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新厝蒜嶺村多少人口

新厝蒜嶺村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0-16 21:16:08

㈠ 莆田話的分布情況

大多數分布在福建省。
分布地點:
莆田市全境。
泉州地區德化縣水口鎮毛厝村;泉港區界山鎮等;塗嶺鎮秀溪村、白潼村等;南埔鎮南埔村、侖頭村;洛江區、南安市北部邊界地帶 。
福州地區平潭縣 (平潭綜合實驗區)南海鄉塘嶼全島。
福州地區永泰縣葛嶺鎮萬石村;城峰鎮高峰村的一半;嶺路鄉的七斗、葉洋、雲山、對山、長坑、寨下;赤錫鎮淡油村、石竹村、東坑村、念後村、蕉坪村;梧桐鎮潼關村、後溪村、西林村(西林、長太洋)、丘演(芹菜胡)、小白杜;嵩口鎮的赤水村、里洋村、月洲村青坑嶺、村洋村仙爐、大喜村陳坑、佳洋村的下林坑;洑口鄉吉坑村、紫山村;東洋像侖坪村、彭洋村、長畲村;同安鄉尾林村 。
福清市新厝鎮大部分(除棉亭村、北山自然村以外的地方);漁溪鎮東漈村、聯華村梧瑞自然村、紅山村(下姚、半嶺、赤岐)、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鍾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東張鎮崔後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一都鎮後溪村、善山村(松山、吳斜、菜林底、田萬)、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部分 。
福鼎市澳腰村、後港村。
福安市下白石鎮的部分村落 。
霞浦縣溪南鎮岱岐村、長春鎮漁家地 。
莆田縣界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
新厝鎮在解放後因為福清要發展工業而被劃給福清。原來的莆田縣文秀鄉蘇田裡,安香里,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西部、東張鎮西部。 泉港區前身為興化府仙游縣(今莆田市仙游縣)部分和惠安縣部分地方融和而成。莆田縣設縣於南朝,100多年後劃莆田縣西部地設清源縣,後改名為仙游縣,莆田縣立300多年後設立惠安縣。泉港一帶由於泉州話與莆仙話的融和和莆仙話被泉州話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與泉州南部話有些不同的方言。
明朝末以前,後面改名為界山鎮的地方---和相接莆田的楓亭的多個地方的語言則是莆仙話,這些村一直隸屬於興化府仙游縣下區連江里(即今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界山鎮等,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習俗——至今,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但由於地理位置鄰惠北,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籍貫的李愷,以上述村連同本來同在楓亭境內的幾個村(今屬塗嶺鎮)與惠北地緣鄰,提議把這些村從仙游縣劃出,劃給惠安。爾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這些村買下,從此這七個村落計有1萬多畝土地、一萬多人,便劃給惠安縣管轄,並把位於白水坑的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 一個自熱村的山名字叫界山的地方 ,並把界碑新址重新改名為界山村交界塘。 後來界山從小地名,自然村建制擴大為界山鎮。據古代《莆田縣志》、《楓亭志》載,當時這些村落雖劃歸惠安管轄,但這些村稅糧仍由楓亭負責。後龍、峰尾、南埔三鎮的方言介於閩南語支泉州話與莆仙話之間,由於兩種方言片區的交叉同化融匯,而形成獨特的「頭北話」或稱「下路話」;而界山鎮等鎮,特別是相接楓亭的某些村的語言則仍然保留是莆仙腔還沒有被泉州話同化——人稱「頂路話」。
自明末至今,由於地域管轄的變化,「頂路話」也多少融進了「下路話」的某些成分,是被泉州話部分同化的莆仙話。由於泉港一帶和莆仙相接,交流頻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與莆仙相接或離莆仙很遠,部分莆仙話得以保留還沒有被泉州話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話同化而有泉州話的詞彙。
還分布在廣東潮州、汕頭、揭陽、普寧、汕尾部分、 大埔縣、豐順縣、海南 ,湛江、雷州、茂名電白區、茂港區,茂名旁邊陽江部分、四邑部分,化州部分。千年以來本來是隸屬莆田縣的新厝鎮在1949年後割給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 部分分布的有:泉港北部、東部,永泰南邊、福清西南邊和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東邊、北邊的鎮的某些村、西邊,廣東的韶關、廣西東部、南部,浙江溫州南部、東部,舟山群島、江蘇宜興,興化,安徽的歙縣等市、縣的部分地方。「厝」,莆田話,意思是房子。或飄洋過海,隨著他們的足跡,興化方言也被帶到各地。遠的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興化方言的分布。在台灣,有不少寮、廊、莆、「莆」字的同音字埔、蒲、浦、厝、坑、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有大量莆仙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
