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肥一噸能產多少肥料
❶ 每平方需要50g復合肥28000平方需要多少噸復合肥
計算: 50克*28000平方=1400000克/1000克=1400公斤/1000=1.4噸,通過計算可知,一共需要一點四噸復合肥(一千四百公斤)。
❷ 復合肥配方的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氯化鉀:K
硫酸銨:N
磷酸一銨:N、P
100千克復合肥中,按照比例N、P、K均為18千克;
K僅由氯化鉀提供,因此氯化鉀的用量為18/55%=32.73(kg)
P僅由磷酸一銨提供,因此磷酸一銨的用量為18/60%=30(kg)
磷酸一銨中提供的N的含量為30X12%=3.6(kg),硫酸銨需提供的N量就應該為
18-3.6=14.4,因此硫酸銨的使用量就應該為14.4/21%=35.12(kg)
填充用的膨潤土為100-32.73-30-35.12=2.15(kg)
(2)復合肥一噸能產多少肥料擴展閱讀:
復合肥料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GB18382—2001《化肥標識、內容和要求》,GB15063—2001《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兩項強制性國家標准,已分別在生產和流通環節正式生效。
一、肥料名稱應標明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已經規定的肥料名稱,如「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等;對有特殊用途的肥料名稱,在產品名稱下是用小1號字體標注的,如「復合肥料硫酸鉀型」。農民朋友如果看見「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字樣,說明產品有不實誇大性質的宣傳。
單一養分含量:應以配合式氮—磷—鉀的順序,分別標明總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百分含量。農民朋友應該注意,組成產品的單一養分含量不得低於4.0%,如氮磷鉀復混肥料15—15—15;二元肥料應在不含單養分的位置標以「0」,如復混肥料15—0—10,表示該肥不含磷元素或磷元素低於4.0%,不得在包裝上標注「±△」的字樣。
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裝容器和質量證明書註明。
三、氯離子含量的標注當復混(合)肥料中氯離子的含量大於3.0%時,應在包裝物上標明「含氯」,以避免對忌氯作物如黃煙、果樹等造成傷害;凡未在包裝容器上標明「含氯」的,其氯離子的含量不得超過3.0%。
四、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生產日期或批號每袋肥料都應附有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生產日期或批號,應在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產品外包裝上標明。
五、產品標准復混肥料或復合肥料均執行國家強制性標准GB15063—2001《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產品標准號及年代號應在產品包裝上標明。
六、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包裝的主視面上標明經依法登記注冊並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
雖然大多數復合肥都必須是多元的,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有機肥,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增加腐熟有機肥的施用量。復合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和養分的利用率。有機肥的施用,不僅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更重要的是節省能源,減輕環境的污染。
使用一些生物有機肥,不但可免去傳統製作有機肥的繁瑣過程,而且可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活化土壤養分,減少連作障礙。
某些專用復合肥雖然根據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的供肥特性確定了適宜的養分配比,但也很難完全符合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作物實際生長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據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再配合使用一些單質肥。如在缺氮土壤上對需氮較多的葉菜類需使用一些氮肥,在缺鉀土壤上對需鉀較多的西瓜後期要使用一些鉀肥。
❸ 生產一噸玉米要用多少肥料
生產一噸玉米需要氮36kg、磷15kg、甲31kg,氮磷鉀比例為:2.4:1:2.1.
