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韓國美軍費用多少
❶ 為什麼美國會要求韓國為駐韓美軍提供防務開支
美國近幾年的經濟也是非常不好,財政赤字高漲,所以美國一直在致力於改善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在美國可以放大到政治問題上,所以得經濟者得天下,而特朗普這個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就將眼光放在了自己的同盟夥伴的身上,要求韓國為駐韓美軍提供防務開支,而韓國自身軍事力量特別薄弱,在軍事上也對美國有著很大的依賴性,所以韓國並沒有多少底氣拒絕。
所以做為商人的特朗普又會如何不知道這個問題,經濟基礎永遠決定了上層支柱,經濟問題永遠高於政治問題,所以特朗普一直威脅要從韓國撤軍,但是很顯然遭到了國會和國防部的拒絕,既然不能撤軍,精明的特朗普立馬以將主意打到了韓國的頭上,迅速轉化了美國的經濟壓力。
而可憐的韓國,因為自身過於依賴美國,雖然經過多次談判,但是也不得不為此承擔了更多的軍備開支。
❷ 駐韓美軍到底是美國不肯走,還是韓國不敢讓美軍走
駐韓美軍到底是美國不肯走,還是韓國不敢讓美軍走?
特朗普一上台後,就對美國駐軍費用大開口,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妥協,特朗普揚言從德國撤軍,默克爾宣布不不再交軍費,並且歡送美國撤軍,但是美國到現在還沒有從德國撤軍,除了德國外,對於特朗普的高價軍費反應較大的是韓國,在年初的時候,他開價是20億美元,到了8月份的時候,他的開價成為了50億美元,直接把韓國嚇壞了。
韓國不會請美國撤軍,美國自然也不願意走,沒人與錢過不去。特朗普把駐韓美軍的軍費提高到50億美元的時候,他在不斷地誇獎韓國的富有和慷慨,可見在美國人的眼裡,韓國非常有錢,美國現在經濟情況不好,國債已經超過22萬億美元。如果失去韓國的話,美國不僅經濟上有損失,他們在亞洲的戰略也會面臨損失。美國退出美韓兩國對於駐軍去留問題,意見非常一致,誰也不想離開對方,唯一的問題就是在軍費上做出妥協!
❸ 假如韓國、日本不再繳納美國駐軍費,美軍會撤離嗎為何
美國從日韓撤軍只有一個可能:被打走。帝國主義者怎麼可能自己吐掉嘴裡的肉呢?美國每年從日本收取80億美元駐軍費用,從韓國收取50億美元駐軍費用,已經把兩個國家壓得不堪重負,但是日韓還是樂此不疲,尤其是韓國,莫說是美國賴著不走,就算是美國想走,韓國也會求美軍留下來。您別不信,美國本來是想縮減駐韓美軍來著,因為那個地方實在是不太安全,甚至提出要把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交還給韓國,但是韓國硬是拉著美軍不讓走,主動提高承擔的駐軍費用,讓美軍繼續留下來保護自己,連戰時指揮權都不要。
圖為美國駐日普天間空軍基地。
所以說,美國丟了哪裡,都不能丟日韓,不論是處於軍事戰略考量,還是處於反導防禦考量,還是處於地緣戰略考量,美國都必須要把日韓給控制住,並且以日韓為棋子,限制中俄東進,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難以形成一體化的東亞自貿區,這是美國打入亞洲的「楔子」。可悲可嘆的日韓,就這樣成為了「亞洲波蘭」。
❹ 駐軍費用又談崩,美軍基地直接讓韓國工人休假,韓國為何對美國又愛又恨
因為美韓兩國在"保護費"問題上沒談妥,美國方面決定從4月1日起給駐韓美軍基地的4000多名韓籍工人放個無薪假。長期以來,韓國對美國都是百依百順,但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雙方在駐韓美軍費用問題上爭議不斷。對於美國而言,讓韓國政府聽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此前屢試不爽的"撤軍大法",只要韓國不妥協,美國就考慮撤出駐軍。而這一次,美國政府又另闢蹊徑,拿美軍基地的韓國工人當"人質",逼迫韓國在軍費問題上妥協。
結語:韓國對美國真心相待,卻沒有得到同等的回報,甚至還淪為被美國宰割的"羔羊",但是韓國別無選擇,只能默默承受,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心有不甘甚至心生恨意,也無法讓韓國有勇氣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這段時間文在寅肯定是睡不好覺了,一邊要求美國稍做讓步,一邊讓安撫國內人心,不過最終的結果還是向美國妥協。愛恨交織,又愛又恨,或許這就是韓國的宿命。
❺ 美國在韓國日本等一些國家駐兵,那些國家還要給美國錢嗎
明確的回答你——是的,
但具體的方式各各國家並不一樣,其具體形式並不一定直接給錢,
有可能是無償的提供某些基地,設施,也可能是無償的提供某些服務,也可能是某些後勤無償的保障等等,等等,具體的因各國與美國的協商與發展關系有關,
❻ 韓國人:將與美軍抗爭到底!美軍究竟做了什麼得罪韓國的事了
眾所周知,韓美兩國在駐軍費的問題上一直無法達成一致。前不久兩國剛剛結束了第七輪談判。然而,在韓方做出較大讓步的情況下,雙方就此問題仍未達成協議。韓國民眾對此更是表示:將與美軍抗爭到底!那麼美國究竟做了什麼得罪韓國的事了?