雖然隨著移民外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受到當地周圍的方言影響,廣東和海南的莆田話分布區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過去的,這部分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但上述這些廣東、海南、浙江、廣西等地地方方言來源於莆田話, 廣東和海南的莆田話分布區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過去的。
大致在唐朝後期,南宋末年,元朝後期亦思法杭兵亂,明朝,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現在的潮州汕頭、湛江、雷州和海南島,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戰亂明朝,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現在的潮州、汕頭、湛江、雷州和海南島,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戰亂 ,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
媽祖崇拜,經過千餘年的發展、早已從發祥地莆田走向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上絕多數的華人聚集國度。祭祀媽祖的廟宇宮殿多達四千座,單媽祖的故鄉莆田就有上規模的媽祖宮廟超過300座,原莆田縣是世界上媽祖宮廟最集中的地方。除此之外,潮汕、海南、閩南等地的媽祖宮廟也都超過百座,而台灣全島更是多達1000多座。媽祖信仰,這一獨具特色的民間自發崇拜、以及由崇拜信仰而衍生的一系列文化現象,也正式被命名定義為「媽祖文化」。而媽祖能夠成為偉大的神祗,媽祖文化能夠有今天如此的廣泛性,莆田歷史上人口的對外遷移,是一種重要的發展因素和一支強大的推動力量。
翻開中國的移民史,莆田更是對外移民的原鄉。廣東的潮汕、湛江以及海南等地區,民間都有「先祖遷自莆田」的說法。廣州籍吏部尚書方獻夫,漳州籍宰相黃道周,潮陽籍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狀元林大欽、潮州八賢的盧侗、張夔、劉允、抗清名士郭之奇、清翰林佘志貞等,其原籍或先世皆是莆田或由莆田遷入。在潮汕民居門樓額匾仍可見到「莆田舊家」、「莆陽世系」等莆田印記。海南可考的入瓊始祖有九十多個,數量為來自莆田為最,包括陳、吳、李、張、周、鄭、何、楊等傳統大姓。考其族譜可見這些移民多為土生土長的莆田人,祖上均在莆田居住過幾代乃至數十代,出仕和避難是這些莆籍鄉民移民該地的兩大重要因素。又由於地理上的封閉性、人多地少,莆田一直以來都是全國范圍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這個因素也使一部分人選擇了遷移。而莆田崇尚美德、堅守家鄉傳統的文化氛圍,熏陶影響了這些遷移者,加上濃重的戀鄉情結,來自家鄉的媽祖崇拜自然而然就隨著這些遷移者來到了全國、海外各地。莆田史上文化發達、科甲鼎盛,涌現了「九牧林」「莆陽黃」「玉湖陳」「白塘李」等影響全國的名門望族,以及大批的進士仕者,僅兩宋時期就有近二十任泉州知府為莆仙人,出現了莆仙士人出仕全國的局面,在向目的地出發前,他們祈求媽祖保佑,來到為官處之後他們也直接把媽祖崇拜帶到了那裡,有的隨即建廟奉祀、有的把媽祖神像供奉在居所之處。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王元林博士在對海南媽祖信仰現象進行系統梳理時發現,在明清兩代新建和重修媽祖廟宇的活動中,有確切姓名記載的近70人,其中政府官員有58人,他們大多數是當地的縣令,可見官員及政府機構是推動媽祖信仰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這一論點是有根據的。廣東、海南、閩南、台灣等地至今還保留著很多當時莆人仕者及仕人後裔所倡建的媽祖宮廟,比如貴州的鎮遠天後宮、湛江市文章灣天後宮等等。宋末,莆田是全國抗元最慘烈的一個地方,明朝,倭寇數次洗劫莆田,莆田在宋末和明朝兩次被誅城,很多人為了避難移民外地特別是潮汕湛江海南等地。他們被迫背井離鄉、離開故土,懷著對家鄉的無限眷戀,他們懷揣香土、媽祖令旗、神符,以求平安的尋找到新的家園。在外地落腳後,為了答謝媽祖,也為了寄託對故土的思念,他們倡建媽祖廟。「四海恩波頌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 「湄祖分靈遙湛土,文母香火繼莆田」,這兩副對聯在廣東海南一帶的媽祖宮廟經常可見。潮州的古地名,曾帶許多「莆」字,如東莆都、上莆都、外莆都、韓莆都,明代狀元林大欽,人稱「東莆先生」,這些決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一種必然,是流落他鄉的莆田人及其後人對故園眷戀和對昔日鄉親念念不忘的一種情感體現。向善、助人、抑惡是媽祖信仰的核心精神,正是由於媽祖信仰包含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因子,所以容易被人接受和認可,很快在這些移民的努力和當地居民的認可下,媽祖信仰很快在當地得到了傳播發展,徹底融入了當地社會。媽祖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同時也包含移民文化的成份,媽祖文化中的移民文化成份是世界性的。莆田史上的人口對外遷徙,促進了媽祖信仰在廣東、海南等地的傳播發展,又隨著廣東、海南的對外移民再次遷徙到了南洋各地,這一支傳播力量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主體力量。唐朝後期、宋開始,大量莆仙人因謀生或遷徙他鄉,例如移民泉州漳州並且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莆仙話,泉州話,漳州話都是閩方言,在泉州、漳州的莆仙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潮州、汕頭、海南島等地, 因此這部分移民到潮汕的莆田人帶有某些泉州話或漳州話的特點。
