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金礦有多少被中國收購
A. 夾皮溝鎮的礦產資源
夾皮溝鎮域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礦產資源豐富馳名全國。主要礦種有:金、鐵、銀、銅、鎳、鉛、鋅、銻、硅石等20餘種,金鐵資源尤為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24億噸,黃金儲量8萬千克。轄區內有金礦11個,年產黃金4000千克。有鐵礦7個,年產鐵精粉130萬噸。其它企業77個。工業總產值達39.4億元。年納稅3.2億元。
夾皮溝金礦
夾皮溝鎮金礦豐富,素有「中國黃金第一鎮」之稱。夾皮溝金礦早在唐、宋時期就有採金記載,到190多年的清朝時期達到鼎盛,一年可采黃金3000公斤。1940到1945年間,夾皮溝金礦曾經被日本佔領,日本帝國主義在這里攫取了2000多公斤的黃金。1949年被接管。2006年被中國黃金集團收購,成立夾皮溝礦業有限公司。目前夾皮溝礦業公司年產黃金2噸。
夾皮溝金礦自建國以來,已累計產金80多噸,是國家黃金生產重要礦山之一。同時為全國有色企事業單位輸送管理幹部和各類技術骨幹5000多人,被譽為「中國有色及黃金工業的搖籃」。2005年被中國黃金協會命名「中國黃金第一礦」。夾皮溝金礦也是電視劇《闖關東前傳》拍攝地點的原型。
2013年1月14日夾皮溝鎮(老金廠)礦井發生井下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截至16日,已造成10死28傷。15日事故原因已基本查明:因井下輸電線路起火,導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引發中毒。
B. 歷史上南美洲的金銀礦被壟斷過嗎
是的,歷史書上有寫過。被歐洲資本主義殖民過。金礦被壟斷、
C. 豐富金礦歷史
金礦發展歷史: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台階,100年期間生產的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
進入20世紀後,總得來說,世界上黃金的生產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出現過幾次產量大增的現象。在1900年世界黃金產量每年300噸,在20世紀早期最高年份產量達到每年700噸、3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達到每年1300噸、6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產量接近1500噸,80年代世界黃金年產量突破2000噸,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量總體還在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黃金產量還是比較穩定的,21世紀以來世界黃金產量平均穩定在2600噸左右。
雖然一些國家的黃金產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亞、秘魯、印尼黃金產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國等黃金生產大國的黃金產量在下降。另外,由於金礦產業投資周期長、開采成本高。從歷史數據看,全球礦產金數量不可能快速增長。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年世界黃金產量不會變化很大,依然比較穩定。
據科學家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億噸,人均1萬多噸。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僅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截止2005年,人類採掘出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黃金分布很不均勻,雖然,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但是各國產黃金產量差異很大,各地產量卻頗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黃金產量一直處於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亞及美國產量分別佔到世界總產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國的產金量也達到8.6%。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但是能達到這個產量是經過了人類不斷探索和努力的結果。
