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費用 » 魁龍珠茶葉多少錢一斤

魁龍珠茶葉多少錢一斤

發布時間: 2022-12-19 12:51:53

『壹』 揚州有什麼特產禮品

揚州有什麼特產禮品,揚州哪種特產送人最好?
揚州三把刀,揚州東關街到處是賣刀具的,揚州三把刀確實出名,但並不是刀子本身出名!而是代表的三種手藝——烹飪、理發、修腳!

跟製作刀具沒一毛錢關系!揚州人自己還是用張小泉的。
龍須酥、粽子糖、麻酥糖,這些江浙一帶每個古鎮、步行街都有,完全不是揚州的,粽子糖去買蘇州采之齋的,龍須酥去杭州買。
板栗酥等各種酥,不是揚州特產也不好吃。
絨玩具
據統計世界三分之一的玩具在揚州生產,悉尼、北京的奧運吉祥物以及德國世界盃的吉祥物也都是揚州製造的,揚州可謂名副其實的中國毛絨玩具之都。以前瘦西湖後門一個停車場全是玩具,半個人高的熊還價後只要40元,不過現在這個市場沒了,都集中到五亭龍玩具城了,在玩具城買好後直接可以讓店主給你寄回去,不用自己帶走,不過那邊距離市區比較遠,近處瘦西湖正門和西門也有零散商家,價格稍微高些,記得狠狠還價,4折一下還。
綠葉牛皮糖
牛皮糖是正宗的揚州特產,但東關街好多家卻不是揚州正宗的口味,真正正宗的牛皮糖還是綠葉牌的,去年揚州國際馬拉松還作為禮品每個運動員發了一袋,今年抱著又可以吃牛皮糖的心態繼續報名馬拉松,卻沒有發,有點失望。他家的牛皮糖口感最好,芝麻純凈,甜度合適,也不粘牙。各種口味中最好吃的是松子味的,沒有之一。桂花、黑芝麻啥的也還行,至於那行抹茶等等新口味的一點都不好吃,千萬別買。可惜綠葉沒有官方旗艦店,但假貨應該不多,可以在淘寶搜索 綠葉牛皮糖 松子 就行了。
紅太陽牌高郵雙黃蛋
不知道高郵是用了什麼黑科技,自古以來那邊的雙黃蛋一直遠近聞名,基本都是雙黃的。高郵紅太陽是老牌子,有天貓旗艦店,比較放心。
秦郵牌董糖
揚州高郵的董糖是揚州傳統甜食,最有名品牌秦郵董糖製作技藝在2009年6月20日被列為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董糖為明朝翰林編修董璘所制,但現代人傳著傳著就變成董小宛發明的,後來更是傳承了董永製作的,還好姓董的古代名人不是特別多,不然估計可以搜出幾十種說法來。這個糖還比較甜,可能現在人吃不太慣,但我覺得還是很好吃的,又暴露了甜黨的本質。一城一味:說說那些值得買的揚州特產這個也沒旗艦店,大家直接搜索 秦郵董糖 就行了。
富春魁龍珠茶葉
魁龍珠是揚州富春茶社特製的茶葉,其製作方法被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一般綠茶不同,這款茶葉可以說是茶葉中的雞尾酒,他配合了安徽黃山的魁尖、浙江杭州的龍井、江蘇揚州的蘭珠混合窨制而成,有一江水泡三省茶的說法,其中龍井取其味,蘭珠取其香,魁尖取其耐泡,口感豐富醇香。不過也因為是三種茶葉,可能茶葉葉底比較混亂,而且為了與其他茶葉完美混合,龍井會炒的比較老一些,湯色偏黃(其實正宗的好龍井湯色也是偏黃的)。大家去富春吃早茶時候別忘了點一杯嘗一嘗,如果喜歡直接可以在茶社買。
綠楊春綠茶
揚州茶葉雖然不那麼有名,但有一點好,性價比高,口味不差,而且基本不會買到假的。綠楊春茶葉是中國老字型大小的百年老店,茶園在儀征捺山,這家店老店在國慶路,東關街近年來也開了新店,還是國營老思路,品質值得信賴但不懂宣傳不會營銷,包裝也是極差的,送禮就別買這家茶葉了,自己喝我倒是很推薦的,他家茶葉的特點滋味口感非常不錯,少苦澀,口感醇厚,缺點是香味稍微欠一些,而且不太耐泡。對了這里也說一句,他家也有魁龍珠賣,但魁龍珠卻不是他家創造的而是我上面說的富春茶社。綠楊春有自己直營的淘寶店,雖然沒申請天貓,但我去國慶路老店問過,絕對是真的。
更多關於揚州有什麼特產禮品,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c0b0f161573215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貳』 絞股藍茶多少錢一斤

根據2020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絞股藍茶在400~600元/斤。

絞股藍分五葉茶、七葉丹,為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鑒別的有13 種之多,中國有11 種。生長在田間的絞股藍與烏斂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態上很相似。

鮮絞股藍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細長,有1~3 米,橫斷面呈五角形或多邊形,卷須生於葉腋,葉色墨綠,復葉,橢圓形小葉5~ 7 瓣。

(2)魁龍珠茶葉多少錢一斤擴展閱讀:

絞股藍茶是我國一種古老的中草葯和常飲茶,採摘絞股藍嫩葉和嫩芽,經由現代中葯加工工藝與古法炒茶工藝相結合炮製而成絞股藍茶,茶湯碧綠,稍帶清香、微苦,入喉回甘。

七葉絞股藍茶不同於傳統茶,第一次泡的茶中有大量的氣泡外冒,這個氣泡便是絞股藍的有效成分 ---皂甙,常飲有益健康,無任何副作用。

『叄』 【 江蘇 】 蘇北★★洪澤湖★淮安★揚州

注意:揚州下轄、淮安下轄盱眙、洪澤縣、金湖縣。泗洪、沭陽屬於宿遷市。高郵市、寶應縣、儀征市、江都市屬於揚州下轄。

【 引言】首先談到的是洪澤湖,因為他是母親河淮河的終點,對他有種莫名的嚮往一探真容,原本2020-2021的寒假帶兒子前往,遺憾的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出省都要報備,即使到啦那兒因為疫情估計很多 文化單位也是不開放的,但是未來我肯定會去的,還想去揚州,帶兒子看看大運河,功課還是要做足,不然去啦說不出二五六多沒勁啊。

有幾點我也是最近明白的

↓ 這個汴河好熟悉,

【 引言】洪澤湖的南北是宿遷市和淮安,宿遷嘛,是項羽故里,沒啥古跡值得前往,要麼是駱馬湖在洪澤湖北面,是宿遷的後花園,文化底蘊沒啥,號稱 綠色城市,說白啦,不屬於重工業、礦業城市,輕紡都算不上,只能吹噓自己是花園城市。

這里被淮河穿過,註定要成為南方和北方交通的水陸樞紐之一。

清江,說的是今淮安主城區。石碼頭即今淮安市清江浦區的古漕運碼頭,清代曾是著名的漕運中心,也是今淮安市主城區的樞紐所在。直到今日,這里依然是這座城市淮的交通樞紐:東接淮安區,西、北靠淮陰區,南連洪澤區。

清江浦區所在,有黃河故道、里運河、大運河、淮河入海水道穿過,加上後來出現的公路、鐵路,如京滬、寧淮、寧連等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等,今日淮安已成為蘇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淮安,古代稱 淮陰,毗鄰五河,洪澤湖,江蘇盱眙毗鄰,古代 韓信,她位於 淮河和大運河交叉的地方,號稱 五省通衢,運河之都,

景點是河下古鎮,也是 周恩來,吳承恩(西遊記)的住宅所在,古代 河、漕、鹽,甚至古河、漕運總督衙門坐鎮於此,下河古鎮沿著大運河,街道排開,形成 巨大的而經濟帶,市坊密布,街巷縱橫,淮安還是周總理的故鄉。

因為這兒南來北往的雜家,各種藝人在碼頭賣藝謀生,以至於這些鬼神故事在兒時的吳承恩心裡種下啦深深的烙印,成年後就萌生啦 作家夢,而且是玄怪類作品《西遊記》作為自己扛鼎之作。

劉邦的哥 劉仲之劉濞被冊封到蘇北這塊地方為屬地,劉仲誰?他老婆就有名啦,劉邦那會是村裡波皮無賴一般,農田活一點不幹,到點就回哥哥嫂子家吃飯(他爸跟老大過),他嫂子嫌棄這個小舅子好吃懶做,一度每每劉邦來吃飯特意端盆水潑到門口,嘴裡不幹不凈的旁敲側擊的羞辱劉邦,文章中充分描繪啦農村婦女的真實形象,令人稱絕。後來劉邦榮歸故里,他嫂子,劉濞媽跪伏在門口迎接劉邦。

這個劉濞 讓淮安人銘記的是 他創造當地 煮海為鹽的技術,從此 讓漢代以來蘇北富足,要知道,過去鹽鐵屬於國家管控的商品,那鹽放在古代就是 白花花的銀子,後期劉濞自己鑄錢並進入社會流通,富可敵國,是封王中勢力最強的,最後自己膨脹、作死被自己侄子皇帝滅啦。

資料整理: ---------《南船北馬淮安行》

漕運鹽運都督府府邸,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往昔 這些油頭肥腦的漕運知府奢靡的生活。清朝時期每年漕運督府從國家戶部領用1000萬兩白銀,佔到國家稅收的1/6,目的是整治河道,疏通運河漕運,但是每年汛期前期也就年後繁忙,後半年沒啥事,手裡的白花花的銀子可著勁的造孽。幹嘛呢?穿金戴銀,大肆造宅院過於招搖,授人於柄,唯一能做的就是 ,能把吃整出花來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里有故事說道說道。

為啦吃豬裡脊,我唯一想到就是豬肉,必須是黑毛豬、純無機物飼料、不要是泔水+四月肥豬,但人家是80頭黑毛豬趕到屋裡,用特么竹棍巧豬的脊樑,讓那塊肌肉緊張、每頭豬先宰殺取其精華做成裡脊肉,剩下的統統 扔掉不要啦。

每次都是流水席,八十多個灶就是八十多個大廚,每個大廚一輩子就做特么幾個菜,都做精啦,別的不會,專攻那道菜,誰能做的有比他好的?