主要移民路線:莆田直接到——潮汕;少量移民路線: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
潮州話主要來自於閩方言莆田話,而莆田話本身就和泉州話、漳州話等有區別,所以潮汕話開始就和泉州話等有很大區別,潮汕話已經嚴重偏離泉州話等。由於潮州和漳州相鄰,所以有受到漳州話的影響。雖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廣東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則繼續發展,和潮州話有了差距。 潮汕長期遠離祖籍地莆田,不和福州相鄰,和漳州相鄰,容易受漳州話等其它方言的影響,但是潮州話是以閩語莆田話為基礎的受漳州話等影響的閩語。
由於而莆田不與漳州相鄰,所以莆田話難以受漳州話影響。
莆田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地方,唐朝後期開始大量莆仙人因謀生或遷徙他鄉 ,例如移民泉州漳州並且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由於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幾百人到幾千人,很少有萬人以上的,相對於已經在泉州、漳州的人來說是少數,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況有的莆田人已經移民幾百年到幾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因此如果一個莆田人很長時間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較容易地學會泉州話漳州話,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 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話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 莆田縣界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
莆田與台灣的關系:莆田古代海運業、遠洋貿易發達,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經地少人多,迫使多數莆田人背井離鄉移民外地,在宋朝時就有莆田人遷徙到台灣,南宋末期,元朝後期,明朝中後期的倭寇侵略,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遷徙到台灣,移民原因是人口過多和逃避戰亂。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台灣,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在台灣,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有大量興化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祖籍莆田的的台灣同胞最少佔台灣人總數的30%以上,還有部分莆田人是遷徙到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遷徙到台灣,這部分的莆田人被登記認為是泉州人或漳州人,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他們在明朝和清朝的籍貫是泉州或漳州,但他們的更早祖籍是莆田。
清代,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條件人民渡台,清朝官府有登記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從晉江縣蚶江港口官方登記渡船,還有大量莆田人直接從莆田到台灣,有登記的人數只佔莆田人渡台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和漳州、泉州的自渡台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台。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開始大批向台灣移民了。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竊居台灣後,曾招募福建沿海移民去台灣墾殖;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他還到漳、莆田(興化)、泉等地招募青壯年到台灣墾荒。這個時期漳、莆田(興化)泉赴台者達15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王、爽歸順清朝後,漳、泉、莆田(興化)沿海赴台又有幾十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中葉,清政府放寬海禁,莆田和廣東東部移民也大批遷往台灣。 1862年,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再次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官渡渡台禁令。

