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峴茶葉多少錢一斤
⑴ 黃龍峴有什麼好玩的求分享
黃龍峴好玩的就是自助採茶體驗、茶浴體驗。
黃龍峴,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四周茶山、竹林環繞。村裡主產的黃龍峴「龍毫、龍針」茶葉精采細摘、手工製作,茶香四溢、口味醇厚素有「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之譽。
在這獨具茶鄉特色的環境之中,大家可以品一杯地產的黃龍峴清茶,也可品味剛剛在炒茶坊自己烘焙的新茶,傾聽悠揚曼妙的古箏琴聲,清靜悠閑中體驗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感覺,享受一種「胸無塵俗思」的慢生活境界。
自駕路線:
路線一:寧杭高速——南京繞城高速(東善橋出口)——寧丹大道——銀杏湖大道——黃龍峴
路線二:南京機場高速(谷里出口下)——正方大道——銀杏湖大道——黃龍峴
路線三:a寧馬高速(梁家互通出口下)——正方大道——銀杏湖大道——黃龍峴
b寧馬高速(江寧濱江開發區出口下)——正方大道(紅廟出口)——水雲間驛站——黃龍峴
c寧馬高速(銅井出口下)——湯銅公路——龍坊路——黃龍峴
d寧馬高速(銅井出口下)——湯銅公路——朱門村——黃龍峴
⑵ 請問南京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怎麼樣
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是以茶文化展示為內涵,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藝、茶葉展銷—研發—生產等為一體的鄉村特色茶莊。遊客可以置身在大山中,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盡情觀賞美麗的風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快樂。
黃龍峴村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東南部,境內山嶺綿延起伏,是個茶鄉,現有村民52戶,茶園近2000畝,一個以茶文化為特色的休閑旅遊村。黃龍峴村南接湯銅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村莊東鄰戰備水庫、西接牌坊水庫,四周茶山、竹林環繞,環境優美,故又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
黃龍峴村通過與南京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合作,建立黃龍峴茶種、管、養、采、炒「一條龍」標准化體系。引入宜興紫砂茶具製作工藝,豐富當地「黃龍峴茶」文化內涵。規劃70畝種植、養殖區,計劃打造5畝玻璃溫室、20畝聯式大棚,種植以經濟、實惠、觀賞、易採摘為主的有機農作物。
增加茶雞、竹雞等有機養殖,延伸茶產業鏈條。嚴把茶葉採摘、收購、製作質量關,確保茶葉品質。至2013年4月底,已製作茶葉黃龍峴茶葉650多公斤,其中龍針300多公斤,龍毫350多公斤。
更多關於南京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70044161506151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⑶ 嵩明黃龍山一游作文
迎來了秋高氣爽的金秋,國慶假期我們一家三口准備在這個秋風拂面的季節,到有著「最美鄉村」之名的黃龍峴一游。路程不遠,我們帶著秋天收獲的喜悅來到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秋天。
這里過節氣氛濃郁啊!人山人海的。下車後我們沿著山路往上爬,首先來到一家飯館吃飯,飯菜都是當地的農家菜:紅燒土雞、干鍋大魚頭、蘆蒿。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這朴實的農家菜確實口味不錯!
吃飽喝足後,我們來到黃龍峴景區。果然名不虛傳啊!只見這里四面環山,高低起伏的山頭倒映在水中,水庫寬闊,水面波光粼粼,山水相間,清新涼爽的秋意瞬間襲上心頭。鳥兒在枝頭歡唱,各色野菊花怒放在草叢中,你爭我搶的想探出頭來,生機勃勃,分外美麗!白牆黑瓦的房屋,給這淳樸的鄉村增添了幾分古色古香的氣息。行走在景區,彷彿自己也是這景色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不知不覺也成了這水墨畫的風景。
穿過三隻白天鵝玩耍的小池塘,我們來到了熱鬧非凡的集市。有遊客品茶的、有賣麥芽糖的、有現場撬開板栗叫賣的,這期間我發現了集市上的一些小售貨亭,沒有售貨員,商品都標明了各自的價格,遊客們也很自覺地選好商品即刻付錢。這種現代化的售貨方式,也給這里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
我也被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吸引了,拿起弓箭,愛不釋手。正在這時,一聲聲抑揚頓挫的公雞叫聲吸引了我,我立馬跑向前,只見公雞挺著胸脯,不時地昂著頭高歌,我被他身上的紅牌子給吸引住了:「賣藝不賣身」。哈哈,這只公雞的主人真是風趣幽默!我讓媽媽幫我和這只大公雞合個影,好留個紀念!