19世紀形成的世界黃金生產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續至今,19世紀形成的產金大國目前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產出國。自1980年以來,南非的產金量呈穩步下降趨勢,尤其90年代以後,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產金量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美國的產金量一直處於不斷增長狀態,特別是自80年代後期起,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亞的產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產金量趨於穩定,變化不大。全球主要產金國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不過,百年來世界黃金生產格局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黃金產量已佔到全球的14%。
金礦指金礦石或金礦床(山)。金礦石是具有足夠含量黃金並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山是通過采礦作業獲得黃金的場所;金礦床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可工業利用的金礦石堆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金屬能像黃金這樣源源地介入人類的經濟生活,並對人類社會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它那耀眼奪目的光澤和無與倫比的物理化學特性,有著神奇的永恆的魅力。黃金的社會地位雖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歷盡滄桑,沉浮榮辱,升降變遷不定,但至今在眾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著神聖的光環,為世人共同追求的財富。
D. 上半年全球金礦產量創歷史新高,我國金礦儲量很大嗎
由世界黃金協會發布了第二季度的報告,通過報告可以顯示出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金礦產量創下了自黃金需求趨勢數據誕生以來的歷史新高,達到了1764噸,並部分項目開采出了更高等級的礦藏,而隨之中國在進行金礦整治之後,也恢復到了正常產業的水準,全球金礦產量能夠得以提升,其中黃金開采作為一項全球業務,共有上百家礦業公司分別分布在不同的國家挖掘貴金屬,相比之下,我國有許多黃金產區,但大多數都處於較淺的發掘,通過官方顯示我國黃金的儲備約為1948噸國內太明金,儲量約為1.2萬噸,而我國對黃金的消費非常大,這也源於我國多年來的根深蒂固的傳統影響。
E. 南美洲蓋亞那金礦中國代表是誰呢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等13個國家和地區。西面有海拔數千米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F. 非洲金礦
據2004年初報道,過去7年非洲金礦山總的增加金儲量與資源量(>300萬盎司儲量或500萬盎司資源的礦山)計約6700萬盎司,澳大利亞為3730萬盎司,北美2000萬盎司,南美1040萬盎司,獨聯體530萬盎司。新開發的大金礦山,非洲有6個(馬里薩焦拉山、莫里拉,坦尚尼亞北馬拉、蓋塔和布利亞胡魯,南非的Target),澳大利亞4個(朝陽壩Sunrise Dam,里奇韋,卡迪亞山,沃勒比),北美3個(紅湖,Rodeo,La Herruda),南美2個(皮埃里納,Vanguardia),獨聯體1個(庫姆托爾)。非洲新金礦的發現主要在西非克拉通(主要在比里姆地盾)和東非坦尚尼亞克拉通。在過去15年,西非克拉通查明的金超過8500萬盎司,坦尚尼亞克拉通有4500萬盎司。南非卡普瓦爾克拉通勘查已逾百年,迄今已查明資源超過15億盎司(其中85%以上已采出)。
南非蘭德盆地到2003年總共已生產44000多噸金。在近年的勘查中,1999年發現的Burnstone含金區值得一提。它位於約翰內斯堡東南約80公里,靠近Balfour。礦地在一18公里長北西向古河道帶中,有4個富金地區,該帶中部因盆地中斷層作用而升起,故礦床埋藏較淺(250~750米),而蘭德盆地目前其他礦床則超過1000米深。礦地中1號地區面積4×18平方公里,自2003年1月至2004年中完成鑽探37629米,含確定和推定資源2920萬噸,金品位為5.72克/噸(含金約167噸)。2號地區打了34164米鑽,2004年中推測資源為1350萬噸,金品位為6.5克/噸(含金約88噸)。還要在2、3、4號地區繼續鑽探。1、2兩區合計已有金超過255噸。後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據2005年1月報道,該礦地已有確定資源3830萬噸,金品位為5.08克/噸(含金194.6噸);推定資源690萬噸,金品位為4.5克/噸(含金31噸);推測資源1400萬噸,金品位為10.37克/噸(含金144.7噸),合計有金資源370噸。蘭德盆地「南深」項目的一對新豎井已在2005年初啟用。主井深2991.5米(世界最深),風井深2759米。從1994年始建,歷10年7個月完成,開采世界查明資源最大的金礦床之一的「南深」礦床。2004年6月底礦床有證實儲量1300萬噸,金品位為9.5克/噸(含金123.5噸),概略儲量2.09億噸,金品位為7.7克/噸(含金1609.3噸),合計有金儲量1732.8噸。這些儲量含在1680萬噸、金品位為10.8克/噸的確定資源(181.4噸金)和2.19億噸、金品位為9.8克/噸的推定資源(2146.2噸金)中,即金的確定和推定資源合計有2327.6噸(均以金5克/噸為邊界品位)。
