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後第一時間沖水要沖多少
『壹』 孩子燙傷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
1、孩子燙傷怎麼辦之沖冷水
孩子被燙傷後,家長自己不能慌張,要第一時間對著燙傷的部位沖冷水,這樣一來可以降溫,二來可以收縮血管,以減少燙傷處的疼痛和損傷。冷水浸泡時間越早效果越好,但不能低於5℃。如果燙傷處已經起泡並破了,那就不能浸泡,以防感染。
2、孩子燙傷怎麼辦之脫衣服
當孩子的燙傷處有衣物覆蓋時,家長先不要著急著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後的水泡。在冷水沖洗降溫後,家長可用剪刀將衣物剪開,小心地去掉衣物,以免皮膚和衣服粘在一起。
3、孩子燙傷怎麼辦之泡
完成前兩步後,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燙傷,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以便緩解疼痛,穩定孩子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燙傷面積比較大,就不要長時間浸泡了,否則容易導致體溫流失,引發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狀況;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4、孩子燙傷怎麼辦之蓋
用一塊無菌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如果家裡沒有無菌紗布,用乾燥清潔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用有毛、絮狀物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粘連在傷口上。
5、孩子燙傷怎麼辦之塗葯膏
對黃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創面也比較淺,可以用消毒剪刀剪開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紗布蘸干後,塗點紫草油或紫花膏。
如何預防孩子燙傷
1、不要在小孩子的活動范圍且地上、遊玩范圍內等能觸摸到的地方放置危險物品比方說、熱水杯等,要放置在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同時需注意桌布的長度,以免小孩子拉扯,把熱液拉下而受傷。
2、洗澡放水時要注意順序: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比體溫高出幾度為佳。媽媽時不時的看著小孩子,不要讓小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3、建議媽媽不要給小孩子鋪上電熱毯,以免造成「低溫燙傷」這種問題,而且電熱毯如長時間開啟,忘記關掉,很容易引起火災。
4、煮火鍋、電子爐時,要特別注意小孩子動向,避免小孩子因絆到電線而弄翻茶杯、熱鍋等熱液。
5、給小孩子食用任何熱飲,如麥片、粥、黑芝麻糊等,要先感受溫度後再讓小孩子進食。
孩子燙傷後飲食宜忌有哪些
1、宜多食高蛋白質食物,特別是多喝些鯽魚湯、黑魚湯、牛奶等流質易吸收的食物,利於創面細胞增長,加速癒合。
2、燒傷病人宜多食含鋅量較高的食物,如牡蠣、鯡魚、蝦皮、紫菜、魚粉、芝麻、花生、豬肝、豆類等,可有效避免傷口的感染,促進傷口的癒合。
3、燙傷後忌煙、酒、茶。香煙中的尼古丁使血管收縮,不利於皮膚創面的癒合。酒會擴張血管,並會促進血液循環。當有感染時,應忌酒。大量飲用茶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
4、燙傷後忌辛熱助火之物燙傷病人火毒內盛,最忌辛熱助火之物。如辣椒、辣醬、洋蔥、胡椒粉等,否則會助火生熱,病人食後有火毒攻心之弊。
5、燙傷後忌粗纖維和脹氣之物常見有竹筍、毛筍、韭菜、芹菜、菠蘿等,這類食物在燙傷者腸胃功能低下時,食入後會脹氣而影響消化。