㈡ 新厝鎮的行政區劃

350181115201 東樓村
350181115202 棉亭村
350181115203 蒜嶺村
350181115204 新厝村
350181115205 雙嶼村
350181115206 界下村
350181115207 亥灶村
350181115208 霞埔村
350181115209 江兜村
350181115210 東沃村
350181115211 大澳村
350181115212 峰頭村
350181115213 加頭村
350181115214 漆林村
350181115215 橋尾村
350181115216 鳳跡村

㈢ 福建莆田屬於哪種地理環境和氣候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各種疑問,以下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莆田地理 莆田轄境西接德化、永春,東至南日東月嶼,南至湄洲鎮烏丘嶼下嶼,北至大洋鄉科坪村北部。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1956年因為福清要發展工業而被劃給福清。從東到南有興化、平海、湄洲三個海灣,大陸海岸線271.6公里,海島岸線262.9公里隔海同台灣省淡水港相對;西南隔湄洲灣與惠安縣相望,陸地南接惠安,南安,泉州。現在轄境是莆田歷史上最小的。湄洲灣位置適中,航道順直,水深港闊,不凍不淤,避風良好,被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大型深水泊位80多個,是目前全國少數幾個能夠建設30 萬噸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港之一,預計總吞吐能力可達4億噸以上,建設國際性深水大港條件十分優越。 莆田氣候 莆田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鮮花爭艷,四季佳果飄香。山海俱得,風光旖旎,有壯觀奇特的高山,有一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灣,春九鯉,夏湄洲,秋白塘,冬石牛;荔鄉情韻,壺山雨景,蘭溪流水,九鯉飛瀑,菜溪 、麥斜、永興三大名岩的風光,廣化寺的千年鍾聲,南少林的武術淵源……風光無限,美不勝收。文壇泰斗郭沫若先生當年游覽莆田, 由衷地贊頌:漫道江南風景好,水鄉魚米亦如之。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特此申明。

㈣ 福清市都有哪幾所中學

以下是福清的初中教育企業公司列表(公司名/地址/電話):當前目錄有45個企業福清市康輝中學工會 / 音西鎮溪前村 / 5286445
福清市上蒼初級中學 / 龍田鎮上蒼村462號 / 5750583
福清洪寬中學 / 陽下鎮溪頭村 / 290514
福清市西亭初級中學 / 龍田鎮西亭村 / 5767035
福清市新樓初級中學 / 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新樓村 / 5576264
福清市林厝初級中學 / 江鏡鎮林厝村西厝235號 / 5726277
福清市六一初級中學 / 沙埔鎮江廈村 /
福清市音西初級中學 / 音西鎮下梧村 / 5225344
福建福清江兜華僑中學教育基金 / 新厝鎮江兜橋尾 / 5695510
福清江兜華僑中學 / 新厝鎮江兜村 / 5695510
福清市民樂初級中學 / 漁溪鎮蘇田村71號 / 5687704
福清市裡美初級中學 / 海口鎮北店村198號 / 5533445
福清市祖欽中學 / 東瀚鎮蓮峰村 / 5818104
福清高山中學 / 高山鎮育才路31號 / 5881114
福清市林厝初級中學建校領導小組 / 福建省福清市江鏡鎮林厝村 /
福清市高山育才中學工會委員會 / 高山鎮六一路 / 5881274
福清市鳳跡初級中學 / 新厝鎮鳳跡村 / 5699301
福清私立文光中學 / 融城清榮大道南側 / 5210092
福清私立明毓初級中學 / 福建省福清市融城後埔路202號(二中內) / 5222080
福清市僑興中學教育接管組 / 融城東皋山 / 5233317
福清市嘉儒初級中學 / 三山鎮嘉儒村 /
福清良鎮中學 / 鏡洋鎮波蘭村西霄50號 / 5311006
福清市僑心初級中學 / 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鎮後洋村 /
福清市臨江初級中學 / 江鏡鎮吳塘村 / 5728024
福清龍西中學 / 龍田鎮 / 5784376
福清市蒜嶺僑興中學 / 新厝鎮蒜嶺村蒜嶺99號 / 5699845
福清市南宵初級中學 / 江鏡鎮南宵村8號 / 5728294
福清市玉南初級中學 / 福建省福清市江陰鎮沙塘村 / 5616524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學 / 融城較場路55號 / 5222581
福清三山中學 / 三山鎮三山村 / 5933054
福清融城中學 / 融城融北小區 / 5265901
福建省福清市私立玉融初級中學 / 融城高巷24號 / 5212525
福清市高山育才中學 / 高山鎮六一路95號 / 5881274
福清市私立融美中學 / 龍田鎮龍東路1號 / 5777021
中國教育工會福清市瑟江中學委員會 / 三山鎮瑟江中學 / 5902071
福清虞陽中學 / 漁溪鎮育才路1號 / 681311
福清市佔陽華僑初級中學 / 港頭鎮占陽村村南88號 /
福清姚世雄中學 / 宏路鎮金印村上梧店自然村 /
福清私立文光中學教育工會委員會 / 融城鎮較場埔墘55號 / 5262527
福清榮昌中學 / 沙埔鎮西葉村 / 5822002
福清私立宏博初級中學 / 融城福飛路渡槽下 / 5266091
福清市港頭初級中學 / 港頭鎮白玉街南路84號 / 5734443
福清市瑟江初級中學 / 三山鎮瑟江村 / 5902071
福清市城興初級中學 / 城頭鎮炎頭頂 / 5578001
福清市江鏡初級中學 / 江鏡新江街155號 / 5728140