因此總的說,韓國民眾表示將與美軍抗爭到底的原因正是在於雙方在駐軍費的問題上,美軍要價太高。正是發生了這一得罪韓國的事,才導致韓國民眾產生強烈不滿。
❼ 韓國的情況好嗎
【【國 名】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面 積】 99538平方公里(2002年)。
【人 口】 4764.45萬(2002年7月),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5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
【首 都】 漢城(Seoul),人口994萬(2002年7月),占總人口的28.8%;面積605.52平方公里。
【國家元首】 總統盧武鉉(ROH MOO HYUN),2002年12月19日當選,2003年2月25日正式就任。
【簡 況】 位於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瀕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000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原,地勢比半島北半部低。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地區1500毫米、中部地區1300毫米左右。
公元1世紀後,朝鮮半島一帶形成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不同政權形式和所屬關系不同的國家。公元7世紀中葉,新羅在半島建立統一政權。公元10世紀初,高麗取代新羅。14世紀末,李氏王朝取代高麗,定國號為朝鮮。1910年8月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告成立。歷任總統有李承晚、尹潽善、朴正熙、崔圭夏、全斗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
【政 治】 韓實行三權分立制度。行政部門實行總統制。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韓國第十五屆總統,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野政權更迭。新政府上台後,提出「民主和市場經濟並行發展」的政策方針,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推行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使長期以來政經勾結、「官治金融」和大企業集團盲目擴張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政治改革阻力較大,長期存在的地區間感情對立未能消除。聯合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前身為新政治國民會議)和自由民主聯盟(簡稱自民聯)初期配合較好,通過吸收在野黨議員等方法,改變了「朝小野大」的局面,並在1998年6月的地方選舉中贏得勝利。但由於兩黨在內閣制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聯合執政一直存在齟齬。終於在2001年9月因罷免統一部長官林東源問題導致聯合執政框架破裂。目前在野的大國家黨為國會內第一大黨,再現"朝小野大"局面。2001年11月8日,金大中因執政黨在國會議員補選中失利,辭去民主黨總裁職務,表示將不再涉足黨務,集中履行總統職責。
2002年是金大中執政的最後一年,也是韓大選年,韓國全年政局籠罩在選舉氣氛中,黨派斗爭激烈。金大中政府連受挫折,逐漸失去選民們的信任。5月,金因其子涉嫌腐敗案件退出民主黨。新千年民主黨在與自民聯的執政聯盟破裂後,在6月的地方自治長官選舉和8月國會補選中均遭慘敗,失去了國會多數,呈"朝小野大"局面。
2002年,金大中3次改組內閣,但仍無法挽回頹勢。金於7、8月分別提名梨花女子大學校長張裳和《每日經濟》新聞社社長張大煥為總理,均被國會否決。9月,金提名前大法官金碩洙為總理,10月5日國會表決通過。
2002年,韓國各政黨及團體為角逐總統寶座,紛紛推出總統候選人。最終參加總統選舉的有新千年民主黨盧武鉉、大國家黨李會昌、民主勞動黨權永吉、社會黨金榮圭、前總理李漢東、前安企部長張世東等6人。無黨派國會議員、2002年韓日世界盃組委會主席鄭夢准曾自組統合21黨參加選舉,在候選人單一化民意調查中敗給盧武鉉後,轉而支持盧競選,但在大選開始前一天又宣布撤回對盧的支持。12月19日,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候選人盧武鉉在韓國大選中以50萬票的微弱優勢戰勝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當選韓國第16屆總統。
【憲 法】 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過新憲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憲法規定,總統享有作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權力,任期5年,不得連任。