6、燙傷後忌油炸煎烤食物凡用油炸、燒烤的食物,食後會引起消化不良,並能生火。如炸豬排、燒雞、烤鴨、煎餅、油條等。
『貳』 燙傷後怎樣恢復的快
被燙傷後,要第一時間用涼水沖十分鍾,有條件的話再擦點碘伏或酒精消毒,防止感染,再配合好醫生康復新液促進癒合。
開水或蒸汽燙傷應盡快將患部浸入涼水中,或用自來水流水沖洗,以促使局部散熱,防止起水泡,小面積火燙傷可先進行傷面消毒,再用干凈棉簽蘸清潔生蜂蜜,均勻塗於傷面。
第一時間趕快大量沖水,最少要沖半個小時,以減低熱量停留在傷口的時間,再來就是將身上的衣物脫掉,然後,將患處泡在冷水裡,經覆蓋後,送醫急救。
『叄』 手被開水燙了第一時間應該怎麼急救
沖、脫、泡、蓋、送 是緊急處理燙傷的五個步驟,第一時間趕快大量沖水,最少要沖半個小時,以減低熱量停留在傷口的時間,再來就是將身上的衣物脫掉,然後,將患處泡在冷水裡,經覆蓋後,送醫急救。
在醫院最重要就是打破傷風、消毒傷口、並塗上燙傷的葯膏。病人最常問:有水泡要不要戳破?事實上,這方面也是要經由醫師的臨床判斷,尤其一些比較大的水泡和關節處比較會破的地方,醫生會用空針將水泡抽出。
若是淺二度的傷口,通常會在兩個禮拜之內癒合,若未感染通常不會留下疤痕。病人約略兩天到醫院換葯一次,用抗生素的軟膏就可以了。
一般的燙傷葯膏穿透性比較強,因此建議用在比較深的傷口。在這段為期兩、三個禮拜的恢復期,注意不要讓傷口沾到水。如果患處是在腳部,在就醫後一周,建議病人將腳抬高,減少走路,這樣比較不會痛。若傷口疼痛可用一些止痛葯,或者是略微冰敷,在傷口處降低溫度,使疼痛的程度減輕。
燙傷會不會留下疤痕?其實燙傷與疤痕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癒合的時間,如果能在兩個禮拜就癒合,百分之七十是不會留下疤痕的。如果超過三個禮拜,大部分還是會有疤痕。所以接下來第三個階段就是面對燙傷疤痕。
燙傷疤痕的問題最主要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顏色,第二個是硬塊、隆起。如果只有顏色,在燙傷之後兩、三個月,建議病患防曬或者穿長袖,不要讓陽光紫外線直接照射患處。再來是隆起的疤痕,如果有隆起的疤痕,會建議病患使用彈性衣。目前對燙傷的病患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用彈性衣的壓力,這樣連續使用半年到一年,可以讓疤痕的程度減到最輕。經過這三個階段的處理,疤痕通常能夠處理在最好的一個狀態
『肆』 被熱水燙到後,到底能不能馬上沖冷水
被熱水燙到後,應該馬上沖冷水。
燒燙傷後立即起水泡並明顯感覺疼痛,屬於淺度燒燙傷,馬上取冷水或冰水浸泡或沖洗傷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感覺到不很疼了再把衣物慢慢脫掉,用干凈的布覆蓋創面,包紮好再送往醫院。
早期的冷水處理對創面的癒合有很大的好處,第一能減輕疼痛;第二可以減輕水腫、余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第三可減少創面的毒性物質。
如果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還可以給傷者喝些淡鹽水,補充血容量,減輕休克程度。
千萬不要給傷處塗抹醬油、醋、鹼、牙膏或紫葯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刺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
特別提醒:如果燒燙傷面積大,程度比較深,用冷水處理可能會加重全身反應,應該立即送醫院搶救。
(4)燙傷後第一時間沖水要沖多少擴展閱讀
誤區一:第一時間撕扯下傷者衣服
當有人被燙傷時,身邊的人可能會在第一時間撕扯下傷者的衣物,這樣的處理方法是錯誤的。
因為,在撕扯傷者身上衣物時,衣物會與傷者燙傷處的表皮產生摩擦,特別是與皮膚接觸緊密的袖子等處,反復用力撕扯會進一步加重燙傷處皮膚的損傷,甚至會將燙傷的表皮拉脫。而剛被燙傷的表皮或水皰皮對燙傷創面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正確方法
家人或施救者在給傷者用流動水沖洗傷處的同時,拿剪刀慢慢將衣服剪開,避免衣物對創面的摩擦。
誤區二:第一時間給燙傷處塗抹牙膏、醬油等著色物質