㈤ 莆田地區的地名

本地 莆仙民系莆田人主體存在區,在本土和周邊的莆田話大致分布區。莆田市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中部,莆田轄地西接德化、永春,東至東月嶼,南至湄洲鎮烏丘嶼下嶼,北至大洋鄉科坪村北部和永泰縣。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州市 福清縣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1950年代因為福清縣要發展工農業而被劃給福清縣。厝,莆田話,意思是房子。原來的莆田縣的蘇田,安香,明朝時割給福清縣,現在是福清市漁溪鎮南部、東張鎮西部。新厝鎮附近:福莆仙東岳觀。明朝末以前,後面改名為界山鎮的地方---和相接莆田的楓亭的多個地方的語言則是莆仙話, 這些村一直隸屬於興化府仙游縣下區連江里(即今莆田市楓亭鎮),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習俗——至今,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褥 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但由於地理位置鄰惠北,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籍的李愷,以上述村連同同在楓亭境內的二村岑兜、秀溪(今屬塗嶺鎮)等與惠安北邊鄰,便於管轄為由,提議把這些地方從仙游縣劃出,劃給惠安。爾後,李愷出面籌得資金,把這些村買下,從此這七個村落計有10000多畝土地、 那時的幾千人,便劃給惠安縣管轄,並把原先位於白水坑的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本來屬於興化府(莆田市)的 界山自熱村的交界塘。據舊版《莆田縣志》、《楓亭志》載,當時上述七個村落雖劃歸惠安管轄,但這些村稅糧仍由楓亭負責。不僅新厝鎮該地使用莆田話,就是該鎮北邊和東邊的鄉鎮的西邊和東邊的一些村也使用莆田話,這些人其實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情況相同的還有一都鎮,自古就隸屬永泰縣,在1958年也因為福清發展工農業而劃給福清,一都鎮人實際是永泰人,新厝鎮人 和一都鎮人最多隻能是名義上的表面上的福清人。比如 該鎮周圍的部分莆田話區:漁溪鎮部分村、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鍾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東張鎮崔後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江陰鎮小麥嶼。原來的莆田縣的蘇田裡,安香里,明朝時割給福清縣,現在是福清市漁溪鎮南部、東張鎮西部。新厝鎮附近有福莆仙東岳觀 ,由福清戶籍的莆田人、莆田縣人、仙游縣人聯合主建。 附近的莆田新縣鎮有新厝村。 莆田縣在568年已經成立,而福清縣在莆田縣成立130多年後才成立,莆田縣不是從福清縣劃出來才成立,相反地福清縣西邊和南邊的一些地方是從莆田縣劃去的。由於新厝鎮從莆田縣劃給福清,所以新厝鎮名義上位於福清市西南部,與莆田市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東臨興化灣畔。
從東到南有興化、平海、湄洲三個海灣,大陸海岸線271.6公里,海島岸線262.9公里隔海同台 灣省淡水港相對;西南隔湄洲灣與惠安縣相望,陸地南接泉港、惠安,南安,泉州,洛江。現在轄地是莆田歷史上最小的。烏丘原隸莆田縣管轄,現為台 灣金門縣代管。湄洲灣位置適中,航道順直,水深港闊,不凍不淤,避風良好,被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

㈥ 請大家幫忙了解一下,福建省福清縣(現在福清市)是否有個渡口公社,南房(或南屋)大隊

我查了福清市志沒有。附上市志有關資料。
1958年3月15日,撤銷東張區,改設1鎮:東張(由東張、玉井、尚理合成);3鄉:上店(上店、下施合成)、道橋(道橋、雙溪合成)、玉林,直屬縣轄。同年4月,永泰縣的東山、善山、一都3鄉合並稱一都鄉,劃歸福清管轄。9月6日,茶亭區與城關鎮合並稱城關鄉,海口、龍田、高山、漁溪等4區改為鄉,東張鎮及上店、玉林、道橋、一都4鄉合並稱東張鄉。全縣設6鄉,同時成立6個人民公社,建立123個生產大隊。
鄉(社)
鄉(社)址
大 隊

