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多少錢一噸
① 普通茶鋪用的是什麼花茶,確切點,多少錢一斤,謝謝!
差不多的花茶銀毫25-35一斤 大白毫(芽比較多)35-45元左右 再好點就是碧潭飄雪80-120元一斤 看你適合用哪種!
② 茉莉花飄雪四葉綠針多少錢一斤
茉莉花飄雪四葉綠針600-800元一斤。
③ 碧潭飄雪多少錢一斤
便宜的茉莉花茶一般情況下都是茉莉花香精調出來的.茶基差(一般會是夏茶或過期綠茶)機炒茶,成本低.聞著香,但香氣很霸很嗆,喝著帶苦帶澀,營養價值極低,對身體沒什麼好處.
而好的茉莉花茶,(碧潭飄雪是其中的一種),茶基選用綠茶茶尖,白茶茶芽,上乘茉莉花窨制而成."飄雪"中的雪就是說茶芽上的銀毫,手工採摘手工炒制,加上精心的製作工藝,口感鮮活甘爽,香氣襲人清心,茶品唯美,顆顆碧綠,雪花徐徐而落,從視覺到口感都是一種享受.那份純天然純綠色的感覺是普通茉莉花茶無法比擬的,天地之差.價格差距大不足為奇.
有不同的包裝和品質,價格從43元到2280元不等。
④ 鐵觀音,碧潭飄雪,毛尖!這3種茶哪種最貴,最好喝
一般來說,花茶比較便宜。碧潭飄雪雖然是花茶中的名茶,但也不怎麼貴,常見的一般不到50元/兩;毛尖喝的少,不過應該和竹葉青差不多,高中低都有,便宜的20元/兩,中檔的50-100元/兩,高檔的就要數百元一兩了,鐵觀音我喝過十幾塊錢一斤的,也嘗過兩千多一包的(具體多少克不記得,應該只有幾兩),差別很大,便宜的苦的像中葯,貴的確實很香啊!
⑤ 北方供暖為什麼那麼貴為什麼不開空調供暖
這個問題確實應驗了宋代大文豪蘇軾所說寫的《題西林壁》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國內南北方的氣候與溫差方面,夏季的時候相差不大,而到了冬季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懸殊很大。
同是冬天,也就是中原地區實凍臘月,遍地飄雪的時候,凍得人們棉衣棉褲來包裹,雞鴨凍得直翹腳。而地處祖國最南邊的海南省三亞還是蔥綠一片的景色,溫度還在二十度上下,而地處祖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已經是冰天雪地,其氣溫在零下三四十度。
過去經濟發展尚未達到集中供暖的條件下,可以說是無論城鄉,到了冬季是家家點火,處處冒煙,人們為了解決取暖問題,只有燒煤、劈柴和農作物的秸桿來取暖。
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明文規定,冬季取暖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地區的冬季無論城鄉是允許建設取暖設施。而黃河以南廣大地方是不允許建立冬季取暖設備。以河南省為例,鄭州市與新鄉市分布黃河南北兩岸,盡管新鄉是省轄地區,而地處黃河以北,按照政策是允許興建冬季取暖設施。而作為省會城市的鄭州確沒有這種福利得遇。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後,改革開放也已經進行了四十多年,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廣大城鄉地區可以按照市場規律興辦冬季取暖設施集中供暖。雖然供暖價格與百姓的期望值還有較大的調整空間,既然物價部門通過審核,大家也就被動接受。
至於用空調來取暖,江南地區的冬季問題不大,而在黃淮廣大地區是不行的。家用空調功率偏小,一旦停機,室內溫度馬上就降了下來。友友可能是南方人,對北方的氣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加上若干年來全球溫室效應抬高,確實沒有遇到極寒天氣。
我正好是北方人,又恰好因開發商的原因新房子7年至今沒暖氣,開了7年空調,所以想以親身經歷說一說。
我是2013年住進這個小區的,開發商承諾1年後供暖,結果至今沒有供上。好在當時買了一大兩小3個空調。但在北方,開空調取暖的滋味並不好受。
首先這集中供暖是水暖,不幹躁,人感覺舒適;而用空調則太乾躁,且北方冬季本就乾躁陰冷,所以用空調取暖人的舒適度就差的多。
其次集中供暖24小時全天候,且幾個室內都一樣,可以舒適的到處走動;而用空調就不可能三室一廳全開,若白天開客廳空調,其他室門需緊閉且陰冷,不方便且不舒適。而夜間開卧室空調,關客廳空調,你上個廁所啥的又太涼。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北方在極冷季節室外溫度可低至零下十幾至幾十度。而空調制熱在室外零下五度以後熱效率就大為降低。我對此深有體會,當室外零下十度以後,那空調就根本不停機了,可一直開著室內也達不到舒適的溫度。
