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非多少錢
1. 曾經中國援助非洲小國670億,後來他們是如何回報的
中國一直是一個十分有責任感的國家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一直在堅持援助其他國家,尤其是非洲地區,中國援非,大家應該也多少也有一些了解,非洲在各個大洲中發展比較落後,非洲一共有55個國家,其中有33個都是被聯合國認證的最不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很多都還處在為了溫飽而發愁的底部。
2. 大國情懷,援助非洲的錢,為何不用來振興自己
中國為什麼不拿援非的錢去建設我們自己的國家?這筆錢留給我們扶貧不香嗎?事情的真相並沒有我們想的這么簡單。
我們的崛起是帶著勁頭與氣勢的,而這就是因為我們一直有著類似援助他國、共享疫苗之類大國情懷的一面,這是我們該為之驕傲的地方。
所以,援助非洲是大國應該做的事兒,利人也利己。
3. 中國援助非洲用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中國援助非洲用的是人民幣。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2.9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062億元,無息貸款765.4億元,優惠貸款735.5億元。
對外援助支出是國家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援外預算資金由財政部按預決算制統一管理。商務部及國務院其他參與對外援助管理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管理本部門的援外資金。
(3)中國援非多少錢擴展閱讀:
對外援助政策
1、堅持幫助受援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實踐證明,一國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2、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3、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4、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4. 中國政府援助非洲第一個項目是什麼
坦贊鐵路不應該是中國援建非洲的第一個項目,原因如下:
坦贊鐵路是1970年開始動工的,而中國援建非洲的計劃是從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開始的。按照中國當時的一貫做法,對一個國家的援建,一般是在與該國建交之前幾個月開始,而埃及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建交時間是1956年。
所以坦贊鐵路不應該是中國援建非洲的第一個項目,而是最著名的一個項目。
50多年來,中國在非洲的援建項目多達900多項!
到底哪個項目是第一個,從現在能查到的資料很難確定。
坦贊鐵路小常識:
坦贊鐵路是非洲第一個現代化工程。
坦贊鐵路全長1860.5公里,起點是坦尚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終點是尚比亞的卡皮里,是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大動脈。
該工程1970年10月動工,1975年6月建成通車。中國投資了約9億人民幣。先後派出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5.6萬人次,共有65位中國專家、技術人員和工人為該工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5. 中國向哪裡提供過幫助,是幫助什麼的
一九七六年以前我國曾向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過經濟援助,其中人均gdp超過中國的有92個國家。七六年後中國政府大幅度減少了對外援助,提倡合作互利。建國後最早的對外援助是在五四年,中國向外蒙古8200名工人,幫助蒙古建學校、醫院、療養院、專家招待所、熱電站、玻璃廠、造紙廠、養雞場等,甚至修復古廟。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五六年中蒙兩國簽訂經濟和技術援助協定,至五九年中國無償援助蒙古1.6億盧布。出工和物資摺合黃金800萬兩,摺合當時原油價格3億桶。「一五」期間,援助最多的國家是朝鮮和越南。五O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出動100多萬志願軍,開支戰費7萬億元人民幣(舊幣)。五三年,中朝簽訂經濟文化合作協定,中國不僅將戰時費用一筆勾銷,又無償贈送朝鮮8萬億元人民幣(舊幣)。抗美援朝戰爭中,五O年中國拿出大量的作戰物資幫助越南抗擊法國殖民軍,五O至五四年,共向越南政府提供1.67萬億人民幣的援助,並表示,越南要求中國援助的軍事物資,均可予以解決,奠邊府戰役,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提供戰役所需的全部武器彈葯、通信設備、糧食、醫葯等。