這些總督的肥缺也不都是漢人,大部分還是滿人,他么以前只會吃燒烤,到啦淮安,這些廚子整的花樣哄他,他哼……!鼻子一歪,好吃!真好吃,以後就 喜歡上 漢人的廚藝啦,但是 也有膩歪的時候,又特么想 擼串啦,所以 這些廚師有整些 草原的美食,搞啦一桌子,一百多樣,一百多盤,每個筷子嘗一口,就所謂 滿漢全席 就從這來的。

據統計從1750年到1850年這一百年,合計吃掉啦 3億兩白銀、平均下來就是一萬兩白銀 每天啊。 ,而這只是取其中的1/3吃,剩下的全特么扔掉,這得多大的浪費。

直到1901年捻軍在江淮一帶流寇作亂,一直到攻到淮安的青陽鋪,進而攻入淮安,一把火燒啦漕運總督衙門,接著 有海運、鐵路這時候已經替代漕運,所以就在這一年被裁撤。從此 淮安、揚州走向沒落。

《清晏園》是漕運總督的私宅,裡面亭台樓閣、湖石、假山堆砌的南方園林……。

過去出於交通管制,朝廷規定在淮安登州上岸,休憩一兩天,通關批文批准之後方可,這些天就在當地 吃喝拉撒,帶動啦淮安的餐飲業;娛樂業、色情行業的發展,南來北往的口味在此碰撞,各地廚藝爭奇斗艷,誕生當地 淮揚菜系(即淮安、揚州、鎮江),

最出名的就是 長魚(鱔魚)宴,特別是所謂 的軟兜, 就是把鱔魚放到布兜里下鍋煮,然後捲曲後骨肉分離,因為夾在筷子上是垂下的就表示剛剛好(軟 糯)於是乎就叫 軟兜。

淮安當地喜歡用 蒲菜做菜,裝逼的特別指定 啥 香妃寺附近溝渠里生長的蒲菜,這玩意長的跟 篙瓜,剝去皮,但這玩意細細長長的,翠、軟、嫩。可以做成湯,也可炒。 但是價格不菲夏天40-50/斤,冬天要1000一斤,這個要人淌水進入齊胸深的沼澤里從蘆葦蘆葦盪里摘取,那人在屏幕前吹噓說祖傳種植這個,有特么技術壁壘的意思,其他地方有蒲菜但是澀嘴。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 淮安當地的廚子 也不像 四川廚子走出去闖盪,總是安於現狀,以至於滿世界都是四川火鍋的招牌,而淮陽人心安理得,樂得其所,所謂的 早上皮包肉(早茶)、晚上水包肉(泡澡) ,你在我們這近在咫尺有淮揚菜金字招牌嗎?

◆文摘: ----------《美食在民間的淮安》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江蘇淮安的美食》

淮安,通江連河,曾號稱「九省通衢」
劃分了中國南方與北方的淮河,從淮安市區穿城而過。南來北往的人們相互交流、天南海北的食材相互碰撞,在這座「不南不北」的城市,碰撞出了中國最會吃的一群人,並催生了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
清代,淮安和周邊的淮鹽每年創造的稅額一度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1/4。

富起來的大鹽商特別會吃,千方百計搜羅天下名廚和奇珍異品,這也催生了一樣特產:淮安廚子。曾有無數朝廷大員點名要淮安廚子,地方官離任時常常要把一兩位淮安廚子帶走,甚至於,淮安廚子還被當做禮物送給好友或上司。

淮安俗語:「做秀才易,當廚子難。」可見,淮安人對於吃的要求有多苛刻!時至今日,淮安依然是淮揚菜的重要傳承地,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就坐落於此。

又鮮又香的淮安美食,你吃過哪些?按照順序分別是:軟兜長魚、欽工肉圓、香煎魚餅、鼓樓茶饊、文樓蟹黃湯包、盱眙小龍蝦。

白炮蝦仁,與軟兜長魚並稱「淮炒雙峰」,所謂的軟兜就是鱔魚,用筷子叨起來的時候 樣子 像個孩子的軟兜,富有嚼性和彈性。

淮安民間還有無數菜餚,以欽工肉圓、平橋豆腐、朱橋甲魚為代表的,都因所在鄉鎮而得名。

文摘: ----------《淮安的美食》

春秋時期,吳王不樂於偏安一隅,總是想入主中原,登山更大的歷史舞台,打敗楚王也沒啥嘚瑟的,他要挑下一個軟柿子 齊國單挑,但是苦於 蘇北 河道縱橫,不利於大軍行進,為啦河南、山東方向的齊魯國,他下令在揚州到 淮安一段挖通大運河,即邗溝

邗溝的開鑿,大大縮短了吳國的軍需補給路線,使北上進軍更加安全和便利,提高了吳軍在北方的作戰實力。公元前484年,夫差聽說齊景公死後大臣爭奪權力,新立之君幼小無勢,於是准備攻打齊國。伍子胥勸諫夫差先除掉勾踐以免後患,夫差不聽,反聽信伯嚭讒言,贈劍令他自盡。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被越國滅亡。」

當年五月,夫差聯合魯國和越國,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齊國,齊國也派出十萬軍隊迎擊。兩軍在艾陵(今在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境內)展開大戰。大敗齊軍。因為夫差的主要目的是當霸主,而不是滅齊國。經艾陵一戰,達成了夫差既定稱霸目的的一大步,齊國不再是吳國稱霸的阻礙。戰後,中原的衛、宋等國,也趕緊表示對吳歸順。

擊敗齊國後,夫差的最後一個目標就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晉國,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幾乎傾全國之兵沿水路北上與晉國爭霸,晉定公同意與吳王夫差於黃池(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南)會盟。在盟會上,吳軍「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zēng),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yú),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強大的軍事實力大大震懾了會盟諸國,夫差最終也得以主盟。

讓帶讀者進入到夢里水鄉的高郵 蘇北的水道 縱橫的鄉村景緻

高郵今屬揚州,位於淮安南一百二十公里。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在這里築高台,置郵亭,所以叫高郵,又名秦郵。我們是開車去的。沿著京杭大運河東岸的京滬高速向南,淮揚鎮高鐵的路橋一直在路西三十米處陪伴。運河,公路,高鐵,三種交通方式恰可以代表歷史、現代、未來。而我此行探訪的,是運河時代的、汪曾祺的高郵。