不知不覺的接近傍晚,我們准備返回南京。去停車場的途中,我們看到路旁的山腳下有一大片茶園,一行一行整齊的排列著,每一行都會豎著一個有書本大的黃牌子,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走近一看,原來是用來黏蚊蟲的,防止茶葉受到蟲害,茶農們真是聰明啊!尋著茶香味,我們走近茶園,空氣中清香的茶葉味環繞在我們的身邊,每一步走動都能帶起茶味在空氣中的起伏,就如波浪一層一層撲向你的身體。火一樣的晚霞映照在茶園上方,茶園頓時熠熠生輝,美極了!我望著這水綠天藍的黃龍峴和這青翠欲滴的茶園,不由得感慨:「一山千行綠,從古望到今。縱橫仟佰見,唯有山茶在。」
我陶醉於這青山綠水,悠悠飄香的大自然中,體會到了生活的淳樸和樂趣。黃龍峴,不虛此行!
⑷ 江寧街道的社區簡介
一 社區基本情況
朱門社區位於南京城西南方三十多公里處,江寧街道東南,東與陶吳、甘泉湖、石塘竹海等接壤,南毗鄰安徽省馬鞍山市濮塘風景區,湯銅公路穿境而過。轄區總面積9.7平方公里,由25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3210人,其中黨員100人,設一個黨總支,三個黨支部。人均收入為14000元,耕地3826畝,山林5050畝,屬典型的丘陵地區。目前社區一產增加值為1295萬元,二產增加值為190萬元,三產增加值為1650萬元。轄區內有個體工商戶45戶,各類企業32個,各類企業營業收入2000萬元,社區可支配收入500萬元。社區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毛竹,杉木,更有馳名的無公害綠茶—竹園山名茶。區域內有兩座百萬方庫容的人造水庫,一為戰備水庫,濱江接待中心就位於風景秀麗的水庫邊,二為和平水庫,庫內環境優美、水質優良。社區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優,形成了一千畝茶園、二千畝生態設施農業和三千畝竹園基地。二 農業生態旅遊發展情況項目一:農耕體驗、養殖觀光舊農具煥新光營造田園村居、鄉土風情、躬耕稼穡的度假氛圍,構建城市短程度假市場的「第二居所」、「天上的村落」。蓑衣、鐵犁、老牛、草繩機、農家水車等等,不再是農民手中傳統而單純的農耕用具,創新設計後的「農具體驗項目」,將成為鄉村游的亮點。瓜果採摘創新收村民將自家的果園開放,形成豐富的四季採摘項目,如:春天的茶葉,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甘蔗等等。以農戶為單位進行接待和經營,不同農家體現不同的採摘特色,主題展示當地民風民俗、傳統耕作文化等。對接待農戶進行統一監督和管理,制定主題民俗的接待標准,完善採摘設施和服務。水生拾趣水田裡養殖泥鰍和田螺等水生產品,將傳統水生養殖區變成拾趣休閑園,讓遊客參與到水生的採拾樂趣中來。盛夏時光,荷田裡備好的小船載著遊客采蓮挖藕,劃劃船、嘗嘗鮮,無比愜意。
項目二:設施農業觀光園親力親為、體驗種植樂趣新建千畝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園,以生產農作物、園藝作物、花卉等為主營項目,可供遊人參與種植、管理及收獲等活動,並可欣賞、品嘗、購買園區內的農產品。生態餐廳遠離都市的喧囂,餐廳內被綠色的植物或鮮花裝飾,環境幽靜,為就餐者提供綠色、優美、舒適、悠閑、宜人的就餐環境,安全、可口的生態(有機)食品,使用餐者有身處世外桃源之感。
項目三:生態旅遊、獨具特色避暑療養基地依託優良的養生和避暑資源,打造一流的生態養生度假基地,突出山水養生與自然療養,設置中醫按摩科、功能訓練室、葯膳水療葯浴等。改建或新增培訓中心等設施,設立老年療養公寓和白領療養會館等。野釣場利用朱門村獨特的水庫生態資源,引入戶外野釣時尚,配套野釣的基礎設施,設置釣魚工具服務中心,讓休閑度假遊客在原生態環境中享受野趣盎然的豐收喜悅。鄉村度假區在翠綠竹海、依山伴水的環境之中,打造生態、閑適、「樂活」的鄉村休閑度假世界,歐式的鄉村房屋點綴其間,從半山腰望去,彷彿來到了普羅旺斯。宿營地自駕車旅遊是城郊旅遊的重要方式,在青山綠水間建設自駕車露營地,滿足旅遊發展需求。同時建立團隊拓展營、山野運動特訓基地等,為山頂運動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並建設大量原生態木質休閑別墅,為每位遊客與大自然共眠提供機會。「十里游廊」森林浴場森林浴是一種科學的健身和養生方式,依託轄區內豐富的山林資源、免費的氧吧和富集的負氧離子,開設森林浴場,包括步行浴、坐浴、水浴、運動浴等,配套休息條椅、避雨亭、迷你小帳篷、快樂鞦韆和休閑吊鋪等設施。項目四:農家樂,樂萬家農家小吃街烤地瓜、烤玉米、土雞土鴨煲、特色野味、農家白果、手工豆腐等,各色各樣的風味小吃,構成農家餐館一條街。自家經營,讓遊客在農戶家中享受農家的環境、農家的美味。土特產購物街在景區入口或出口處建立一條商業街,以銷售本地土特產為主。讓農戶們將自產的土雞、自製的鹹蛋皮蛋、各種農產品等土特產搬上集市,自家的土特產自家賣,省去了收購環節,價廉物美,形成一條實惠的土特產購物街。
三 社區旅遊村建設情況 社區2010年制定的「江寧區朱門社區生態旅遊村總體規劃圖」,規劃未來3年朱門社區旅遊發展,為了配合社區打造生態旅遊村,社區在水泥路鋪設、村莊整治、路燈安裝、集鎮整治等民心工程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取得了可喜成績。去年在社區內實施的江蘇省水土保持項目將於今年5月底完工,此項目的進行對朱門生態旅遊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社區已經通過土地流轉把大部分土地拿到手,迎合街道打造萬畝良田工程已初具規模。社區依靠山水資源,正在建設的人防林旅遊區由區人防辦出資建設,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土建及基礎設施工程,並種植各類樹木400餘畝,人防林綜合樓已完成規劃設計,年底將竣工,其中人防林護林房已建成。社區高效設施農業蔬菜大棚已有500畝的規模,設施大棚通過日光溫室育苗基地建設,將完善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和農田林網綠化,營造出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旅遊發展打造新景點和旅遊項目。社區去年已成功引進3A級香草旅遊項目,共佔地800畝,供遊人游覽,生產香精等。規劃中的門口標志——牌坊,即將完成,水車已在建。社區今年申報的南京竹園山森林公園,風景優美的戰備水庫,濱江接待中心就位於此,也有社區境內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湯子窪,周邊環境幽靜、祥和,素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社區充分利用現有的山水資源、農田資源,打造高檔花卉示範區、生態農業示範區、生態餐飲服務區、果林示範區、悠然燒烤區、休閑垂釣區、朱門竹海旅遊區等一系列規模化產區。另外社區將重點打造巴山生態旅遊區,利用巴山旁的和平水庫,建設水上遊艇、清水碼頭、垂釣碼頭等休閑觀光處,巴山上的果樹採摘、餐飲中心、育樂田園認養、CS模擬對抗運動游戲場等眾多吸引遊客的場所。 江寧街道牌坊社區村民委員會位於江寧街道的東南部,轄區自然村20個;人口2080人;農戶650戶;土地面積8.2平方公里;我社區為典型的丘陵山區,山水資源豐富,山林約5000畝,竹園約1500畝,茶園1500畝,戰備水庫、牌坊水庫當立其中,轄區內景色秀美,成為我村獨有的自然風光。