至於集中供暖為啥這么貴?因為它是個系統工程,且供熱本身就不如發電掙錢,且從制熱到管路維護、到小區的熱加壓站直到用戶,又是一筆昂貴的投資。
每年供暖僅三分之一時間,但停用後仍需設施維護,且因是公務事業待遇豐厚又養了較多的人員,這都是費用昂貴的原因。
所以想對題主說:雖然費用高,但我還是想用暖氣而棄用空調,但自已作不了主,想接暖氣一戶需花2.7萬,一般人掏不起。
我們按照一個80 兩居室來計算成本,空調達到暖氣制熱溫度26 左右,全天供熱從晚6點到早6點家裡有人計算。
先看空調的費用:1個3匹空調制熱面積30-40 ,價格大概在5000-8000浮動,首先客廳能夠滿足使用。卧室的話一個1.5匹空調能夠達成15-20 制熱,價格在3500上下浮動,一個正常的2居室,需要至少2個1.5匹,1個3匹空調。
購買成本12000左右。折舊按照10年計算,每年攤銷1000元,冬季北方基本5個月冬天,也就是攤銷400元。
電費:3匹空調制熱每小時耗電2-3度,按照2.5中位值計算,每天開啟時間按照晚6點到次日6點家中有人計算12小時耗電30度,電費基本全國民用電 一度電的價格一般是在0.56-0.62元一度 ,按照0.6元計算則一天需要電費18元。
1.5匹的空調每小時制熱耗電大約 1.7度,同樣12小時,計算2台大約一天需要電費25元左右。
也即3個空調一天電費需要43元左右,全月需要1290元左右。 北方供暖從11月中下旬到來年4月中旬合計5個月,則空調至少需要6000元(非24小時供暖),加上空調的折舊費相當於6500元。
北方冬天溫度最冷的東北,很多地方輕松可以達到零下30度,甚至極寒天氣能達到將近零下60度,這個溫度其實很多空調制熱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計了。
至於取暖費的話,不同地方的收費不一樣,北方供熱時間基本需要在5個月左右,像大興安嶺地區達到了將近8個月的供熱時間。
住宅大致在每一平方米20~40元之間不等,整理了北方的幾個城市供暖價格。最北方的漠河、大興安嶺才28元/平米。按照收集到的哈爾濱最貴的38計算,80平米大概需要3000多元 。
一對比,採用集中供暖的價格比空調至少節省一半以上。最主要的是空調的制熱你關了,溫度很快就散了,而 北方的供暖是你需要背心短褲透著氣、開著窗口通著風、吃著雪糕降著溫。
作為南方人是無法理解北方供暖為什麼那麼貴的,因為南方的溫度和北方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上海浙江一帶冬季零下三四度的溫度就算冷了,我在這里10年時間,最冷的一次是零下七度一天。最冷的一個月基本就是在零下三度到零上五度之間,這個溫度用空調可以取暖。溫度也能達到人比較適應的溫度。但是在室內穿單衣是不行的。
我的家鄉在吉林省東部山區的一個縣城,縣城裡是統一集中供暖,取暖費是每平方28元,取暖期10月15號月底到第二年的4月15號左右,有時天氣冷得早,還能提前10天8天就給暖氣。為什麼必須集中供暖呢,因為我們那裡天氣比較冷,一般來說,冬天基本都是在零下,晚上溫度零下20度到零下30度左右,白天的溫度在零下七度到零下十幾度,這是正常的年份,極端的年份有時達到零下41度,人出去以後馬上就凍回來。原來我們房子都是五零的牆,現在都多層一般都是四零的牆,高層就更薄一些,在這樣的溫度下,牆壁向室內傳遞的涼氣很嚴重。用空調取暖根本達不到取暖的標准,有的住戶也安裝了空調,主要是夏季用冷空調,有的家庭因為去南方過冬,就沒有要暖氣取暖,春節期間回到自己家,以為用空調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打開暖空調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不是北方人願意用集中供暖,而是天氣寒冷必須用集中供熱來取暖,供暖的標准,理論上室內溫度不得低於零上18度,多數住戶房屋都能超過這個標准,我家的溫度基本在22度到24度,因為是老樓管道陳舊。新建的樓房,室內溫度都達到28度,北方人冬天有了集中供暖還是比較舒服的,特別是老年人在集中供暖的樓房裡,可以說幸福滿滿。
北方的取暖費價格,我的家那裡是每平方28元錢,這個標准可能是一個中等標准,估計,黑龍江取暖時間長可能有的地方超過這個標准,估計遼寧取暖的時間要短於吉林省,可能他的取暖費就會低於這個標准,我家100平方,每年的取暖費是2800塊錢,我們認為花得值。用空調來取暖,就是用8000塊錢,也達不到這個溫度,有的住戶60平方取暖費就更少了,所以取暖費對住戶來說不是一個大問題。大問題是溫度夠不夠,在溫度問題上,往往是住戶與供熱單位矛盾的焦點,近年來供暖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住戶與供熱單位鬧矛盾的情況大大減少,大家還是享受了集中供暖的好處,那麼我們不在家不需要供暖怎麼辦呢?