五五年援助越南修復鐵路、恢復郵政電信、修復公路及航運、水利,援助煤礦、水泥廠、紗廠、發電廠等,並派出專家、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無償贈送越南8億元人民幣、援助3萬噸大米,以及300噸麵粉、5噸葡萄乾、1130箱酒及粉條、香煙、中成葯、醫療器械等;還有電爐、輪船、電話機、卡尺、燈泡;農業援助項目從農作物栽培、選種育種、病蟲害防治,到建獸醫院、家畜防疫葯劑製造廠、火柴廠、加固水壩等,還包括10個碾米廠、兩個汽油庫。五六年,對越援助大幅上升,五九年向越南提供人民幣3億元的長期貸款和1億元的無償援助。五六年,中國無償贈予柬埔寨8億柬元(摺合800萬英鎊)的物資。六O年,援助幾內亞一萬噸大米,援助剛果5000噸至一萬噸小麥和大米。向埃及等國派出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中國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是坦贊鐵路,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中方59人犧牲。工程接近尾聲時,鐵軌告急,中國二話不說,將本國急需的鐵軌運去,保證了按時完工。這樣傾其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及受援國。中國曾無償為非洲國家建造了20多座體育場館。截止六O年,中國無償援助和貸款總額為40.28億元人民幣,大部分給了越南、蒙古、朝鮮。截至六六年,中國援非金額累計已達4.23億美元。「一五」計劃中的援外占國家基建投資的1/10。六二年,中國負責修建雲南孟臘至寮國豐沙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公路造價為人民幣31萬余元,所有的修建費用都算作中國政府給予寮國王國政府無償的、不附帶任何條件的經濟援助。中國同時派出2.1萬人的高炮部隊擔負寮國的防空任務。六二年初,中國承諾對外援助69億多元人民幣,主要是越南、朝鮮、蒙古、阿爾巴尼亞,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爾、埃及、馬里、敘利亞、索馬里等亞非拉國家。六一年,援外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六二年以後援外更超過了償債。六二年夏,中越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商,中國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步兵營的武器。六五年中國先後向越南派出防空兵、鐵道兵、工程兵和後勤部隊共計32萬人,最高年份高達17萬人。七O年中國軍隊奉命全部撤回國內,1442位烈士的遺骸至今仍留在越南。七一年中國與越南簽訂的無償援助協議共7筆,援助數額達36.1億元人民幣。還同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國簽訂了援外協議,總額度為74.25億元人民幣,是建國以來對外援助任務最重的一年。對外援助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一年的3.5%上升到5.1%。8月,越南北方發生特大水災,危及數十萬人。中國緊急調動飛機和火車,運送救災物資到越南。9月27日,中越兩國政府簽訂1972年中國向越南提供經濟、軍事物資援助協定,確定中國無償援助越南27.98億元人民幣。七二年國家財政對外援助支出51.49億元人民幣,占國家財政支出的6.7%,比1971年上升31.6%。11月26日,中越簽訂1973年中國對越南13項無償援助的協定,援助價值21.07億元人民幣。七三年中越南簽署7筆包括一般物資、軍事裝備、成套項目和現匯在內的無償援助協定,摺合人民幣25.39億元人民幣,加上同其他國家簽訂的援助協定,1973年國家財政對外援助支出達到57.98億,占國家財政支出的7.2%,是建國以來對外援助支出最大的一年。七四年中國又簽署了給予越南無償經濟和軍事援助的協定。七五年,越南南方解放,中國援建越南的魚雷快艇修理廠、輕重機械廠、高射機槍廠及槍廠的擴建等工程還在繼續,中越兩國政府簽署中國向越南提供無息貸款的協定和1976年中國向越南提供一般物資的議定書。六八年前,中國生產的63式電台3000餘部,絕大多數支援了越南,自己僅留下少數樣機。六八年,越南提出急需107毫米火箭炮,中國已停止生產這種型號,把庫存全部給了越南。七一至七二年,越南更是把中國當成了免費武器庫,提出要1000架飛機,3個營的紅旗二號地空導彈地面設備及導彈180枚(這些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是從蘇聯進口的,中國自己還沒有這么多),警戒雷達2部,水陸坦克20輛,舟橋2套,大口徑加農炮204門,炮彈4.5萬發。這張清單完全超出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對越南的援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截至七八年,中國援越的軍事物資可以裝備200萬陸海空軍隊,各種物質折價200多億美元。