城 關
小橋街
下曹、宏路、溪南、洋埔、音西、瑤峰、雲中、縣籠、新局、東田、西亭、玉峰、下樓、蒼下、松潭、埔尾、衛星。

海 口
海口鎮
東閣、石溪、岑兜、東轎、晨光、海口、牛宅、城裡、柏渡、里尾、仙游、五龍、首溪、七社、星橋、峰前、城頭、梁厝、橫圳。

龍 田
龍田鎮
龍田、上薛、前坑、玉瑤、林厝、吳塘、東宵、江鏡、東林、東壁、南宵、陳厝、前洋、東元、蘆華、東營、上蒼、港頭、山前、西亭、新塘、嶺頭、蘆張、後卓。

高 山
高山鎮
高山、薛港、瑟江、海瑤、安峰、大扁、沁前、三山、澤岐、後鄭、院西、龍潭、江廈、東陳、沙埔、東瀚、陳庄、蓮峰、大丘、北盛、後山、嶺下。

漁 溪
漁溪鎮
油塘、後海、洋中、上逕、縣圃、牌邊、上張、朱里、雙墩、下里、漁溪、上鄭、後朋、東漈、鳳跡、東劉、新厝、界下、福山、漆林、大厝、山下、田頭、赤厝、潘厝、洋厝、高局、下石、江兜。

東 張
東張鎮
琯口、洋下、鏡洋、東張、墩頭、三星、玉林、道橋、雙溪、一都、東山、善山。

1959年4月,6個人民公社,劃為61個工作片,轄288個生產大隊。
鄉(社)
管轄的工作片,( )內為大隊數

城 關
宏路(9)、音西(5)、西鄭(4)、縣籠(4)、衛星(江智遠4)、東田(4)、霞樓(6)。

海 口
七社(6)、五龍(7)、星橋(3)、山新(7)、城頭(3)、柏渡(5)、海口(6)、東佑(4)、東閣(6)。

龍 田
龍田(8)、上薛(3)、上蒼(5)、西亭(7)、南宵(4)、吳塘(6)、江鏡(9)、蘆華(6)、占陽(6)、港頭(7)、東營(8)。

高 山
大丘(2)、陳庄(2)、東瀚(4)、山後(5)、高山(6)、院西(4)、沙埔(6)、江廈(6)、虎邱(7)、薛港(4)、三山(8)、安峰(4)、海瑤(5)。

漁 溪
洋中(2)、前宅(3)、上逕(4)、上張(3)、上鄭(6)、東漈(3)、新厝(4)、福山(3)、大厝(3)、山下(3)、沾澤(3)、潘厝(2)、下里(2)、下石(2)、鳳跡(1)。

