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發面多少時間
㈠ 韭菜盒子是用什麼發面還是死面
一般都是死面,如果覺得死面硬也可以用開水和面,做成燙面。
韭菜盒子做法:
1、中筋麵粉150g+鹽4g,加水和成面團,醒30分鍾。
韭菜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適合體質虛寒、皮膚粗糙、便秘、有痔瘡等人群。韭菜食用方法很多,韭菜炒雞蛋、韭菜盒子、韭菜餃子等都是常見的美食。韭菜還可與粳米同食,熬成韭菜粥,味道鮮美。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幾類人要少吃韭菜。
1、愛上火。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口舌乾燥、生口瘡等上火症狀,而韭菜性溫,偏於溫補,如果大量進食,會加重上火症狀。
2、消化不好。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但它也不易消化。胃潰瘍患者、腸胃不適、大便較稀的人最好少吃韭菜,否則大量粗纖維會刺激腸壁,引起腹瀉。
3、大病初癒。這類人體質較弱、消化能力較差,而韭菜本身不易消化,因此要少吃,最好多吃米粥等易於消化的食物。
㈡ 包韭菜盒子面要餳多久
不需要。 面的做法: 把開水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濕面塊; 待面塊不燙手時,沾乾麵粉揉成光滑面團; 用保鮮膜覆蓋,餳20分鍾
㈢ 熱水發面做韭菜盒子能提前半天和面嗎
熱水發面做韭菜盒子能夠提前半天和面的,這個是沒有什麼關系的,提前和面也是非常不錯的,能夠省出來很多時間。
㈣ 韭菜盒子的面團要加酵母嗎
韭菜盒子是一道家常麵食,餡料只用韭菜和雞蛋,調味後就可以使用。關鍵是麵皮,發酵的麵皮吃起來喧軟,但賣相不太好看;不發酵的麵皮,易於包制,造型好看,吃起來口感有點發硬。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發面韭菜盒子】。
工藝:烙
口味:家常味
時間:<30分鍾
熱量:較低熱量
配料:
烹飪步驟:
1.麵粉加酵母粉,加清水和成軟面團
2.覆蓋保鮮膜,發酵2倍大以上
3.把韭菜摘洗干凈,瀝凈水分,切碎
4.鍋中熱油,打入雞蛋,反復攪拌,煎熟後即成小塊狀,晾涼
5.放入洗凈的蝦皮,加鹽、雞粉調味
6.放入切好的韭菜,翻拌均勻即成餡料
7.把發酵好的面團揉勻排氣
8.取一小塊面團,擀成橢圓形餅皮
9.放入適量餡料
10.對折後,把邊緣按壓緊實,即成生坯
11.熱鍋,放少許油,放入生坯,小火烙制
12.一面烙製成金黃色,翻面再烙
13.然後立起來,烙制底部
14.出鍋裝盤,即可上桌品味
烹飪小貼士:
烙制韭菜盒子,要用小火,防止烙糊
包制韭菜盒子時候,邊緣一定要按嚴,防止漏餡
㈤ 如何用電餅檔做韭菜盒子需要多久
電餅檔做韭菜盒子需要10分鍾,這樣就烙熟了。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麵粉 200g、韭菜 適量、雞蛋 適量、蝦仁 適量、植物油 少許、鹽 少許。
1、第一步把麵粉,水放一起攪拌均勻。
㈥ 韭菜盒子(發面版)怎麼做
用料
韭菜 一把
雞蛋 3個
蝦皮 少許
粉絲 少許
五香粉 一小勺子
植物油 一小勺子
鹽 一小勺子
味精 少許
中筋粉 300克
水 150克
香油 一小勺子
乾酵母 6克
韭菜盒子(發面版)的做法
乾酵母用溫水化開之後混合麵粉和面,面團光滑之後發酵1小時左右,一小時後面團用手指按壓不反彈,就發好了,發好後,揉面團排除空氣,靜置10分鍾
韭菜提前洗好晾乾,粉絲泡軟瀝干水切碎,雞蛋炒熟切碎,蝦皮泡水後瀝干,韭菜切碎,四樣東西放一個容器,放入少許鹽,味精,五香粉,植物油,香油個少許拌勻
㈦ 發面韭菜盒子怎麼做
食材明細
韭菜1把
麵粉適量
雞蛋1隻
鹽適量
發酵粉適量
咸鮮口味
煎工藝
一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發面韭菜盒子的做法步驟
1
准備好原料。
2
麵粉加入水,發酵粉揉成光滑的面團醒發半小時左右。
3
韭菜處理干凈切小短,加適量的油拌勻。
4
雞蛋打撒,鍋里加少許的油把雞蛋炒熟,再劃散放涼。
5
加入韭菜中家一點鹽拌勻。
6
發號的面團且小劑子。
7
擀成麵皮,放在模具上,包入韭菜餡。
8
壓好,油鍋里小火煎熟。
9
鮮美多汁的韭菜盒子就做好!