包括輕重武器、彈葯和軍需品,450個成套設備項目,346億米棉布,3.5萬輛汽車,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000多公里油管,6.35億美元的現匯。這些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絕大部分無償,一小部分是無息貸款。中國對外援助的另一個大戶是阿爾巴尼亞。六O年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六O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從1954年起,中國政府向阿爾巴尼亞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而當時中國人的年收入才200多元。中國還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中國幫阿建設紡織廠,而阿自己不種棉花,要中國用外匯替它買。織成布做成衣服,沒地方賣,反過來賣給中國。中國援建了化肥廠,但阿方不放心中國的主機,提出要義大利的主機,結果義大利主機使用不長時間就壞了,又要中國用外匯買義大利的備件。優質鋼材中國自己都極少,而阿方用中國援助的優質鋼管做電線桿,優質鋼板鋪廠房地面,甚至鋪路。中國自己都捨不得用的高標號水泥,援助給阿,而阿方竟用來建烈士墓——2.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建了1萬多座紀念碑。七O年中國援阿19.5億元人民幣的長期低息貸款。七四年中國貸款給阿爾巴尼亞10億元人民幣。七五年中阿簽訂長期無息貸款等議定書。七六年鄧小平復出後,在外交領域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結束中阿的畸形關系。直到八三年,中阿兩國才逐步恢復正常的國家關系。七O年至七六年,中國援非金額高達180.15億美元。六五年,周恩來對來訪的巴基斯坦總統說:在我們「三五」計劃期間,除已經提供的6000萬美元外,我們將繼續向你們提供援助。六六年中巴簽訂無償軍事援助議定書。僅此一年,中國對巴基斯坦的4筆無償援助已經達到1.8億元人民幣。六七年,中國再次無償援助巴基斯坦1億元人民幣。七O年,毛澤東會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時說,「四五」計劃安排的對外經濟援助太少,特別是對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很不夠,要由原定的2億元人民幣增加到5億元人民幣。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一直未斷,不斷向朝提供物資援助。新華社報道:七O年中國向朝鮮提供石油15萬噸,七二年增加到140萬噸。七年 中朝商定共同建設輸油管,七四年2月破土動工,七六年1月輸油管竣工,年輸油能力為400萬噸。七五年4月23日,中共中央發出壓縮和調整我國對外援助支出的文件。我國對援助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間為1%多一點。從1963年開始比例逐年有所提高,到七二年、七三年、七四年上升到6.7%、7.2%、6.3%,超過了國力所能負擔的程度。中共中央決定,在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對外援助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將由「四五」時期的預計6.5%降至5%以內。對外援助總額基本維持「四五」水平,大約平均每年50億元人民幣。七O年到七六年,中國對非洲的援助金額高達18.15億美元。七O年代後,又同31個國家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七O年代,我國先後同智利、秘魯、牙買加、蓋亞那等國簽訂了經濟合作協定。七五年8月18日,中柬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北京簽字。協議規定,中國向柬埔寨提供價值6億元人民幣的一般物資和成套項目的無償援助。七六年2月10日,簽訂中國向柬埔寨提供無償軍事援助協定,援助額摺合人民幣2.26億元。七六年中國對外援助為300億元人民幣,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7%,比上年降低1.2%。新中國成立後,對外援助被當作中國支援世界革命,越援越多。一些受援國從工農業、軍事設施到日用品什麼都要,還有些援助國伸手要外匯還債。六二年,周恩來在七千人大會上就說過:國際義務必須承擔。
6. 醫生援非為何搶著去
工資高。
援非醫療隊的成員工資待遇明顯高於國內,至少在3000美元每月以上,並在援非結束後在職務、職稱的晉升上予以照顧。
中國援非醫療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無償派往非洲給予醫療支援的醫療隊。2015年2月27日,中國援非醫療隊被評為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7. 2020年中國向非洲捐款多少億
現在沒有捐款,也沒有無償援助了!