東 張
洋下(3)、墩頭(4)、東張(6)、道橋(7)、玉林(3)、一都(5)。

1961年7月,全縣調整為城關、音西、陽下、海口、城頭、龍田、江鏡、港頭、高山、三山、東瀚、漁溪、上逕、新厝、江陰、東張、鏡洋、一都等18個人民公社。
1964年4月29日,設城關、漁溪、龍田、高山、海口、東張等6鎮。城關鎮為縣轄,其他5鎮由所在地公社管轄。仍為18個公社,轄414個大隊。
城關公社 轄幸福、融北、西雲、錦雲、北大、一拂、西大等7個大隊。
音西公社 轄瑞亭、音西、洋埔、瑤峰、馬山、龍溪、雲中、霞樓、蒼霞、岐陽、東南、安民、松峰、松潭、玉塘、倪埔、龍東、玉蜂、東劉、石井、圳邊、周店、南峰、南山、大埔、東坪、溪南、宏路、棋山、真豐、躍進、石門、龍塘、前亭等34個大隊。
陽下公社 轄北林、埔尾、蘆院、油樓、奎嶺、陽下、溪頭、新局、玉嶺、嶼邊、東田、作坊、高厝、下壩、上亭、中亭、下亭、北亭、後坂、西洽、上街、漈頭、梨庄、北山等24個大隊。
海口公社 轄里美、岑兜、塘頭、雲光、柏渡、先強、海口、牛宅、後路、晨光、前村、城裡、斗垣、東轎、東岐、梧光、李厝、東閣、南厝、嶺兜、洋坂、石溪、工農、蘇菜、居民等25個大隊。
城頭公社 轄後俸、東皋、新樓、南田、南沖、彭洋、山下、梁厝、吉兆、城頭、大厝、善友、溪邊、峰前、星橋、東星、西星、五龍、湖美、鳳嶼、岩兜、首溪、黃墩、文柞、吉嵐、上嶺、南厝、馬斜、西溪、梨洞、大山等31個大隊。
龍田公社 轄珍塘、下一村、上一村、二村、三村、上薛、聞讀、前坑、南山、後面、上蒼、下溪、友誼、上塘、坂頭、西焦、赤坑、西坑、西亭、玉瑤、錦美、嶺前、樹下、下豐、山前、東庭、後林、積庫、東營、東施、東歐、西華、嶺頭、東山、厝場、山利、茶腰、北山、居民等39個大隊。
江鏡公社 轄前宅、酒店、謝塘、後地、南蘆、城坂、占桂、張厝、塘沁、玉侖、南宵、南華、北翁、鶴潭、前張、塘邊、岸兜、文房、蒼溪、林厝、吳塘、前華、陳厝、南城、柯嶼等25個大隊。
港頭公社 轄東光、西輝、五星、嶺頭、東翁、高嶺、玉田、白墓、梓園、前林、義庄、沁塘、馬湖、北山、草柄、蘆華、汕頭、南門、南鄭、後旺、北灣、洋邊、東元、占陽、後葉、坂頭、杭下、後卓、陳庫、南蘆、西蘆等31個大隊。
高山公社 轄高山、海頭、竹秀、前王、長安、西江、山後、門頭、籠上、玉樓、嶺下、西鄭、洋門、東山、北宅、院西、前嶺、北嶺、薛港、後安、杭下、西葉、江南、西山、赤礁、官廳、和聯、和岐、沙埔、太武、青嶼、東盛、甘厝下、文場、龍洋、官下、牛頭、平林、江北、東陳、錦城、居民等42個大隊。
三山公社 轄三山、東埔、劉下、橫坑、官路、沁前、良棋、加儒、北陳、安前、澤朗、後洋、牛頭、上坤、北樓、海瑤、埕邊、白鶴、瑟江、江厝、東郭、坑邊、塘北、後鄭、虎邱、鍾厝、任厝、魏庄、澤岐、前庄、前薛、樓前、韓瑤、鹽場等34個大隊。
東瀚公社 轄蓮峰、萬安、西安、南盛、大壤、文山、大丘、海亮、東瀚、文關、陳庄、北盛、加樂等13個大隊。
漁溪公社 轄上張、步上、聯峰、僑豐、漁溪、前亭、上鄭、雙墩、蘇田、南山、建新、東漈、鍾前、下里、柳厝、水頭、後朋、後岐、南嶼等19個大隊。
上逕公社 轄洋中、油塘、東林、上逕、梧崗、樹蘭、縣圃、嶺膠、排邊、下井、海頭、前宅、關元、蟹嶼、山斗等15個大隊。
新厝公社 轄東劉、棉亭、蒜嶺、新厝、雙嶼、界下、孩灶、下埔、江兜、東漈、漆林、鳳跡等12個大隊。
江陰公社 轄大厝、梨港、嶼礁、北郭、高嶺、莆頭、嶺口、山下、潘厝、洋門、南曹、沾澤、田頭、門口、赤厝、下石、高厝、下堡、小麥等19個大隊。
東張公社 轄先進、先峰、香山、半嶺、瀨底、三星、道橋、華石、溪北、蘆嶺、嶺下、漈頭、雀後、雙溪、金芝、玉林、泗洲、南湖、居民等19個大隊。
鏡洋公社 轄東山、紅星、琯口、西邊、下埔、上店、波蘭、光榮、洋下、磨石、鏡洋、下施、玉埔、東林、西山、墩頭、梨洋、前馬、下坪等19個大隊。
一都公社 轄一都、普禮、王坑、東山、善山、後溪等6個大隊。
1970年5月11日,音西人民公社改名為宏路人民公社,社址由城關遷往宏路,其中原音西公社管轄的14個生產大隊:瑞亭、霞樓、蒼霞、朝陽、東南、安民、松峰、松潭、玉塘、倪埔、龍東、玉峰、東劉、石井,劃歸城關公社管轄。
1978年10月8日,城關公社改稱城關鎮;宏路公社劃分為音西、宏路兩個公社。城關鎮,轄瑞亭、幸福、融北、西雲4個大隊;音西公社,轄音西、洋埔、珠山、西樓、瑤峰、馬山、龍溪、雲中、嶺口、文樓、霞樓、下梧、蒼霞、朝陽、東南、安民、松峰、松潭、玉塘、倪埔、龍東、玉峰、東劉、石井等24個大隊;宏路公社,轄圳邊、周店、南峰、金印、大埔、新華、東坪、溪下、觀音埔、小南洋、宏路、棋山、真豐、躍進、石門、龍塘、北前亭、高侖、洋梓等19個大隊。
1981年4月1日,城頭公社劃出8個大隊:文祚、吉嵐、上嶺、南厝、馬斜、西溪、梨洞、大山,成立南嶺人民公社;高山公社劃出21個大隊:西山、江南、西葉、赤礁、官廳、和聯、和岐、沙埔、太武、青嶼、東盛、西嶺、文場、龍洋、江下、牛峰、八一、平林、坑北、東陳、錦城,成立沙埔人民公社。是年,全縣設1鎮,20個公社,轄422個大隊。
1984年9月5日,高山、龍田、海口、漁溪、宏路等5個公社改為鎮;9月26日,陽下、音西、南嶺、城頭、鏡洋、一都、東張、江陰、上逕、新厝、港頭、江鏡、三山、沙埔、東瀚等15個公社改為鄉;12月25日,東張鄉改為東張鎮,同時建立高山、龍田、海口、漁溪、東張、宏路6個鎮居民委員會。1985年3月18日,城關鎮改稱融城鎮。是年,全縣設7鎮、14鄉,轄440個村(居)民委員會,1817個自然村。
1991年11月8日,音西、江陰、城頭、江鏡、三山等5個鄉改為鎮。1992年5月5日撤銷融城鎮,設立融城街道辦事處;7月22日,港頭、東瀚、沙埔、陽下、上逕、新厝等6個鄉亦改為鎮。是年全市設1街道辦事處、17鎮、3鄉,轄447個行政村。

