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肉可以做多少肉鬆
A. 一斤雞肉可以做多少雞肉鬆
一斤雞肉大約能做出300+g肉鬆。
雞肉鬆的製作
雞肉鬆色澤潔白或微黃,纖維疏鬆呈絨狀,松軟且富有彈性,鮮香可口,咸甜適中,深受消費者喜愛。
1屠宰
選體型較大、健康無病的老齡雞,停料停水16h~24h後宰殺、放血,投入65℃~68℃的熱水中浸燙1min,煺凈雞毛。開膛取出全部內臟和板油,斬除頭頸、翅膀和腳爪,剝凈雞皮,再用水沖洗。然後用清水浸泡30min~40min,以漂去血污,至雞身干凈後取出,瀝干待用。
2初煮
按雞肉10kR、白糖800g、精鹽200g、黃酒150g、生薑50g、大茴香10g配料,將生薑片和大茴香用紗布包裹與雞一道放入鍋內,加清水浸泡,然
後用旺火煮沸並延續30min,再改用文火燜煮2h,撈出趁熱剔凈骨頭,去除肌腱、筋膜、粗血
3復煮
初煮的原湯經過濾除去沉渣和雜質,再入鍋內用旺火燒開,加入適量食鹽,把剔了骨的雞肉放入鍋內繼續煮制。煮至用筷子夾肉塊時,稍用力肌肉纖維即自動鬆散為止,添加白糖和黃酒,改用文火再煮30min,待湯汁燒干後出鍋。將肉塊擠壓成粗絲狀的肉鬆坯。注意,初煮、復煮期間,都要不斷地撈去浮油和污沫。整個煮制過程中,尤其是復煮湯汁快乾時要不停地用鏟上下翻動肉塊,以免粘鍋焦化。
4焙炒
將大鍋刷凈,放進肉鬆坯,前期用文火,後期用微火焙炒。炒到一定程度時出鍋,在木質搓板上用手反復搓揉,然後再入鍋焙炒。如此反復幾次,直到雞肉呈蓬鬆的絮狀。該步驟是決定雞肉鬆質量的關鍵,必須掌握好焙炒的溫度、時間及搓松時的用力程度。
5整理
將成品肉鬆置於竹筐上,邊翻動、邊撕散個別較粗的肌肉團,揀去骨屑、焦屑及雜質等,按50g、100g、250g等不同規格密封包裝即成。
B. 一斤肉只能做多少斤的肉鬆,看了才知道
一斤肉能做的肉鬆按照不同的製作方法得到的數量是不一樣的,這也要看製作者的水平。
C. 肉鬆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在麵包上、飯團中、蛋卷里,總能看到一種叫「肉鬆」的絮狀物質。
多以干、鮮、松、軟為主,根據食物的不同,或作餡,或點綴,甚至還可直接食用……但無論哪種吃法,只要是有了肉鬆的加持,都能稱得上是錦上添花。
作為亞洲地區常見的美食,相信許多吃貨對它也不陌生,多多少少都有吃過,但若真被問到「肉鬆到底是啥」,大多人還是青蛙跳池塘——噗通(不懂)。
其實肉鬆又叫「肉絨」、「肉酥」,是將禽、畜肉經過燉煮、絞碎、調味、收湯、炒松等工序,製作而成的「加工肉製品」。
雞、羊、豬、魚、牛肉均可作為食材,但必須都得是「純瘦肉」,不能有任何的肥膘和筋膜,因為它會影響後期的成型度。
說直白一些,肉鬆的本質就是「肌肉纖維」。
又根據加工方式不同,肉鬆的成品也有所區別,不僅僅是外形,在味道、口感、質量等方面,也有著不小的差異,大致上可分為三種:
傳統的「太倉式肉鬆」,外觀呈絮狀,較為蓬鬆。
增加了油炸工序的「油酥肉鬆」,呈短纖維狀,口感略酥。
添加了油脂、豌豆粉、麵粉的「肉粉松」,多呈顆粒狀,肉香欠佳,口感平庸。
肉鬆的「真與假」
由於是純肉製品,一斤肉在經過層層工序「壓榨」之後,正常情況下,往往只能產出3兩左右的肉鬆。
畢竟原材料擺在這里,它的價格自然也不低——六七十元一斤都是正常價格。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部分蛋糕、麵包上,更多的還是豆粉搭配各類食品添加劑,製作成的「肉味豆粉松」。
除了味道近似肉香外,與肉並無任何關系,口味也並不出眾,但它的價格卻更低,往往六七塊錢就能買到一斤,在普通烘焙店中的「廉價肉鬆麵包」上,含量也是十分大方。
雖然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但因為含肉量變少,它的營養成分還是要折扣不少的。
如何挑選優質肉鬆
由於每一種不同的肉鬆,顏色、味道都存在一定差異,雖然也可以「從實物分辨」,例如顏色金黃、色澤明亮、肉香十足等,但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不是每個吃貨都能做到准確區分。
所以遵循「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理念,首先建議大家以「知名品牌」優先,畢竟大品牌的口碑,往往更值得信任一些。
其次就是「配料表」,保證只有一種肉,例如我們買的是豬肉鬆,配料表中卻出現了「鴨肉」,那就說明它不是純豬肉,品質自然就大打折扣。
最後就是日期,雖然都是密封包裝,但距離生產日期越近,就說明其越新鮮,即便是開封後吃不完,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儲存。
——輕肥說——
2017年時,就有人造謠說「肉鬆是棉花做的」,並且各路網友跟風傳播,引得各大肉鬆商家集體炸毛。
當時我也表示特別無語,要知道肉是「肌肉纖維」,而棉花是不可溶的「植物纖維」,即便是嚼到天黑也嚼不爛,更何況還不能被腸胃消化。
沒有廠家會傻到這種程度,所以也提醒各位吃貨,關注飲食安全是非常正確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常識認知。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多嘴一句,肉鬆作為高熱量食品,吃多了會變胖哦,一定要量力而食
D. 一斤肉能做多少無鹽肉鬆
大概六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