每年九月初到九月底,這個時間要向供熱單位申請停止供暖,申請批准以後會有人來給你斷管線。自己斷不花錢,如果供暖單位來給短人工費是50塊錢,還需要十幾塊錢的零件,除此以外就需要交20%的保管費(管道的管),具體數字大家一算就知道多少錢了,這個是必須交的,不交將來就不給你恢復供暖了。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想問一下有了集中供暖,屋子裡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呢?是這樣的,如果你是新樓管道暢通,室內溫度白天可以達到28到30度,在屋子裡可以穿單衣,就像過夏天一樣。晚上不用蓋棉被。有的樓老舊管道不暢通,情況差,這樣一般在20度左右,晚上需要蓋薄一點的棉被。也是感到非常舒服的,與南方的空調取暖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所以有不少北方人到了南方就害怕過冬天,有空調取暖,但是也感到寒冷,特別是體感溫度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北方集中供暖是有優越性的,是南方空調取暖比不了的,只有到北方住過集中取暖的房子時,才有這種感覺才知道它的好處。
通過多年的改造,現在北方供暖基本都採用了電廠的余熱供暖。這種供暖是全天候24小時水暖循環式的供暖,所以室內的溫度比較平衡,不是一會涼一會熱,基本處於恆溫狀態,無論對老年人還是對兒童的身體 健康 是有好處的,他不像空調取暖,那樣停了空調屋裡馬上就冷下來了。由於北方天氣寒冷,冬天不用集中供暖的人是極少數,大家都用集中供暖來取暖,基本上牆壁和上下都是有溫度的。多數只是北側牆是冷牆,南側白天可以進陽光。這樣,由於大家都用集中供熱取暖屋子裡就保證了恆溫,像我這樣到南方來看小孩家裡不要集中供暖的,鄰居都是有意見的,心裡感到不痛快,我不是因為錢的問題不用暖氣,最主要的是如果暖氣管道出現問題漏水會給樓下造成損失,因為我的樓上大前年跑水給我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只能暫停集中供熱取暖,這樣能夠保證安全,這是不少人北方人到南方過冬,家裡暫停取暖的一個原因。
我對北方集中供熱取暖的情況做了一個描述,通過我的描述能給網友一個大概的了解。不是因為我是北方人就說集中供暖好,因為我在南方、北方都住過,有明顯的對比效應,所以結論是北方的集中供暖確實要比空調取暖好不少,北方冬季不適合空調取暖,因為空調取暖根本達不到需要的溫度,這是北方的實際情況。
作為東北人,幫你解答集中供暖的優劣!
問題一,採暖費用3000元貴嗎?答案是不貴,以沈陽為例,企事業單位報銷為26元/平米,如果不報銷價格是23.3元/平米,3000元相當於115~128平米,6個月供暖期平均每天16.7元,保障24小時溫度在18攝氏度;按照1P空調覆蓋20平米,6P空調1級能耗制熱24小時,最少耗電約60度,最低用電價格0.5元計算每天要30元,遠超集中供暖的16.7元平均價格。
問題二,集中供暖會造成污染環境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北方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通常採用火力發電,需要大量的水進行降溫,避免發電機組過熱故障,因此熱水屬於附加性產物,但供暖企業收費也很合理,企業管線安裝與養護,建設泵站增壓入戶,增加發電機組運作等,集中供暖增加煤的消耗,用過濾系統減少硫等污染物排放,並未比單純發電增加污染。
問題三,南方與北方溫度差異大嗎?答案是非常大,以11月的哈爾濱已經降兩場雪,沈陽已見不到綠色植被,而泉城濟南最多穿秋衣,上海仍有穿短袖的青年,中國地大物博跨度很大,秦嶺與淮河阻隔南北氣流,使上海與哈爾濱溫差十幾度,南方人對冬天的感受是陰冷潮濕,東北的冬季零下二三十度能夠「滴水成冰」,對北方城市居民集中供暖是很有必要的
綜述:各地文化的差異沒必要驚愕,川湘喜歡吃辣排濕氣,江浙盛行飲茶解燥熱,中原地區以麵食為主,都是特定環境下形成的特殊方式,北方地區集中供熱也是城鎮化進程的標志,帶給當地民眾舒適與便捷,也許體驗過就能愛上這種方式。
南方人不懂北方的冷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可以告訴你,空調低於0 ,就無法通過冷媒來給室內加熱,所以空調在北方,用於加熱就是電熱絲,還是要浪費電量用於保持外機工作,對於室內取暖根本不實用,熱效率極低,不如直接用電暖氣。另外用電取暖,電費是取暖費的1.5到2倍,而且還會被吹乾燥。用空調6000電費也達不到3000集中供暖的效果。
原因也許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關鍵,空調制熱效果不如暖氣!