【議 會】 稱國會,立法機構。第16屆國會於2000年4月13日選出,任期4年。實行一院制,共273個議席。截至2002年底,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佔103席,在野的大國家黨為151席,自由民主聯合12席,其他政黨和無黨派人士6席,空缺1席。國會議長任期2年。第16屆議長朴寬用,2002年7月當選。
【政 府】 在金大中總統任內,先後由金鍾泌、朴泰俊、李漢東出任總理。2002年7月11日-31日張裳,8月9日-29日張大煥先後被名為代總理,均未獲國會批准。9月10日-10月4日,前韓國大法官金碩洙出任代總理,10月5日被批准為總理。盧武鉉總統就職後,韓新一屆內閣成員有:總理高建、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部長官金振杓、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尹德宏、統一部長官丁世鉉、外交通商部長官尹永寬、法務部長官康錦實、國防部長官曹永吉、行政自治部長官金斗官、科學技術部長官朴虎君、文化觀光部長官李滄東、農林部長官金泳鎮、產業資源部長官尹鎮植、情報通信部長官陳大濟、環境部長官韓明淑、保健福祉部長官金花中、勞動部長官權奇洪、女性部長官池銀姬、建設交通部長官崔鍾璨、海洋水產部長官許成寬、企劃預算處長官朴奉欽,國務調整室長李永鐸。
【網 址】 總統府:http://www.cwd.go.kr
外交部:http://www.mofat.go.kr
【行政區劃】 現有1個特別市(漢城特別市),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司法機構】 審判機構有大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包括分支法院)和家庭法院。大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院長崔鍾泳,1999年9月任職。檢察機構有大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和支廳,受法務部領導。大檢察廳是最高檢察機關,檢察總長金鈺泳,2002年11月任職。
【政 黨】
(1)新千年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執政黨。前身為金大中於1995年9月5日成立的新政治國民會議。2001年11月金大中辭去總裁職務。代表最高委員鄭大哲。
(2)大國家黨:1997年11月21日由新韓國黨和韓國民主黨合並而成,總裁李會昌。2002年3月,李會昌為參加總統競選,辭去黨總裁職務。12月,李會昌在總統選舉中失利後,宣布退出大國家黨。現任代表最高委員朴嬉太。
(3)自由民主聯合:簡稱自民聯。1995年3月30日成立。總裁金鍾泌,代總裁李仁濟。
(4)民主國民黨:簡稱民國黨。2000年3月8日成立。代表最高委員金潤煥。
【重要人物】 盧武鉉:第16屆總統。1946年8月生於韓國釜山附近的金海。1966年畢業於釜山商業高等專科學校。1975年司法考試合格並進入司法界,1977年任大田地方法院法官。1978年從事律師職業至今。1985年發起成立"釜山民主市民協議會"並擔任常任委員。1987年擔任"爭取民主憲法國民運動"釜山本部常任執行委員長。1988年當選第13屆國會議員(民主黨籍)。1990年起歷任民主黨企劃調整室長、發言人、青年特別委員會委員長、最高委員、副總裁。1997年任新政治國民會議黨務委員、副總裁。1998年當選第15屆國會議員。2000年任海洋水產部長官。2001年任新千年民主黨常任顧問、最高委員。2002年4月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於12月19日當選為韓國第16屆總統,2003年2月25日就職。盧長期追隨金大中,其競選承諾和政策方針基本沿襲金大中。著有《夫人,幫幫我》,《盧武鉉所遇到的林肯》等。
朴寬用:第16屆國會議長。1938年6月生於釜山,1961年畢業於東亞大學政治系,1984年漢城大學行政研究生畢業,1991年獲漢陽大學行政碩士學位,1995年獲釜山大學名譽政治博士學位,1997年獲東亞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自1981年起,連續六次當選國會議員。歷任南北國會會談代表(1985年)、國會統一政策特別委員會委員長(1988年)、總統府秘書室長(1993年)、總統政治事務特別輔佐官(1994年)、國會統一外交安保委員長(1996年),大國家黨副總裁、代總裁等職。2002年7月當選第16屆國會議長。朴信奉天主教,喜歡圍棋。夫人鄭順子,有一子一女。
高建:國務總理。1938年1月生。1960年漢城大學政治學系畢業。1968年獲漢城大學環境學系城市規劃碩士學位。1983年至84年曾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任客座研究員和教授。1962年進入內務部工作。1973年任江原道副知事,75年任全羅南道知事。1979年任總統政務首席秘書。1980年至81年任交通部長官,1981年至82年任農林水產部長官。1985年當選第12屆國會議員。1987年任內務部長官。1988至90年任漢城市長。1994年至97年任明智大學校長。1997至98年任國務總理。1998年當選為漢城市長,2003年2月任國務總理。高擅長行政管理,為政廉潔,是韓有名的行政高官。
