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多少錢一斤
㈠ 一斤等於多少公斤
一斤等於多少公斤
1斤 = 0.5千克(公斤)
在電子稱上的設定金額為29*2=58元
拓展資料
1公斤的定義是:
物體A在地球表面重力作用下,與1千克物體受到的重力相當.
那麼我們說物體A有1公斤.
如果不嚴格的來換算:
1噸=1000千克=1000公斤=2000斤
物質密度不同重量也不同的
1升水重1公斤
原油:1升=0.86公斤(1噸=1.17千升=7.35桶)
汽油:1升=0.73公斤 煤油:1升=0.82公斤
輕柴油:1升=0.86公斤
重柴油:1升=0.92公斤
1升蒸餾酒=0.912公斤
kg是公斤英文縮寫,1kg=1公斤
一斤半等於多少公斤
一斤半等於(0.75或3/4)公斤;
1.5/2
=0.75(千克)
1公斤等於多少斤?例如:10.00 元/公斤等於多少錢一斤?
1公斤等於2市斤,例如:10.00 元/公斤等於5元錢一斤。
1KG是不是一公斤 那麼一斤 用什麼表示 1噸等於多少公斤 等於多少斤 1斤等於多少克 1斤等於多少量?
是一公斤,1噸=1000公斤=2000斤=1000*1000克
明朝時的一斤等於現在多少公斤
我們現在一斤等於500克,明朝一斤相當於現在的596.8克,即1.1936斤。
歷代度量衡簡表 朝代 中國歷代長度比較簡表 (當時一尺合今公制厘米) 中國歷代容量比較簡表 (當時一升合今公制公升) 中國歷代重量比較簡表 (當時一斤合今公制克) 秦 27.65 0.3425 258.24 西漢 27.65 0.3425 258.24 新莽 23.04 0.1981 222.73 東漢 23.04 0.1981 222.73 東漢 (章帝時溪景造尺) 23.75 魏 24.12 0.2023 222.73 西晉 24.12 0.2023 222.73 西晉末 23.04 0.2023 222.73 東晉 24.45 0.2023 222.73 前趙 24.19 宋、齊、梁、陳 24.51 南齊 0.2972 334.10 梁、陳 0.1981 222.73 梁(民間尺) 24.66 梁(法定新尺) 23 梁(測影用尺) 23.55 北魏 27.81 222.73 北魏 29.51 北魏 東魏 (太和 19 年頒) 29.97 北魏 西魏 29.51 東魏 北齊 445.46 北魏 北齊 0.3962 北齊 29.97 北周 29.51 1.1522 250.56 北周 ( 「 天和 」 時改用) 26.68 0.2105 北周 (調鍾律均田度地用尺) 24.51 北周 (建德六年頒) 24.51 隋 ( 「 開皇 」 時用) 29.51 0.5944 668.19 隋 ( 「 開皇 」 時,調鍾律用) 24.51 隋 (萬寶常造 「 律呂水尺 」 ) 27.19 隋 ( 「 大業 」 時用) 0.1981 222.73 唐 31.10 0.5944 596.82 五代 31.10 0.5944 596.82 宋 30.72 0.6641 596.82 元 30.72 0.9488 596.82 明 31.10 1.0737 596.82 清 32.00 1.0355 596.82
50公斤級等於多少公斤
50公斤級在體育比賽常用的說法。
實際上是在50公斤及其50公斤以下。
在下一個公斤級的范圍以上的一個范圍。
比如下一個范圍是40公斤級。
那麼50公斤級就是40公斤到50公斤的范圍內。
4斤等於多少公斤
這個似乎太容易了
因為:
1公斤=2斤
所以:
4斤=4斤÷2斤/公斤=2公斤
㈡ 哪裡可以買到煤油呢
在周邊的雜貨鋪,化工店都有,有的五金店也有,當地如果有油品專賣店的話也是有賣的。
主要用於點燈照明和各種噴燈、汽燈、汽化爐和煤油爐的燃料;也可用作機械零部件的洗滌劑,橡膠和制葯工業的溶劑,油墨稀釋劑,有機化工的裂解原料;玻璃陶瓷工業、鋁板輾軋、金屬工件表面化學熱處理等工藝用油;有的煤油還用來製作溫度計。根據用途可分為動力煤油、照明煤油等。
(2)煤油多少錢一斤擴展閱讀:
煤油泄露處置: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護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可燃性吸附混合吸收。然後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也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就地焚燒。如大量泄漏,建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㈢ 環保油多少錢一斤
環保油2.1元一斤 一斤算升是多少
最佳答案
油的密度為:0.8g/ML
一升等於1000ML
1000ML*0.8g/ML=800g
800g=1.6斤
所以一升油等於1.6斤..
