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陽有多少萬人口
❶ 青陽縣的介紹
青陽縣,安徽省池州市轄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台、黃山區,西交貴池,北與銅陵接攘。地勢南高北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雄踞其中。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縣,稱陵陽;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青陽縣。青陽縣總面積1181平方公里,現轄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陵陽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九華鎮、喬木鄉、酉華鄉、杜村鄉、九華鄉等13個行政區域和青陽經濟開發區,其中九華鎮、九華鄉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2013年常住人口24.9萬人。青陽縣為中國21世紀議程試點地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並且榮獲2008年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安徽省首屆文明縣城、安徽省平安縣、安徽省雙擁模範縣「五連冠」。
❷ 青陽縣屬於哪個市
屬於安徽省池州市。
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截至2020年末,青陽縣轄10個鎮、3個鄉,常住人口為248464人。青陽縣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重要核心區,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九華山的所在地。
全境自夏代(約前21世紀-前16世紀)以降,屬古揚州域。1949年4月21日起,青陽屬池州行署。1952年撤池州行署,改屬安慶專區。1980年撤池州地區,劃屬宣城地區。1983年7月,改屬蕪湖市。1988年9月,復屬新建的池州地區。2001年1月起,隸屬新成立的池州市。
❸ 青陽縣在那個省
是安徽省池州市
青陽縣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南倚黃山,北枕長江,面積1180平方公里,11個鄉鎮,28萬人口,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稱。佛教聖地九華山雄踞境內。 青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界處。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0°19』-30°51』與東經117°46』-118°05』之間。該縣東界南陵、涇縣,南連石台縣、黃山市黃山區,西與貴池市毗連,北接銅陵縣。縣境南北長65公里,東西寬40公里,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含九華山管理處轄區面積120.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0.84百分之
來源於:桂劉威
❹ 安徽池州青陽有多少人口
青陽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南依黃山,北枕長江,面積1204平方公里,耕地1.6萬公頃,林地7.02萬公頃。轄11個鄉鎮,110個村,總人口26.5萬,其中農業人口22.5萬人。縣境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群峰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北部以平原、圩區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稱。青陽縣為中國21世紀議程試點地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青陽山靈水秀,景色怡人。生態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溫潤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山、水、洞、林等自然景觀200餘處,擁有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縣境內山巒重迭,奇峰怪石千姿百態,神谷仙洞幽深奇妙,雲海松濤令人神往,九華十景聞名遐邇。李白、劉禹錫、王安石、岳飛等無數名人墨客曾駐足攬勝吟唱,留有大量詠贊青陽的詩篇。 青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縣,稱陵陽;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置青陽縣,沿用至今。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雄踞縣境西南,佛教文化源遠流長;京劇鼻祖、極具地方特色的古老民間戲曲「青陽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連戲、儺戲、九華民歌被廣為傳唱。境內古遺跡眾多,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古文化遺址120多處,古墓葬、古建築、碑碣崖刻數百處。 青陽交通便捷,區位優越。318國道橫貫東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運直通長江,合銅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在縣城東部設有進出口立交;銅九鐵路過境設有客貨站,「村村通」工程全面完工,縣鄉道路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立體化的交通路網已基本建成。
❺ 安徽多少人口
安徽常住人口截至2021年末有6113萬人。
據2021年全省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6113萬人,比2020年「七普」時增加10萬人,人口增速放緩。
在中部六省中,我省人口增量居第二位,次於湖北省(增加55萬人)。
16個市中,阜陽、宣城、池州、亳州、銅陵、馬鞍山6市人口減少,其他10市人口增加,其中合肥人口增加最多。
從人口增量結構看,人口流動對常住人口增長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人口普查時我省人口迴流2萬人,2021年增加到九點七萬人。
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630萬人,佔百分之五十九,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82萬人,佔百分之四十,與202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71萬人,鄉村人口減少61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一點零九個百分點。長三角三省一市中,安徽省城鎮化增速居第一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二位,比湖北省低零點一四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高零點二三個百分點,與全國的差距由上年的五點五六個百分點縮小為五點三三個百分點。