任何一項援非項目,都會有相應的條件或者某種資源的補償。
8. 為什麼我國的西部都很貧窮,每年還要花費幾百億援助非洲呢
導語:為什麼我國的西部還很貧窮,每年還要花費幾百億援助非洲呢?
許多年以前,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就已經突破了14億,擁有如此多人口的國家,自然也會在國際貿易和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上有一定的建樹。隨著這幾十年來的發展與建設,我們國家已經在世界上成為了公認的巨大的經濟體,總體的發展水平位居世界的前列,和附近的一些亞洲的小國家比起來,我們國家的人員眾多,同時各方面的發展也很迅猛。尤其是我們國家的沿海地區和一些一線的發展城市,經濟收入水平可與美國的一些城市相媲美。然而在我國仍然存在著許多貧窮的地區,這些地方由於交通的不便,再加上位於內陸的深處,本身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來發展經濟,所以導致了落後的現狀。但我們的國家卻放著這些貧窮的地方不管,反而是援助遠隔千里之外的非洲,這又是出於什麼理由呢?
而我們國家對西部地區的援助一直都在進行中,不僅撥出大量的款項來援助這些貧困的山區,同時也發動不少教師到這些地方去支教。但是想要讓西部地區徹底脫離貧困的境地,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同時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我們援助非洲也是為了幫助我們自己的國家建設,畢竟在非洲這片土地上待開採的資源還有很多,只有獲得非洲當地的開采權,我們才有資本繼續建設我們國內的鐵路運輸線路,從而將西部地區徹底從貧困中解放出來。
9.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傾力幫助
1、援助外蒙古
建國後最早的對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國首任駐蒙古大使吉雅泰剛到任,蒙古總理喬巴山就提出急需勞動力。這時新中國剛成立不到一年,國內戰爭還沒有結束,動員工人出國有困難,但中國並沒有拒絕,答應日後考慮。
1954年11月,副總理烏蘭夫率代表團訪問蒙古,周恩來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難以及我國可能給予的幫助。蒙古毫不客氣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傢具製造、廚師、裁縫、制靴、印染等近40個工種12250名工人的清單。當年中國派出8200名工人,幫助蒙古建學校、醫院、療養院、專家招待所、熱電站、玻璃廠、造紙廠、養雞場等,甚至修復古廟。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1956年8月,中蒙兩國簽訂經 濟和技術援助協 定,中國從1956年至1959年,無償援助蒙古1.6億盧布。
2、援助朝鮮
中國「一五」計劃期間,雖資金捉襟見肘,仍慷慨外援,援助最多的國家是朝鮮和越南。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出動100多萬志願軍,開支戰費7萬億元人民幣(舊幣)。1953年11月金日成訪問中國,中朝簽訂經 濟文化合作協定,中國不僅將戰時費用一筆勾銷,又無償贈送朝鮮8萬億元人民幣(舊幣)。
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一直未斷,不斷向朝提供物資援助。新華社報道:1970年中國向朝鮮提供石油15萬噸,1972年增加到140萬噸。1972年中朝商定共同建設輸油管,1974年2月破土動工,1976年1月輸油管竣工,年輸油能力為400萬噸。
3、援助越南
1950年1月18日,中國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並與之建交。在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下,周恩來代表黨中央表示:中國將拿出大量的作戰物資幫助越南抗擊法國殖民軍。5月15日,越南以斷炊為由,懇請中國再支援1500噸至2000噸大米。
在繁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仍念念不忘支援越南。從1950年至1954年,中國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萬億人民幣(舊幣)的援助。1953年3月13日,周恩來復電駐越南的中央聯絡代表羅貴波並轉越南勞動黨中央:越南要求中國援助的軍事物資,均可予以解決,即由軍委總後勤部分批發貨。12月,為協 助越南具有決定意義的奠邊府戰役,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提供戰役所需的全部武器彈葯、通信設備、糧食、醫葯等,保證了此役大獲全勝。