油的密度大致在0.7-0.9左右,1升大致0.7-0.9kg,約現在的1.4-1.8市斤。
各種油的密度如下:
航空汽油 0.701 kg/l,1升相當於1.4市斤
船用柴油 0.886kg/l,1升相當於1.8市斤
車用汽油 0.725 kg/l,1升相當於1.45市斤
減壓渣油(大慶) 0.941 kg/l,1升相當於1.9市斤
航空煤油 0.775 kg/l,1升相當於1.55市斤
輕柴油 0.825 kg/l,1升相當於1.65市斤
潤滑油基礎油150SN 0.8427kg/l,1升相當於1.7市斤
輕石腦油(44-100。c) 0.674 kg/l,1升相當於1.35市斤
㈣ 煤油9000元/噸,比汽柴油還貴,一公升,一斤多少錢價格
1噸當然是1000公斤,也就是2000斤,每斤4.5元。至於說公升,那就要看你要買的煤油的密度是多大了,一般地說,煤油的密度介於汽油、輕柴油之間,大概是790g/m3---810g/m3,每噸平均是1250公升,每公升大約7.2元。
㈤ 記憶中的煤油燈
歲月是一道抹不掉的風景。在歲月的風景里,有土坯砌成的老屋,籬笆圍起的院牆;有吱吱扭扭的紡車,有冒著青煙的灶台,有扁擔挑的木水桶,有漂著水瓢、長著青苔的水缸……每當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的窗欞上,灶台旁,或是桌子、床櫃、牆壁上都點上了一盞盞熔著橘黃顏色的煤油燈光。
任何人的童年都是記憶猶新的,除非傻子,任何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除非孤兒。我不傻,我有爸媽,大爹大媽,特別是有爺奶的呵護,我們姊妹幾個在煤油燈光的映照下,無憂無慮地享盡童年的幸福。
煤油燈是童年最深的記憶。
每年到了臘月,奶奶就囑咐我要早點做煤油燈。那時做煤油燈都是用墨水瓶。
先拿來一個空墨水瓶子,又找一些細棉線和一小塊薄鐵皮,奶奶把鐵皮剪成一個個長方形和圓形,長方形的捲成筒狀,圓形的中間剪一個小孔,然後把棉線穿進鐵筒里,兩邊露頭,再把鐵筒穿進小孔,就這樣,燈頭做好了,爾後將煤油倒入墨水瓶,把燈頭插上,棉線露頭短的在上、長的在下,最後用煤油濕濕上面的,下面的浸在煤油里,火柴一點,一盞小煤油燈就問世了。
我家是十多人的大家庭,房子多,每年我都要做十多個煤油燈,大年夜和正月十五夜,每個房間都點一盞。
煤油燈燈光暗淡,黃豆粒般大小的微弱火光在黑暗的包圍中跳躍著,搖曳著,掙扎著,昏昏淺淺地。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到晚上,奶奶總是喊我:大姐,點燈啊!平時點燈只准用四個墨水瓶,灶台上一個,媽媽天黑才收工回家煮飯,其餘三個分別是奶奶房一個,媽媽房一個,大媽房一個,至今奶奶右手拿著煤油燈,左手護著豆大的燈火,從這屋到那屋的樣子,仍然晃在我的腦海里。
奶奶過日子節儉,每天點煤油燈必須我去弄她才放心,我總不敢把燈油倒滿,奶奶怕媽媽,和大媽浪費,每晚只許到一點點煤油燈裡面,每次點了不一會兒,燈沒油了就熄滅了。
奶奶總是啰嗦大媽:「白天飄飄盪,夜晚熬油亮。」「白天雲遊走四方,夜裡挑燈補褲襠。」
大媽也不怕我奶,總是和我奶吵,不該不多給燈里灌煤油。