㈧ 韭菜盒子怎麼和面
1、取一個空盆倒入200克麵粉,然後加入2克鹽、幾滴食用油,再分少量多次倒入110克的溫水和面,用筷子攪拌至絮狀、沒有乾麵粉後再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面10分鍾,加鹽和食用油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面的筋性。
2、十分鍾後,把醒好的面團取出揉成長條,分成大小均等的六份,取每一份揉搓十幾下,然後再搓成長條狀,搓好的長條放入盤子中,均勻的抹上食用油,要多抹一點,然後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30分鍾,二次醒發是麵皮軟且有韌性的關鍵,經過二次醒發,做出的韭菜盒子不但皮薄,而且放涼後也依然很軟不會變硬。抹過食用油的面團,醒好後它的拉伸性更好、筋道有韌性、抻多長都不會破皮!
㈨ 韭菜盒子怎樣和面好吃
和面做到「三光」的方法
和面裡面有學問,僅就水和麵粉調和而言,就挺復雜的,如擀麵條、包餃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燒麥要用開水燙面,攤春卷皮則須把面團調稀等,方法各異。
正確的和面法:和面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麵粉吸干時,用手反復搓拌面,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面團,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面團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面過程干凈、利索、達到「面團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面團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面團,吃水180-200毫升,包餃子的面團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面就能達到「三光」。
適合用熱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熱水面團也叫沸水面團或燙面。和面水溫一般在60-100度。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面團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熱水面協和適宜製作蒸餃、燒麥、鍋貼、油糕等。
和熱水面團的方法
熱水面團的調制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內,加熱水(60-100度)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勻燙熟。用水量要在調制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制。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如太軟(摻水過多),重新摻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還影響面團性質,而且吃時粘牙,最後一次揉面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面團,其作用是使製品吃起來糯而不粘,面團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濕布條備用。
適合用溫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麵粉與50度左右的適量溫水調制的面團稱為溫水面團。由於水溫高於冷水,水分子擴散加快,從而使麵筋質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澱粉的吸水性卻有所增加,這種面團的筋性、韌性、彈性低於冷水面,製成品種色澤次於冷水面團。
溫水和面的特點是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和溫水面團的方法
溫水面的調制是將麵粉放入盆中或案板上,加適量的溫水,水溫要准確,過高會引起澱粉糊化或蛋白質明顯變性,過低則澱粉膨脹,蛋白質不變性,過高或過低都達不到溫水面的特點,加水量應按品種的不同要求加,使水和面充分結合,初步成團後,要在面板上攤開或切開,讓熱氣散盡,完全冷卻再和成團,揉勻揉透,蓋上濕布備用。
適合用冷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冷水面團就是是30度以下溫度的水拌合調制的水調面團,俗稱冷水面。由於用冷水或溫度較低的水和面,麵粉中的蛋白質不能發生熱變性,從而形成較多和較強的麵筋。澱粉在低溫下不會發生膨脹糊化,因此所形成面團結實,韌性強,拉力大,呆板,又稱「死面」。
冷水面的特點是成品色澤較白,吃起來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適合於水煮和烙的品種,如水餃、面條、春卷皮、珍珠湯、烙餅等。
和冷水面團的方法
冷水面的調制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中或案板上,摻入冷水或水溫較低的水(夏天用冷水加點鹽,防止面團「掉勁」,俗語常說:「鹼是骨頭鹽是筋」,冬天用略高於常溫的水拌和),邊加水邊攪拌。水不能一次摻入,因為一次摻水過多,粉料一時吸不進去,將水溢出,流失水分,反使攪拌不均勻,故要分次加水,摻入比例為2:1。但也要根據氣候以及麵粉的質量等情況酌情摻水。當面和水攪拌成為雪花片後,要用力搗揣,反復揉搓,揉到面團十分光滑不粘手為止。面團調制好後,一定要放在案板上,蓋上干凈濕布,靜置一些時間,即「餳面」。餳面時間一般為10-15分鍾,有的可達半小時。面團要成形時,雙手要用力「揉上勁」才能保證成品質量。
㈩ 發面韭菜盒子的家常做法怎麼做好吃
食材
韭菜350克
中筋麵粉450克
雞蛋4個
豆油適量
五香粉2小勺
精鹽3小勺
味精2小勺
溫水230毫升
酵母5克
製作時間:30分鍾-1小時
用餐人數:
步驟
1
麵粉、酵母、溫水放入麵包桶內,啟動發面檔。
2
韭菜洗凈切碎。
3
將切好的韭菜放入一盆中。
4
打四個雞蛋,攪勻。
5
鍋中放入多一點的油,將雞蛋炒散鏟碎。
6
將雞蛋晾涼後,與韭菜混合。
7
攪拌均勻。
8
放入五香粉。
9
放入精鹽。
10
放入味精。
11
面團發酵好後,取出。
12
撒一些乾麵粉,將氣孔揉勻。
13
將面分成兩份,每份搓成長條。
14
切成大小相等的面劑子,擀成麵皮。
15
包入餡料。
16
對折,捏邊。
17
將包好的韭菜盒子稍稍發酵10幾分鍾。
18
鍋中倒入底油,放入包好的盒子,煎至兩面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