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印度gdp多少倍
① 中國GDP比印度高在哪兒了
較之於印度,農業和傳統經濟佔比較高的經濟結構,中國的近現代經濟成分較多,一定程度上,印度不是不能發展。
② 印度gdp和中國gdp對比
據《印度斯坦時報》援引印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再創新低,同比僅實際增長4.7%,從而將整個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拖累至5.3%,並再次低於中國,失去了大國中增速最高的頭銜。
圖片
印度當局修正了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速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僅實際增長4.5%,遠比第四季度的4.7%更低,那怎麼能說「第四季度再次新低呢」?原因就是印度當局上調了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實際增速——將2019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5%,提升至5.6%。
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4.5%,上調至5.1%。所以2019年第四季度,4.7%的經濟增速才是當前最低,而不是第三季度。給出的上調理由是「消費有所輕微上漲」,但製造業、投資、出口依然是拖累經濟的主要因素。
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5萬億美元
2019年全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按照2019年全年盧比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85萬億美元,略微超過英國(2019年GDP約為2.83萬億美元),上升至全球第五名。
這意味著繼中國之後,全球又有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可以和「老牌發達國家」相媲美,使得全球經濟格局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同時,我們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時」又多了一個參照和借鑒,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此外,隨著印度、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不斷崛起,全球經濟、政治、貿易、金融等領域已不再是由發達國家完全主導,新興發展中大國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國際治理中也有利於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中國、印度的GDP、人均GDP對比
在當前發展中國家裡,中國與印度的經濟實力最強,那兩國的差距又如何呢?先看GDP總量——2019年中國大陸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4.36萬億美元,約為同期印度經濟總量的5.04倍。
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剛剛突破14億,印度當局給出的數據是接近13.5億(比人口時鍾的13.89億低了很多,本文就採用13.5億官方數據)。簡單計算下,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就約為1.03萬美元。
圖片
印度的2019年人均GDP則剛剛突破2100美元——約為同期中國人均水平的20.4%,或者說中國人均GDP是印度人均的4.9倍。這意味著,雖然中國與印度雖是發展中國家裡經濟綜合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但兩國的差距其實非常大。
南生注意到,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與印度的差距縮減至1萬億美元。按照當前兩國的經濟增速來推測,很有可能在2024年或2025年印度就會實現對德國的趕超,上升至全球第四名
③ 2020年,印度GDP是2.6萬億美元,中國GDP是15.92億美元,為什麼印度人認為印度比中國更富有
2020年印度gdp是2.6萬。億美元。中國gdp是15.92億,沒有啊。但是印度人總認為他們印度比中國更富有。他們這兒使過高的估計自己的緣故。其實印度的生活是非常貧困的。遠不如我們中國?
④ 比較一下中國與印度綜合實力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⑤ 印度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
1、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就像59分和60分的差距,60分的考上大學,從此飛黃騰達,連親戚朋友也雞犬升天。59分的上山下鄉,從此默默無聞,一生活在怨恨之中。
2、中國與印度的差距,如同美利堅與加拿大的差距。美國率先革命,結果就是英帝國汲取教訓,調整統治方略,以至於其他殖民地更難逃出英帝國的手掌心了。
3、中國與印度的差距,就像美利堅與墨西哥的差距。美利堅獨立比墨西哥早了幾十年,結果先到先得,北美成了美利堅的天下。墨西哥只有悲催的在牆角哭泣。任何一點差距,日積月累,就會出現蝴蝶效應,最後產生天地般的差距。
4、1862年,發生了兩件相似的事情,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俄國也廢除了農奴制度。後來兩個國家也成為了世界霸權的兩極。人生的際遇往往如此,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爭取多考一分,做好身邊的一些細事,積水成河,最後就會發生蟬蛻的效果。試想一下,如果1979年的改革開放是印度率先進行,中國到91年才開放,那結果又會有與今日完全不同的結果。當印度91年打開國門時,發現了歐美已經佔領高端市場,韓日佔領了中端市場,中國則占據了低端市場。
⑥ 2020各國人均gdp排行榜
【數字之最】31個省份的2021年GDP數據已全部公布。廣東繼續33年蟬聯榜首,GDP超意加進入世界前十,我國有9個省份可比肩全球前20。證券時報·數據寶推出《2021年全國省份GDP排行榜》帶你透視國內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
廣東GDP首超12萬億元
超意加進入世界前十
","force_purephv":"0","gnid":"9a7edd0717851806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3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78ef204c9084a07.jpg","width":"650"},{"desc":"","height":"15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7cc499a9af07d9c.jpg","width":"1080"},{"desc":"","height":"181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fbe50549fdaf280.jpg","width":"1080"},{"desc":"","height":"198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c307f81ab28175d.jpg","width":"108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437690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137fd7fae5ccfb23","src":"江蘇激光聯盟陳長軍","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廣東","k":"廣東","u":""},{"clk":"keconomy_1:人均gdp","k":"人均gdp","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山西","k":"山西","u":""},{"clk":"keconomy_1:世界銀行","k":"世界銀行","u":""},{"clk":"keconomy_1:義大利","k":"義大利","u":""},{"clk":"keconomy_1:加拿大","k":"加拿大","u":""}],"title":"全國GDP排名:廣東超義大利加拿大可排世界前十,11省份人均GDP邁入高收入行列2020人均gdp中國有望排第幾名 - : 世行:中國gdp全球排名第四 人均gdp排第128位 .世界銀行公布了其計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況,中國以2.229萬億美元的gdp總量,超過義大利和法國,並略微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每年公布一次...