我和我奶一個房間睡,我每回偷偷地把奶奶房間的那個煤油燈里油倒多點,而我總是在煤油燈下讀我心愛的小人書。
那時我最期盼的是有一盞罩子燈,我曾經多次要求爺爺跟我買,奶奶就是不讓,怕我把煤油用多了。
冬天夜長,火籠凼旁,媽媽大媽在煤油燈下納鞋底,我和妹妹在旁邊打掌掌玩:「打花巴掌,正月正,正月十五玩紅燈,人家紅燈玩罷了,我的紅燈才起身。」一邊打一邊念,樂此不疲。
有時爺奶會出一些謎語讓我們猜:「依牆走依牆站,身上虱子有一擔。(秤桿)」「一個小花船,裡面坐五個小孩(花布鞋)」……還有好多好的謎語,我至今還記得。
最愛的還是爸在煤油燈下唱影子戲逗我們玩,取一張媽媽的小籮筐里剪鞋樣子的舊紙,用剪刀三下兩下,就剪成了小人,小雞,小兔子,用一個個柴火棍棒挑著,照著燈光,影子映在牆上,舞動小棍棒,小雞叫,小兔跑,唱唱阿阿,非常好玩。
那時,煤油毛把錢一斤,家裡的雞生的蛋,只有逢年過節才捨得吃,平時都拿去換煤油,換鹽。
灌煤油,是那時候最美的差事,奶奶讓我提十來個雞蛋,再提一個裝煤油的瓶子,走五六里的沙土路,到合作社去換煤油。
那時的合作社,充其量還不如現在的小賣部,主要就是賣鹽,賣煤油,還有一些日用品如肥皂之類的。
十個雞蛋往往是換一瓶煤油,兩盒火柴。
農耕時代,貧窮的歲月,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漸行漸遠,但是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里。
㈥ 80後裡面有幾個小時候照過煤油燈
85後的人表示只有在停電的時候才用過煤油燈。
㈦ 為什麼國外煤油很便宜
舊中國是個「貧油國」,那時候中國不產油。無論是煤油也好,汽油也罷,都要從國外進口。當年從北平到上海,從天津到廣州,所有城市售賣的油料那可都是外國牌子,用輪船從外國運過來然後用鉛皮桶分裝,論斤或者論加侖出售。
這種單方面的賣方市場,造成了油料昂貴和短缺。當時不僅汽油價格昂貴,使擁有汽車成為了富豪才能有的奢侈行為,就連晚上點燈用的煤油,那也是普通老百姓很大的一塊負擔。這幾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這「洋油」的供應情況和價格變遷。
一、外國人用低價傾銷佔領中國的照明市場
在煤油燈進入中國以前,我們的傳統照明主要使用植物油,然後再加上棉線捻成的燈芯。這種燈亮度很差,即所謂的「一燈如豆」。而且使用時需要經常剪去燒焦的燈芯,用起來比較麻煩。
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開放五口通商,煤油燈迅速進入中國,當時是專供租界照明。其後洋人採用傾銷的辦法,迅速搶佔了中國的夜間照明用油市場。那時候的洋煤油非常便宜,1879年在漢口,茶油每擔5兩6錢,大麻油每擔5兩4錢,而洋煤油每擔僅為2兩8錢,一擔國產油能買兩擔洋油。又有記載說當年菜籽油的價格大約是120文一斤,而煤油只要65文一斤,洋人用國產油一半的價格向中國傾銷。
而且為了更方便地向中國老百姓推銷煤油,美孚石油公司還開發了一種帶有玻璃燈罩的罐式煤油燈,任何人只要購買他家的煤油,就免費配送一盞高檔玻璃罩煤油燈——這種低價銷售甚至贈送機器,然後讓你買他的消耗品的套路,是不是非常熟悉呢?