高郵真是一座水城。西傍京杭大運河,運河再西,是高郵湖,高郵人叫它「西湖」;又有澄子河、鹽河穿城而過。汪曾祺說,他在家鄉,「耳目之所接,無非是水」

高有名人眾多 其中還是秦少游的故里,他是蘇東坡的學生 ,命運多舛,死於外放的途中。

高郵人對秦少游有很深的感情。少年人喜愛他的情韻,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抓住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有年人則同情他命運的多艱,想在他身上寄託一點自己的東西。

買了一本《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作紀念

書前有一幅根據汪老兒時行跡繪制的高郵老城地圖,讀汪老作品的時候可以參考,還可以作導游圖用。

◆文摘: 南方周末 ---------------《汪曾祺的高郵》

有專家指出,真正來自陽澄湖湖區的大閘蟹市場每年僅為3億元左右,但2019年全渠道打著陽澄湖大閘蟹招牌賣出去的螃蟹則高達300億元。這意味著,買到真正陽澄湖大閘蟹的概率僅為1%。

也就是說純正的陽澄湖大閘蟹數量不到市面上的1%

這一點從養殖面積也能反映一二:目前,全國大閘蟹養殖面積達到1000萬畝,其中長三角地區養殖面積達到了500萬畝,而陽澄湖水域面積僅為18萬畝,佔比約為1.8%。

陽澄之下,再無螃蟹。

但實際上,僅僅是長三角地區,除陽澄湖外,還有太湖、固城湖、洪澤湖、長盪湖、高郵湖、大縱湖、南漪湖等優質產區。長江中游的洞庭湖、洪湖也是大閘蟹的重要產區。

三國時期,東吳大將丁奉圍湖造田,於是有了古丹陽大澤。古丹陽大澤包括丹陽湖、石臼湖、固城湖、金錢湖、南漪湖以及周邊地區一大片低窪濕地,共計350萬畝,也就是說,現如今的陽澄湖,不過是古丹陽大澤很小的一部分。

古丹陽大澤自古就是大閘蟹的主產區,產出的大閘蟹名為花津蟹,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大閘蟹品牌之一。

9月16日,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及滬蘇浙皖一市三省農業主管部門的共同指導下,首屆長三角大閘蟹雲拼節在上海開幕。在開幕儀式上,太湖、固城湖、洪澤湖、長盪湖、高郵湖、大縱湖、南漪湖、蕪湖、興化等長三角大閘蟹優質產區聯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長三角大閘蟹雲拼優品聯盟」,未來有更多源頭好蟹搬上新電商。

以淮安洪澤區副區長左鵬直播帶貨為例,單場帶貨超過6萬只洪澤湖大閘蟹,平均單只小規格大閘蟹的售價僅為十幾元。

我之所以摘錄這篇文章,就是說當我有幸能夠在蘇北旅遊的時候,季節合適的話 也能夠品嘗到鮮美的河蟹, 尤其是在洪澤湖地區,冬天蟹膏黃肥時,幸哉 快哉,想想都流哈喇子

但是從那之後 鹽商登山了歷史舞台,並且把揚州作為大本營,後來 是徽商壟斷啦鹽業,整出許多故事,這是後話。

據史料,乾隆年間鹽業收入上繳朝廷戶部的是7千--8千萬兩,相當於全國經濟總量(GDP)的1/8,而同期(1772年)這些鹽商們獲利是1500萬兩,可見但是國家多麼依賴 鹽業稅收。當然壟斷必定也催生啦腐敗的產生。

杜牧說「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徐凝贊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浪漫得令人悠然神往,尤其是李白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到煙花三月,揚州就成了廣陵,曾經,我踏上這條名滿天下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尋找那個鶯歌燕舞、饕餮盛宴、詩里畫里的揚州……

清代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三者鼎峙,不分軒輊」之說

文章中也極力的推薦和誇耀揚州的園林,但是對於我來說實在是興趣黯然,對這種螺絲殼里做道場的文化缺乏感覺。

揚州早茶有大名鼎鼎的富春、冶春、共和春三春,老揚州極力推薦我去御碼頭畔的冶春茶社,這是他們本地人吃早茶常去之所。冶春園古色古香,據說是古代一家大戶的宅邸。在揚州,吃一頓早茶,也是頗具儀式感。先叫上一杯「魁龍珠」,此茶取安徽魁針之清、浙江龍井之味、揚州珠蘭之香兌配而成,素有「一壺煮三省」之美譽。

包子也是揚州早茶中的重頭戲,俗語道:揚州包子包天下。揚州的包子種類繁多,有三丁包、五丁包、豆沙包、乾菜包、燒賣包、蟹黃湯包……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揚州生活最生動的形容,「水包皮」指的是洗浴,泡在熱氣騰騰的澡池子里,渾身舒爽;「皮包水」即是吃早茶,清晨坐在茶社裡一杯綠茶、一碟干絲、幾色點心,慢悠悠地吃,直到蒸籠摞成小山。

茶通常是綠楊春或魁龍珠。前者的名字取自「綠楊城郭是揚州」這句詩與百年老店冶春茶社;後者是另一家老店富春茶社創制的。不過老揚州人大多會自帶茶葉,一來餐館的茶葉品質未必出眾,二來個人有個人的喜好。再加上(我自己小氣的想法),還能省點茶錢。