一、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夯實群眾、物質基礎 讓廣大村民共同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讓村民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惠。我村牢固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對村情的認識,堅持「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以人為本的原則,高起點、高水平編制牌坊村的規劃。為此,聘請請南京市江寧區規劃院為我村編制了村莊規劃,將劃分為生活區、公共服務區、經濟發展區等區域,並按照「硬化、綠化、凈化、美化、亮化」的「五化」要求,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農建設奠定了良好的人居環境。 我村居民點住宅建設,按照「統一設計、統一高度、統一立面、統一顏色」和「五通」(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的村莊住宅規劃要求,對農村住宅建設進行合理有序的規劃建設,嚴格按有關規定審批每戶宅基地面積,使村民在建房過程中能夠按相關要求和規定有序地進行施工建設。我村交通便利、湯銅公路邊境而過,我村抓住村級公路灰色化工程的機遇,村投入資金實現了80%村通灰色化道路的目標,同時我們結合村莊綜合整治,地蚝農村改水、改廁工作,這些是農村奔小康的重要內容,是關心群眾生活、保護農民健康、維護群眾利益實實在在的舉措,增進了群眾的信譽度。社區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進新農村工作。我們堅持把建設與發展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牢固樹立抓招商、抓項目的工作理念,加大招資引資力度,先後引進服裝廠、針織廠、印刷廠、機械設備廠等為社區解決了近200人就業機會。經濟是建設新農村的肌體,文化是建設新農村的靈魂。富民不僅包括物質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的富足。在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我村堅持把創建示範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做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人改變環境,環境也能改變人。我村以開展「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工作為契機,大力開展新村容村貌村風的整治工作。通過建設文化室、老年學校、閱報欄等,為村民提供一個休閑的場所,並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向現代村民轉變。
二、 加強組織領導,使各項創建措施落到實處 我社區黨總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對創建工作非常重視,並入重點工作常抓不懈,通過村領導親自抓,分管村幹部具體抓,經常性地進行督查、指導,及時地與大家研究解決創建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制定了創建計劃,使創建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並納入村「兩委」年度重要工作目標,對創建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村幹部的政績考核中。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將創建工作計劃進行公開,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同時我們也將村莊規劃進行公示,並召開村民小組長會議,進行討論。成立了以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創建領導班子,並建立和完善了分工協作和統一管理的創建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鼓勵和引導他們參與到建設中來,只有把農民的積極充分地調動起來,建設工作才有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把宣傳工作貫穿與整個創建工作的始終,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三爭一創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把我村的骨幹黨員分別掛點進行建設宣傳工作,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監督和推動作用,充分利用「黃龍峴」茶葉品牌,帶動地方特色健康發展,為村民實現新的經濟增長,從而營造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良好氛圍。 江寧社區位於江寧街道東側與雨花台區相接壤,社區成立於2006年8月,由原江寧社區、梅府社區、瑜橋社區三個社區整合後的新社區。社區位居集鎮、人口密集、地理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現有常住人口9000多人,面積7.5平方公里,有4000多畝土地,205國道、寧馬公路、寧蕪鐵路貫通社區。轄區內有26個自然村,設有三個黨支部,黨員217名。一、社區經濟情況社區現有固定資產8000多萬元,社區年固定收入150萬元,收入來源以廠房出租、土地出租、墓園收入為主,社區有大小企業40多家,社區實現年稅收1000多萬元,佔全街道總稅收的8% 。