1954年5月日內瓦會議結束越南北部戰爭,中國繼續援助越南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12月,中越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關於援助越南修復鐵路、恢復郵政電信、修復公路及航運、水利等議定書。
1955年越南政府代表團在胡志明主席率領下訪華,提出援建煤礦、水泥廠、紗廠、發電廠等。中國政府派出專家、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並無償贈送越南8億元人民幣。在《關於中國1955年援助越南議定書》的附件中,中國不顧本國大米供應緊張,援助越南3萬噸大米以及300噸麵粉、5噸葡萄乾、1130箱酒及粉條、香煙、中成葯、醫療器械等;還有電爐、輪船、電話機、卡尺、燈泡;農業援助項目從農作物栽培、選種育種、病蟲害防治,到建獸醫院、家畜防疫葯劑製造廠、火柴廠、加固水壩等,還包括10個碾米廠、兩個汽油庫。這份清單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確實把越南當成了兄弟,無所不給。
1956年以後,隨著「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中國對越援助大幅上升。1959年2月18日,中越兩國政府簽訂7份文件,中國向越南提供人民幣3億元的長期貸款和1億元的無償援助。
1975年5月,越南南方解放,中國逐步減少對越南的支援,但中國援建的魚雷快艇修理廠、輕重機械廠、高射機槍廠及槍廠的擴建等工程還在繼續。9月越共中央第一書記黎筍訪問中國,中越兩國政府簽署中國向越南提供無息貸款協 定和1976年中國向越南提供一般物資的議定書。
周恩來對越南領導人說:為了支援你們,我們不惜承擔了最大的民族犧牲。在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對越南的援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截至1978年,中國援越的軍事物資可以裝備200萬陸海空軍隊,各種物資折價200多億美元。包括輕重武器、彈葯和軍需品,450個成套設備項目,346億米棉布,3.5萬輛汽車,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000多公里油管,6.35億美元的現匯。這些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絕大部分無償,一小部分是無息貸款。
4、援助阿爾巴尼亞
1949年11月,中國和阿爾巴尼亞建交。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會議上,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不同意赫魯曉夫攻擊中國,此後,中阿兩國更有了「同志加兄弟」的特殊關系。阿爾巴尼亞認為自己是為了中國才失去蘇聯的援助,理所當然向中國伸手。霍查對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說,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
1960年代初,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1960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
1961年阿爾巴尼3次派人來北京要錢要物,甚至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要求。周恩來的衛士喬金旺回憶: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書記科旬加來訪,主要是伸手,給少了還不行。阿爾巴尼亞不理解我們也很困難,雙方談得不好,總理心情很不愉快。12月25日,周恩來對來華的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凱萊齊說:我們根據力所能及承擔國際義務,但由於我國連續遇到3年災荒,加上蘇聯撤退專家,所以我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援助不能像你們希望的那麼多、快、大、好,不可能把蘇聯過去答應的援助全部包下來,你們自力更生還是主要的。盡管如此,1962年1月13日,中國還是與阿爾巴尼亞政府簽訂了5項議定書。
從1954年起,中國政府向阿爾巴尼亞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全國每人掏3850元,而當時中國人的年收入才200多元。中國還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而阿方供應中國的如煙草、香煙、瀝青等,中國並不需要。1969年,謝胡與到訪的中國副總理李先念談了6個多小時,全是要東西。李先念問,你們拿我們這么多東西,打算什麼時候還?謝胡說根本沒有考慮還。