燙干絲極考驗刀功,一塊白豆乾片成24片,切得根根分明,飛快地在開水中一燙便撈出來倒上醬汁。

點心裡蟹黃湯包最貴,皮薄多汁,吃時得先用吸管小心地吸食混著蟹黃與豬肉的飽滿汁水。這個步驟極易燙嘴,因此店裡也賣不帶湯汁的蟹黃包

三丁包是揚州早茶的代表,我在別的地方少見。三丁即雞丁、肉丁和筍丁,葷素搭配,筍既增添清爽鮮味,又帶來清脆口感。升級版的五丁包多了蝦與海參兩種貴價食材,所以菜單上的名字往往叫「鹽商五丁包」,暗示這原是富甲天下的揚州鹽商才吃得上的東西,顯得高級。

翡翠燒麥的餡兒中有青菜葉,透過薄薄的皮呈現出一抹嫩綠色,但我更愛吃松子燒麥,松子顆顆飽滿,嚼起來唇齒添香。

還有一樣我很喜歡的點心是千層油糕,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吃起來不黏牙、不油膩,口感軟綿綿的,甜味也不過分,想像中吃了一口雲朵就該是這般滋味。

現在說到揚州早茶,不可不提的是「三春」:富春、冶春、共和春。這三家是揚州最有名的老字型大小茶社代表,因此不可避免地擁有老字型大小的通病:分店多、遊客多,品質難有保證。

吃了幾十年早茶的當地人用腳投票,少有再去「三春」的了,問到時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包子或提前做好冷藏備用,或老店統一製作再冷鏈送到各分店,總歸不是現包現蒸的,其中滋味的區別外地人或許吃不出來,但本地老食客的味蕾一嘗便知不夠新鮮,如何能忍?

如今要吃現做的點心,當地人給我推薦的是怡園飯店。早上7點半前要去佔位,價格比尋常早茶店貴出一倍來,點完單至少得等十幾二十分鍾——要根據你的點單現做現上爐蒸。端上桌時熱氣繚繞,麵皮鬆軟白嫩、餡兒鮮熱得恰到好處。

古城之外還有個花園茶樓,也是現做的點心,味道也超越「三春」,值得特意去吃。

瘦西湖畔的趣園茶社也是這幾年的熱門。趣園是處曾供乾隆游賞的園林,開餐廳走的是高端路線(但揚州的高端真的不貴)。在這吃早茶可算是體驗一把鹽商的奢靡日子,環境優雅大氣,點心做得精細、食材也選得講究,五丁包里極捨得放海參和蝦。

鹽商有文化,食材不一味地追求珍稀罕見,更講求時令、新鮮,做法要精細。

比如春天,要趕在清明節前吃刀魚,否則過了清明肉質便不夠細嫩了。另一種江鮮鰣魚則要春末享用。據說鰣魚離水即死,要吃鮮活的極其不易。傳說清朝兩淮鹽政會派出小艇到長江中撒網,捕到鰣魚後即刻在艇上烹飪,同時小艇沿著運河疾馳而歸,到揚州的府邸時,魚剛好熟了可吃。
「長江三鮮」還是貴,卻比過去容易吃得到了。高級點的餐廳如趣園茶社、揚州宴等,都有江鮮在列的春季時令菜單。

淮揚菜里最有名的菜色可能是蟹粉獅子頭。看起來是普通的大肉丸子,吃起來才能感覺到驚艷之處: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做獅子頭最出名的店是揚州獅子樓,一刀刀「葵花斬肉」做成的招牌獅子頭比拳頭還大許多。

豆腐是淮揚菜里的常見食材,格外體現刀工的精妙。大煮干絲是入了國宴的淮揚名菜,豆腐乾絲切得均勻細致,佐料鮮美,吸滿了湯汁鮮味的干絲吃起來滑嫩爽口。文思豆腐對刀工要求更高,綿軟的豆腐被切成千絲萬縷,漂浮在湯中。

淮揚菜里還有拆燴鰱魚頭、三套鴨、軟兜長魚(鱔魚)等菜色,都是用心思、花功夫把常見食材做得色香味俱全。

揚州地處江北,是北方文化與江南文化的連接與交融 雜糅,在食材上很明顯,擅用本地物產,如鱔魚、豆腐,但又不局限於當地風物,如五丁包里的海參就不是揚州的產出。

老街小巷裡的吃食之精彩程度,我覺得一點也不遜色於高端宴席。甚至在我對尋常風味的偏愛中,市井滋味是更通達揚州靈魂的。
譬如一碗陽春面或餃面。
餃面類似廣東的雲吞面,是餃和面的組合,一碗吃兩樣東西,方便又實在。「餃」不是指北方的餃子,而是餛飩,多是筍肉餡的,與蝦籽醬油調的湯配合吃起來更鮮。餃面做得出名的是蔣家橋餃麵店,一碗蝦籽餃面才7元,物美價廉。餃面不止可當早點,午飯和晚飯也賣,因此店裡總是人多。

在老城逛一圈,隨處可見「揚州老鵝」的招牌,有時是小店,有時只是輛小推車。「老鵝」不是說鵝年紀大了,而是老鹵的鹽水鵝。各家的鹵水配方不同,因此口感有差異。買四分之一帶回酒店當宵夜,也挺美的。

