石膏粉先兌成石膏漿後加入鍋中,一邊加入一邊攪拌,一會豆漿就會變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固15分鍾後用勺子將豆腐花舀進做豆腐的模具中蓋上木板和重物壓10-20分鍾後,好吃的石膏豆腐就製作好了。

在我們北方過年前必須要炸豆腐,所以每年都會做一些豆腐,自己做的豆腐感覺比外面賣的豆腐更好吃,大家喜歡吃豆腐的話可以嘗試做一下,超市或者是某寶都能買到熟石膏粉。

我前幾年在家做豆腐生意,都是買的生石膏粉,專做豆腐用的,一般剛開始做的時侯用電子稱稱石膏的,大概10斤黃豆用100克左右石膏。到最後就不用稱重了,直接看豆腐成型而定,就是把石育和水兌均,待豆漿煮熟將溫至90度左右,倒入兌好的石膏挍拌至豆腐成形時停止挍拌靜置十分鍾即可。

做豆腐為什麼要用石膏呢?

加石膏是為了把液態豆漿變成固態的豆腐,對人體沒什麼危害,石膏也是一種中葯材。 用石膏做豆腐,農村是比較常見的。豆腐存在的 歷史 悠久,相傳是在前164年,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葯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袁翰青以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石膏,中葯名。為含水硫酸鈣的礦石。生用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斂瘡生肌,收濕,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添加量以黃豆計:2%—2.8%之間。以10斤黃豆為例,一般加入2-3兩石膏。添加量與產品種類,含水量要求,大豆質量,點漿溫度,點漿方法,豆漿濃度,操作經驗等等有關。這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添加量,想做好,經驗佔70%以上。所以要想做出好的豆腐,勤加練習累積經驗很重要。

豆腐製作方法 :

2.磨料。磨料是製作豆腐的第二個工序,浸泡好的大豆上磨前應經過水選或水洗,使用砂輪磨需要事前沖刷干凈,調好磨盤間距,然後再滴水下料。初磨時最好先試磨,試磨正常後再以正常速度磨漿。

3.過濾。過濾是保證豆腐成品質量的前提,現時各地豆製品廠多使用離心機。使用離心機不僅大大減輕笨重體力勞動,而且效率高、質量好。

4.煮漿。煮漿對豆腐成品質量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煮漿有兩種方式,一為使用敞口大鍋,一為設備比較現代化的密封蒸煮罐。

5.加細。煮後的漿液要用80 100目的銅紗濾網過濾,或振動篩加細過濾,消除漿內的微量雜質和鍋巴,以及膨脹的渣滓。加細放漿時不得操之過急,漿水流量要與濾液流速協調一致,即濾的快流量大些,濾的慢流量小些,批量大的可考慮設兩個加細篩。

6.凝固。凝固是決定豆製品質量和成品率的關鍵,首先應掌握豆漿的濃度和pH值,正確的使用凝固劑,以及打耙技巧的熟練。

今天的我給大家推薦一個用白醋來做豆腐的方子,但相對用這個石膏做的豆腐來說呢,他可能質感上沒有完全達到那麼細膩,但是呢。如果作為普通的豆腐,他已經是非常完美的。同時最大的特點的就是它味道非常正啊。

另外呢,它的取材也特別的方便,那現在我們就開始。首先我們需要六百克的黃豆,我們用足夠的水呢,給他浸泡過夜至少八個小時。豆子泡好以後呢,把它清洗干凈,然後瀝干。

之後呢,我們再加進去兩千毫升的水,放到果汁機裡面去打成很細的漿,因為這里的豆子數量比較多,可能要分兩到三次來打。豆漿打好之後呢,我們把它放到紗布裡面,然後把裡面的豆漿的過濾出來。他記得這里的豆漿需要過濾兩次。

第一次過濾的時候呢,可能會比較困難一些,所以呢,最好分一小部分一小部分來,不要把所有的這個豆漿都放在一個紗布裡面。那樣子的體積太大,可能比較難擠干。

第二次過慮就會容易了很多,我們把這個過濾好的這個生豆漿,放到爐子上去加熱,那注意這時候的豆漿非常容易溢出來。我們要用大一些的鍋,另外的記得只能開中火,一定不能開大火。這時候要邊煮邊攪拌,一定不要讓這個豆漿的在底部結巴了。

這時候人不要離開,同時我們還要加進去一千毫升的水,要分多次來加,這樣也可以防止這個豆漿溢出來。

煮到鍋里的這個泡沫減少,而且,你可以看到這個豆漿在沸騰翻滾的時候,再煮五分鍾就可以了。我這里煮出來的豆漿的量是三千毫升時,就關火。關火之後,我們馬上來兌一碗五十毫升白醋加125毫升水的這個溶液,然後回到豆漿的鍋里。只要看不見沸騰翻滾的氣泡,你就可以馬上把這個溶液加進去。

那這個時候的鍋的溫度應該是九十攝氏度或者更高,但加醋的時候一定要一點點的倒入。倒入越慢的,豆腐的質感可能就會越嫩,邊倒邊攪動。慢慢的你就會看見這個豆漿出現了這個絮狀,但所有的豆漿都接成絮狀,而且有水一樣的東西分離出來就可以了。萬一鍋里還有豆漿,沒有變成絮狀的話,沒有關系,開小火,讓豆漿的溫度繼續提高一下,然後,繼續再加一點點的白醋溶液就可以彌補。現在那我就用這個牧師圈來壓豆腐,