空調制熱效果差主要有兩個原因:從空調的工作原理看,制熱時,是將室外的熱搬運到室內。想想吧,室內都需要加熱,室外溫度勢必更低,要從中獲取熱量會很不容易。從熱傳遞的方式看,空調要先將室外的熱帶到冷凝器,冷凝器再傳遞到室內空氣。熱傳遞有三種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傳導熱較慢;冷凝器體積和表面積有限,並且,受到外殼遮擋,輻射散熱效果也不會太好;不過,空氣流動性較好,所以,空調制熱主要靠空氣的對流。
根據對流形成的原因,應從被加熱液體或氣體的下部加熱。但空調的功能還有製冷,並且優先考慮的是製冷。製冷時也主要靠空氣的對流,這就要從上部冷卻。考慮到人們在室內活動的區域,一般就是成年人的身高以下,所以,櫃機的出風口大約是一個成年人的身高,壁掛機考慮到空間的利用問題還要高一些,這樣有利於出風口一下空氣的對流。不過,制熱時,有利於出風口以上空間空氣對流,結果下部空間反而沒有上部空間溫度高。
暖氣同樣主要靠空氣的對流傳熱,但暖氣片安裝的較低,地暖就在人的腳下,供暖時,有利於人們活動的區間的空氣的對流,所以,制熱效果較好。
我生活在哈爾濱,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北方不用空調取暖,非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集中供暖。
哈爾濱市區內是集中供暖,取暖費每平米38.32元,房子只要大於80平米,取暖費不止3000元。農村還沒有集中供暖,冬天都是自己買煤燒小鍋爐,我爸家上周剛買了3噸煤,950元一噸,花了2850元。一個冬天3噸煤還得是配合著木頭、秸稈省著燒,要是可勁燒煤的話根本不夠。
既然這么費錢,為啥不用空調呢,省時省力還省錢,對環境也好。你了解一下哈爾濱的冬天有多冷,有多漫長你就能理解了。
一、北方冬季寒冷,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必須24小時保持溫度哈爾濱冬季有多冷?現在是11月末,今天最高溫度零下8度,最低溫度零下19度,這才剛剛進入冬季還不是很冷,最冷的是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最高溫度也得零下20度左右,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30度,空調一樣凍成冰。
現在大部分小區都是採用地熱供暖,室內溫度均衡,熱度持久,還可以分層分戶控制溫度。這一點空調肯定無法達到,而且現在大部分空調在零度以下制暖作用都會大打折扣,零下二十度以下就更不用說了,基本無法制熱,完全不起作用。
二、北方冬季漫長,供暖期長達半年哈爾濱的冬季既漫長又寒冷乾燥,雪覆大地半年之久,供暖期從每年的10月20日開始一直到次年的4月20日結束,期間要保持24小時供熱,若半年時間24小時不間斷使用空調,且不說空調受不受得了,人的身體長期生活在空調下也受不了。哈爾濱人家裡很多也裝有空調,只不過只在夏季使用。
如果還是理解不了,建議您來哈爾濱體驗一下北方的冬天,吃著冰棍踩著雪,逛逛冰雪大世界,住住雪鄉大火炕,體驗一把室內室外冰雪兩重天的奇妙感覺。
北方供暖長達半年多的時間,每天都需要供暖,否則沒法生活,空調不適於北方供暖。
作為一個在珠三角,長三角工作過多年,如今生活在供暖區的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南方濕冷,空調乾燥,正好中和。南方冷的天氣就那麼幾天。當年在廣東上班,很少看見人穿羽絨服,我都是一年四季穿一條牛仔褲。更誇張的是,有個同事,一年四季穿一件短袖,短袖,公司發的工裝短袖。我起碼還是穿著長袖長褲,還得穿件厚點的外套。
濕冷的天氣,回去就開空調。因為冷的時間短,開空調的時間也不長。房間開空調,晚上出了房間也沒那麼冷。
所以,在南方冬天開空調還是很舒服的。但在北方不行。
第二,北方冷的時間很長,東北一年有半年的時候冷,一天24小時開空調,每個房間都開的話,且不說費用的問題,空調能不能承受的住都是問題。根據經驗,室外溫度太低的時候,空調會罷工的,會罷工的,真的會罷工的。
第三,空調太乾燥。空調吹出來的是熱風,在乾燥的北方是雪上加霜呀。你可以試試用吹飛機吹到臉上,熱,干。
第四,房間那麼多,每個房間都開空調吧,太費,人在哪個房間,開哪個房間的空調吧,不用活動了?而暖氣開了,每個房間都是恆溫的,在家裡的時候,每個角落都可以自由活動。
其實暖氣是個系統工程,要有熱力公司,要建主管道,各個小區要接入主管道。不用的時候,還需要人員來維護。成本是非常高的。據我所知,我們這邊的熱力公司是要靠政府補貼的,否則肯定是賠本的。
最近今年南方很多非供暖區的人們,在裝修的時候也開始鋪設暖氣。
今年從內貿批發平台1688上獲取的數據顯示,進入11月以來,暖氣片在南方城市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
所以,南方的供暖,4千億的大單,未來可期。
⑥ 想在成都買點茶葉孝敬老爸,有誰知道成都哪種茶比較好喝,大概多少錢在哪可以買到
可惜我在合肥.呵呵..不然你就可以到我這里來買茶了.呵呵..
一般父輩喝茶的口味都是比較重.可以推薦一點.口感比較重的茶.畢竟也是家裡
人喝..價格也不用太高.實惠一點就可以了.一般的價格在200-300可以的了.
如果我來推薦我就推六安瓜片味濃耐泡.可以泡5次左右.湯色清.無茶垢.這個
茶一般都是很愛喝的.你也可以到我的網路有啊來看看.當然我這里也是有很多種
茶的.像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霍山黃芽西湖龍井等.
有一點要注意一點的.如果胃不好.最好不要喝綠茶.可以喝紅茶.或普洱茶
如果有三高.可以喝海南苦丁茶.