㈦ 新厝鎮的歷史沿革

新厝鎮,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隸屬福清縣已有千年的時間,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在宋朝從莆田縣劃給福清。莆田縣界一直以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縣交界,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新厝現在大部分仍然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地處莆田東北端,本為莆田的東北大門。不僅該地使用莆田話,就是該鎮北邊和東邊的鄉鎮的西邊和東邊的一些村也使用莆田話, 這些人其實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情況相同的還有一都鎮,自古就隸屬永泰縣,在1958年也因為福清發展工農業而劃給福清,一都鎮人實際是永泰人,新厝鎮人 和一都鎮人最多隻能是名義上的表面上的福清人。比如 該鎮周圍的部分莆田話區:漁溪鎮部分村、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鍾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東張鎮崔後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部分。原來的莆田縣的蘇田裡,安香里,明朝時割給福清縣。 莆田縣在568年已經成立,而福清縣在莆田縣成立130多年後才成立,莆田縣不是從福清縣劃出來才成立,相反地福清縣西邊和南邊的一些地方是從莆田縣劃去的。所以名義上位於福清市西南部,與莆田市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東臨興化灣畔;1910年建置光賢鄉,1961年設立新厝公社,1992年建鎮。西北與漁溪鎮毗鄰;東隔西港與江陰鎮相望。面積73.65平方千米,人口2.62萬人(2004年末)。轄16個行政村。

㈧ 請問這是哪

著名的三亞南山海上觀音。

1993年中國國務院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政府批准興建三亞南山寺,並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海上觀音聖像,屬於南山文化旅遊區。此像由海南三亞南山功德基金會發心敬建,一體化三尊,巍峨壯觀,實乃世界造像之最。

敬造工程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欣然為聖像題名——「南山海上觀音」。1999年,農歷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舉行了「南山海上觀音」敬造工程開工典禮。工程歷時6載,於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農歷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薩誕辰日)舉行盛大開光儀式。

簡介:一百零八米的海上觀音比自由女神還要高15米,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觀音造像並且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像,為鈦合金材料敬造。在南山海上觀音建成之前,高八十八米、被譽為「神州第一大佛」的無錫靈山大佛是最高的,而南山海上觀音像建成之後,靈山大佛的高度紀錄就被刷新。觀音聖像一面是手持蓮花,另一面是手持經書,還有一面是手持佛珠。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庄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寶座高十米,共四層,每層有形狀相同的二十七瓣蓮花,[1]共一百零八瓣,比靈山大佛底座蓮花寶座多出二十瓣。蓮花座下為金剛寶座,金剛寶座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寶座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並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佔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景區。

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聖像,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選址。據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聖輝法師介紹,三亞南山海上觀音像項目從一九九五年開始籌備,一九九九年獲審定通過並於同年破土動工,總投資達八億元。聖輝法師表示,在全球來講,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國佛教界的驕傲。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1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0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