【經 濟】 1997年10月,韓國爆發嚴重金融危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美、日等國的緊急資金援助下,韓渡過危急關頭,並對金融、企業、公共部門和勞動市場等領域實行改革,對經濟結構作較大調整。2001年8月下旬,韓比預期提前3年還清IMF全部貸款,結束了IMF監管體制。2002年初以來,政府採取寬松貨幣政策,鼓勵信貸消費,擴大內需,同時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韓經濟出現好轉勢頭,出口回升較快,IT產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激增。與此同時,韓國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合作,與智利草簽自由貿易協定,與日本啟動官方主導的自貿區研究機制,響應中日韓自貿可行性研究,並擬同東盟建立自貿區。
2002年經濟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GDP):4766億美元。
人均國民收入:10013美元
經濟增長率:6.1%
貨幣名稱:韓元
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 1美元=1275.90韓元(2002年11月4日)
通貨膨脹率:2.7%
失業率:3%
【資 源】 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工 業】 主要生產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2002年鋼鐵產量4544萬噸,居世界第5位,韓國浦項鋼鐵公司是世界第2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准貨船噸數759萬噸,比上年增加18.5%,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尤為迅速,手機年產量達1.2億部。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2002年韓國IT產業出口額達46.1億美元,名列世界前茅。
【農 業】 耕地面積186.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農業人口約169萬。2001年稻米產量492萬噸。
【旅 游 業】 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業較發達。主要旅遊服務設施:全國有42家飯店達到國際標准,其中部分已加入國際飯店預訂系列。漢城的洲際飯店、樂天飯店、樂天世界飯店、新羅飯店、凱悅飯店、拉馬丹文藝復興飯店、希爾頓國際飯店、喜來登-華克山莊飯店、廣場飯店、瑞士大飯店和朝鮮飯店等11家飯店被列入超豪華類別。
主要旅遊點:漢城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慶州、濟州島、雪岳山等。
2002年訪韓外國遊客439.2萬人次,其中日本230.7萬人次,中國30.3萬人次,美國52.6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62.8億美元。
【交通運輸】 陸、海、空交通運輸均較發達。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量迅速增長。全國已建成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
鐵路 截至2002年底,鐵路總長6819公里,其中復線1028.6公里,電氣化鐵路667.5公里。
地鐵總長402公里,其中漢城287公里,釜山62.8公里,大邱27.6公里,仁川24.6公里。2002年地鐵共運送旅客25億3千萬人次。
公路 截至2002年底,公路總長913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37公里。擁有機動車1291.4萬輛,其中貨車432.6萬輛,小汽車858.8萬輛。
水運 主要是海上運輸,用於對外貿易。現有28個貿易港和22個沿岸港,2001年總吞吐量達1175萬集裝箱,居世界第6位。船舶6586艘,總噸位659.2萬噸。主要港口有:仁川、群山、木浦、釜山、浦項、濟州、麗水等。韓國水路客運也較發達,2001年客運旅客555萬人次。
空運 至2002年底,同81個國家簽有航空協定,開通國際航線135條,可飛往31個國家,80多個城市,2001年運送旅客7873萬人次。現有四個國際機場:仁川國際機場、漢城金浦機場、釜山金海機場、濟州島濟州機場。國內航線機場有:光州、大邱、蔚山、浦項、泗川、木浦、麗水、江陵和束草等。擁有飛機278架,其中客機154架,貨機24架。
【財政金融】 近年來韓國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萬億韓元):
1999 2000 2001 2002
收 入 108 133.6 144.1 158.7