江蘇似乎普遍愛吃粉絲,南京和鎮江都滿街是老鴨粉絲湯、鴨血粉絲湯。揚州人愛吃 燒粉絲,用砂鍋煮得熱氣騰騰,配菜豐盛、湯鮮入味。

聞名世界的揚州炒飯,官方已經給它制定了標准:主料為秈米飯、鮮雞蛋,配料為海參、雞腿肉、火腿、干貝、蝦仁、花菇、筍、青豌豆。吃的時候可以對照看看。

此外,三和四美的醬菜、大麒麟閣的茶食說起來是老字型大小名店,但賣的不過是尋常吃食,價格實惠。汪曾祺先生對比過,揚州醬菜比北方醬菜多一味清甜。

至於茶食,但凡南方的糕點都比北方面點做得精緻得多、花樣也多,何況揚州。最有趣的是被稱作「六角錚錚」的金剛臍,街邊小攤常賣。

揚州最喜歡的餐館還是壺園美食,開在東圈門,離熙攘的東關街很近的一片老街巷,卻常被遊人錯過。小店本身也不起眼,門面窄、裡面空間也小。…… 菜端上來 讓人驚艷 燒鵝肉入味,醬爆豬肝也炒得火候正好。內臟愛好者如我驚喜的是臭大元肥腸,辛香入味,臭豆腐極嫩,肥腸沒有一絲腥氣。

《「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究竟有多好吃?》

茶足飯飽,去東關街溜達溜達,老字型大小店鋪琳琅滿目。揚州,古來就是一個煙花之地,那些秦樓楚館也催生了百年老店謝馥香,愛美的女士逛東關街必買上幾盒胭脂水粉帶回去。一間間挑著燈籠的澡堂生意出奇的好,揚州人愛泡澡,「晚上水包皮」,指的就是吃過飯後下澡堂,泡個澡、搓個背、扦個腳,一天的塵埃疲倦彷彿就洗去了

東關街附近的巷子令人興趣盎然

「到北京轉胡同,來揚州觀巷子」,倘若把古城比作人的身體,那麼,巷子便是體內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血管。揚州的巷子,有點類似北京的胡同,著名作家蕭乾先生形容北京的胡同「是一闕動人的交響樂,大清早就是一陣接一陣的叫賣聲……」如果說胡同是交響樂,那麼,巷子無疑就是一管洞簫,幽怨嗚咽深長。巷子兩側均為青磚黛瓦的普通民居,煙雨蒙蒙之際,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於這「悠長寂寥的雨巷」,摸不準還真能撞上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揚州的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中最為古老的一段。沿著古運河隨處溜溜,歷史遺跡星羅棋布,幾乎涵蓋了揚州古城的發展史,大運河哺育了揚州城,成了揚州的「根」。

運河千里瓊花路,這條用勞動人民的血肉築就的大運河,讓隋煬帝背負著千古罵名,成了暴君昏君的形象代言人,但也正是大運河讓揚州成了全國漕運的咽喉之地。有諺語雲:「兩淮鹽,天下咸」,揚州附近的兩淮是全國最大的海鹽產場。到了清朝,每年十億斤的海鹽途徑揚州轉運至全國各地,揚州鹽商的腰包鼓囊起來,他們在古運河畔造就了一個「歌吹沸天」的繁華都市、一座座富麗堂皇的鹽商故宅。

揚州高旻寺位於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

--------- 《春風又綠楊柳岸 揚州 ★★鹽商的城市》

-----------《待到煙花三月時再下揚州》 南方周末地理萬象

泰州 毗鄰揚州 是揚州下轄,在揚州東側 榛湖濕地公園在這兒
可以到稻河漕運老街 那兒有古井博物館,老街很長,基本上沿著運河走向,說說泰州,他有二千年的歷史,靠海的額原因,古代煮海為鹽,鹽業在古代就相當於現代的石油,屬於政府管控,導致財務文化,富庶的一方,

----------【 youtub >窮游小夫妻……漫遊蘇北……四大名城 】

--------------《「江蘇十三太保」是如何形成的?》

文獻資料:
1、《「江蘇十三太保」是如何形成的?》

『肆』 揚州的特產到哪裡去買大概價位是怎麼樣的

⑴牛皮糖 號稱「揚州一絕」
⑵三丁包、五丁包 揚州的名點,以麵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
揚州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故名"三丁"。
⑶揚州炒飯 ⑷揚州醬菜『 三和四美』 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醬坊
⑸揚州綠茶 「富春花」「魁龍珠」
⑹高郵鴨、雙黃蛋 質細而油多,神居山茶葉
⑺寶應湖大閘蟹 ⑻秦郵董糖 原名酥糖 ⑼大儀風鵝 ⑽界首茶干"陳西樓"商標的五香茶干,包裝考究,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⑾揚州煮干絲 ⑿揚州三把刀 「三把刀」即是切菜刀、修腳刀和剃頭刀
⒀揚州特產中瓊花最為有名
(14)揚州的玉器、漆器被稱為「揚州二絕」,揚州剪紙 江都方酥 方酥是大眾化的傳統揚式糕點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初為圓形,狀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後改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

此品選用上等麵粉,綿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黃丁、橘餅等香料,經發酵、和酥、包酥,多層折疊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秦郵董糖 秦郵董糖是揚州高郵的傳統名特產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稱董糖,有兩種說法。一說以此糖為董姓師傅所制而得名,一說此糖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創,故名。

董糖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麥芽等原料,手工精製而成,色澤呈深麥黃色,厚薄均勻,入口酥軟,味美香甜,老少皆宜,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醬 菜

醬菜具有鮮、甜、脆、嫩四大特點,講究色、香、味、形,不加防腐劑、著色劑,保持蔬菜的自然風味,低鹽低糖營養豐富。

產品生產過程:包括腌、醬 、切、缸四大工序,腌制過程採用雙腌法、鹵泡法等方法。保持了蔬菜本身的色澤、脆度、鮮度、醬制採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稀甜醬醬制,香味濃郁;切制塊形有丁、絲、條、塊、片、角等搭配齊全。

