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卵一斤有多少尾
『壹』 泥鰍3至5厘米的一斤多少尾
人工繁殖培育1個月 3-5厘米的泥鰍寸苗,由於年齡短,骨骼輕,一般每斤數量都是1500尾往上,
一斤低於1000尾的基本都是藕塘或者螃蟹塘出來的野生苗,俗稱小烏子。
『貳』 土池養泥鰍一畝地放多少大一點的苗一斤50尾左右。
般為專門從事泥鰍養殖的生產者所採用的養殖方式。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積不宜太大,以一畝左右為宜,每畝可放3—4厘米長的嫩苗5萬—10萬尾。在放苗前應鋪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動物作為泥鍬的餌料。放苗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並追施有機肥料,投喂的餌料主要種類有米糠、豆餅、麩皮、豆渣、蠶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廢棄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糞、農作物禾稈堆肥等。如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投餌量應減少。一般飼養8—10個月可以捕獲,高產的每畝可達250—400千克。每尾體長15厘米左右,體重10—15克達到商品規格
『叄』 五到八公分的泥鰍苗一斤有多少尾
5到8公分重的泥鰍,其實它們的體型還是很大的,一斤應該只有十幾條吧。但是買幾斤也是可以供你們食用的。
『肆』 一百斤種泥鰍可以產多少泥鰍卵
這個不好說,要看你泥鰍的受精卵,還有就是泥鰍的大小,還有就是泥鰍的卵多不多來決定的。給你看看一條雌泥鰍的卵的數量。你自己看看你的泥鰍是哪種。
雌鰍個體大小不同,其懷卵量會有很大差異。體長8厘米的最小性成熟個體,懷卵量約為2000 粒左右,體長10厘米的個體,懷卵量為7000-10000粒,體長12厘米的個體,懷卵量為12000-14000粒,體長15厘米的個體,懷卵量為15000-18000粒,體長20 厘米的個體,懷卵量為 24000粒左右。懷卵量最多的可以超過65000粒。
『伍』 泥鰍開口苗1斤有幾尾
如果是稱斤數的苗,99%是假苗;如果是正中的苗,都是講尾數,因為苗太小,如果是一斤至少有1000條
。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只有正中的苗才會那麼多,如果是斤數的話,最多400條左右,那是假苗,如果再有不懂,再問我,記得給我加分哈
『陸』 我買了1200斤泥鰍苗一斤在300尾養了一個月了泥鰍長的很慢很多小泥鰍肚子了有卵了這樣的泥鰍苗能長的大嗎
可以,注意科學養殖才會長的好長的快!
養殖方法:
飼料投喂 泥鰍食性雜,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還應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
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佔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佔60%~70%,動物性飼料佔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佔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佔30%~40%,動物性飼料佔60%~70%。
水質管理 泥鰍放養後,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的狀態。水溫達到30℃時,及時更換新水,並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溫,防止浮頭。發現泥鰍時常游到水面吞氣時,表明水中缺氧,應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節,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豬牛糞,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鰍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鰍有無逃逸現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
『柒』 求教泥鰍養殖問題,畝投多少斤鰍苗大概產出多少斤成品鰍大概周期多長時間
香鰍適應能力強,各種淡水水域均能養殖,魚塘,稻田,網箱,池塘等均可。具體要根據養殖戶的養殖條件、模式決定經濟效益。現在以一畝池塘養殖為例:
1、一畝投放500斤規格為5—8cm的鰍苗,約每斤150尾,每畝總投放苗數7.5-8.5萬尾