二、民生工作社區牢牢樹立以民為本、服務居民的理念,積極努力帶領居民創業致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決居民切身利益問題,增加居民幸福生活指數。近年來社區積極推進老城改造出新工程、水泥路戶戶通工程、道路灰色化,亮化工程,使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社區更加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就業咨詢、指導,辦理醫療保險,走訪慰問孤寡老人、軍烈屬等讓他們都能分享社區發展的成果。 花塘村地處江寧街道東南角,東臨谷里街道張西村,全村總面積12.4平方公里,轄26個自然村,1210戶人家,人口3180人。農田面積5122畝。山地面積1萬畝左右,其它塘壩面積3000多畝。西至湯銅路2.5公里,距濱江開發區4公里,距正方大道1公里,即將開工的西部旅遊廊道穿村而過 。
花塘村現有注冊企業12家,涉及的行業:服裝加工、機械配件加工、建築材料、種植養殖等。農副工三業總產值90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4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9000元。
該村黨總支部多次被江寧區委、區政府、江寧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授於「五個好」黨支部,先進黨支部、雙文明單位、「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三八紅旗集體、科學發展優勝獎、四項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該村優勢:有一支年富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團結向上的堅強黨組織,有原生態山水資源,有豐厚的紅樓文化底蘊。
1 花塘村黨總支,轄4個支部,有黨員108名,其中正式黨員98名,預備黨員1名。該村黨支部由7人組成:書記1人,副書記3人,有大專學歷的3人,中專學歷的2人,高中學歷的2人,平均年齡39歲。
2 山水資源
該村生態原生態保護較好,山水資源極為豐富,朝陽庵地區有山林面積5000畝。朝陽庵原是一處庵堂,曾經香火旺盛,庵前有一桂花樹有900多年歷史,周圍有30多棵直徑在50公分以上的槐樹。有兩條河流從東南流向西北,進入江寧河到長江,有兩個水庫,朝陽水庫200多畝,高山水庫350多畝。
3 文化底蘊
名著《紅樓夢》與花塘村戚戚相關,南京大學中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高國藩教授,在2005年5月著書《紅樓夢和花塘村之迷》一書,由香港東亞文化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地寫了《紅樓夢》與花塘村淵源。另外,湖北鄂州大學文法系副教授新聞教研室主任童力群先生。從1982年至今不斷發表論文,認為《紅樓夢》的完成是利用花塘村的地形地貌寫出來的。以花塘村為中心的周邊地區87個地名與《紅樓夢》所寫地名相吻合,童力群先生在2006年5月著書《大觀園與花塘》,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一、基本情況 江寧街道荷花社區是2006年8月由原荷花村、河東村整合而成的社區。位於街道南面,與安徽省馬鞍山市接壤,湯銅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發展空間廣闊。全社區面積11.6平方公里,有1248戶4349人,常住戶1021戶4064人,黨員139名,下轄33個居民小組,其中低保為83戶151人,五包27人,持證殘疾人154人,優撫對象6人。擁有耕地面積9900餘畝,山林面積1700餘畝,可放養水面1500餘畝。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一班人團結務實,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竭盡全力興辦公益事業。社區居委會有上級部門下派社工1人,社區辦公用地面積3400平方米,近年來獲得榮譽有:2006年獲得南京江寧區「十一五」期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獲得江寧街道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社區、2008年獲得江寧街道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09年獲得江寧區科普教育示範基地、2009年獲得江寧區民主法制社區、2010年獲得江寧街道四項建設先進集體、2011年獲得江寧街道第二屆農家樂職工廚藝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2008年獲得「和諧江寧大舞台·夏之夜」優秀演出獎、2010年獲得江寧街道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近年來,社區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設施農業的興建及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為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沿湯銅路農家特色餐飲業已初具規模;新修的36.9公里水泥路將所有居民小組相連,惠及5000餘人;向外界展示了荷花的新面貌。
二、社區環境 2011年,荷花社區結合綠色社區創建要求,社區投入122萬元對我社區從山腰居民小組到桃源居民小組實施了村莊的整治,針對道路沿線的一些居民堆放的柴堆和生活垃圾進行了合理化的規范管理,讓湯銅路、江橫路沿線變得干凈整齊;社區有針對性的投資15萬元實施了「亮化」工程,對村莊整治一線和文明示範村一帶的居民房屋牆壁進行了粉刷出新,讓整個村莊呈現出一派清爽干凈的居民居住地;另外,根據上級要求,我社區對轄區內的居民小組進行了改廁,全社區總戶數1002戶,今年全數改廁到位,共投入資金52.3萬元,其中我村投入資金12.6萬元,從而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新建垃圾站11處,設垃圾箱8個;現在社區內道路清潔平整、無破損路牙及路面,無旱廁,無露天糞坑,無衛生死角,無污水,無暴露垃圾,無違章搭建,轄區內環境舒適。投入資金20多萬元,對社區綠地進行了補種,投資2萬元栽植村莊綠化樹木200株,共新建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現社區村莊綠地率達35%。