食用,調味,有的品種還有治療疾病之功效,饋贈親友價廉物美,也是宴席上受歡迎的爽口菜。主要品種有乳黃瓜、寶塔菜、蘿卜頭、甜醬瓜、香心菜、什錦菜等。

揚州醬菜歷史悠久,清代乾隆年間,即被列入宮廷早晚御膳的小菜。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榮獲國際博覽會獎章。1903年,獲西湖博覽會金質獎。1931年,獲北平全國鐵路沿線物品展覽會一等獎。1979年,被評為江蘇省優質產品。生產揚州醬菜的廠家,以「三和」、「四美」兩家醬品廠最負盛名。

界首茶干

高郵界首陳西樓的五香茶干,久負盛譽。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界首,聞岸上香味撲鼻,叫差役查詢,原來是煮五香茶乾的香味。乾隆帝品嘗後大為贊賞。從此,界首茶干便列為貢品,名揚四方。1927年,榮獲西湖博覽會一等獎。

界首茶干呈扁圓形,色澤醬紅,肉細嫩微黃,頗似雞肉,清香可口。"陳西樓"商標的五香茶干,包裝考究,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雙黃鴨蛋

雙黃鴨蛋是揚州高郵的特產,因一隻蛋內有兩個蛋黃,故名。鴨生雙黃,是因為這里食料好,鴨體壯,連續排卵,形成雙黃,甚至三黃。高郵咸鴨蛋,向以顏色紅而油多而馳名於世。將雙黃咸鴨蛋煮熟剖開,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橘流丹,賞心悅目,別具風味。

牛 皮 糖

牛皮糖號稱「揚州一絕」,是揚州特產,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早在清朝乾、嘉年間就已面市揚州,後因戰爭頻繁而失傳於世。有關科技人員和製糖技師決心要讓失傳已久的牛皮糖重見天日,對前人的製糖工藝進行挖掘整理,通過千百次的嘗試,終於使傳統產品得以重新問世,並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口感達到了彈性、韌性、柔軟性三性為一體的最佳狀態。目前已有多種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澤明、香甜味美、口味適中、老少皆宜。
要問揚州特產是什麼,呵呵,不用問,就是揚州小吃和休閑了.揚州有句老話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用來形容揚州人比較愜意的生活,意思是說早上揚州人吃包子,吃干絲,喝茶,晚上洗澡。從這就可以看出揚州的美食和洗浴休閑中心的發達程度了.
揚州菜屬於淮揚菜系,最有名的是三頭宴和紅樓宴。要是說到包子,是揚州的特產.而且人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莫過於富春包子.
國慶路的富春茶社一座聞名中外的百年老店,始創於1885年。可以坐人工三輪車進去,我在其他城市很少見到像揚州城這么有規模的人工三輪了,別有一番特色.郁達夫、朱自清都在文中深情的緬懷過:「不進富春門,等於未到過揚州城」。富春是揚州的一個引人入勝的「窗口」,淮陽菜的正宗代表,也是中外賓客的一塊福地洞天。這家是最正宗的,最古老的.有很多來揚州的人跑到其他"富春***"去吃,還說不好吃,真是.
富春的早餐決對是精品,雖然價格比我們在一般的小飯店吃飯還貴一大截。餚肉,三丁包子,翡翠燒賣,千層油糕,蔥油燒餅,蟹殼黃,生煎饅頭,小籠湯包,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子.全是名點啊!!
富春的包子什麼餡都有,較貴且特色的大概是蟹黃包子了,是傳說中的極品。
大煮干絲,在揚州菜中是一道既普通又高級的菜。主要的食材是日常生活最普通不過的豆腐乾。它製作精細,風味獨特。「大煮干絲」又名「雞汁干絲」或「雞火干絲」。這個菜的刀工與火候要求特別嚴格,絕對是考驗廚師廚藝和經驗的菜餚。
紅樓宴中三丁包、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在揚州被稱作「點心三絕」。
傳統名點三丁包被譽為「天下一品」,以麵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揚州發酵技術自古有名。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雲:「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仍隆然而高」。三丁包的包子皮軟而帶韌,食而不粘牙。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故名「三丁」。相傳它的由來還和以風流閑情著稱的乾隆皇帝有關。當年他老人家下江南,對要吃的御膳提出了「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的標准。於是眾廚師將參丁、雞丁、肉丁、筍丁和蝦丁加工成餡。這五味合摻,則補、鮮、香、脆、嫩皆俱。「五不過」的要旨分毫不差。乾隆嘗後贊不絕口,問包子名,隨員答道,五丁包子。後來海參和蝦仁價格高,又演化出三丁包子。咬一口包子,雞丁香美不過鮮、肉丁肥美不膩、冬筍丁鬆脆香嫩不硬,咸中帶清甜,讓人回味無窮。被日本小皇帝贊為「天下一品」,委實不過譽。
千層油糕,是揚州著名的細點。名曰「千層」,乃是形容這糕的層次之多,一層糕夾一層糖和豬油,至少有一二十層。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味道甜糯適度而爽口.外地茶樓也有千層油糕,往往徒存其名而已。
翡翠燒賣,朱自清曾經贊美道:「滋潤利落,決不膩齒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靚麗悅目。」燒賣里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後薄如紙的麵皮,猶如翡翠一般。輕輕地咬上一口,皮一點便破,吃到裡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製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後嘴裡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翡翠燒賣的口味有甜有咸。甜的是揚州產的「梅嶺青菜」,取其葉斬成茸,以熟豬油、火腿末、綿白糖、食鹽拌和成餡。與其他各地鹹的米燒賣相比,別是一番滋味。我想女孩大多會和我一樣喜歡翡翠燒賣,名號賦予人想像空間,買相清新可人。擀成菊花邊狀的麵皮包入青菜餡,形如石榴,底若錢幣,上端突露如蓬頭,點綴上少量火腿茸,色如翡翠,看著就令人愉悅。口味選擇性也多。
餚肉,大概只有富春茶社的是正宗的了.經過用「硝」腌制的豬腿肉,煮熟成了「餚」,肉質緊湊,近於「曝腌鹹肉」,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決不是其他飯店所謂那麼一塊用五香煮的白汁五花肉。
和著這些細點來一杯龍魁珠茶,茶是用富春花局種植的珠蘭與浙江的龍井、安微的魁針合制而成,解渴去膩。細細品著,看著窗外,熱鬧的市井,曲徑的小巷.你會突然覺得,生活的樂趣就是這茶,這點心,這份簡單而美麗的從容.
現在在揚州的街頭巷尾都是富春的放心早餐,所以吃富春包子也不定非去茶社不可,不過,在茶社享受的是另一種氛圍.但是覺得富春拿回來吃,怎麼吃都不好吃,可能是心理感覺吧.
冶春包子,冶春茶社是揚州一家和富春的包子不相上下的茶社,在這里充分體會到怎樣去吃揚州包子「先吃肉、後吃皮」還要用吸管的。