2、香鰍生長周期為100天左右,從種苗投放到養殖成為商品鰍,每斤香鰍需飼料1.5-1.8市斤(也就是飼料系數)含蛋量為28/32‰個,飼料價格每斤1.1-1.2元,等於養一斤香鰍的 飼料費用為1.8-2元。
3、1市斤香鰍,生長期為100天左右,可增長7-10倍,那麼投放500市斤香鰍每畝產量為3500-5000市斤香鰍,產值達4.5萬-5萬元。
4、銷售產值3500×市場平均價=45500元/斤
產值/畝『種苗費+飼料費+土地租金費+塘口建設費/畝+葯品水電費』
45500-[14000+7000+500+500+100]=23400元
一畝的單季純利潤在2.3萬元左右。
一年可養至少兩季,一年養兩季每畝純利達5萬元左右。
『捌』 泥鰍一斤種魚有多少卵
大約二百至三百粒左右。
泥鰍為底棲魚類,棲息於河流、湖泊、溝渠水田、池沼等各種淺水多淤泥環境水域的底層。晝伏夜出,適應性強,可生活在腐殖質豐富的環境內。水中缺氧時,能跳躍到水面吞入空氣進行腸呼吸。
在水池乾涸時,潛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濕潤,便不致死亡。泥鰍廣泛分布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
『玖』 泥鰍的自繁自養技術難嗎
1、讓初學者不要盲目跟風投資,了解養殖泥鰍的風險及購買泥鰍苗的常識。
2、讓養殖者掌握泥鰍養殖的場地建設(場地建設尤其重要,關繫到以後長期養殖適不適用,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3、泥鰍的自繁自養(自己繁殖自己養殖,能大幅度節約養殖成本詳情見本網站—-入行必讀---人工育規格苗與購買規格苗成本分析表)的相關技術。
4、泥鰍的日常管理(餵食、防逃、換水、消毒等)。
泥鰍養殖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的養殖產業,高投入主要表現在飼料的投入以及泥鰍苗的投入(自繁自養的不存在泥鰍苗的投入)。1斤泥鰍食料在3斤左右,市場價1斤泥鰍價格在20元左右,飼料1斤在2.5元左右,按每畝產量3000斤計算,需投料9000斤即22500元,產值60000元,除去人工20000元,場地租金1000元,購苗成本15000元,利潤1500元(不含水電及伙食費用);自繁自養省去購苗成本一年利潤在16500元(不含水電及伙食費用)。投資做幾畝的養殖者自繁自養一年的利潤也就在幾萬元而且還要承擔風險。1畝1年賺1萬,投資20畝一年就可以賺20萬,但投資20畝需要飼料錢20*3000*3*2.5=450000元,不和購買泥鰍苗的成本,所以泥鰍養殖是一項高投資高回報的養殖產業,初養者需謹慎投入。
泥鰍苗的來源有兩種:一是野生泥鰍苗、二是人工苗,至於兩者誰優誰劣,對泥鰍養殖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不知道見本網站—-入行必讀---野生泥鰍苗種和人工泥鰍苗種成活率的比較。如何分辨什麼是野生苗什麼是人工苗,唯一的本法就是看數量,一斤數量在1000尾左右的是人工苗,很多養殖場所說的一斤在150—200尾之間的是野生苗(這樣的苗子養殖4個月左右可以漲到一斤30尾左右,期間的飼料成本是很少的,利益是相當可觀的,養殖場為什麼要賣給養殖戶,唯一的解釋就是野生苗,成活率很低,養殖野生苗極易虧本)。所以初養者(為什麼是初養者呢,因為養殖過的養殖戶已經明白養殖野生苗要虧本,只有初養者不知道)購苗泥鰍苗時一定要認准一斤1000尾左右的苗子,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倒賣者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到時候吃虧的是自己。
場地建設:養殖泥鰍的場地建設尤其重要,泥鰍天生具有逃跑的天賦,泥鰍有時候有必須換水,如何在換水的情況下阻止泥鰍逃逸就顯得尤其重要。池子一般3畝一個較為合適,高度在1.5米,水深80厘米,池底平整,池周鋪磚水泥抹平,池底為泥不需要鋪磚水泥抹平,進水口和出水口在池子兩角相對,出水口需修建成溢水口的形式。
泥鰍自繁自養:自己繁殖自己養,要自己繁殖首先要選種,通常選用大鱗副泥鰍,懷卵量多且生長周期短,水花到商品鰍一年即可出貨。
繁殖:從打針開始到孵化泥鰍卵再到泥鰍卵變成水花,時間2天;育苗:水花下塘到寸片(一斤在1000尾左右)10天左右到規格苗(一斤300尾左右)30天左右。相關的內容本網站入行必讀及技術普及裡面均有介紹。
泥鰍的日常管理:餵食,全池均勻潑灑,避免弱肉強食,餵食的多少根據泥鰍的數量及當天的天氣情況,天氣好可以適當的增加餌料,天氣差要適當的減少餌料甚至停食。防逃,池子周圍用密網圍住防止漲水天泥鰍逃逸還可以防止青蛙等到池中產卵奪取泥鰍的生存空間。換水及消毒,根據池子當天的水色情況,一般半個月進行一次。
『拾』 4-5厘米的泥鰍一斤大概有多少條
4-5厘米的規格,黃鱔細小有250尾左右,泥鰍體大有130尾左右。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