剛果(金)原來產金不少,近年受戰亂影響,勘查開發不多。Banro公司在該國東中部210公里長的納莫亞-Twangiza地區幾個礦地勘查,至2005年中已有確定和推定資源245萬盎司,另有推測資源556萬盎司,合計有801萬盎司金(約合250噸金)。其中納莫亞礦床有推定資源456萬噸,含金2.97克/噸;推測資源782萬噸,含金2.6克/噸(以金1克/噸為邊界品位)。礦化呈一系列石英網脈帶沿前寒武系中2.5公里長的剪切帶產出。在該國東北部基洛-莫托產金區,近兩年有莫托公司在勘查。最近提出莫托項目地區(包括12個礦床)的資源計算數字,有推定資源3433萬噸,金品位2.5克/噸(含金85.8噸);推測資源9287萬噸,金品位2.7克/噸(含金250.7噸),均以金1克/噸為邊界品位;合計有金336.5噸。鑽孔見到的礦化段從十米至百餘米,平均十幾米至40多米。
中非共和國中南部邦巴里礦地一部分的Passendro項目最近金資源有增加:推定資源1320萬噸,金品位2.5克/噸;推測資源1921萬噸,金品位1.8克/噸。
坦尚尼亞現有金證實儲量約1000噸,2003年產金48噸。主要分布在北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太古宙綠岩帶中。主要的礦床有:Golden Pride礦床,1998年始產,2005年8月報道尚有資源76.82噸金;蓋塔(Geita)礦床,2000年始產,有527.02噸金;布利亞胡魯礦床,2001年始產,有411.07噸金;北馬拉礦床,1993年發現,2002年始產,有116.23噸金。蓋塔系太古宙中溫熱液金礦床,主要產在條帶狀含鐵層中,沿一大逆沖錯斷面產出,2002年底有儲量7000萬噸,金品位4.16克/噸;資源1.29億噸,金品位3.91克/噸;2003年產金20.4噸。布利亞胡魯礦山西約100公里的Tulawaka礦床(在姆萬扎西南160公里),礦化產於3條含金石英脈帶中,2004年初有資源230萬噸,金品位11.1克/噸,2005年投產。此外最近還在勘查的Buckreef項目已有金資源60噸。
肯亞西南部距坦尚尼亞邊界約10公里、靠近維多利亞湖的米戈里金礦地,有金資源約40噸。
迦納是西非重要產金國。2003年產金70噸,佔世界第10位。金礦產在古元古代(比里姆期)綠岩帶中,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迦納金礦帶可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阿散蒂綠岩帶,其中著名的阿散蒂礦區(奧布瓦西、頓誇等)有金資源4500萬盎司(1400噸金)。該帶在已知礦床間仍有新礦床發現。阿散蒂礦區金礦化主要控礦因素是構造。礦化產在石英脈中,與含毒砂礦化蝕變帶有關,產在脆性-韌性交界帶常有石墨的剪切帶(逆沖帶引起)。礦化產在區域剪切帶受走滑斷層活化時期,主要礦體常位於沿剪切帶凹凸處或膝折處。屬於東部的還有最近兩三年紐蒙特公司在勘查開發的阿哈福Ahafo項目(在布朗阿哈福地區)。這是公司2002年購得的礦地的一部分,在阿克拉西北約290公里。項目區面積700平方公里,目前確定沿走向長75公里地帶有12個礦體,與兩個剪切構造相伴。經勘查儲量不斷增長,至2004年底有1.423億噸,金品位2.33克/噸(含333.6噸金),礦山建設在進展,計劃2006年下半年投產,生產能力為50萬盎司/年。紐蒙特公司在該帶還有阿基姆Akyem項目,在阿克拉西北130公里,2004年底儲量已增至1.167億噸,金品位1.68克/噸(含金約200噸)。該礦床最初是1993年發現的。計劃2008年投產,年產40萬盎司。博戈索-普雷斯特阿礦地在阿克拉西約200公里,加上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附近發現的Wassa礦床,合計約有金350噸。迦納金礦帶東部的南段有塔庫瓦Tarkwa礦區,是產在稍年輕的碎屑沉積中的金礦,其總資源量可達3700萬盎司。據2004年3月報道,該地從1998年露采起,已產200多萬盎司金。礦山2004年6月底有證實和概略儲量3.516億噸,金品位1.3克/噸,即含金457噸。該區還有達芒Damang礦床。迦納金礦帶的西部為Yanfo-Selwi(比比亞尼)帶,產在比比亞尼綠岩帶中。該帶金礦床主要在1994年發現。Yanfo已有金資源600萬盎司,比比亞尼500萬盎司。最近兩年在比比亞尼的Chirano項目,已查明金資源約65噸。
象牙海岸Tongon礦地經勘查資源增至3400萬噸,金2.65克/噸,被認為是附近馬里Syama金帶的延伸。還有其他一些探區在工作。