⑦ OPP塑料薄膜,我需要做塑料袋子長度29.5CM寬度19.5CM,一層厚度是1.8絲!一噸11000元,
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心泉叮咚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於傾聽到一絲悠然的脆鳴。這是一首真善美的詩。像甘霖,像春風,柔慢而雋永。
月隱星現,露重風輕。每逢這個時候,你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你終於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動。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
逆風逆旅的你,每當回望身後的坎坷與泥濘,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湧……終於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並不意味著扼殺成功!世上沒什麼永恆的僥幸讓你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麼永恆的不幸讓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風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
用心泉熄滅如火的嫉妒,用心泉沖盡如塵的虛榮,生命才會獲得無限的輕松。絮絮低語的心泉明白地告訴你:人心並不是你想像得那樣險惡叢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黯淡沉重!
遠離卑劣的傾軋,躲開世俗的紛爭,走近丁冬的心泉,傾聽心泉丁冬……
雨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立即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馬齊鳴,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
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
閑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里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
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
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
一顆感恩的心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人生不是一次綵排
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樂旋律的跌宕起伏……
營造一種生活,真正的生活,而不要狂躁地追求一次又一次地晉升、更高的薪水和更大的房子。
營造一種不孤單的生活,尋求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並謹記:愛不是閑暇,而是工作。打個電話,發封郵件,寫封信,營造一種慷慨的生活。
要知道最美好的東西是生命,你不能視之為理所當然。
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於旋律的跌宕起伏。
我們很容易活著而不是生活著。
多年前,我學會了生活。我遭遇到一個巨大的不幸,令我的生活為之改變。如果當時,我還有選擇,這些改變根本不會發生。我從中得到了一個至今最難忘的教訓。
我學會了熱愛旅途,而不是終點。我明白了人生不是一次綵排,今天是你惟一能把握的。
我學會了去注視世間的一切美好,並試著給予回報,因為我虔誠地篤信美好。我這樣做,有部分原因是想告訴別人我的感悟,告訴他們:想想田間的百合,看看嬰兒耳朵上的絨毛,在後院讀讀書,讓陽光灑滿你的臉頰。學著去快樂。
假設你的生命處於癌症晚期,而因為你這樣做,便會讓生活充滿喜悅和激情,這才是生命的本色。
月光
夜,剛剛暗下來,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一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兒「簌簌」作響,彷彿在彈奏著一首《月光曲》,婉約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動的音符彷彿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躍出來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處,田園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點,燭燈盞盞,好一幅月下畫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畫卷啊!跳動的旋律演繹著生命的悲歡和離合。人生苦短,又怎麼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一般。