家人或施救者在第一時間給燙傷處塗抹牙膏、醬油等非但沒有起到任何治療作用,可能還會引起感染。使用牙膏、醬油等塗抹在燙傷處時,牙膏會在傷口處粘連凝結,醬油會使創面著色,影響醫生對創面深淺程度的判斷,增加了醫生處理創面的難度,耽誤治療。
正確方法
家人或施救者可以用冷水浸泡的干凈紗布或毛巾輕輕覆蓋傷處,或包一些冰塊冷敷並前往醫院就診。
誤區三:盲目弄破水皰
燙傷造成的水皰如果直徑小於2厘米可不需弄破;若水皰直徑大於2厘米,或水皰位置在關節等活動頻繁及易摩擦處時,家人或施救者應注意不要弄破水皰,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口。
正確方法
第一時間用干凈的毛巾或布塊覆蓋傷處,同時盡快前往醫院由醫務人員處理以降低感染概率。
誤區四:立即送醫院
燙傷了,馬上送傷者去醫院,這樣的做法不全對。人們在送傷者去醫院之前應先做一些必要的處理,盡可能減輕燙傷造成的傷害,然後再去醫院就診。
正確方法
如果是面積不大的肢體燙傷,家人或施救者可用干凈的流動水沖洗或者浸泡傷處,用冷水處理創面可以祛除燙傷皮膚內殘存的熱量,減輕熱損傷程度,使創面迅速冷卻下來,達到止疼的效果。
如果燙在其他部位,也可用冷毛巾覆於創面,但切忌摩擦,然後,盡快送傷者去醫院就診。
『伍』 熱水燙了第一時間怎麼處理
首先被開水燙傷後,要沖水。某個部位不慎碰到開水被燙傷了,可以用冷水輕輕沖燙傷的部位。沖水的時間盡量長一點,保持在30分鍾左右。可以用水龍頭直接對著傷口沖水,或者用盆子接水。對傷口沖水的做法,就是為了減少開水對我們肌膚的傷害。
其次,可以採取浸泡的方法。這主要針對於燙傷面積比較大的情況。因為被燙傷的地方是很脆弱的,而沖水這種方式有一定的沖擊力。所以對於嚴重的燙傷,需要用浸泡的方法來緩解傷害。在浸泡了之後,還要保護自己的傷口。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要用醫用紗布包紮了。不管是用醫用紗布還是棉布,都要先經過消毒才能使用。將紗布蓋在燙傷的地方,再進行包紮處理。
如果燙傷的部位是在身體上,那麼我們需要脫下衣服。在脫衣服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點,因為衣服很有可能與我們燙傷的部位粘在一起了。如果真的很不幸粘在一起,用剪刀剪開衣物,並小心地去除粘在皮膚上的東西。在去除的過程中一定要輕一點,千萬不要強行拉開,這樣會對我們的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實在不行,就等專業的醫生來處理。如果燙傷真的很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處理,才能夠保證我們的健康。
『陸』 燙傷後如何處理
(一)燙傷的緊急處理:
1、萬一發生這些燙傷,首先不要驚慌,也不要急於脫掉貼身單薄的諸如汗衫、絲襪之類衣服,應迅即用冷水沖洗。等冷卻後才可小心地將貼身衣服脫去,以免撕破燙傷後形成的水泡。冷水沖洗的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從而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沖洗時間約半小時以上,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止。一般水溫約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
2、如果燙傷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沖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冷水處理後把創面拭乾,然後薄薄地塗些藍油烴、綠葯膏等油膏類葯物,再適當包紮1~2天,以防止起水泡。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紮。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針筒抽吸或剪個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則用消毒棉球拭乾,以保持乾燥,不能使水液積聚成塊。