布吉納法索埃薩坎Essacan礦地過去BHPB公司曾勘查,計算資源2000萬噸,金品位2克/噸。經最近兩年勘查,到2004年8月主帶推定資源4900萬噸,金品位1.5克/噸;推測資源570萬噸,金品位1.7克/噸,合計有金83噸。在距瓦加杜古180公里的Youga礦地(距迦納邊界4公里)有5個礦床,有概略儲量714萬噸,金品位2.9克/噸,另有確定和推定資源730萬噸,金品位3.17克/噸;推測資源770萬噸,金品位2.05克/噸。合計有金約60噸。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可露采。礦化與迦納比里姆金礦帶相似,含在塔庫瓦期硅化長石砂岩質變沉積岩中。
馬里南部20世紀90年代發現的莫里拉大型金礦床2000年11月起開采,它產在前寒武紀綠岩帶中,礦化受淺剪切帶控制,沿背斜軸部富集,礦體平伏狀。目前勘查工作較多的是該國西部沿塞內加爾-馬里剪切帶的盧洛-耶萊阿(Loulo-Yalea)礦地。盧洛礦床是1981年鑽探發現的。其發現與主要由法國地質礦產調查總局於70年代後期進行的踏勘性的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有關。該礦地面積372平方公里,在塞內加爾和馬里的界河法萊梅河旁側,現已知有8個礦床,主要是盧洛礦床及其東南7公里的耶萊阿礦床。礦化為蝕變剪切沉積岩中的浸染狀礦化和角礫帶礦化,在含電氣石石英岩中呈網脈狀、浸染狀礦化。底板為泥質石英岩,頂板為硬砂岩。剪切帶近南北向,礦化主要賦存在褶皺鼻中。1998年起進行第二次可行性研究,曾進行持久鑽探,求得較大儲量和資源量。2005年4月報道兩礦床合計有證實和概略儲量1518萬噸,金品位3.78克/噸。另有確定和推定資源2324萬噸,金品位3.95克/噸;推測資源2631萬噸,金品位4.13克/噸,合計含金256噸。2005年10月投產,年產能力為20萬~24萬盎司。
產在塞內加爾-馬里剪切帶中的塞內加爾東部的Sabodala金礦床在進行4萬米的鑽探計劃,已完成101個孔的近1萬米鑽探。在礦床中帶和北帶取得很好的結果,從所列鑽探結果看,鑽到礦化段為10~50多米,含金4.76~9.98克/噸。圍岩為比里姆期綠岩和沉積岩。礦化帶寬120米,為含金礦化的鈉長石化、黃鐵礦化和硅化角礫岩及復雜的席狀脈。
幾內亞金礦的勘查開發主要在東北部,錫吉里區是中心。Koron礦山1998年起開采由網脈和礦化角礫岩所衍生的風化岩石和紅土礦床。錫吉里有資源1.076億噸,包括6040萬噸證實和概略儲量(含金1.21克/噸)。現在幾個地點鑽探,擴大了儲量,還發現一新礦床。丁吉臘耶地區的萊羅(Lero)礦山已產金65萬盎司,用堆浸法生產。礦床產在比里姆期變沉積岩區的變形帶,礦化構造一般北東東向。紅土化廣泛發育(深可達100米)。礦化為石英-碳酸鹽-硫化物脈和網脈及鈉長石-碳酸鹽-硫化物網脈。總資源5410萬噸,含金1.69克/噸。萊羅-法亞拉拉帶一些礦床經勘查儲量增長,總資源已增至370萬盎司(其中確定和推定資源280萬盎司)。
茅利塔尼亞努瓦克肖特北約300公里的Tasiast金礦床經2.8萬米鑽探,已有確定和推定資源1210萬噸,含金3.1克/噸;推測資源1240萬噸,含金2.25克/噸。
埃及東部沙漠的Sukari金礦山,古代已發現和開采。近年進一步探采,2002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有資源2220萬噸,含金2.18克/噸(以1克/噸金為邊界品位,大部為確定和推定級),礦化屬脈型,賦存在新元古代花崗岩中。
G. 中國歷史流傳下三個大金礦,為何國家禁止挖掘呢
從古至今,我國一直都是消費黃金的大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采黃金的國家之一,金礦的價值就不必多說了。中國目前已查明金礦的資源量為1254噸,銀有62119噸。我國最大的金礦是陽山金礦,位於甘肅文縣,而陽山金礦也是亞洲最大的金礦,已探獲308噸的黃金儲量。
一、陽山金礦
陽山金礦在甘肅文縣陽山,正處川北隴南交界地,在岷山山脈北段與秦嶺山脈西端,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1997年被武警黃金部隊發現,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8噸,是亞洲最大類卡林型金礦。
由於重點勘查的礦區面積只有60平方公里,而圈定的「金異常」礦區總面積達210多平方公里,專家預計,陽山金礦資源遠景規模可望達到500噸左右。
據估算,陽山金礦已探明的黃金資源量潛在經濟價值達500億元人民幣。金礦開發後,可日處理礦石1萬噸的大型金礦,年產黃金約10噸,產值約16億元人民幣,年上繳稅費近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每年國家給文縣財政補貼的2/3以上,將成為文縣最大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 陽山金礦離文縣縣城不到一個小時車程,陽山金礦在海拔2100多米的高樓山上,被祖祖輩輩在此居住的老百姓稱為「金子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稱之為「寶貝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