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里體現出來了。月何必要爭奪輝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讓黑夜不再可怕,給人們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罷了!
人不也如此嗎?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樣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奉獻嗎?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會感到一絲溫暖,這就是月的內涵。
夜,已靜寂了。月亮靜靜灑下餘光,竭力驅走黑暗,為人們送來光明、溫暖與關愛!
月伴清寒
每當月亮西沉時,總想對它說一句:早些歇息,你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夜晚,有你的守候,顯然我不會再孤單寂寞,輕柔的月波,在霧靄中流動,你常常為我營造出恬靜的氛圍,希望我可以平靜的沉眠,但是結果卻是「月影盪輕塵,不覺天行遠。」你的沉默總會令我揣測,難道你也會有「幽情隱隱,唇齒難啟」的神傷。廣浩瀾天際,獨清霜留痕,眄粼流盈盈,聞天韻逸動。薄雲還在縈繞,風又觸碰了你的心弦,傳來蕭瑟微聲。你在翹盼你的知音,不用千言萬語的訴說,一盞餘光就夠了,哪怕愁思啜淚濕雲袖,交疏綺窗燈如豆,因為「他」正在體味著相同的感受。
心靈的隱痛,早已不知何時產生,在歲月的涓涓撫慰下,沒有淡去,只有鉤沉,欲止愈痛,難以斬斷,難以忘卻。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有些時候,真的倦怠了,本以為可以休憩了,但願望卻在現實中幻滅。一夜接著又是一夜。
愚鈍不已,不是別人的譏笑,只是自己的慨嘆,月如此,我亦如此。就在曙光初現的那一刻,他漸漸消逝。月上柳梢頭,相誓何停留。綽影愁凋散,只嘆未回眸。
月,仍在等候。
時至清秋,感受到了,你的心弦又亂了,難以平復。遙看月鬢霜,疑玉絮中藏,隱隱曲未罷,默默夜未央。
陪伴著你,與你偕行,你不說,我明白。不論夜有多長。
愁人夜獨傷,孤燈泣寒堂,但問愁多少,便知夜短長。
林間序曲
記不清那是在什麼地方了,但那裡的景色確實有一種難以言表的魅力,一條溪水潺潺的從山谷中流出,色彩斑斕的溪水靜靜在你腳邊流過,若說這色彩,便是由凋謝的花與落葉匯成。伏下身子,將雙手浸入水中,慢慢捧起,那再晶瑩不過的水便充盈在你手中,隨後便不知不覺中又從你的指縫間逃走,此時若你細嗅雙手,一縷清香便被你的鼻子虜獲,其間夾雜著野花的氣息。仔細留意,若是你運氣尚佳,你會發現一朵仍然新鮮的山花,拖著濕漉漉的花蕊,依然綻放。在這天意般的旅途中,玉體上的塵埃早已滌去,要如出水芙蓉,聖潔且朴質。
透過清澈的溪水,可以毫不費勁的看到鑲嵌在河堤的卵石,圓潤光鮮,這絕倫的手法堪稱完美。放在手中細細感受,有一些涼意,一股股的向手心滲透,慢慢收緊手掌,難以言表的光滑,因為他與你的手巧妙的貼合,沒有留下一絲空隙,緻密的包容,使手與石融為一體,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只如同攥緊拳頭而已。不慎的鬆弛,卵石轉瞬便脫手而去,噗嗵,墜落溪水,濺起水花的同時,也將一朵落紅帶進水中,細膩的沙土便被激起,在水中懸浮,將落紅縈繞其間,隨後漸漸平息,水面也恢復平靜,但這朵花留在了這里,她是幸運的,隨波逐流的日子就此終結,這還算是不錯的歸依吧。
微風吹過溪水淋漓的手面,立即心中感到無限的快慰,久違的曼妙,聽著涓涓的流淌,楓林的顫動,這不就是天籟之音。不知源於何處的溪流,在永無休止的演奏著這令人沉迷的佳樂。
溪流的對岸就是山林叢莽,幾棵朽爛的樹干長滿菌類,生機盎然,灰色的山雀在恣意啄食,這也許就是重生吧。顯然四處有松鼠的出沒,松塔下的果實稀疏的呆在那裡,剛聽到一聲響動,一枚松樹果實便被移走,動作很是敏捷,隨後是寂靜,定睛一看,原來那松鼠正注視著自己,腳步剛剛移動,它的身影已在幾尺來高的樹枝上了。
太陽的余輝漸漸退去,暫別一下了。
月伴清寒
每當月亮西沉時,總想對它說一句:早些歇息,你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夜晚,有你的守候,顯然我不會再孤單寂寞,輕柔的月波,在霧靄中流動,你常常為我營造出恬靜的氛圍,希望我可以平靜的沉眠,但是結果卻是「月影盪輕塵,不覺天行遠。」你的沉默總會令我揣測,難道你也會有「幽情隱隱,唇齒難啟」的神傷。廣浩瀾天際,獨清霜留痕,眄粼流盈盈,聞天韻逸動。薄雲還在縈繞,風又觸碰了你的心弦,傳來蕭瑟微聲。你在翹盼你的知音,不用千言萬語的訴說,一盞餘光就夠了,哪怕愁思啜淚濕雲袖,交疏綺窗燈如豆,因為「他」正在體味著相同的感受。
心靈的隱痛,早已不知何時產生,在歲月的涓涓撫慰下,沒有淡去,只有鉤沉,欲止愈痛,難以斬斷,難以忘卻。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有些時候,真的倦怠了,本以為可以休憩了,但願望卻在現實中幻滅。一夜接著又是一夜。
愚鈍不已,不是別人的譏笑,只是自己的慨嘆,月如此,我亦如此。就在曙光初現的那一刻,他漸漸消逝。月上柳梢頭,相誓何停留。綽影愁凋散,只嘆未回眸。
月,仍在等候。
時至清秋,感受到了,你的心弦又亂了,難以平復。遙看月鬢霜,疑玉絮中藏,隱隱曲未罷,默默夜未央。
陪伴著你,與你偕行,你不說,我明白。不論夜有多長。
愁人夜獨傷,孤燈泣寒堂,但問愁多少,便知夜短長。
卷簾心語
午夜微風,卷簾幽動,月影婆娑,窗扉輕掩。萬物寂靜,唯有燭光在躍動,杯中的茗茶早已涼透,氤氳的茶香淡淡的,還在杯口徘徊。薄唇微抿,絲絲苦意,無奈的咽下,卻在喉間化為了甘流。又是一輪圓月當空,銀輝滿地,葉間的寒露晶瑩剔透,你曾經徹夜於此,待露慢慢流過葉間,便會逐滴小心採集,我不解,追問,你笑語,仲秋精華,備以沏茶。