於是這洋行就通過層層代理,將銷售網路一直鋪到中國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而洋行的服務,那也是一等一的,在亞細亞集團當時內部發行的《石油手冊》中規定:只要是能帶來生意的客人,哪怕是窮鄉僻壤的火燭小店,洋行也要求自己的雇員降尊紆貴,「了解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免有傷他們的感情」。
而這種溫情脈脈的低價傾銷、再加上贈送煤油燈的組合拳,根本不是清末老百姓能接得住的。不久以後,洋煤油就把中國傳統植物油打出了市場。在1863年,煤油輸入量為2100加侖(1加侖等於3.7854升),1886年增長為2300萬加侖,1893年就達到1億加侖,到了辛亥革命的1911年,進口量更是高達2.36億加侖,洋油完全統治了中國市場。
在1882—1883年鎮江的商務報告里曾經提到:「在各條約口岸周圍相當大的區域內已經普遍使用煤油了……每個村莊都有廉價的煤油燈」。1886年的商務報告中更是說到:「過去天黑就停工的行業現在有許多在夜間也工作了,窮苦的讀書人也能在夜間燃點煤油燈……鞋匠、磨工、裁縫和木匠,在夜間全都使用油燈。」
通過洋人不遺餘力的推銷,煤油燈和煤油爐逐步普及到全中國,成為生產生活的必需品。
㈧ 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夠養活一家五口人嗎
先說五十年前吧,1960年,是中國人民最困難時候。那時候糧食很緊張,自由市場的糙米,每斤0.32至0.35元一斤,農村人按實際產量定口糧(保底360斤)稻穀價才6.5元100斤。
我是60年才上學,小學校長才26元工資,24斤大米口糧。縣長加縣委書記的工資也不到100元。
61年春節後,自由市場的豬肉2.5元一斤(初五初八)。讓隊長後悔了好一陣子。一百元可買高價豬肉40斤。
60年的生產自救運動,主要是增加各戶自留地。秋糧收割後,農戶可以在集體的地里種蔬菜。一時間造成了蔬菜爛市,根本就賣不動。
外地的車來我們這里收購白蘿卜一元錢二百斤,大頭籮卜一百斤。十張三元的鈔票運走一卡車白蘿卜。
見過三元票面的人民幣嗎?
過年前後的白蘿卜最便宜,一毛錢買二十斤。包菜也只是一分錢一斤。
只有生薑貴一點,0.12元一斤,蒜苗五分一斤。
那時候自由市場的茶油1.2元一斤。100元可買83斤。供銷社的食鹽0.08元一斤,100元可買1250斤。煤油才三毛錢一斤。
自由市場的豬肉,只有在農歷除夕前後十天可以購買。越肥的豬肉越貴,一般在十點鍾以後就沒了。
沒有完成上調生豬任務的單位和個人是不能賣議價豬肉的。
要是到1970年,農村的生活就好得多了,自由市場的白米才0.23元一斤,豬肉0.96元一斤。菜子油0.95一斤,食鹽0.15一斤,煤油0.4元一斤。
I00能買到更多的的農付產品了。最肥的豬肉也只能賣到一元錢一斤。只是白蘿卜貴了,一分錢買一斤。
這種芋艿要三分一斤,因為種這種東西產量低,紅薯二分錢一斤,大多數是城裡人買走了。
不過大米只能偷偷地賣,市場上沒有公開賣大米的。稻穀是20元100斤。
那時候買大米得找中介人,他要賺一分錢一斤。不內行的人是買不到議價大米的。
那時候紅薯才0.025元一斤。
到1980年。自由市場的糧食很賤了。稻穀16元至18元一百斤。豬肉0.95元一斤。不過肥肉很厚的豬肉貴一些,要1元一斤。蔬菜還是跟60年差不多。
七十年代有100元一個月,10口之家的生活也很闊氣。
與改革開放以後最大的不同是牛肉比豬肉貴了近一倍,80前以前的牛肉是不憑票供應,也只是0.4元一斤,生牛肉和熟牛肉(拆骨肉)都一樣,牛雜才二毛錢一斤(熟)
雜交水稻普及後,糧食便富餘了。農戶養豬也更多了。74年底,議價大米就公開賣了,數量在10斤以下的,工商管理的人也不會管了。
我們在76年為公社搞了一個晚稻雜交水稻60畝連片高產示範田。品種是“汕優二號”平均畝產量1200斤。77年搞雜交水稻制種,畝產量達300斤。那時候算是很高的產量了。
㈨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斤煤油多少錢
煤油燈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廣大農村和小鄉鎮家家戶戶的生活必需品。
那個年代的煤油價格大概是0.5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