人均GDP世界排名?: 根據世界銀行2006年7月4日公布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 大陸(2.229萬億美元) 即排名世界第四(如加上台港澳,也是世界第四). 中國大陸人口約13.1億 中國大陸人均GDP=2.229*10000/13.1≈1700美元,居世界第100位左右.(如加上台港澳,中國人均GDP逼近2000美元). 據聯邦調查局03年報告:在中國大陸擁有超過100萬美元金融資產的人有23.6萬.他們擁有的財富已經超過了9690億美元.
2010和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多少? : 2010年中國人均:4500美元左右2020年中國人均:17000美元左右目前美國赤字越來越嚴重,美元預計將迎來新一輪的貶值
世界各國的人均GTP是多少?: 發達國家一般在2萬到4萬美元之間. 中國人均GDP也就在4000美元左右!
世界各國人均財富統計數據和排名有人均財富,按包括文,化歷史文物, : 30年來中國及其它世界各國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255億美元 02----日本----------2068億美元 03----...
最新世界人均GDP排名: 樓上那是過期版本!中國和日本今年差距非常的小,人家說1010年可能超過日本 如果差距那麼大!那還怎麼超過 希望答案您還滿意 這才是最新版本 國家 總值(億美元) 人均(美元) 歐盟 18,930,0001 美國 14,330,000 492802 日本 48400 404803 中國 42700 25204 德國 39800 417105 英國 29700 424306 法國 28200 412007 義大利 20900 359808 西班牙 14100 308209 加拿大 13600 4147010 俄羅斯 11400 8030
最新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中國是多少? - : 106 China 3315 中國 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最新IMF2009年4月)1 Luxembourg 113043 盧森堡2 Norway 95061 挪威3 Qatar 93204 卡達4 Switzerland 67384 瑞士5 Denmark 62625 丹麥6 Ireland 61809 愛爾蘭7 Iceland 55462 冰島8 United ...
世界各國人均生產總值及排名: 網上有06年的生產總值,2006年世界各國GDP排名名次--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面積-----------人口----------人均GDP01----美國----132216.85億美元--面積--982.66萬Km2--人口--30053萬--人均-43995美元02----日本----49113.62億美元--面積---...
2020人均gdp中國有望排第幾名 - : 201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 5414美元,排名89.比上一年增長,韓國近幾年的發展代表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趨勢,基本平穩發展.香港經濟衰落,不能作為參考.2013年韓國人均GDP為22778美元,是中國同期的4.2倍.新加坡也可作為參考,2013年新加坡人均GDP為49271美元,是中國同期的9.1倍.由此,根據近年來各國經濟增長推算,中國2020年人均GDP有望達到
2020中國人均GDP可以是印度人均GDP的多少倍? - : 如果印度保持放開生的人口政策2020年八到十倍不成問題
⑦ 印度gdp和中國gdp對比是什麼
2020年,印度經濟負增長,加上通脹和盧比貶值因素,印度名義GDP由2019年的2.875萬億美元萎縮至2020年的2.44萬億美元。2020年中國GDP為14.73萬億美元,是印度的6倍。
數據顯示,1978年——2013年期間,中國的GDP增速幾乎每年都遙遙領先印度。不過,到了2014年,印度GDP增速開始反超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7)中國是印度gdp多少倍擴展閱讀
中印經濟對比:
我們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開始,對比中印兩國的人均GDP水平,印度在當時是遠高於中國的。自1991年開始,中國才完成了對印度的超越,並在前進的路上越跑越遠,將印度遠遠地落在了身後。時間來到2019年,中國GDP已經達到14.36萬億美元,印度雖然也有2.86萬億美元,但只有中國的20%。
除了經濟總量遠遠不及中國,印度的人均GDP也落後中國。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越1萬美元,印度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
⑧ 1995年印度人均GDP排名全球160位,中國排名143位,現在呢
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就是經濟實力,經濟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命脈所在。只有經濟得到了發展,才能更好適應國際市場,綜合國力的水平方才能得到增長。在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十分的迅速。在度過了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全球性疫情的影響之後,今年我國前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依然得到了穩步增長。
國民生產總值,即是我們平時口中所說的GDP,而人均GDP是一相對宏觀的經濟概念,經常被作為經濟發展當中用來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國的GDP總量在近年來一直都保持著穩步上升的趨勢,但其實還有一個國家,在近乎30多年之前,經濟發展就跟我國相差不大,當時我國排名143位而印度排名160為,並且還一度揚言要超越我國,那麼如今該國的近況如何?排名又相差多少?
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的改革,雖然我國在經濟發展中也將面臨著一些非常復雜的問題,例如像是人口結構老齡化等。但是通過國家對於經濟體制以及社會體制的不斷調控,相信不會出現類似印度的經濟受創情況。並且我國的科技已經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變得更為多元,人民經濟體制已經開始實現初步的信息化。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這一點將會變得更好。
四、小結經過了將近30年的發展,印度的GDP總量現在已經占據全球第六,而我國排名第二。雖然兩國的排名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實際上的數據卻還是相差甚大的。中國跟印度的經濟發展從剛剛開始的相互持平到現今的差距巨大,分別都反映了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其實只有將這些特點全面的分析,抓住經濟發展體制的漏洞,方才能夠更好的發展本國的經濟。這一點不僅僅是對印度而言,我國也是如此。相信在未來的經濟發展當中,我國和印度都能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