滴滴匯流,玉珠垂翡,剎那間滑落,支離破碎。風撥翠葉,露如珠雨,紛紛飛過,打濕了綿氈,浸潤了青衫。拾不起的珠露,恰如你拭不去的淚滴,不為月之盈缺,只為與卿離別。人已遠去,茗香依舊;茶已涼,儂情依舊;燭前孤影,念君依舊;銅鑒無容,眉蹙依舊;琴瑟息聲,飄逸依舊;舉案之間,倩影依舊。
心若雨中丁香,搖曳寒風,帶著絲絲的憂郁.只有那淡淡的一抹紫依舊在夢中流連。轉瞬,月已西沉,燭火已盡,不覺昏暗,粉黛嬌顏,浮現眼前,揮之不去,那是魂牽夢遺的留戀。
你我之間,如沸水沖沏的茉莉花瓣,在杯中沉浮輾轉,短暫的相見,若思長遠,終難回還。
想起妙詩一首<<滿庭芳>>,: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和月最溫柔,堪愛芳懷淡雅,縱離別,未肯銜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久違的清逸閑靜,總是如西江秋月,月如鉤,鉤起愁思難回首,懸月照東流。
重奏簫曲,曠古的韻致,餘音縈繞,回響悠悠,只待,車轅回轉,愁月隱西樓。
初雪霽語
終於圓滿了,因為雪兒的不期而至,冬天的魅力才淋漓盡致的展露出來。
夜已深沉,昏黃的路燈遙相點亮。玻璃上的霧氣使得視線蒙蒙一片,每一件事物都如磨砂一般,神秘、幽幻。其實,夜就是需要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嫵媚。
手指調皮的在霧氣上似寫非寫的劃一個雪字,透明的筆記如同鏤空般遺留下來,朦朧間一隅難得的透徹。就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洞悉了這晚最珍貴的東西。
雪,真的下雪了,對於雪從未有過的憐惜之情莫名而起,當我迫不及待的推開窗子時,它,漫天飄舞,悄然而到……,隨之腦海中也一片空白,若說此時的感受,也許就是溫馨。沒有任何的預示,他們便結伴而來,踏著輕快的步伐,就這樣,一隊隊接踵而至,鋪滿大地,充滿視野。當天地渾然一體時,山無陵,水無波,白練映天河。
眼前的雪並非鵝毛般,卻細小許多,它們在風的作用下,恣意傾墜。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它們的婀娜舞姿,無意間勾勒出寒風的軌跡。也許是怨我對他們盛妝舞會的攪擾,突然一陣風就迎面而來,當風拂過臉頰時,晶瑩的雪絨一個接一個的撲倒在臉上,十分輕柔,絲絲涼意。它與我的會面,彷彿在捉弄我,當我於去觸碰它們時,它們消失了,只留下淡淡的水跡,隨即又往往復復的出現。無法賞析,因為在你觸及之時它的靈魂隨之涅磐,剩下的只有的軀體。無奈的寒冷使我下意識地關上了窗戶,不情願的退出了舞會。
它的旋轉是那樣飄逸,步伐是那樣輕盈,周身銀裝,宛如翩躚的芭蕾舞者,一盞追影燈下,一幕如夢如幻的《天鵝湖》。雖然它們的舞蹈很短暫,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卻令人回味。它們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次次詮釋了何為完美。
飄雪的路,如同萬瓣玉蕊的傾覆,層層疊疊,融為一體,使你不忍踐踏其上,玷污了這份純潔。飄雪的夜,如同真空的水晶瓶中,含情脈脈,萬籟俱寂,使你屏住呼吸尋覓雪之聲,只需一個音符就可撥動你的心弦……。
很希望雪繼續飄灑,因為你的唯美,你的爛漫。
令我感動的一件事
活著生活在這個世上,總會有許多的事情讓人感懷,動情,世界並不是哪么無情的,人總是有感情的,人與人之間只是因為相處的原因,有的相處得好,有的相處的不好,這都是很現實的現象!
最讓我感動的事情有很多:
我小時侯,父親為我打奶,在冰天雪地里和牧人的狗搏鬥,媽媽說來是很好笑的,但我真的很感動,這經常會堅持我活下去的理由,因為這些,所以人要活得更好!小時侯,父親是軍人,一直很正直,是我現在嚮往的,哪裡的哨兵經常會逗我們玩;媽媽經常說起我小時侯差點總會死去,後來找來司令的女兒才救活,是醫生吧,我就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偏偏是要司令的女兒才能是醫生呢?為什麼別的醫生就不能救我呢?這一定很麻煩,所以我也總是很感動。感動自己的命好。小時侯,我真的很麻煩的,記得經常生病,每星期都有的,這樣爸爸就要經常從部隊里回來帶我去醫院看病,還經常記得去攔軍車,有時坐吉普車。
讀小學時,有次也是生病,在回來的路上,總是走不動,走得很慢,後來老師講給我媽媽聽,我媽媽背我回家,我記得當時也長得蠻大了!
父母對我一直很好,小時侯也經常會被責罵,有時也有打的,唉,想起來,當時的家規就是很多個不,不能下河,不能打架,不能什麼的,所以現在也是什麼都要遵守,有時違背一下,就感到很快樂!
現在想起來,以前在讀初中和高中、大學的時侯,經常和家長頂嘴,讓家長生氣,現在我都成大人了,經常還會想起,讀大學時,爸爸送我去學校,我一直堅持要自己去,但他總是不放心,於是又會爭吵!父親很有本事,而我就很差,所以我經常想的就是不用父母幫,做出自己的事情來,有時經常在想,他是大樹,我就象是樹蔭下的樹木,什麼時侯才能長大,超越呢?
他去北京的黨校學習,有半年還是一年這樣,寫信給媽媽,我就拿來回信,記得總是要我們好好學習,好象我們總是笨的,不會學習一樣的,唉,在父親的眼裡是不是很沒有用?
前段時間,我拿發表我文章的《信息技術教育》給爸爸看,他都不想看,我媽媽說,要看的,他才找來老花眼鏡來看,唉,可惜我寫的又是課件設計,這以怎麼能令老爸理解呢?反正他是認真的看了幾頁的,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不過他說在國家級的雜志上發表文章是好事,還鼓勵我多寫,唉,寫文章這么容易就好了!記得以前老爸是當過記者,秘書的,還會拍照,所以我一定也接了不少!