16個市中,城鎮化率最高的為合肥,最低的為阜陽;城鎮化率超過70%的,除合肥外,還有蕪湖和馬鞍山市;在60%至70%之間的,分別是銅陵、淮北、滁州、淮南、宣城和池州市。城鎮化率不足60%的市由2020年的8個減少為2021年的7個,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這就是安徽人口一些情況。
❻ 安微青陽在哪裡
青陽縣,安徽省池州市下轄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台、黃山區,西交貴池區,北與銅陵市接攘。2017年,青陽縣總面積11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1萬人,轄蓉城鎮、木鎮鎮、廟前鎮等13個行政區域和青陽經濟開發區,其中九華鎮、九華鄉由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管理。
青陽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及中部為丘陵和盆地地貌,北部以河谷平原為主。青陽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夏熱冬寒,春秋溫和,雨量充沛。青陽已有2100多年歷史。九華山位於縣境西南,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地方戲曲「青陽腔」被譽為京劇鼻祖,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連戲、儺戲、九華民歌被廣為傳唱。境內有滕子京墓、太平山房、李氏宗祠等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碑碣崖刻400餘處。[1]
2017年,青陽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46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5.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9437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48.2474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36.2769億元,增長6.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41079元
❼ 晉江青陽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積、形狀、美譽、地形特徵、名勝古跡、傑出人物、風俗習慣
安徽省青陽縣
青陽縣位於長江中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南依黃山,北枕長江,面積1180.6平方公里(含九華山風景區12.6平方公里),耕地1.6萬公頃,林地7.02萬公頃。轄11個鄉鎮,158個村,總人口26.5萬,其中農業人口22.5萬人。縣境地勢南高北低,南部中山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北部以平原、迂區為主。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稱。佛教聖地九華山雄踞境內。 青陽縣交通便捷,基礎設施良好,是投資的理想場所。318國道橫貫東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運直通長江。 國家「十五」重點項目:銅陵——九江鐵路、上海——武漢沿江高速、合肥——九華山——黃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在縣城東部設有進出口立交;銅九鐵路過境設有客貨站。快速、便捷、立體化的交通路網已經基本形成。電力資源充足,通信設施齊全,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完善。縣委、縣政府正著力加快工業化、城市 化建設進程,縣城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將青陽建成九華山旅遊區:「交通樞紐中心、旅遊接待中心、休閑服務中心、商品 集散中心、會展中心」。 青陽縣物產天寶,資源豐富 是創業的風水寶地。境內盛產稻,茶,麻,蠶繭,油料,竹木等農副產品,素有「蠶桑之地」、「魚米之鄉」的美稱。森林覆蓋達50.3%。礦產蘊藏十分豐富,已探明7類36種,其中方解石3億噸,白雲石10億噸, 石灰石30億噸,現有年開采加工生產能力已達百萬噸以上。其中方解石礦床被有關專家評價為「中國最大,亞洲罕見」的方解石礦床。另有較高品質的石英石、花崗岩、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待規模開采。青陽經濟中,非金屬礦採掘加工、 機械鑄造、繭絲麻輕紡、服裝加工、旅遊產品加工、農特產綠色食品加工等工業布局板塊初步形成,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青陽縣山靈水秀 遍布風景名勝,是旅遊休閑的美妙樂園。氣候溫潤宜人,奇峰怪石林立,九華十景聞名遐邇, 神仙洞幽深奇妙。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引來無數名人墨客攬勝吟唱,李白、劉禹錫、杜牧、王安石、蘇轍、 滕子京、岳飛等都曾駐足於此並留下大量詠贊青陽的詩篇,現在古文化遺址120餘處。近年來,青陽旅遊開發方興未艾, 景區內經林業部批準的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子岩景區已規劃建設。
❽ 青陽為什麼看不上貴池
青陽是池州最富裕的縣城,比貴池還要好很多,因九華山的緣故,以及青陽有很多旅遊景點,青陽縣的消費水平很高,比貴池還要高!
青陽縣,隸屬於安徽省池州市。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東接南陵、涇縣,南鄰石台、黃山,西連貴池,北交銅陵。總面積1130.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青陽縣下轄10個鎮、3個鄉。青陽縣人民政府駐蓉城鎮九華西路246號。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青陽縣常住人口為24.8464萬人。2020年,青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2.4億元。
唐天寶元年(742年),析南陵、秋浦、涇縣部分地域置青陽縣,屬江南西道宣州。2001年1月,隸屬池州市管轄。 青陽縣在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中處於重要核心區,境內的九華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青陽縣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青陽縣位於皖南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區與皖南山區交界處,介於北緯30°19′~30°51′,東經117°41′~118°05′之間。東接南陵、涇縣,南鄰石台、黃山,西連池州,北交銅陵。青陽縣境域東西寬約40千米,南北長約65千米,總面積1130.7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