三、民生工程 社區投入170萬元進行河塘清於10面共12.17萬方,投入18萬元清理河道2條3.5公里共1.31萬方,投資20萬元配套埋設排水管道860米;在街道黨工委與辦事處的大力支持,長江水工程得到落實,居民喝到了放心水。在小紀居民小組安裝路燈,既美化了社區環境,方便了居民生活,又加強了社區的治安管理。 江寧區江寧街道新銅社區於2008年6月3日,由原銅井社區和新民社區整合後的合並社區。現有兩村幹部及工作人員42人,黨員242人,設7個黨支部,已實行了網路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積分制考核,服務團隊全覆蓋。轄區佔地總面積為9.1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100戶,常住人口7400人,外來人口7000多人,集中居住在新銅花苑和龍吟園兩個小區198幢樓內,社區管理目前劃分為16個片區 。
社區居委會總面積6320平方米,設有圖書室、科普室 、世代服務室、乒乓球室、老年居家養老室、市民廣場等娛樂健身場所,建立了社區管理服務站、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站等便民窗口,引進了蘇果超市、萬佳幼兒園、新建了新銅商業街為農民創業基地。社區黨員、居民骨乾和群藝團積極分子不懈努力,積極投身創建平安社區、綠色社區和科普社區活動,為構建和諧社區,確保一方平安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⑸ 黃龍峴關於茶的詩句
1.描與一黃龍峴的詩句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一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盪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2.關於茶的詩句古詩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3.關於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岩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葯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裡,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葯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葯裹,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閑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唐朝茶詩 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並序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說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
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2.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皇甫冉 採茶非采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說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飲茶。
興致來時,便倚著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
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 4.會稽東小山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說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制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4.關於茶的古詩20首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瓮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並以自然的本真盪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5.關於茶的詩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故人寄茶 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貢餘秘色茶盞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輕施薄冰盛綠雲。
古鏡破苔當席上,
嫩荷涵露別江濱。
中山竹葉香初發,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書惠蠟麵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
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
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
晚鐺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1]: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2],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3],坐聽荒城長短更。