有一年我上了《柳州日報》,特地讓我爸幫我留意要收集幾張做紀念,他總是很平凈的,還說去晚了,柳州日報賣完了,不過讓我姐幫我找了一張,總還記得。
有時經常想什麼時侯能超越父親的本事就好了,他哪么有本事的,所以我總是讓他瞧不起,唉,生活在這種眼光下,有時都不想回家
要有本事,做個好人,好好的生活,快樂的生活,以前遇到困難的時侯,有時就會想不通,但總是想起,即然有哪么多的事情可以經歷,為什麼不能好好的活下去?
媽媽經常說,你小時侯,如果沒有醫生搶救早就死了,唉,如果哪么早就死了,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所以我心中就是想快樂的玩,到中國的各地玩,見識,走走,同時,現在才想起要努力工作,做個有用的人,我的反應總是比別人慢了好多年才想通一些問題的。我就經常奇怪自己為什麼很多問題要過了很久才想通,有時要一年,幾年的!
反正生活了就好好活著吧,雖然上天堂可能不用負責了,但人世間還是有太多的牽掛,所以一直不能走開,捨不得離開。活著,就面對吧!
父母感動我
明月,因有了夜空的襯托而更皎潔;溪水,因有了卵石的襯托而更清澈;鮮花,因有了綠草的襯托而更艷麗。打開窗戶望向夜空,星星閃耀著光芒為黑夜點綴上華麗的光彩,大地上還彌漫著一股愛的氣息……
父母這個話題是古老的但更有永恆的,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閱歷和感受。從古到今,有不少文人墨客撒下點點筆墨抒寫了母愛的偉大,描繪了父愛的堅韌。像孟郊的《遊子吟》,朱自清的《背影》。我所感受過的父母親的愛,風過無痕,真愛無聲。父母的親切,催發我心靈的溫馨。
小學畢業那年,整個六年級都蓄積了一股勁暴的學習能量。我也不甘落後,加足了馬力,緊鑼密鼓地復習起來。可偏偏不幸,此時我既要准備期末考試,又要籌劃「六·一」兒童節的節目編排,還要練習乒乓球參加比賽,再加上天立學校的升學考試,每天我就像一台出了毛病的機器,馬不停蹄地工作著,沒有一刻能夠停下來歇息。可到了最後,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在舞台上出盡了風頭,球台上越戰越勇,並且以高分考進了天立學校。是什麼?讓我有如此大的力量跨過這一道道坎坷,讓我有如此大的勇氣戰勝這一處處的困難?是愛!是父母親給了我源源不斷的鼓勵,讓我多少次在灰心喪氣面前站起來,重新找回了自信。
每天放學鈴聲一響,我便以飛快的速度沖向操場,開始排練一個個表演的節目。爸爸媽媽總是在一旁微笑著看著我在舞台上忙碌的身影,一種愛的微妙的氣息如同一束陽光射進我的心田;排練過後,我抓起乒乓板便奔向乒乓台,在張老師的培訓下練習削球、旋球、提、摻還有各種發球和接球的方法。有時爸爸媽媽在一邊欣賞我的球技,我常常忍不住帶著一臉神氣偷偷去看爸爸媽媽,那眼神的彼此交會中所蘊含著的父母對子女的鼓勵,慢慢地融入進我的身體。讓我直打得大汗淋漓,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下來了,才迅速地跑回家,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開始了另一道工序——攻數學難題。有時候,我們抓住書本聚精會神地讀題;有時候,我們在飯桌上興致勃勃地探討;有時候,我們握著筆在草稿紙上全神貫注地算題……所有的難題在我們一家三口面前迎刃而解。晚上躺在床上,心裡不由生出一些感慨——父母親的愛就如水一般澆灌著我們的心靈,清純,聖潔,不含一點兒雜漬,但他們的愛卻又比春天還要絢麗多彩。
有人說,愛是與生俱來的,親情是我們理解愛的最好的範本和老師。人再偉大也走不出愛的射程,人的生命之所以沒有界限,那是因為愛的射程本身就沒有界限。
⑧ 肇慶本地產的礦泉水有些什麼牌子哪個比較有名謝謝
比較出名的當然是飄雪跟鼎湖山泉了,其餘的分別有愛森、天然大氧吧、肇鼎山泉,還有最近新的牌子水谷。。。等等 比較便宜的應該系天然大氧吧和愛森。。一般都是5塊錢一桶左右
⑨ 人造雪一場多少錢
15萬左右。
人造雪
又稱人工造雪,是指人為地,通過一定的設備或物理、化學手段,將水(水氣)變成雪花或類似雪花的過程。人造雪製造方式分為炮筒式與冰片粉碎式。
自然雪花密度約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約為856公斤/立方。從本質上看,人造雪和自然雪是相同的,但人造雪的密度更大。因此在相同條件下,同體積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慢。
人造雪性質
非自然性降溫,人工方式利用換熱技術實現水變成雪。
與自然界的自然雪相比,無論哪種形式的造雪設備,造出來的雪的形狀都無法與其形狀相似,無法實現6面菱形狀自然雪。
自然雪花輕盈,可以緩慢地從天而降,美感十足。而所有的人工造雪設備造出的雪花,更類似雪珠,因此更類似冰晶,不能做到6面體雪花。
自然雪花密度約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約為856公斤/立方。
人造雪應用領域
應用於滑雪場、人造自然飄雪景觀、娛樂舞台造景、影視拍攝飄雪景觀、實驗室飄雪、汽車低溫耐寒性能測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