1970年8月,中阿的「政治戀情」降溫。但阿爾巴尼亞仍要求中國援助32億元人民幣,中國決定提供19.5億元人民幣的長期低息貸款。阿爾巴尼亞又要求中國更多接受香煙、煙葉和成衣等,中國不得不同意接受這些並不需要的東西。
1974年10月,謝胡寫信給周恩來,提出在阿第六個五年計劃(1976至1980)期間,要求中國提供5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中國認為過去對阿的援助已不少,這次要求的數量過大,中國力不從心,很難滿足。鑒於阿已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中國決定少給援助。阿方堅決要求增加貸款,還提出延期償還1976至1980年的貸款。7月30日中阿雙方簽訂貸款協 定,中國貸款給阿爾巴尼亞10億元人民幣。阿爾巴尼亞還再三要求中國提供糧油,而此時的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確實拿不出更多的東西。阿爾巴尼亞不滿意,於是拒絕給中國需要的原油、瀝青。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霍查含沙射影攻擊中國。
然而,1975年6月,阿方又來中國要援助。7月3日,中阿簽訂長期無息貸款等議定書。鄧小平復出後,在外交領域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結束中阿的畸形關系。1978年7月7日,中國外交部照會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館,中國政府決定停止對阿爾巴尼亞的經 濟和軍事援助,撤回專家。直到1983年,中阿兩國才逐步恢復正常的國家關系。
5、援助非洲國家
1958年底,中國與非洲國家陸續建交,建交前幾個月開始援助中小型工業項目和農場。1959年到1960年,中國連續兩年糧食減產,但還是答應非洲一些國家的要求。1960年,中國援助幾內亞10000噸大米,援助剛果5000噸至10000噸小麥和大米。中國向埃及等國提供經濟援助,派出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中國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坦贊鐵路,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坦尚尼亞和尚比亞剛開始向西方大國和蘇聯求援,被拒絕後才轉求中國。
坦贊鐵路的施工條件極為艱苦,中方59人犧牲。工程接近尾聲時,鐵軌告急,中國將本國急需的鐵軌運去,保證了按時完工。這樣傾其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及受援國。中國曾無償為非洲國家建造了20多座體育場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要想看中國最好的體育建築,請到非洲去。截至1966年,中國援非金額累計已達4.23億美元。
6、援助柬埔寨
1956年6月,中國與柬埔寨簽訂關於經 濟援助和實施經濟技術援助的議定書。中國將在1956年和1957年,無償贈予8億柬元(摺合800萬英鎊)的物資,由柬埔寨政府自由使用,中國政府不加任何監督和干涉。這是中國對外經 濟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具體化,此後成為範本。
7、援助寮國
1962年1月13日,中國政府和寮國王國政府簽訂航空運輸和修建公路協 定,中國負責修建雲南孟臘至寮國豐沙里的公路。至1978年5月底,中國先後派出18個工程大隊,3個民工總隊共七萬餘人,投入各種施工機械2250多台。如果將路基作業完成的3100多萬石,築成兩米寬、三米高的石牆,可以環繞寮國一周。平均每公里公路造價為人民幣31萬余元,所有的修建費用都算作中國政府給予寮國王國政府無償的、不附帶任何條件的經濟援助。中國同時派出2.1萬人的高炮部隊擔負寮國的防空任務。
8、援助印度
1952年,印度發生災荒,我國先後以紅十字會、全國總工會等4個群眾團體的名義,兩次各捐款20億人民幣。1953年8月,印度北部洪水泛濫成災,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建議中央,我國援助印度10.5億元人民幣,當毛澤東主席了解到蘇聯捐贈了25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7億)時,批示「款數似應增加至十五億或廿億人民幣」,相關部門最後定為15億元。
10. 中國援非600億你們怎麼看
外交政策,絕不是當冤大頭的。中國從非洲拿的資源比錢更重要,除了非洲的資源還要非洲的港口、國際政治環境上其他國家的支持。