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費用4000應納稅額是多少
1. 發3000,4000,5000,10000工資,分別要交多少稅如何避稅謝謝
問題一:繳納多少稅金
摟主的提問不是太明確,假定一下為一個月的收入,並且扣除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的金額;
目前是月收入超過2000起征,2008年3月1日開始執行此上調標准,此前是1600,也就是說,低於起征點的,不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按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准)X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計算如下:
3000應納稅額=(3000-2000)X10%-25=75
4000應納稅額=(4000-2000)X10%-25=175
5000應納稅額=(5000-2000)X15%-125=325
10000應納稅額=(10000-2000)X20%-375=1225
問題二:如何避稅
避稅屬於合理不合法的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從偷漏稅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國家稅務機關允許的合理操作下盡量減小自己的應納稅額,給出幾點建議如下:
一.要求財務人員或者辦稅人員注意把允許扣除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的金額了解清楚,能夠享受的扣除標准盡量使用到.
二.發放時間上可靈活操作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所以發放的工資薪金的數額越大,個人繳納的稅金就越多.有沒有可能拆分金額多月繳納呢?
根據前不久在國家稅務總局的一則回復答疑,獲得啟發,原文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的官方網站上對此明確指出,由於目前我國各單位工資、薪金發放時間不一,有的月初發放當月工資、薪金,有的月底發放當月工資、薪金,有的月初發放上月工資、薪金,有的月底發放下月工資、薪金,而單位還可以調整發放時間,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以實際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時間來判斷是否應該適用每月法定的減除費用標准,對所有納稅人都是一致的,體現了對所有納稅人的公平原則。
綜上所述:當月取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是以實際取的工資,薪金所得來判斷是否處理合法,如果企業做帳靈活並財務資料上保留准確的原始記錄,在實踐上完全可以拆分某月金額比較大的數目.減小個人的納稅金額.
三.幾點補充
現在很多企業在實際運作中,給予員工一定的現金補貼,如誤餐補助,住房補助等,按照稅法要求除了允許扣除的部分,超過的部分是要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這里建議好還是以發票形式報銷這些費用較好,報銷形式計入企業的費用。當然這也涉及是否有好心的老闆這樣去操作.
最後附上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速算扣除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你每月收入減去三險一金及其他允許扣除的項目,減去起征點(2000),剩下的部分套用上面的公式表。
2. 勞務費超4000扣稅標准
法律分析: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2、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稅率為20%。3、單次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4、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的,不超過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30%-2000。5、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40%-700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五)保險賠款;(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 4000元稿費,要交多少所得稅
4000元稿費需要繳納640元個人所得稅,我國的稅法規定,對於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其稅率規定為: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繳稅額減征30%。稿費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每次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繳稅所得額×20%×(1-30%)
1、每次稿費收入等於小於4000元時,應繳稅所得額=每次收入-800
2、每次稿費收入大於4000元時,應繳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稿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繳稅所得額。
二、稿費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
1、准備申報(手機型號:榮耀Play4T Pro,系統版本:Magic UI 2.1.1,個人所得稅
版本:1.7.3)
安裝個人所得稅軟體,打開軟體後,先進行注冊登錄,進入年度匯算:首頁【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2、進入申報界面後,填報方式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 和【自行填寫】兩種選擇。
3、為了方便申報,推薦大家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稅務機關已按一定規則預填了部分申報數據,大家只需確認即可。
4、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開始申報】後,系統提示【標准申報須知(使用已申報數據)】,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開始年度匯算申報。
5、需要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
6、確認預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無誤,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7、數據系統將自動計算您本年度綜合所得應補(退)稅額。
8、確認結果後,點擊【提交申報】即可。
4. 工資4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首先:我和你說工資4000元是不用交個人所得稅的。因為目前國家政策每個人每個月可以抵減5000元了,所以你不用交個人所得稅。
其次:我舉例說明一下,你就會明白的。
第一、現在工資薪金申報個人所得稅是執行:累計預扣法,是按照1月份至當前月份累計收入,減去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數)、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對應稅率計算累計應預扣稅額,減去以前月份累計已預繳稅額。
第二、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三、舉例子:
假設某員工1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16000元,2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21000元,如該員工有住房貸款利息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每月定額扣除3000元,該員工每月三險一金為1000元,則1月份和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過程如下:
1、1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稅為: (16000-5000-1000-3000)×3%=210元
2、1-2月份累計工資應預繳稅為: (16000+21000-5000×2-1000×2-3000×2)×3%=570元
3、扣除1月份工資已預扣預繳稅款,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稅款為:570-210=360元。
第四、從上你可以看出:兩個月合並申報工資,並不會造成多繳或者少繳。
第五、稅率表:
第六、相關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2018.12.20發布《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對於工薪階層最關注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稅問題,未來仍將實施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昨天,國家稅務總局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公告。其中明確,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現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對非居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公告如下:
一、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執行。
(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二、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後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5. 交稅4000工資是多少
法律分析:如果一個月繳稅4000,應納稅額大約范圍在9000~35000之間,那麼應納稅額=(4000+1005)/25%=20020元,再考慮到免徵稅的五險一金扣款,月工資范圍應該在2萬~2萬6之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 工資4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應繳納15元。按照國家個稅速算扣除表,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所以工資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000-3500)*0.03=15元。2018年10月減除費用額即將變為5000元,則工資4000便不需要繳納個稅。
(6)清算費用4000應納稅額是多少擴展閱讀:
征稅范圍
適用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8年-2019年),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7. 4000塊錢扣稅多少
現在的工資我認為4000塊錢不應該扣稅
8. 收了4000塊工資應交個人所得稅多少
收了4000塊工資,如果是稅前的,應交個人所得稅15元。如果是稅後的,應交個人所得稅18.71元
現行方法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徵額)}*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計算7級標准
全月應納稅所額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45% 13505
9. 月總工資4000元。應扣稅多少怎麼計算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均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2011年9月1日實施,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調至3500元。
計算方法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徵額)}X稅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不考慮三險一金,月總工資4000元。應扣稅(4000-3500)x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