支 出 121 128 136.7 135.6
差 額 -13 5.6 7.4 23.1
截至2002年底,韓國外匯儲備為1214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2年進出口總額為3148.4億美元,居世界第13位。其中進口1520.2億美元,同比增加7.7%;出口1628.2億美元,同比增加8.2%。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濟貿易關系,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東南亞為主要貿易夥伴。 近三年韓國進出口額如下(單位:億美元):
年 份 2000 2001 2002
進口額 1604.81 1411.16 1520.2
出口額 1722.68 1506.53 1628.2
順 差 117.87 95.37 108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煤炭、焦炭、原棉、鋁、原木、化學原漿等。主要出口產品有電子、紡織品、鋼鐵產品、化工、汽車、船舶、機械等。
【對外投資】 韓國內企業2000年對外投資36.81億美元。2001年對外投資43.82億美元。2002年對外投資44.97億美元。
【對外援助】 韓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始於六十年代,現每年通過官方開發援助形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2億美元左右援助。
【外國資本】 60年代和70年代,外國直接投資僅占資本流入的一小部分。80年代起韓國逐步放寬外商投資限制,但與其經濟規模相比,仍然偏低。金融危機爆發後,韓加大引進外資力度,2000年為156.9億美元,2001年為118.7億美元。2002年引進外資額為26.9億美元,這是自1992年以來韓吸引外資最少的一年。韓國產業資源部認為,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不景氣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
【經濟團體】 大韓商工會議所 1948年7月正式成立。是韓國最大的民間經濟團體。現有正式會員企業7.8萬多家,在國內有62家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調查了解企業情況,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作為民間團體,對國內生產、物價等進行統計調查;組織、領導會員企業的技工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負責與國外經濟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發放原產地證明等。會長朴容晟。
韓國貿易協會 成立於1946年。有會員企業6.5萬家。主要職能是:研究韓國的貿易政策,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貿易咨詢和信息服務,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代培貿易專業人員。會長金在哲。
全國經濟人聯合會 成立於1961年。由大企業組成,現有會員企業406家。主要職能是:代表大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聯系;研究交流經營理論和經營方法;調查研究國內外經濟動向;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各項公益事業。會長金珏中。
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 成立於1979年。由中小企業組成,下屬各種行業組織717個。主要職能是: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通過下屬行業組織,協助、指導中小企業的發展,開展中小企業的經營研究,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資料;管理、運用為防止中小企業連鎖倒閉而設立的"共濟基金";促進中小企業的專業化和保護中小企業的經營領域;管理韓國本土的國外"產業技術研修生"(勞務)業務。會長金榮洙。
韓國的主要企業集團有數十個,截至2002年4月,韓國前5大企業集團資產排名為:三星集團(72.4萬億韓元)、LG集團(54.5萬億韓元)、SK集團(46.8萬億韓元)、現代汽車(41.3萬億韓元)、韓進集團(21.6萬億韓元)。
【外國援助】 1997年12月,韓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接受570億美元貸款的協議。截至1999年9月,韓全部提前償還了其中已提供的134億美元,外債總額減為1409億美元,債權總額1413億美元,首次成為純債權國。2001年底外債總額1199億美元。2002年底外債總額為1311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為525億美元;對外債權總額為1816億美元。