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齡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
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
削去府縣理,豁然神機空。
自從三湘還,始得今夕同。
舊居太行北,遠宦滄溟東。
各有四方事,白雲處處通。
蕭員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浮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白居易
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
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a href=" target="_blank">
6.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黃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魏學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
7.描與一黃龍峴的詩句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一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盪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8.關於「茶」的詩句有哪些
1、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
釋義: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2、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釋義: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
3、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釋義: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4、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游《幽居初夏》
釋義: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5、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釋義:我酒意上心頭,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艷陽高照,又使人口渴難忍。敲敲一家農人的院門,看他可否給一碗濃茶解渴。
6、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釋義: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
7、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釋義: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
8、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釋義: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
9、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釋義: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
10、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釋義: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⑹ 請問一下南京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怎麼樣
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是以茶文化展示為內涵,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藝、茶葉展銷—研發—生產等為一體的鄉村特色茶莊。遊客可以置身在大山中,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盡情觀賞美麗的風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快樂。
黃龍峴村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東南部,境內山嶺綿延起伏,是個茶鄉,現有村民52戶,茶園近2000畝,一個以茶文化為特色的休閑旅遊村。黃龍峴村南接湯銅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村莊東鄰戰備水庫、西接牌坊水庫,四周茶山、竹林環繞,環境優美,故又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
黃龍峴村通過與南京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合作,建立黃龍峴茶種、管、養、采、炒「一條龍」標准化體系。引入宜興紫砂茶具製作工藝,豐富當地「黃龍峴茶」文化內涵。規劃70畝種植、養殖區,計劃打造5畝玻璃溫室、20畝聯式大棚,種植以經濟、實惠、觀賞、易採摘為主的有機農作物。
增加茶雞、竹雞等有機養殖,延伸茶產業鏈條。嚴把茶葉採摘、收購、製作質量關,確保茶葉品質。至2013年4月底,已製作茶葉黃龍峴茶葉650多公斤,其中龍針300多公斤,龍毫350多公斤。
更多關於南京黃龍峴茶文化特色村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70044161506151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