玉米施肥技術
基肥:玉米播種前每畝施復合肥50kg,腐熟農家肥500kg。
追肥:
苗肥:一般在定苗後至拔節期(葉齡指數30%左右)追施。即將過去的提苗肥和拔節肥合為一次施用,有促根、壯苗和促葉、壯稈的作用,為穗多、穗大打好基礎。苗肥每畝可追施速效性強的德化沖施肥5kg,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
拔節肥:拔節肥能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增加光合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追施拔節肥以氮肥為主,每畝可用10~15公斤氮肥溝施或穴施,避免大雨前追施,以防被雨水淋溶。對於土壤中磷、鉀肥不足的田塊,追肥時也可摻入三元素復合肥,每畝7.5~10公斤。
穗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既能滿足穗分化的養分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運入果穗的養分多,粒多而飽滿,穗肥追施以速效氮肥為主,每畝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為宜。
粒肥:粒肥是指玉米抽雄以後追施的肥料,一般在灌漿期追施為宜。玉米抽雄以後至成熟期,還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磷總量的40%左右的養分。同時籽粒產量的80%左右是靠後期葉片製造光合產量。因此,後期一般應施入一定數量的速效肥,仍以德化沖施肥為主,每畝5kg,保證無機營養的充分供給,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產物積累,促進粒多、粒重,以獲得優質高產。
噴施葉面肥:結穗期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可促進籽粒飽滿,減少秕子。
❹ 求復合肥生產成本計算公式。
原料成本+2%的原料損耗+包裝費用+每噸250元的加工費。
復合肥料是指由化學方法製成的復混肥,按其所含氮、磷、鉀有效養分不同,可分為二元、三元復合肥料。常用的幾種復合肥:
1.磷酸一銨,主要成分NH4H2PO4 有效成分%(N-P2O5-K2O)12-60-0 適合各類作物,作基肥、種肥均可。作種肥要避免與種子接觸,用量也應減少。追肥應條施。
2.磷酸二銨,主要成分(NH4)2HPO4 有效成分%(N-P2O5-K2O)21-53-0 適合各類作物,作基肥、種肥均可。作種肥要避免與種子接觸,用量也應減少。追肥應條施。
3.磷酸二氫鉀,主要成分KH2PO4 有效成分%(N-P2O5-K2O)0-24-27 多用於根外追肥,濃度為0.2-0.3%。
(4)復合肥一噸能產多少肥料擴展閱讀:
復合肥使用方法
1.進行測土施肥,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適宜做基肥,復合肥不宜用於苗期肥和中後期肥,以防貪青徒長。復合肥分解較慢,適合對播種時用復合肥做底肥的作物。
3.合適的濃度,市場上有高、中、低濃度系列復合肥,一般低濃度總養分在25%—30%之間,中濃度在30%—40%之間,高濃度在40%以上。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選擇使用經濟、高效的復合肥。
4.深施覆土,復合肥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大量元素,氮表施易揮發損失或隨雨水流失,磷、鉀易被土壤固定所以復合肥應深施覆土。
❺ 復合肥生產成本多少錢一噸
復合肥生產成本,約一噸3220元。
復合肥,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分類
水稻專用肥
是以尿素、磷銨和氯化鉀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畝用量60至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至70%,追肥佔30至40%。
玉米專用肥
玉米專用肥是根據玉米生長過程中的需肥特性,適合玉米對氮磷鉀的需求,專業配方生產的專用肥料
毛竹專用肥
是以尿素、磷銨和氯化鉀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28.5%.畝用50公斤,每年5至6月間結合除草,採用條施或溝施。
茶葉專用肥
是以尿素、磷銨、硫酸鉀和適量的鎂、硼等中微量營養元素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25.0%.以成年樹畝產量來確定施肥量,一般畝產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別施專用肥70、90、120公斤。按春茶開采前1個月占總用量的50%,春茶採摘後占總用量的25%,秋茶採摘前15至20天占總用量的25%來施用。
煙草專用肥
一般中等肥力田按50克/株,在煙草移載時開條溝條施。
硫酸鉀果樹肥
是以尿素、磷銨、硫酸鉀為主要原料,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36%,按成齡樹3至4公斤/株年,樹冠滴水線附近均勻施用,採用環狀實施、圈施、條施均可,溝深30CM。
無公害蔬菜肥
是以尿素、磷銨、硫酸鉀為主要原料,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35%,瓜果蔬菜按80至150公斤/畝茬,其中30至60公斤作基肥,50至90公斤作追肥。葉菜類蔬菜按60至120公斤/畝茬,其中15至40公斤作基肥,40至80公斤作追肥。
桉樹專用肥
桉樹專用肥,簡稱桉樹肥。是按照桉樹獨特的生理特性,根據桉樹豐產營林最新技術和植物學、土壤營養學、林業生產等相關科學理論,精心研製而成的現代高科技造林產品。不僅科學地搭配了豐富的氨、磷、鉀等桉樹快生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而且根據我國南方土壤普遍缺少硼、鋅等微量元素,桉樹又多種植在缺少有機質、肥力較差的山地、坡地的實際,合理地添加了鎂、銅、鋅等多種中微量元素和含腐殖酸有機質,施用後不但能平衡桉樹營養,增強生長後勁,而且能有效防止垂梢病等生理病害的發生,保證桉樹健康快速生長,大幅度提高桉樹的成材率和出材量,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高濃度復混肥
是以尿素、磷銨、氯化鉀為主要原料,氮、磷、鉀有效養分含量≥45%,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量應視土壤肥力、作物種類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