【人民生活】 韓國國民生活水平較高,2002年人均國民收入10013美元。住房普及率98.3%,小汽車18.03輛/100人,固定電話47.7部/100人,行動電話58.8部/100人。個人電腦67.1部/100名。男子平均壽命72.1歲,女子平均壽命79.5歲,全體國民平均壽命75.5歲。
【軍 事】 實行普遍徵兵和招募志願兵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期為兩年半,空軍和海軍為三年。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國防部長官曹永吉(2003年2月任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金鍾煥大將(2003年4月任命)。現有總兵力69萬,其中陸軍56萬,海軍6.7萬,空軍6.3萬,預備役304萬。2000年國防預算為13.75萬億韓元,2001年國防預算16.364萬億韓元。
美國在韓國有駐軍3.7萬人,2002年韓國為駐韓美軍分攤的駐軍費用為4.72億美元。
【文化教育】 1953年起,實行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從1993年起普及3年初中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機構80%為私立。教育預算占政府預算的20%,佔GDP的5%。
全國各類學校(公立、私立)19124萬所,學生1195.7萬人,教師45.2萬多人。著名大學有國立漢城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等。
學校(所) 學生(萬人) 教師(萬人)
幼兒園 8343 55.2 2.97
小 學 5384 413.8 14.75
初 中 2809 184.1 9.5
高中(含職高) 1995 179.6 11.4
專科大學 159 96.3 1.2
大學(含師范) 163 177.2 4.4
【新聞出版】 新聞業發達。截至2002年,共有新聞機構260家,從業人員38000人。報社60家,其中10家全國性綜合報紙,38家地方綜合報紙,7家經濟類報紙,2家外文報紙和3家體育報紙。《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國日報》、《大韓每日》和《京鄉新聞》為6大全國性韓文日報,除《大韓每日》外,其他報紙均屬私營。《朝鮮日報》於1920年3月5日創刊。《東亞日報》於1920年4月1日創刊。《中央日報》於1965年9月22日創刊。
通訊社:聯合通信,1980年12月19日由合同通信社和東洋通信社合並而成,1999年再合並內外通信,是韓國新聞媒體共辦的一個合作性通訊社。該通訊社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東京、巴黎、倫敦、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布魯塞爾、開羅、香港、莫斯科和北京設有分社,同40家外國通訊社簽有新聞交換協定或合作協議。
韓國目前有10家全國性廣播公司,另有地方廣播公司59家,有線廣播公司81家。
韓國廣播公司(KBS) 1927年開始試播,自1953年開始對外廣播,政府控股廣播公司,擁有全國性廣播網,目前用韓、英、漢、法、日等11種語言播音。電視台成立於1961年12月31日是,自1996年7月起開通兩個頻道的衛星電視節目,主要以數字信號播放。
文化廣播公司(MBC) 1961年12月開辦,擁有全國性廣播網,電視台成立於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衛星轉播站。
漢城廣播公司電視台1991年12月開播。
基督教廣播公司(CBS) 1954年開辦,私營,主要播送新聞、娛樂以及教育和宗教節目。其電視節目也有一定影響。
遠東廣播電台(FEBC) 1956年12月開辦,每周播送100小時的韓、英、漢、俄語節目。
大韓民國軍隊廣播電台 建於1954年,專門為軍隊播音。
駐韓美軍廣播電台 1950年10月開始播音。同其電視台一起,專為駐韓美軍及其家屬服務,用英語全天播音。
交通廣播電台和電視台,1990年6月成立。
教育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國營,1990年12月成立。
目前,韓國共有39個電視台,其中20個是商業電視台。
電視台平日播放時間為10個半小時,假日播放時間為18個小時。
韓國自1995年起開播有線電視,發展迅速,加入有線電視收視的家庭140多萬戶。網際網路普及率較高,截至2002年底,上網人數達2627萬名,佔全國人口的55.1%。
出版業發達,注冊出版社共有19135家。2002年共出版圖書36186種,11750萬冊。雜志種類繁多,創停刊頻繁。