3、如燙傷1~2個手指也可用簡單的方法——浸入醬油內,即用一小杯醬油將手指侵入,約半小時即可止痛,且不起水泡。燙傷後切忌用紫葯水或紅汞塗搽,以免影響觀察傷後創面的變化。大面積或嚴重的燙傷經家庭一般緊急護理後應立即送醫院。
4、 皮膚燙傷要注意創面清潔和乾燥,冷水沖洗後應避免再浸水。約2~3天後創面即可乾燥。此時就不必塗葯。10天左右時間就可脫痂癒合。屆時若不癒合,則應請醫生看看是否因燙傷較深或有感染。燙傷後一般不用抗生素,如創面1~2天後還是紅腫、疼痛加劇,則有感染之嫌,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5、沖脫、泡、蓋、送」是緊急處理燙傷的五個步驟,第一時間趕快大量沖水,最少要沖半個小時,以減低熱量停留在傷口的時間,再來就是將身上的衣物脫掉,然後,將患處泡在冷水裡,經覆蓋後,送醫急救。
『柒』 燙傷了第一時間怎麼處理
燙傷第一時間要用涼水沖,這樣除了減少疼痛外,還可以降低局部溫度,減輕燙傷深度,對預後減輕瘢痕形成很有好處。用涼水沖的時候分情況,如果傷口未破可浸泡,如果傷口已破就不能浸泡了,需直接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如果是大人,燙傷最為簡單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續沖洗降溫,持續大約20分鍾左右,在沖洗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流水沖洗的力量不應過大,要盡量保存燙傷後水皰皮的完整性。如果為兒童,考慮兒童皮膚比較薄,降溫用的涼水應在25℃左右為宜,一般不建議用冰塊敷。如有衣物,不要著急脫衣服,先用涼水沖,降低局部溫度後,再把燙傷部位覆蓋的衣物用剪刀剪開。
在涼水降溫大概20-30分鍾後,應送往醫院做好消毒包紮措施。
除了燙傷皮膚外,還有可能因為喝水燙傷喉嚨,這樣的燙傷一般屬於輕度損傷,受傷者老人和小孩居多,若發生咽喉燒燙傷,輕者可在家休養治療:一是不要吃硬的或熱的食物,而以軟、涼食物為主,注意休息;二是可用中葯大青葉、荊芥、薄荷、黃連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頻頻吞咽。對咽喉水腫嚴重,已明顯影響呼吸者,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燙傷處理完之後,如果燙傷嚴重往往都會留有瘢痕,而這些疤痕有可能伴隨患者終生也有可能幾年,面對瘢痕患者該如何護理呢?
按摩
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鍾。這個方法對於剛脫痂的傷口效果最佳,對於舊傷疤效果不是很明顯。
薑片摩擦
生薑切片後輕輕擦揉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組織繼續生長。
維生素E塗抹
維生素E可滲透至皮膚內部而發揮其潤膚作用,同時,維生素E還能保持皮膚彈性。比如把維生素E膠囊用針戳破,取其內的液體塗抹在疤痕上輕輕揉按5-10分鍾,每天兩次,堅持下去,會看到瘢痕淡化的效果。
外用瘢痕葯物
外用抗瘢痕葯物,如積雪苷霜軟膏、復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外用瘢痕的葯物可以使疤痕的痕跡淡化。
不管是燙傷還是因為什麼原因留下的瘢痕,比起周圍的膚色都會比較深一些,所以可以用帶有維生素C的水果切成片敷在患處,因為維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維生素C塗抹在顏色較深的疤痕上來美白疤痕,一直堅持下去,就會發現瘢痕上的顏色與周圍膚色就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了,比如檸檬片,將檸檬片用開水沖泡一會兒,再取出貼到患處,這樣檸檬酸就被稀釋了,對患處就沒有那麼大刺激。
溫馨提示:
一、熱水永遠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在孩子可及范圍內只放置不超過60度的溫水,這樣即使被熊孩子扒拉倒翻也不會引起嚴重的事故;
二、在兒童燒燙傷發生後,應該立即用涼水降溫,而不是塗抹醬油、花生油等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