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太醫醫用冷敷貼多少錢一盒
① 穴位貼敷的來源及優勢
早在原始社會里,人們用樹葉、草莖之類塗敷傷口治療與猛獸搏鬥所致的外傷而逐漸發現有些植物外敷能減輕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傷口的癒合,這就是中葯貼敷治病的起源。
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在《拆賣做傷寒雜病論)中記述了烙、熨、外敷、葯浴等多種外治之法旅衡,而且列舉的各種貼敷方,有證有方,方法齊備,中醫外治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華佗在《神醫秘傳》中記載治脫疽「用極逐日大甘草,研成細末,麻油調敷極厚,逐日更換,十日而愈。」
晉唐時期,穴位貼敷療法就已廣泛地應用。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記載「治瘧疾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臨發時,以醋和附子末塗背上」並收錄了大量的外用膏葯,註明了具體的制用方法。 宋代的多種醫學等著,諸如《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普濟本事方》、《南陽活人書》都有穴位敷貼療法的記載。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更是收載了不少穴位貼敷療法,並為人們所熟知和廣泛採用。如「治大腹水腫,以赤根搗爛,入元寸,貼於臍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則腫消」等。 清代,可以說是穴位貼敷療法較為成熟的階段,出現了不少中葯外治的專著,其中以《急救廣生集》、《理瀹駢文》最為著名。《理瀹駢文》一書。書中每病治療都以膏葯薄貼為主,選擇性地配以點、敷、熨、洗、搐、擦等多種外治法,且把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疾病的范圍推及到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治百病」的論斷。 穴位貼敷療法不但國內影響廣泛,在國外也逐漸興起,如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部發明的避孕膏,貼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會社研製的中葯貼音深受人們的歡迎,如溫經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外用貼敷療法中的溫經葯綿,源於乾隆三十九年五月,皇帝宏歷患腰腿冷痛不愈,太醫張世琉等以綿子(即絮綿)同川烏、木瓜等諸葯共煮,以干為度,去葯綿外敷患處,起到溫暖通經、逐寒止痛之效果。古方配製帝王所用後經世代傳承將數十味中草葯經現代工藝萃取加工,手工製作成為純中葯膏貼-命名「榮宸冷敷貼」。目前臨床應用於常見疾病的預防保健和治療。清·張璐《張氏醫通》的冷哮方治療冷哮的歷史記載,堪稱敷貼療法的經典,備受後世推崇。清代的吳師機集外治療法之大成撰著《理瀹駢文》,全書載外敷方葯近二百首,涉及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病證幾十個,提出了「以膏統治百病」的思想,並對穴位敷貼等外治療法用於整體調養和內病外治的作用機理、制方遣葯等相關問題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葯物的敷貼吸收除與葯物的理化性質和葯理性質有關外,還與皮膚有關,而葯物滲透通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循環的途徑有兩條,即表皮途徑和附屬器途徑。表皮途徑是指葯物透過表皮角質層進入活性表皮,擴散至真皮被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循環的途徑,它是葯物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另一條是皮膚附屬器吸收途徑,即通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葯物通過皮膚附屬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徑快,但因附屬器數量少,故其不是主要途徑。使用榮宸醫用冷敷貼在敷貼局部形成一種汗水難以蒸發擴散的密閉狀態,使角質層含水量從5%~15%增至50% ,皮膚水化,引起角質層細胞膨脹成多孔狀態而使其緊密的結構變得疏鬆,易於葯物穿透。研究證明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時還可使表皮溫度從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敷貼制劑中的基質多含有機溶劑,這有助於葯物的跨膜轉運,一些芳香葯物及敷貼葯物的透皮促進劑也可促進葯物吸收。此外,由於穴位貼敷療法是經皮給葯,不經過肝的「首過效應」,不受胃腸道酶、消化液、酸鹼度等諸配攔多因素的影響,提高了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了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