所謂揚州三頭宴是指揚州菜中最負盛名的清蒸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合稱揚州「三頭」。
先說清蒸蟹粉獅子頭。它不同於一般的肉丸,其造型特大,特圓,因此誇張地把它喻為獅子頭;此外,它的烹制、風味也與眾不同,不是油炸的,而是清燉的。烹調時不放醬油,保持原料本色。用料更是講究,豬肉需揚州產的豬硬肋五花肉,蟹肉需用鮮活個大的清水大蟹,細斬成末後,調以佐料,做成大肉圓,放在砂鍋內,上覆菜葉燉之。待菜熟透,便可上桌了。清蒸蟹粉獅子頭色味清而不雜,肉香、蟹香、菜香,鮮嫩可口,回味無窮。
再說扒燒整豬頭。它是揚州菜中工藝極為復雜的功夫菜。此菜的製法是:取新鮮豬頭,刮洗凈,取下雙耳,去骨去腦,入清水浸泡。待漂盡血污後,入沸水鍋中焯 20分鍾左右,撈出,再入清水中漂洗。接著,剜去兩眼,除去睫毛、舌苔,再將整豬頭放入清水鍋中焯燒兩次,約七成熟時出鍋,在鍋中重換清水。鍋內放竹墊,上鋪薑片、蔥段、香料袋、少許醋,將豬頭放進後加鍋蓋用大火燒煮至熟透,再以文火燜4小時,直至肉酥爛,湯汁稠,即可上桌。扒燒整豬頭,味道濃厚,甜中帶咸,奇香撲鼻,有「食之越年,尚齒頰留香」之美譽。
拆燴鰱魚頭。揚州有諺:「鰱子吃頭,青魚吃尾,鴨子吃大腿。」揚州大花鰱,膠汁多,肉肥茸,無土腥氣,入冬後的大花鰱更是肉嫩肥鮮。此菜烹制過程並不復雜,將5公斤以上的大花鰱頭拆骨後與豆腐同入鍋,再輔雞肫、雞腿肉、火腿等,加水後文武火兼燉約3小時。拆燴鰱魚頭,魚頭無骨,口感肥嫩,湯白汁稠,營養價值極高。食用時用匙不用筷,別具風味。
揚州炒飯,是揚州人賴以自豪的品牌。揚州正宗的炒飯,是將蛋包住了飯粒,而且粒粒清爽,顆顆金黃,入口香嫩,油而不膩,鮮而帶穌,絕對為食中之絕品.這才是正宗的,切記切記!!
揚州"不吹牛的牛皮糖"(廣告語),價格也便宜,很適合學生。有些牛皮糖偶爾吃一下還可以,吃多了便有些牙軟了,但是揚州的卻不是,讓你越吃牙越好,並且嚼得越多嘴裡越香,越吃越想吃。揚州牛皮糖是以牛皮糖加芝麻做成的,但似乎在揚州牛皮糖中那成份調配地特別好,讓人怎麼吃都吃不厭,而越吃越想吃。
揚州老鵝是在揚州城巷裡賣得最多的。肉鮮而嫩,咬下去更伴著孕在裡面的鹵汁浸透牙齒,絕對讓你過吃不忘。其實這燒鵝出來的味道與「老」字無緣,據傳的老鵝應該是能夠同沛縣狗肉相媲美的,卡在牙縫中隔日被牙簽剔出仍然能引起滿口肉香的,而且肉質應該是緻密耐嚼為主,估計亦是失傳工藝之一。
高郵咸鴨蛋,有很多品種,高油、雙黃等都是很有特色的,而這工藝又是如何,似乎不難。雙黃蛋的工藝要較一般咸鴨蛋高,要用鴨蛋發育到一半是閹制,也就是說一個雙黃蛋的代價是一隻即將誕生的小鴨,也難怪貴了,亦有有緣人吃過三黃,機會很小就是了。
江都邵伯麻辣龍蝦在揚州是可以與盱眙十三香龍蝦相抗衡的品派,當然味道不同時口感等都不一樣,卻同樣吸引著諸多的美食家。我吃的麻辣龍蝦是在空調房間裡面吃的,因為是夏天很熱的天氣,那一吃龍蝦便出汗,但空調又強製冷,於是汗出不出來,於是一個人內熱外冷,身體就像一團火一樣,感覺爽到了極點。盱眙的十三香味道稍微平和一些,畢竟要把十三種香料都調和而又各自保持香味,可能烹飪技巧上更勝一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