按照圖片顯示的這樣的方法,然後把這個紗布放上之後呢,再把我們剛才變成絮狀的。這個豆漿全部倒進去。那順便這里提一下我這個做出來的是中等硬度的這個豆腐。如果你希望做出來的是老一些的豆腐的話,你可以增加白醋的量,大概一湯匙左右就可以好了。我現在能把這個重的物體放在這個牧師圈的蓋子上,把她壓下去,把水分壓掉,一直達到你想要的這個軟硬程度的豆腐。

石膏豆腐有很多很多的講究,第一是黃豆的質地,比方說黑龍江黃豆和南方的黃豆基本上不分上下,北大荒的黃豆又不同了,加上品種的不同也有差別,水多水少也有差別,什麼豆適合做豆腐,什麼豆適合做腐竹只有經驗豐富的才會認識,有些豆做豆腐產量高並且是口感好,有些豆做腐竹產量高,有人會問難道是適合做豆腐的豆就不能做腐竹嗎?非也,所有的黃豆都可以做豆腐和腐竹,但是產量就另當別論了,為了能夠得到最好的產量就得用適合的豆做適合的產品了,一般做豆腐每斤黃豆用錢八到二錢熟石膏粉(老傳統的計量)也可以因水的多少而定,大概是一斤豆十斤水,加上磨豆要每斤豆也要四到五斤水,磨成豆漿之後按以上一斤豆十斤水稀釋後過慮開豆渣,豆渣再加水清洗一次備用,大概多少因豆多少而定,再加熱到九十五到一網路C,即是加熱當中會發現鍋具中的豆漿上的泡沫迅速開劽,立即用之前的清洗豆渣水的一部分倒入豆漿中,避免豆漿溢鍋,立即就盛起來放另外一個能夠裝得下全部豆漿的器具,之後把豆漿的泡沫全部撈起,用之前洗豆渣的水兌石膏水,石膏渣不要,兌石膏水的當中豆漿會凝結一層幕在上面,拿起來曬幹了就是腐竹了,拿了腐竹之後立即攪轉豆漿(順方向攪),千萬不要用盡力氣攪,只要豆漿水旋轉就可以了,慢慢倒入兌好的石膏水就行了,到時會自動凝結成豆腐腦了,萬一不凝結可以輕搖裝豆漿例器具直至凝結,或者用濕布蓋也可以,再次說明石膏只可以少不可以多,多了會直接失敗,少了可以補救,初次最好是錢八至錢六石膏每斤豆,慢慢就有經驗了。

9. 做豆腐,一斤豆要放多少石膏是放生石膏還是熟石膏

黃豆這類糧食作物在中國真的是深受鍾愛,黃豆的食用方法真的是各種各樣,黃豆並沒有完善的過程中就可以吃毛豆,完善以後的黃豆可以發豆芽、做豆漿、豆腐、豆腐腦、生抽、豆醬、豆腐皮這些,可以說小小黃豆真的是被用其所長了。用熟石膏點豆腐這種作法都是在南方應用,熟石膏豆腐的水份較為比較大,口味上要更為鮮嫩。而華北地區常用鹵汁或是酸漿點豆腐,這兩種凝固劑做出來的豆腐水分含量偏少,口味要更為老一些,但是豆腐的香氣要更濃些。

如今大家廣泛用內脂的多,豆腐腦一斤黃豆下內脂10克,老豆腐:用內脂15克。具體方法如下所示。將黃豆挑選清洗,泡浸6鍾頭,打漿,嫩豆腐放水8一10斤上下,老豆腐少些。洗漿,燒漿,煮沸三個滾,把熟石膏或內脂放適量水裡融化,待漿在85度時,倒進有石膏粉或內脂的器皿里,如果是豆腐花,蓋緊過十五分鍾就可以,老豆腐用純棉布放到磨具里,待漿與水分離時倒進純棉布上,四角向內包起,蓋上壓吊物控干適當的水分就可以了,開啟軟布,用刀切成塊既成。

10. 我想學做豆腐花,可是不知道怎麼做,求各位大神指點。。一斤黃豆放多少水,打出豆漿後又放多少石膏粉才能

你好,要想做好有技巧。豆腐腦、水豆腐、嫩豆腐、老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豆腐絲等豆腐製品做法:(以10斤干豆為例)
1.泡豆  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10斤。將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20℃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將漿煮至60℃-70℃時放入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加入豆漿的0.02-0.05%豆腐多脂,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鍾—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豆漿倒入點漿桶或缸中進行冷卻,降溫至  85℃以下。  
5.點漿  取大豆3-5%豆立固(10斤干豆用豆立固0.3-0.5斤)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然後點入降溫後的豆漿,上下快速翻動豆漿至出現雞蛋般疙瘩即可停止,蓋好桶蓋靜止15-20分鍾既成豆腐腦。
6.成型  將凝固好的豆腐腦劃開,倒入壓榨機進行壓榨成豆腐,一般10斤干豆加工成豆腐45斤左右為嫩豆腐或水豆腐,加工成豆腐35斤左右為老豆腐,加工成25斤左右為豆腐乾或豆腐皮、豆腐絲。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