【南北關系】2000年,朝鮮半島南北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金大中總統上任後,多次提出南北首腦會晤建議。3月9日,金大中總統發表「柏林宣言」,表示願對朝提供經濟援助,希南北實現和解,解決離散家屬問題,並互換特使就履行1991年南北和解合作協議開展當局對話。其後,雙方經過秘密接觸,於4月10日宣布6月中旬在平壤舉行南北首腦會晤。6月13~15日,金大中總統訪問平壤,與金正日委員長舉行首次歷史性會晤,雙方就南北統一、和解合作等達成五點協議,並發表共同宣言,主要內容為:國家統一問題應由其主人,即朝鮮民族同心協力,自主地加以解決;承認旨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南方的邦聯制方案與北方的低階段聯邦制方案有共同之處,今後朝這一方向推進統一;在2000年「8·15」之際交換離散家屬、親戚訪問團,盡快解決非轉向長期囚犯等人道主義問題;通過經濟合作實現民族經濟的均衡發展,搞活社會、文化、體育、保健、環境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進相互信任;早日舉行當局間對話,以盡快將上述協議事項付諸實施。金大中總統鄭重邀請金正日國防委員長訪問漢城,金正日委員長同意在今後適當時候訪問漢城。首腦會晤後,9月11~14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委員長金容淳以金正日國防委員長特使身份訪韓。雙方在年內還舉行了四次部長級會談、一次國防部長會談、二次紅會會談和二次經濟合作工作接觸,啟動了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簽署了投資保障等四項經濟合作協議,實現了二次離散家屬會面。與此同時,2000年南北民間經濟合作取得進展。2月下旬,雙方達成民間漁業合作協議。6月28~30日,韓國現代集團名譽會長鄭周永和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通過板門店訪朝,與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委員長金容淳會談,金正日29日在元山會見並宴請。7月26~30日,韓國三星集團副會長尹鍾龍一行訪朝,郭范基副總理和金容淳委員長會見。8月8~10日,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通過板門店訪朝,金正日9日在平壤會見並宴請。雙方就對韓開放開城旅遊,在開城建立工業園區等達成協議。9月21日~10月3日,現代峨山會長鄭夢憲乘金剛山旅遊船訪朝,9月30日陪同金正日視察現代開發的金剛山旅遊區。2000年南北社會、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也空前活躍。5月24~30日和5月29日~6月11日,平壤少年學生藝術團和平壤雜技團分別訪韓演出。8月18~24日,朝鮮交響樂團訪韓演出。其間21~22日,韓國交響樂團與其舉行聯合演出,金大中總統夫婦觀看演出並會見演出人員。8月5~12日,韓國新聞社長團訪朝,金正日會見、宴請並接受集體采訪。9月15日,南北雙方運動員在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高舉「朝鮮半島旗」同時入場。9月22日~28日,韓國白頭山觀光團訪朝參觀。10月2日,韓朝首次開始通過板門店交換日刊報紙。
2000年,乘現代集團游輪赴金剛山旅遊的韓國觀光客約21.3萬人次,迄今累計37.16萬人次。此外,2000年還有7280名韓國人訪朝,706名朝鮮人訪韓。據韓方統計,2000年韓國政府和韓國紅十字會等民間機構分別向朝提供了價值0.79和0.35億美元直接援助。韓政府還向朝提供了50萬噸糧食貸款,通過WFP向朝無償提供了10萬噸玉米。2000年雙方貿易額約為4.25億美元,突破歷史最高紀錄,比1999年增長27.5%。其中韓方進口1.52億美元,出口2.73億美元。
另一方面,南北緊張仍未完全消除。雙方關於黃海海上軍事分界線的分歧嚴重。12月4日,韓國防部發表的《2000年度國防白皮書》仍將朝視為「主敵」。朝發表聲明和評論予以譴責,強烈要求韓收回「主敵」論。
2001年,受其他因素影響,南北關系起伏較大。
1月29-31日,第3次南北紅十字會談在金剛山舉行。會談討論了互換第三次離散家屬訪問團、生死和住址確認、交換信件、設立會面場所、送還剩餘的非轉向長期囚等問題,並發表新聞公報。
1月31日,第4次南北軍事事務級會談在板門店南方地區舉行,以金景德准將為團長的南方代表團和以俞英哲大校為團長的北方代表團參加。
2月7-10日,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第1次電力合作分科會議在平壤舉行。
2月8日,第5次南北軍事事務級會談在板門店北方地區舉行。
2月21-24日,南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臨津江水害防治分科第1次會議在平壤舉行。雙方就共同調查臨津江水害等問題達成協議。
2月26-28日,第3次南北離散家屬在漢城會面。
3月10日,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金漢吉一行訪問平壤,朝鮮文化相康能洙會見。
3月20日,韓國向朝鮮提供價值約1450萬美元的兒童內衣。
8月15日,韓國"2001民族共同活動本部"311名代表和26名記者乘2架包機經西海直航抵朝鮮,參加朝舉行的"光復節"紀念活動。
9月15-18日,第5次南北部長級會談在漢城舉行,以統一部長官洪淳瑛為首的南方代表團和以內閣責任參事金靈成為團長的北方代表團參加。金大中總統會見了北方代表團。雙方達成如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